未來将不存在豪華品牌這一分類,高端品牌的定義核心在于即便是一款五萬元的車型也具備高端的極緻性能,不理解這一點,是尚沒有領會智能汽車的核心。
文 | 智駕網 老賈
編輯 | 浪浪山上的小豬妖
今天的中國汽車市場一方面是降價潮此起彼伏,每個品牌都殺紅了眼,可以不賺錢但絕不對丢掉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是新品牌依然像雨後春筍一般。
多生孩子多種樹還是少生孩子多種樹是今天衆多中國車企面臨的一個選擇題。
幾年前每有新造車品牌出現之時,他們的發布會通常會自問自答:" 市場上還需不需要一個新品牌?"
博郡、威馬、賽麟、寶沃都曾這樣問過。
今天我們知道,市場給出的回答是:不需要。
有了阿維塔和深藍,長安汽車爲什麽又要推出一個新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啓源?
8 月 27 日在重慶長安科技園舉行的長安啓源日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在一場 30 多分鍾的演講中回答了這個問題。
長安汽車早在 2017 年成爲國内第一批喊出在 2025 年全面停售燃油車的品牌,而對這一時間表,長安汽車管理層近年來依然表态堅持。
但我們可以理解長安汽車所說的 " 實現全譜系産品的電氣化 " 并不是純電動化,而是給混動車型也就是内燃機留了一線生機。
但當前其新能源車型在其整個集團中的銷量與當前中國市場 30% 的占有率并不一緻,可以說大幅落後。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今年 1-6 月累計銷售汽車 121.6 萬輛。其中,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 17.6 萬輛,占比僅爲 14%。
這對于兩年後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而言壓力不小。
但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逐月提升,正推動着各大汽車集團全方位布局産品線和品牌,這自然也是長安汽車在當前時刻的必答題。
朱華榮在其演講中解釋說長安推出長安啓源的原因有四個:
1、新的産業趨勢:全球汽車市場年産銷量 9000 萬,其中新能源滲透率僅爲 14%,上升空間巨大,全球頭部車企看到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正加大投入,努力追趕。中國汽車引領了從内燃機時代到新能源時代的轉變,在能源賽道升級爲數智賽道過程中,長安啓源将實現新的引領;
2、新的用戶訴求:用戶尋找自我與家庭的平衡,舒适安全的專屬空間,需要提供溫暖舒緩的情緒滿足。
3、新的發展戰略:根據規劃,到 2030 年,長安汽車将累計投入 2000 億元,新增 1 萬餘人的科技創新團隊,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力争實現集團銷售 500 萬輛,長安系品牌将達到 400 萬輛,其中長安啓源 150 萬輛,這就是長安汽車的戰略目标。
4、應時而生,向新而行:長安汽車在 2017 年發布 " 第三次創業 - 創新創業計劃 ",布局形成以長安啓源、深藍汽車、阿維塔三大新能源智能化品牌,滿足不同細分市場需求的新發展格局。
這四個原因,總結起來是兩個,一個是占位,驅動長安向科技公司轉型,一個是推動建立走向世界市場的中國品牌,實現長安汽車的品牌向上。
占位即是占位 " 數智進化新汽車 "," 數智 " 即數字化和智能化。
關于長安汽車的轉型,長安汽車先後發布了三大計劃,其中有新能源 " 香格裏拉 " 計劃、智能化 " 北鬥天樞 " 計劃以及全球化 " 海納百川 " 計劃。
啓源被朱華榮解讀爲長安汽車 " 香格裏拉 "、" 北鬥天樞 " 所謂兩大戰略的落地成果,也是長安汽車一個新階段的開始。
如果回頭來看,這四大原因也同樣适用于深藍。
不過單從産品定位或者更直白的定價角度來看,長安汽車爲什麽再造一個新品牌,就是上文說的通過不同的品牌,滿足不同細分市場需求。
簡單的說即是想上下通吃。
這是當前國内傳統車企在品牌向上策略上的常用方式,走多品牌之路,形成上中下布局。
不過從目前長安這三大品牌新一代車型售價來看,其間的差距在日益給縮小。
像剛剛上市的阿維塔 11 鴻蒙版最低起售價已下探至 28 萬元,而剛剛發布的新款深藍 SL03 售價區間則在 14.59 萬 -19.19 萬元。
那麽啓源 A07 的售價區間顯然最合适的即是 20 萬 -28 萬元區間。
按照長安汽車的産品規劃,到 2025 年,長安啓源将面向全球推出 10 款全新數智進化新汽車,同時,還将推出深藍汽車 6 款、阿維塔 4 款,共計 20 餘款産品。
從數量上看,啓源的車型數量是阿維塔和深藍的總和。
這 20 款産品的定價勢必有交叉。
同時以當前電動汽車的競争态勢,降價并沒有結束,一個可預見的未來場景即是這三個品牌的定位上下之間不僅将存在不小的重合,互相競争也将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如果換一個角度看,這也有利于形成内部競争,誰活下來誰就是勝利者。
在互聯網大廠中,多年來盛行内部競争,像騰訊内部一直有所謂 " 養蠱 " 文化,鼓勵内部競争,多角度下注,不求全勝但求不全敗。
那麽中國汽車是不是也可以采用同樣的策略呢?
這其中吉利似乎做的最大徹底,品牌之多,兩隻手已經數不過來,長城汽車則剛剛度過養蠱階段,主動淘汰了衆多弱勢品牌。
那麽長安汽車此時啓動啓源是不是正是時機呢?
我們先來看看朱華榮爲長安汽車轉型所做規劃的基本配置:
到 2030 年,長安汽車将累計投入 2000 億元,新增超 1 萬人的科技創新團隊,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實現長安汽車集團銷售 500 萬輛,長安系品牌将達到 400 萬輛,其中長安啓源 150 萬輛。
以其長安系 400 萬輛的規劃看,合理的銷售構成是以性價比著稱的深藍将承載 200 萬的銷量,啓源 150 萬輛,阿維塔 50 萬輛。
從品牌定位來看是合理的,但最終最形成一個怎樣的結局,這即是消費者的選擇了。
當然我們知道插混還有很長的生命力,長安的 UNI 系列不至于全部倒下。在這份規劃表裏,正常的銷量排序更應該是啓源 > 深藍 > 阿維塔。
但從我們對市場的判斷是,深藍其實是當下長安旗下最切中市場痛點的産品。
在其價位區間做到了一極緻,在品牌定位和産品設計方面極爲成功的作品。
其在 7 月份的銷量中,已沖到市場前十。
而深藍的上升勢頭依然有望延續。
從外界的看法來看,既然深藍的上升勢頭正盛,爲何不将啓源的資源強化深藍?
啓源能做到與當前的智能電動汽車産品有脫胎換骨的變化嗎?
在具體的産品定義上,朱華榮給長安啓源的定位是:全力推進 " 軟件定義汽車 ",打造 " 硬件可插拔、場景可編排、生态可随需、系統自進化 " 的新汽車戰略,重塑人、車、生活之間的關系。
在數智體驗方面,長安啓源将以 SDA 智能數字化平台作爲底層技術支撐,打造六層智慧架構,構建數智新汽車全環境感知能力、全域服務化能力與多維自進化能力,爲用戶提供自在省心的數智體驗,實現向美好生活的躍遷。
未來,長安啓源将以極緻的智能體驗、三電技術、設計美學開啓全新産品序列——包括 A 系列、Q 系列以及數智新汽車産品 E0 系列。
2023 年内,長安啓源将陸續發布長安啓源 A05、A06、A07、Q05 産品。
今年中國衆多傳統汽車企業延續着推出新品牌的趨勢,像比亞迪先後推出了仰望、方程豹,廣汽集團推出了昊鉑。
李斌日前透露蔚來将在明年下半年發布 " 阿爾卑斯 " 第一款産品,這是一款針對大衆市場的品牌,傳說中還有一款名爲 " 螢火蟲 " 的品牌。
一方面是降價潮此起彼伏,每個品牌都殺紅了眼,可以不賺錢但絕不對丢掉市場份額,另一面是新品牌依然像雨後春筍一般。
正常邏輯是,每家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每新增一個品牌即意味着邊際資源遞減,随着降價、增配,自己品牌的内戰也不可避免。
但另一層邏輯是,對于傳統自主車企都在有意無意形成上中下的三種層次的品牌,背後有着更深次的考慮。
長安汽車的阿維塔、啓源、深藍與上汽集團的智己、飛凡、榮威幾乎是孿生。
智己是上汽與阿裏的深度合作,阿維塔是長安與華爲、甯德時代的 CHN 組合,飛凡則被視爲上汽集團布局新能源市場的親兒子。從這個角度來看,啓源的定位也是如此。
隻是在上汽集團内部,有着高性價比的飛凡在市場上的聲量一直聊聊,影響力也不及智己。
上中下的品牌布局理性是對的,但對于更爲理性的市場而言,一個品牌的成功有時具有偶然性。
當然在今天高度競争的是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傳統車企的多品牌戰略本身即是防止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避險行爲。
這種多品牌策略有向互聯網公司緻敬的一面,也有在高度競争的市場環境中,多生孩子賭一把的成份。
啓源雖然晚于深藍,但已經被賦予了長安新能源長子的身份,但它分流深藍的資源也是确定無疑的事。
而對于在銷量上剛剛翻身的蔚來,走到這一步即是放下面子降價的積極結果,智能電動汽車未來的比拼将聚焦于規模優勢、産業鏈整合能力,一句話即是性價比優勢,科技平權的意義即在此處。
未來将不存在豪華品牌這一分類,高端品牌的定義核心在于即便是一款五萬元的車型也具備高端的極緻性能,不理解這一點,是尚沒有領會智能汽車的核心。
【關注智能汽車,關注智駕網視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