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甲蟲通常指聖蜣螂(Scarabaeus sacer, Linnaeus, 1758)。這種承載着古埃及文明信仰的烏黑甲蟲被現代分類學之父林奈(Carl von Linn é) 以 sacer (神聖)命名;從此,被古埃及人奉爲神明的 " 聖甲蟲 " 就特定地指向一個物種。而在漫長的埃及文明史中," 聖甲蟲 " 這一稱謂更可能是古埃及人對多種大型滾糞蜣螂的一個泛稱。
努力地滾屎 | Bogomaz Mykhailo / Wikimedia Commons
糞球裏的日出之神
自古以來,聖甲蟲就在尼羅河滋養的大地上滾動着糞球,讓古埃及人聯想到太陽,它們随糞球死,也從糞球生。人們認爲這些聖甲蟲隻有雄性,它們把精液注入自己制造的糞球,并借此重生往複;在古埃及的神話中,凱布利(Khepri)——太陽神拉(Ra)象征着日出的神格——也是如此。顯然,這源于古埃及人觀察到聖甲蟲滾動糞球并埋于地下,在月餘之後,又從地下破土生出新的聖甲蟲,一如日落日出的周而複始。
古埃及人對這些滾糞球的蜣螂如此執着,他們甚至注意到了聖甲蟲足部細小的分節,并提出聖甲蟲有 30 個腳趾,代表一個月的 30 天。不過,蜣螂爲什麽有 30 個 " 腳趾 " 呢?我看到的一個解釋是:30 個 " 腳趾 "分别包括了蜣螂每側前足胫(j ì ng)節的 4 個齒突及 1 個距,和中、後足跗(f ū)節的 5 個分節。
大都會博物館的聖甲蟲雕塑 | Picryl
前足胫節的 4 個齒 1 個距,中足的 5 個跗分節,後足的 5 個跗分節,一共是 15 個 " 腳趾 ",再加上對稱的另一側,就是 30 個了。前足的跗節短小,不易觀察,所以沒有被數進去。
古埃及人十分重視聖甲蟲。每一天,神聖的太陽神如蜣螂滾動糞球一般将太陽推過天空。而在大地上,滾動糞球的蜣螂将糞球埋入地下,其後代成熟後再從地表鑽出,也爲古埃及人帶來了重生的希望,成爲不朽靈魂的象征。人們把飾品做成聖甲蟲的形狀佩戴在死者的胸前,以便他們如這些甲蟲般順利往生。
在埃及辛苦工作 | 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 Flickr
吃屎,占位很重要
聖甲蟲肯定從未知曉人們的崇敬之心。在現代分類學上,聖甲蟲是昆蟲綱,鞘翅目,金龜科 Scarabaeidae,蜣螂亞科Scarabaeinae 中的一員。大多數情況下,蜣螂都有着圓滾滾的外形,暗黑的體色。蜣螂的中胸小盾片不可見,是它與其他金龜類昆蟲區分的重要特征,但也有很少的例外。
金綠花金龜(Cetonia aurata),注意兩片翅膀之間的那個小三角形,那就是小盾片 | Udo Schmidt / Flickr
聖甲蟲是看不見小盾片的 | Sarefo / Wikimedia Commons
體長 2~4 厘米的聖甲蟲有着标準的 " 蜣螂型 " 外形,黑色,隆起的身體;頭部前側狀如鏟子的結構上有着 4 個大齒,這些結構可配合前足分割糞便并制作糞球。聖甲蟲的前足胫節有 4 個标志性的大齒,因爲前足需要頻繁地挖掘,柔弱的跗節非常短小,易于忽視;中後足結實并内彎,能讓它們在滾動時控制圓滑的糞球。和絕大多數甲蟲一樣,窄長有力的後翅折疊于堅固的鞘翅之下,後翅爲聖甲蟲提供了卓越的飛行能力,這樣才能快速趕到 " 方便 " 的哺乳動物跟前,吃屎也能接得上熱的。
聖甲蟲在地面上滾動糞球,讓古埃及人聯想到天空中的日升日落,在中國,一提到屎殼郎,人們也會習慣地想到滾糞球的行爲。不過,并非所有的蜣螂都有滾糞球的習性。我們常見的蜣螂類群中,隻有少數會滾糞球,而更多的物種則是直接在糞便下打洞,把做好的糞球埋進土壤裏。
蜣螂也有顔值極高的種類,比如生活在美國東部到落基山脈的 Phanaeus vindex | Geoff Gallice / Wikimedia Commons
活在食(屎)物(蛋)裏
無論滾不滾糞球,絕大多數蜣螂至少會制作糞球用于育幼繁殖,聖甲蟲也不例外。聖甲蟲用足來分割壓實一塊中意的糞便,制作一個緊實緻密的育幼糞球。通常,雄性滾動糞球——往往是滾向它們尋糞飛來的方向——雌性則在一旁跟随,但也有雌雄互助共同推糞的情況,在過于炎熱的天氣較爲常見。在将糞球滾到這對聖甲蟲 " 認爲 " 合适的地點後,雙親挖掘洞穴将糞球埋入地下。
雌性會在糞球的頂部做一個開口留出卵室的空間,并産入一粒珍貴的卵;很多蜣螂的雌性,還會在卵的附近塗抹一些具有抑菌功能的分泌物,來保障卵的存活。此後,勤勞的母親還會在育幼糞球外覆蓋上一層泥土,這層泥土在幹燥後會變得十分堅固,起到保護和保濕的作用。不同種的蜣螂所産卵的數量差異很大,像聖甲蟲這樣有複雜育幼行爲的物種常常隻産下很少的卵,但它們對後代無微不至的準備,可以保證這些卵有極高的生存率。
南非,在大象糞堆上吃 " 自助屎 " 的蜣螂們 | Bernard DUPONT / Wikimedia Commons
聖甲蟲的幼蟲就在這個糞球中發育,這是幼蟲的獨享空間,直到羽化成成蟲之前,都不會離開這裏。和其他金龜類幼蟲不同的是,因爲蜣螂幼蟲在一個狹小的密閉空間内發育,以糞爲食的它們,卻沒有充分的排糞自由。蜣螂幼蟲在發育過程中很少排便,它們直到化蛹前才将腸道完全清空,幼蟲背部隆起一個與衆不同的 " 駝峰 ",就是平時儲存這些糞便的地方。
聖甲蟲的幼蟲背上凸起一塊 | Wikimedia Commons
蜣螂幼蟲同時也是格外珍貴的裝修材料:當糞球的外壁——也就是那層土殼——破損時,幼蟲就會用糞便塗抹裂痕來修複;而如遇到侵入的敵害時,幼蟲還會用糞便自衛。除此之外,存儲這些糞便的最重要用途,是在蜣螂幼蟲化蛹之前,它們會傾盡畢生之糞塗抹在土殼的内壁;形成光滑而結實的黑色蛹室壁——此時土殼内儲存的糞便已經被取食殆盡,養育幼蟲的這個土殼糞球成爲一個絕佳的蛹室。等到蛹室中的聖甲蟲成蟲羽化,并度過蟄伏期,它們就會依靠堅硬的前足和頭部頂破球殼,鑽出地面。
新一代的聖甲蟲如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一般誕生,從金字塔未建之時,到法老王朝覆滅之日,從未曾有絲毫改變。
小心,勤勞的蜣螂正在過馬路 | Olga Ernst /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吳超
本文來自果殼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轉載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