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互聯互通,又向前走了一小步。
今天( 11 月 10 日),# 微信支付與三大運營商條碼支付互聯互通 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第 1 位,收獲了過億的浏覽量。
此消息指出,國内三大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各自旗下的 App 上,用戶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支付了。
狐妹還是簡單說下這 3 個 App :
分别是移動的 " 和包 " 、電信的 " 翼支付 " 、聯通的 " 沃錢包 "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這些 App ?
狐妹反正沒有用過,而且對這些 App 幾乎沒啥印象,隻是在之前充話費的時候,有看到過相關的支付選項。
一開始,狐妹還以爲是各大運營商專門用來充話費的 App ,然後我就去查了下。
原來,這些 App 還可以生活繳費、購物、借貸等等,業務看來還是很廣泛的。
這 3 個 App 支持微信支付,很明顯,或多或少會給三大運營商增收。
隻是,有多少人在用這些 App 呢?
狐妹也去查了下,似乎并不理想。
App Store 裏,移動的 " 和包 " 和電信的 " 翼支付 " ,雖然用戶評分不高,分别 4.0 、3.6 ,但各自還是有超過 2 萬的評價。
聯通的 " 沃錢包 " 就相對少些,隻有 2.9 的評分、幾千的評價。
要知道,三大運營商的用戶,基本覆蓋了我們所有,而且這些 App 已經上線了好幾年,可見都是不溫不火。
這次和微信合作,這幾個 App 關注度順勢上增加。
再加上後續如果可以聯合推出一些 " 支付優惠 " 活動的話,相信三大運營商線上 App 的收益也更可觀。
那對于微信支付來說,自然也對應的拓寬了自己的應用場景。
比較明顯的影響,就是話費闆塊。
簡單說,以後,大家從三大運營商 App 上充話費,可以選擇微信支付了!
盡管之前微信在生活服務闆塊,就接入了 " 手機充值 " 業務。
但是用戶直接從微信裏充話費,是沒有優惠活動的。
這個狐妹最清楚了,畢竟充話費我都要貨比三家。
再加上微信裏設置的功能也有限,所以之前," 手機充值 " 直接給微信支付帶來的效益占比有限。
說到這裏,狐妹想問下大家,每個月充話費,你們都是在哪個平台?有人一開始就是從微信裏面直接給手機充話費的嗎?
狐妹我是一開始直接從支付寶 App 裏面的 " 手機充值 " 小程序充話費。
支付寶裏的支付方式,狐妹也設置的按 " 花呗 " 、" 支付寶餘額 " 、" 銀行卡 " 的先後順序默認支付。
然後現在每個月月初,狐妹都直接從通信 App 上充值了,因爲有幾毛錢的優惠。
雖然入口變了,但是狐妹支付方式一直沒變過,都是最後跳轉到支付寶支付。
這裏面就有個問題。
其實日常生活中,狐妹線下支付都習慣用微信支付。
因爲跟家人、朋友、同事的聯絡都是微信,微信使用頻率高,所以支付也慢慢傾向用微信了。
但是現在又有些購物 App 僅支持支付寶支付,例如阿裏旗下自己的 App ,淘寶等等。
所以狐妹很多時候線上購物,又都選擇的是支付寶支付。
這樣每個月下來,自己的消費記錄就很雜亂。
狐妹要是想知道,自己每個月花了多少錢,都把錢花在了哪些地方,需要在兩個支付平台去确認、核算,真的很麻煩!
沒耐心又怕麻煩的我,算了兩個月,後面就放棄了,現在隻能有個大概的數據,自己的月支出規劃也搞得一團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煩惱。
這次微信和三大運營商合作,狐妹後面充話費也方便從微信上支付了。
雖然沒有方便很多,但狐妹覺得,确實也能有一點點的作用吧。
當然,也有網友們覺得影響不大,甚至大可不必:
" 對我影響不大,我隻是缺錢,不是缺購買平台。"
" 真心覺得沒啥必要。 "
還有很多網友認爲,微信和三大運營商互聯互通,還不如和支付寶互通。
又或者 ...... 再直接點,直接減免提現的手續費。
看得出來,網友也都在盼着移動支付能真正做到互聯互通。
這樣我們日常支付會便捷很多;更重要的,我們也會少支付很多的手續費;再者,用戶個人的消費管理也會更清晰 。
但是,這是一個極其困難的過程。
支付這塊的大蛋糕,跟其他業務不一樣。
它是可以在積累用戶的基礎上,再結合多方平台形成交易閉關的核心,甚至,還能在支付的基礎上去發展系列金融業務。
說人話,支付,天天跟用戶、跟錢直接挂鈎,離錢最近。
現在的實際情況就是,支付寶和微信,基本上已經築穩了支付巨頭格局。
再有!華爲、京東、美團等等其他企業,一直都在布局自己的支付業務,且并沒有舍棄的意思。
很多平台都把支付選擇權,交回給了我們用戶,讓我們銀行卡、支付寶、微信支付都可以選擇。
但是目前移動支付實現互聯互通,仍是處在一個小範圍、不斷磨合、不停試水的階段。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誰都不願意直接把自己的資源公開跟大家分享,除非自己有更強的護城河!
所以能有一點突破,對于我們用戶來說,其實都是好事。
隻是大家都在盼着,移動支付互聯互通完全實現的那一天,能早一點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