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
雖然不占有董事會席位,但微軟在 OpenAI 的 " 宮鬥 " 戲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2
雖然承諾向 OpenAI 提供 130 億美元支持,但微軟到目前爲止僅支付了一小部分資金。
3
微軟 CEO 已經告訴奧特曼,無論奧特曼決定怎麽做,他都會全力的支持。
4
OpenAI 目前的混亂局面與其治理結構存有缺陷有關,奧特曼回歸同樣表明治理結構存有缺陷。
騰訊科技訊 11 月 20 日消息,從周五晚開始,初創公司 OpenAI 掀起了一場跌宕起伏的 " 宮鬥 " 大戲。"ChatGPT 之父 "、OpenAI 首席執行官山姆 · 奧特曼(Sam Altman)突遭董事會罷免。随後劇情出現反轉,多位 OpenAI 高管和投資者正努力讓奧特曼恢複首席執行官的職務。如果奧特曼重新成爲 OpenAI 的首席執行官,他可能要感謝一個人: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 · 納德拉(Satya Nadella)。
一些人指責納德拉讓微軟過度依賴奧特曼的 OpenAI,在對這家初創公司投入上百億美元的同時,卻沒有獲得這家公司董事會的一個席位。但事實上,微軟在這場 " 宮鬥 " 戲中有着巨大的影響力 -- 遠遠超過 OpenAI 的其他任何支持者。
周末有消息稱,奧特曼正談判重返 OpenAI 擔任首席執行官。作爲交易的一部分内容,OpenAI 的非營利董事會董事可能會辭職。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微軟的推動,并得到了 OpenAI 其他投資者和公司員工的支持。
在奧特曼被解雇之前,OpenAI 的董事會由三名内部人士: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格雷格 · 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首席科學家伊爾亞 · 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及首席執行官奧特曼,和三名外部人士:問答網站 Quora 聯合創始人亞當 · 迪安傑羅(Adam D ’ Angelo)、矽谷機器人公司 Fellow Robotics 創始人塔莎 · 麥考利(Tasha McCauley)以及喬治城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海倫 · 托勒(Helen Toner)共同組成。
在宣布奧特曼辭職的同時,OpenAI 還宣布免去布羅克曼董事長的職務,但保留公司總裁一職,向首席執行官彙報工作。此後不久,布羅克曼就宣布了辭職的消息。
OpenAI 首席戰略官傑森 · 權(Jason Kwon)在周六晚發布的備忘錄中表示,該公司對奧特曼和其他因抗議他突然被解雇而辭職的高級員工可能重返公司感到 " 樂觀 "。
在 OpenAI 的這場 " 宮鬥 " 戲中,微軟的優勢非常明顯,簡單而言就是現金爲王。
沒有微軟,OpenAI 還能堅持下去嗎?
由于風險投資公司的要約收購,OpenAI 的估值飙升,但這隻是針對現有員工、創始人和早期投資者。風投公司 Khosla Ventures 和億萬富豪裏德 · 霍夫曼(Reid Hoffman)的慈善基金會最初向 OpenAI 的控股公司投入了金額不詳的一筆資金。
隻有微軟直接向 OpenAI 提供了大量的現金和資源。自 2019 年與 OpenAI 簽署第一份合作協議以來,微軟已向 OpenAI 承諾提供至少 130 億美元。
據媒體報道,到目前爲止,微軟隻向 OpenAI 提供了這筆資金的一小部分,但這種作法讓微軟對 OpenAI 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目前還不清楚如果沒有微軟持續的現金注入,OpenAI 是否能夠持續經營。有報道稱,盡管 OpenAI 目前每月營收達到約 8000 萬美元,2023 年營收有望達到 10 億美元 -- 比該公司今年 1 月從微軟獲得額外 100 億美元資金承諾時的預期高出 10 倍 -- 但尚不清楚 OpenAI 是否實現了盈利,也不知道這家公司的虧損幅度究竟有多大。
文件顯示,OpenAI 2022 年虧損 5.4 億美元,全年收入不到 3000 萬美元。如果它的成本随着收入增加,就需要微軟的持續支持來維持運營。
更糟糕的是,OpenAI 全年都在大肆招聘。有報道稱,它一直在提供職業運動員典型的七位數薪酬,來吸引頂級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從谷歌、Meta 和其他競争對手公司跳槽到自家公司。根據稅務文件,OpenAI 的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在 OpenAI 運營的第一年,也就是 2016 年獲得了 190 萬美元薪酬。他目前的薪酬肯定比當年多得多。
GPU 的成本也可能非常高。根據奧特曼的說法,訓練 OpenAI 的 GPT-4 花費了超過 1 億美元。一項粗略的計算顯示,今年 4 月,OpenAI 廣受歡迎的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的運行成本爲每天 70 萬美元。随着用戶數量的激增,ChatGPT 的運行成本隻會更高。
此外,OpenAI 完全依賴微軟的雲計算數據中心來訓練和運行其模型。OpenAI 訓練和運行大型人工智能模型需要使用 GPU。全球目前都存在 GPU 短缺的問題,再加上 OpenAI 的業務規模(數千萬付費客戶依賴于這些模型),意味着這家總部位于舊金山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無法輕易将其業務轉移到另一家雲服務提供商。
微軟是 OpenAI 的金主爸爸
除非奧特曼恢複首席執行官的職務,否則納德拉可能會威脅切斷 OpenAI 對算力的訪問,并暫停交付其下一期承諾現金。雖然根據合作協議的條款,OpenAI 可能會對微軟提起法律訴訟,但微軟可能會在兩家公司對簿公堂之前對 OpenAI 的業務造成重大損害。
從長遠來看,微軟可以選擇用另一家領先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軟件取代 OpenAI 的技術,如 Cohere 或 Mistral 等初創公司,甚至是奧特曼和布羅克曼考慮成立的新人工智能公司。有報道稱,納德拉已經告訴奧特曼,無論奧特曼決定怎麽做,他都會全力的支持。
OpenAI 的其他投資者,包括 Khosla Ventures、霍夫曼的慈善基金會、老虎環球、安德森 · 霍洛維茨基金、紅杉資本、Thrive 和 K2 Global,對該公司的潛在影響要小得多。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那些正在談判投資新一輪要約收購的風險投資公司身上,這次要約收購對 OpenAI 的估值爲 860 億美元。但是他們仍然有一些影響力 -- 主要是通過 OpenAI 的員工。
這些員工希望能夠繼續以高估值向投資者出售他們的利潤分享股份(基本上是股票期權,因爲 OpenAI 被認爲目前沒有盈利),這可能使他們中的許多人變得非常富有。随着這些投資者威脅退出要約收購,員工将看到自己的财務前景受到損害。除非奧特曼回歸,否則這可能會導緻他們中的許多人離開 OpenAI,或者是威脅離開 OpenAI。
存有缺陷的公司治理結構
OpenAI 目前出現的混亂局面,最終表明該公司錯綜複雜的治理結構存有缺陷。微軟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的小股東,該公司由控股公司控股,而控股公司又由 OpenAI 的非營利董事會、公司員工和其他風險資本投資者共同擁有。但這家控股公司是由 OpenAI 的非營利組織通過另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控制的。
OpenAI 的非營利公司董事會隻有 6 個席位,所有席位都必須由與微軟投資的控股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沒有财務關系的人擔任。換句話說,無論是微軟還是 OpenAI 的其他資金支持者,在 OpenAI 首席執行官的聘用和解雇問題上都沒有發言權。他們有權獲得 OpenAI 賺取的利潤,直到他們賺回初始投資加上一個浮動上限,最早的投資者能夠獲得高達初始投資百倍的回報,後來的投資者也能獲得依舊可觀的回報。然而,在達到這些門檻後,任何額外的利潤都歸 OpenAI 的非營利組織所有。
這種結構旨在使 OpenAI 能夠籌集數百甚至數千億美元,以成功完成建設通用人工智能 ( AGI ) 的任務,這種人工智能在大多數認知任務上與人一樣聰明或比人更聰明,同時防止資本主義力量,特别是一個科技巨頭控制通用人工智能。奧特曼本人在很大程度上負責這種獨特的治理結構設計。但也是奧特曼在 2019 年與納德拉達成了交易 -- 最初僅爲 10 億美元。從那一刻起,這個結構基本上就是一個定時炸彈。
通過向一個單一的公司實體微軟尋求 OpenAI 實現其使命所需的大部分現金和計算能力,它本質上是接受了微軟的控制,即使這種控制沒有被編入任何正式的治理機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 OpenAI 的非營利董事會選擇要求奧特曼回歸并辭職,正如他們所設想的那樣,這将證明奧特曼設計的治理結構失敗了 --OpenAI 無法在從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籌集數十億美元的同時,以某種方式擺脫這家公司的控制。
阻止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壟斷通用人工智能,是奧特曼、布羅克曼、蘇茨克維和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在 2015 年共同創立 OpenAI 的全部原因。當時,他們對 DeepMind 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取得的快速進展感到震驚。
谷歌在 2014 年斥資 6 億美元收購了 DeepMind。如果 DeepMind 成功實現通用人工智能,OpenAI 的聯合創始人們擔心這項超級強大的技術最終會被谷歌壟斷。他們創建了 OpenAI 作爲一個非營利實體,以便它可以開發通用人工智能 " 造福全人類 "。馬斯克最初承諾向這家非營利組織捐贈 10 億美元。
問題是,由于需要巨大的數據中心資源,使用越來越大的深度學習模型來追求通用人工智能代價相當高昂。奧特曼曾表示,他大大低估了 OpenAI 參與通用人工智能競賽所需的資金。
馬斯克在與奧特曼和其他聯合創始人就研究實驗室的控制權和議程發生争執後,選擇離開了 OpenAI 董事會,OpenAI 缺乏資金成爲一個現實的挑戰。馬斯克帶走了他的 10 億美元承諾。 ( 馬斯克曾表示,在 OpenAI 任職期間,他向 OpenAI 捐贈了 4000 萬美元。
OpenAI 則表示,在其作爲非營利組織的時間裏,總共收到了 1.305 億美元的捐款。但這不足以成功與谷歌 DeepMind 競争。 )
沒有了馬斯克的支持,奧特曼必須盡快找到更多的錢。他意識到,與投資者期待回報的風險投資相比,從捐款人那裏籌集資金是極其低效的,因爲捐款人捐款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抵稅。獲得算力資源的一個好辦法是與一家主要的雲服務提供商達成協議,這樣他就可以得到兩者 -- 現金和算力。
如果奧特曼設計的這種治理結構的缺陷最終保住了他的首席執行官職位,并讓他戰勝自己爲保護通用人工智能而建立的董事會,那将是最大的諷刺。
OpenAI 的混亂也将使投資者密切關注其競争對手 Anthropic 的治理結構。該公司由 2021 年脫離 OpenAI 的研究人員創立,因爲他們擔心 OpenAI 在微軟投資後的商業轉向危及其人工智能安全使命。Anthorpic 采用了比 OpenAI 更複雜的治理結構。毫無疑問,在 OpenAI 動蕩不安之後,Anthropic 的投資者會對公司的治理結構進行額外的審查。(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