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殼 編輯|Jaden
放飛自我、徹底叛逆——這是成都車展上 smart 精靈 #5 留給外界的第一印象。
這一點首先體現在尺寸上。smart 精靈 #5 車長超過 4 米 7、軸距超過 2 米 9,是一台真正的中型 SUV,這是 smart 以往從未涉足過的領域。
smart 品牌于上世紀 90 年代成立,最初是由奔馳和瑞士 Swatch 手表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考慮到要适應歐洲的狹窄街道和城市停車環境,一直專注精品小車。2020 年之後,奔馳開始與吉利合資打造 smart,而後推出的 smart 精靈 #1 和精靈 #3,也都是緊湊級純電 SUV。
新車的風格,也暴露了 smart 的 " 叛逆 " 本色。一眼看去,展台中央是叢林、長着青苔的植物、沾滿泥土的方盒子。配備了一系列越野套件的 smart 精靈 #5,擁有很強的跨界風格,一半精緻,一半野性。
這是 smart 品牌即将迎來全面升維的一個信号——更 " 大 " 的精靈,爲拿下更多元的機會和更廣闊的市場而來。
" 我們想通過精靈 #5,改變大衆對 smart 的固有印象。" 在 8 月 30 日開幕的成都車展上,smart 中國營銷 CEO 易寒表示:" 這款車的推出對 smart 品牌而言是個趨勢性的改變,我們希望新車能夠帶動品牌銷量翻倍增長。"
我們不禁疑問,在新勢力紮堆的主流市場,還缺一個 smart 嗎?
獨一無二,但不小衆
易車 App 顯示,2024 年 1-7 月,精靈 #1 和精靈 #3 分别售出了 10573 輛和 4407 輛。而 2024 年,smart 在國内的銷量目标是 5 萬 -6 萬輛。這是 smart 求變的直接契機。
而對于任何一個對長期發展有追求的品牌來說,需求更廣闊的中型 SUV 市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寒透露,smart 精靈 #1、精靈 #3 所在的緊湊級純電 SUV 市場,一年的體量在 160 萬輛左右。相比之下,全新 smart 精靈 #5 所在的中型純電 SUV 市場體量大了 5 倍,體量超過了 600 萬輛。
但中型 SUV 市場的競争非常激烈,并且同質化嚴重。smart 精靈 #5 現在入局,以什麽作爲競争的籌碼?
易寒提到了 " 個性化 "。
" 全新 smart 精靈 #5 不是奔馳的造型師爲了炫技做一個更個性化的産品,而是真的出于市場需求。" 易寒透露,他們發現很多城市年輕用戶有 " 可乘可野 " 的需求,對這個使用場景的呼應也體現在車上的每個細節。
首先彰顯個性的是造型。貫徹 " 時空膠囊 " 設計語言的 Boxy 方盒造型,将保有 smart 靈魂的 " 圓 " 和具有更大裝載能力的 " 方 " 融合在一起。
具有力量感的同時,又不失精緻。易寒表示,這是 smart" 含奔量 " 最高的一台車。代表豪華質感的木制元素首次融入到 smart 的内飾設計中,并且采用了意大利阿爾卑斯山脈橡木。
此外,它第一次把座椅調節按鈕放到了門闆上,令人一眼 " 幻視 " 奔馳。
至于對随時奔赴戶外的個性化宣示,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這個戶外奇旅探險包,包括 X 型塗裝車頂平台、側爬梯、側踏闆、小書包和底盤安全裝甲,幫助用戶解鎖更多生活方式。
" 精靈 #5 從概念車階段就是戈登•瓦格納(梅賽德斯 - 奔馳首席設計師)非常滿意的一個作品,他全程參與了這款車的設計,在這款車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數倍于 smart 精靈 #1 和精靈 #3。" 并且我們得知,在 smart 精靈 #5 的前期用戶調研、測試中,很多人反饋這款車的造型非常獨特。
将精緻個性作爲核心賣點的同時,smart 精靈 #5 又在功能性上滿足了大衆用戶在多場景下的需求。
首先是戶外場景中,smart 精靈 #5 提供了非同一般的視聽體驗和裝載空間。
内置的車規級全彩激光投影,可以在距離車身 2 到 7 米之間投射出最大 233 英寸的 1080P 高清畫面,10 檔可調亮度、自動對焦、梯形校正及畫面縮放,保證了即便在複雜投影環境中,也可擁有最佳觀影效果。讓用戶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露營觀影,更加方便、沉浸。
并且,smart 精靈 #5 是全球首款搭載森海塞爾音響的車型,不僅搭載了 20 個揚聲器,還有一個全場景便攜 HIFI 音響,在外出露營時,可以将它拿下車,讓聲場與自然共振。
并且,得益于尺寸的增加,smart 精靈 #5 實現了座艙空間的升級。後排支持 4/6 比例放倒,可将後備箱空間從 630L 拓展至 1530L,底部還有 110L 的隐藏空間。全車儲物空間多達 34 處,車頭還有一個足夠放下手提包的前備箱。
比戶外場景更高頻的,是城市出行場景,這對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smart 精靈 #5 配備升級的 13 英寸 AMOLED 超清 2.5K 雙聯屏、25.6 英寸 AR 增強型擡頭顯示,實用性大大提升。行業最強 AMD V2000 桌面級高算力芯片賦能,其算力接近骁龍 8295 的兩倍,讓車機響應靈敏,操作體驗絲滑流暢。中國大陸地區車型還與火山引擎深度合作,成了首批搭載字節豆包 AI 大模型的量産車型。智駕方面,全新 smart 精靈 #5 還配備 smart Pilot Assist 3.0 智駕系統,讓城市出行更輕松。
同時,smart 精靈 #5 搭載了 800V 電池,充電速率更快,能量利用率更高。其配備了 100kWh 的三元锂電池,在先進的 800V 純電高壓平台和 4C 超快充技術加持下,車輛能夠在短短的 15 分鍾内充電 70%(10-80%),CLTC 最高續航裏程 740km。在同級産品裏,達到了可圈可點的水平。
總的來看,對于這款車的用戶畫像,易寒表示:" 目前沒有銷量驗證。但那些生活在城市,喜歡戶外露營,但不一定有充足的時間天天去的這群人,是全新 smart 精靈 #5 非常特征化的用戶。"
" 對于全新 smart 精靈 #5 來說,男性會成爲這個車的主導消費者,預測男性購車比例會超過 50%。但具體有多少,有待市場驗證。因爲精靈 #1 和精靈 #3 的體量,決定了這台車不能成爲家庭的唯一,但全新 smart 精靈 #5 的尺寸和體量,以及這個車的适應性,(決定了)它可以成爲部分兩口 / 三口之家的主流用車。"
與新勢力做出區隔
不論是在中外合資品牌中,還是在新能源品牌中,smart 都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
作爲奔馳和吉利合作共同持股的合資公司,smart 一方面在設計和品牌上有着濃厚的奔馳血統,另一方面又有着吉利作爲大廠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的體系化優勢。正如 smart 品牌全球公司 CMO 張明霞曾多次講過:" 别把 smart 想小了。"
這句話可以從許多層面解讀,首要的一點是:smart 仍将會是一個全球品牌。易寒表示:" 我們在産品定義上是全球唯先。"
"smart 不隻是爲中國市場。從産品定義一開始,smart 就要考慮中國、歐洲和海外三個主體市場共同的需求。一個國家每年幾萬台,如果能夠攤開進入成本的話,那麽積少成多,這些海外市場也是很可觀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如果長期隻關注中國用戶的産品定義和需求,就顯得沒有那麽全面了。所以我們才會做出像全新 smart 精靈 #5 這樣的改變。" 易寒說。
從銷量分布上來看,中國市場目前隻承擔了合資公司一多半的銷量。歐洲加上海外貢獻了另外一半銷量。
這決定了 smart 應對激烈競争的态度。"smart 還是會堅持新奢、個性這樣的定位,我們不會盲目地追求量,去把自己品牌的調性丢掉。" 這一點讓 smart 有做出溢價的底氣:" 車主們對 smart 品牌的認知,還是會把它跟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一些新勢力産品做出相應的區隔、甚至我們從很多的調研來看,smart 的品牌溢價力表現是相當不錯的。"
爲了讓品牌調性能夠更好的傳達給用戶,smart 也在營銷方面做出了更多嘗試。
" 邀請一些用戶和國家地理雜志,包括喜歡戶外的 KOL,我們去做更多的打卡。讓用戶去感受這台車在可乘可野生活中間給你帶來的驚喜,這種持續會做并且不局限在一線城市。"
在堅持 smart 的品牌基因、調性的基礎之上,smart 也足夠重視主流市場用戶的需求,易寒說:" 我們不會把 smart 精靈 #5 做成一個小而美的産品。"
" 用戶對全新 smart 精靈 #5 會更理性、更謹慎,産品上除了品牌溢價之外的産品吸引點會更多,比如 AMD 的 V2000 桌面級高算力芯片,全新 smart 精靈 #5 是首搭。我們還在謹慎考慮定價,包括後續的一些權益,我們會拿出品牌的誠意。"
爲了支撐後續的銷售目标,smart 也在渠道等各個方面做出了持續的努力。
渠道方面,随着不久前深圳 smart 品牌旗艦中心的落地,smart 目前已在全國完成 182 家門店建設,覆蓋 29 省,82 座城市。而随着 " 百城計劃 " 的快速推進,smart 計劃到今年年底将覆蓋全國超 110 座城市,開設 200 多家門店,盡快以更廣泛的觸點網絡,主動來到用戶身邊。
smart 品牌的海外銷售也有賴于奔馳的幫助。
在海外市場,smart 主要在奔馳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這大幅降低了 smart 品牌的出海成本、提高了海外銷售的效率,奔馳操刀設計也令 smart 在全球市場有更加普适的吸引力。而吉利方面則主要負責 smart 品牌車型的研發、生産工作。
目前,smart 現已完成品牌、産品及商業模式全面煥新,進入全域躍遷的發展格局,将加速建立全球化産品開發、市場銷售和服務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産品矩陣擴容勢在必行,從 2022 年起至 2025 年,smart 每年将推出一款全新車型,加速底層能力的商業變現。
車雲小結
近年來,環境的不确定性和商業競争的壓力,令大部分汽車品牌都擠到了打造 " 全家桶 " 産品的道路上。将有限的資源投入到追逐技術、減少短闆中去,卷零百加速、卷大屏、卷語音,似乎成了一種絕對正确。但同時,也讓企業在打造品牌的選擇性投入上變得畏首畏尾。
但一旦脫離創意,技術是無法替消費者完成自我表達的。自我表達是更個人、更感性的消費需求,也是汽車伴随人們生活、工作、娛樂場景裏繞不開的一環。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總有人希望自己與衆不同的品味被理解、被展現。對當下的汽車市場來說,多一點與衆不同的品牌,是好事。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