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植入人體 腦機接口挑戰 " 心靈感應 "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網編:武杉 2024-01-31
1 月 29 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已完成首例人類大腦設備植入手術。據馬斯克介紹,Neuralink 首款産品名爲 " 心靈感應 "(Telepathy)。植入該産品後,僅須意念就能控制手機或電腦,并可以通過它們控制幾乎任何設備。馬斯克稱,第一位人類患者已經接受了其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的植入物,目前恢複良好。初步結果顯示,神經元尖峰檢測很有希望。
腦機接口簡單來講,就是将人腦與外界(計算機或其他外部裝置)實現連接,進行直接通信。但其植入人體的安全性一直引發争議和擔憂。通過開顱植入電極具有很大風險,并且異物侵入還可能引發免疫反應和形成疤痕組織,也可能因此影響電極信号質量。
2016 年,包括馬斯克在内的共八位創始人聯合創立了腦機接口技術初創公司 NeuraLink。在創立之初,馬斯克就曾表示,未來五年的計劃是讓人類不必使用語言,直接通過大腦進行交流。在未來能借助腦機接口将人們的意識上傳到一個雲空間,最終實現人類的 " 意識永生 "。
2022 年年底,一隻名爲 Sake 的猴子向外界展示了僅用大腦控制一個虛拟鍵盤來打字,完成這一舉動的正是 Neuralink。演示視頻顯示,猴子可以按照 Neuralink 在屏幕上以黃色突出顯示的鍵進行操作,植入猴子頭骨的 N1 芯片可以讀取大腦活動以移動屏幕上的光标。而這背後正是腦機接口技術的支撐。2023 年 11 月,Neuralink 完成總額 3.2 億美元(約合 23.09 億元)的融資,估值已超過 50 億美元。
但明星公司同樣具有争議性。Neuralink 所屬的 " 腦機接口 " 賽道和研究領域分爲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大方向,需要在人腦中植入芯片設備的侵入式方向頗具安全方面的挑戰。
2023 年 5 月,Neuralink 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啓動首次腦植入設備臨床試驗。該公司當月還在其公司官網博客上宣布獲批啓動志願者招募的消息,并介紹說,那些由于頸部脊髓損傷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而四肢癱瘓的人可能符合招募條件。
馬斯克表示:" 隻需思考即可控制你的手機或計算機,并通過它們來控制任何設備。最初的使用者将是那些失去四肢的人。可以想象一下,史蒂芬 · 霍金的溝通速度比打字員或拍賣師更快。這就是我們的目标。"
目前,數千人正排隊等候,希望能植入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大腦植入物。上述消息是傳記作家阿什利 · 萬斯 2023 年年底透露的。據悉,Neuralink 公司預計 5 年内年收入将高達 1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7.18 億元)。
完成首次人類腦機接口植入的試驗,意味着 Neuralink 繼續向前邁出一大步。如果腦機接口技術能夠應用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無法正常交流的患者,例如患有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的人,就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和外界進行交流。
不僅是馬斯克的公司,據美國媒體報道,還有多家美國公司在研發腦機接口技術,比如 Synchron、Paradromics 等,有的公司也已開展了人體臨床試驗。
同時,華爲、谷歌、Meta 等海内外巨頭都在這一領域有所布局。2023 年 12 月 26 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腦機接口産業聯盟發布的《腦機接口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3 年)》指出,腦機接口技術适應性廣泛,可與多種産品設備結合并在多場景應用,正在全面融入多領域發揮賦能作用,從而促成新産品誕生,并爲傳統解決方案提供新思路。腦機接口産業下遊較明晰的應用方向不少于 30 種,主要分爲醫療和非醫療兩類。醫療仍是腦機接口當前主要産業化方向,下遊企業中醫療方向占比 56%,消費、工業、教育等非醫療企業占比 44%。
但完成首次人體腦機接口的植入試驗和商業化之間依然有很長的距離。在産品上市之前,這項技術還要經曆多輪測試和審查,在真正實現應用之前,倫理問題則是最大的挑戰。并且,普通群衆仍很難感受到腦機接口,因爲目前還沒有誕生任何一款能大規模普及的爆發性産品或應用。
華安證券認爲,腦機接口産業鏈的發展仍在初期階段,上遊設備尚未實現标準化量産,自研腦機接口芯片和算法成爲核心技術壁壘。腦機接口芯片高門檻體現在模拟電路設計挑戰大、低功耗要求高以及同時具備無線能量傳輸的無線通信技術。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