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新浪财經,作者:張俊,原文标題:《言論不當、藝人吸毒、制造對立!笑果文化,會不會 " 消失 "?》,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笑果文化又一次翻車了。
這次是因爲旗下脫口秀藝人 House 表演時的不當言論,目前他已被無限期停止演出,笑果文化也被北京、上海相關部門立案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笑果文化就曾多次陷入争議。楊笠因攻擊男性被指制造性别對立;李誕因發布涉嫌歧視女性的違法廣告被罰款;卡姆涉嫌吸毒被上海警方拘留。
估值超過 40 億元的笑果文化,在一路狂飙的同時,也正面臨着嚴峻的信任危機。
被批觸犯底線,多地部門立案調查
笑果文化旗下脫口秀演員 House(李昊石)近日在表演時的不當言論引發質疑,5 月 15 日,笑果文化發布聲明稱,已無限期停止 House 演出工作,并向大衆表示歉意。
House 也在微博上對外道歉,目前其個人微博已被禁言。在笑果官方微信小程序的演員名單中,已搜索不到 House 的個人主頁。此外,其原定于 5 月 19 日至 27 日在蘇州的演出也已取消。
在與媒體的溝通中,笑果文化工作人員似乎在撇清與此事的關系。" 是他(House)在表演中臨時加了内容。" 一名自稱笑果文化編劇的工作人員向媒體介紹,脫口秀演員演出的内容公司都會進行審批,也會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備。據他了解,House 演出中的争議内容并不在事前審核的文本内,如果在的話,公司肯定能夠看出來。
不過,旗下藝人的演出内容出了問題,笑果文化顯然難逃幹系。
據悉,北京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稱将對此事介入調查;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已對相關公司進行立案調查;上海文旅部門也對笑果文化總部進行了實地調查。
多家媒體和多位行業人士也對 House 和笑果文化的不當行爲給予批評。
人民日報評論稱,脫口莫脫軌,玩梗須有度。片面追求笑果而不惜踩線,就陷入了誤區。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這應是職業底線,更該成爲行業共識。價值觀立得端,言行才不會跑偏。
中新網發布評論文章稱,脫口秀不是脫軌秀,玩笑梗不可失了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規定:"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诋毀、貶損軍人的榮譽,侮辱、诽謗軍人的名譽,不得故意毀損、玷污軍人的榮譽标識。"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觸犯了底線,又怎能怪大衆 " 上綱上線 "?底線之上,嬉笑怒罵皆爲文章,但如果丢掉對底線的敬畏,把低俗當有趣,一味片面追求低俗 " 笑果 ",打着 " 開玩笑 " 的名義侮辱令人尊敬的群體,終将行業帶向歪路。
一位法律界人士向新浪财經表示,如果涉事演員的言論被認定爲違法違規,可能會面臨相應的法律責任,例如被處以行政罰款、行政拘留等處罰;而笑果文化公司則需要承擔管理不善的責任,可能會被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具體的處罰要根據涉事言論的具體情況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來定奪。
曾多次陷入争議,亟需行業監管
天眼查 App 顯示,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法定代表人及第一大股東爲創始人葉烽,持股占比 34.73%;脫口秀演員李誕(李瑞超)持股比例達 4.58%。
根據公開披露信息,2016 年至 2021 年笑果文化共完成 8 輪融資。2021 年 3 月,騰訊關聯公司入股笑果文化,持股比例約 12.55%,本輪融資後,其估值超過 40 億元。
但在笑果文化瘋狂擴張的同時,也曾多次陷入争議。
其中,怒怼 " 普信男 " 的楊笠可謂争議最大。在楊笠的脫口秀表演中," 沒有男人,我會過上平靜幸福的生活 "" 男人還有底線?" 等言論頻出,不少男性觀衆表示被冒犯了。甚至有網友将該節目向廣電總局進行了舉報,認爲涉嫌性别歧視,制造性别對立。
笑果文化的負責人之一李誕也曾陷入性别歧視争議。2021 年 8 月,據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管局消息,知名脫口秀演員李誕因發布違法廣告,被罰沒近 88 萬元;另外,天眼查 App 顯示,因在李誕發布違法廣告中未盡到審核義務,李誕獨家經紀人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被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管局罰沒 23.3 萬元。處罰詳情顯示,該公司旗下藝人李誕代言女性内衣品牌,廣告文案中把 " 躺赢職場 " 與女性内衣進行關聯,存在物化、矮化甚至歧視女性的傾向,該公司作爲李誕獨家經紀人,未對該廣告盡到審核義務。
而除了内容争議,笑果文化還有藝人涉嫌違法犯罪。
2020 年 6 月,笑果文化旗下藝人卡姆(藝名)涉嫌吸毒被上海警方拘留。笑果文化當時發布聲明稱,笑果文化将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工作,尊重、支持相關的處理結果,并代表卡姆向社會大衆道歉。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021 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21 年脫口秀線下演出觀衆超過 350 萬人次,票房近 4 億元。近年來,脫口秀從小衆角落走到了聚光燈前,已成長爲國内演出市場重要的新生力量。
但随着脫口秀這類表演形式的逐漸火爆,行業也陷入了混亂無序的狀态。作爲一種全新的表演形式,脫口秀的内容邊界究竟在哪,沒有行業規範,這也導緻打擦邊球、蹭流量等争議内容頻出。
正如資深媒體人胡錫進所說,House 和笑果文化都需要反省,逗笑雖然經常要打破常規,但這種打破本身需要有大的規矩,他們的底線感應當非常清楚、成熟。" 我希望,他們的整改會是有效的,成爲真正的吃一塹長一智,并且形成舉一反三的長期作用,從而找回公衆的信任。"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新浪财經 ,作者:張俊
本内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