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終成 " 大雕 "。
撰文:盧偉嘉
盡管小鵬與大衆牽手并非是首次中外車企合作,但這一定是中國汽車史上一次振奮人心的突破。
這次大衆汽車主動謀求合作,意味着中國汽車得到了世界舞台的認可,并且雙方的合作方向非常明晰,合作結果更是值得我們期待。
大衆汽車向小鵬汽車增資 7 億美元,以每 ADS 15 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 4.99% 的股權,成爲僅次于何小鵬和阿裏巴巴控股集團的小鵬汽車第三大股東。
雙方将基于小鵬 G9 平台研發兩款 B 級純電車,搭載小鵬智能座艙以及 XNGP 系統,預計在 2026 年投産挂着大衆品牌 LOGO在大衆汽車渠道銷售。
這次合作的雙方是各有優勢,但都陷于各自的困局當中。
小鵬汽車虧損嚴重,今年第一季度營收 40.3 億元,同比下降 45.9%,淨虧損金額爲 23.4 億元,同比上漲 32.2%。同時品牌銷量表現疲軟,在産品線日益豐富的前提下,今年第一季度累計銷量竟然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銷量規模與蔚來和理想的差距越來越大,直到 G6 在 6 月底上市後品牌銷量才迎來增長點。
大衆汽車雖在 2019 年就已經推出了 MEB 純電平台,是最積極進行電氣化改革的國際老牌車企,但如今 4 年時間過去了,其電氣化進程不如預期,三電技術與智能座艙也明顯落後于中國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以緻于大衆汽車集團今年上半年純電汽車累計銷量僅爲 32 萬輛。
可以看到,雙方的合作來得很及時,小鵬汽車虧損嚴重與大衆汽車改革乏力單靠自身都難以在短時間内扭轉,亟需借助外力進行破局。
在雙方官宣合作之後,小鵬汽車美股最高漲幅超過 40%,收盤漲幅超 26%,港股收盤漲幅超過 33%。這波操作下來,小鵬汽車的 " 老股東 " 赢麻了。
2020 年,大衆汽車雖然在華市場共交付車輛 318 萬輛,但 ID 家族交付量僅占 14 萬輛,滲透率爲 4.5%;新能源車型銷量僅有 20 萬輛,滲透率爲 6.4%,遠遠落後于中國市場 28% 的新能源滲透率。
在燃油時代是王者,在純電時代是綠葉,面對具有巨大潛力的中國市場,假如大衆汽車說不急那肯定是假的。
這正如大衆汽車中國 CEO 貝瑞德所言,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超過 30%,預計到 2025 年這一數字将達到 50%,大衆汽車集團要迅速抓住市場增長的巨大潛力。
好在大衆汽車能夠痛定思痛,在智能化領域受挫之後對症下藥,合作對象選定了在智能座艙和輔助駕駛系統技術領先的小鵬汽車。
換言之,當年在中國市場成于主張本土化戰略的大衆汽車,在未來也會強化 " 在中國,爲中國 " 的戰略,大衆汽車意在通過與小鵬汽車的合作,推動參與中國本土科技生态體系,爲推出全新智能網聯電動車型的進程再次提速。
對于大衆汽車而言,與小鵬汽車合作的目的,無疑是加速電氣化改革進程,通過聯合開發實現産品高度本土化,守護在中國市場的王者地位。
多年來飽受資金鏈短缺困擾的小鵬汽車,這一次獲得了大衆汽車的增資之後,除了可以緩解甚至是解決資金困擾之外,還可以吸收大衆汽車在整車制造、零部件供應、成本控制等維度上的經驗,以及借助大衆汽車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走上國際舞台。
而更重要的是,小鵬汽車成立至今押寶智能化的戰略得到了肯定,未來小鵬汽車必然會在智能化這條路上走得更加自信更加堅定。
無論是以短期,還是長期的目光來看,此次 " 大與小 " 的合作都是雙赢的狀态,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最讓人期待的一次中外合作,甚至将此稱之爲中國汽車工業史上一次裏程碑級别的突破也不爲過。
比亞迪與豐田合作,吉利與 Smart 共創,奧迪與上汽牽手,大衆增資小鵬 ...
很幸運,我們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以市場換技術,到彎道超車領先世界的轉變。在過去 30 年時間裏,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再從落後到領先,這無疑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此次 " 大 " 與 " 小 " 強強聯手,必定會給到更多的國際車企,前來與中國車企深度合作的啓示,假以時日,中國汽車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一定會八面威風。
今日話題
你期待大與小的合作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