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要帶社團打進尖沙咀
" 我帶社團打進尖沙咀。"
《黑社會》裏,這是阿樂唯一的競選宣言。阿樂如此中意尖沙咀,當然是因爲這裏繁華。
它位于 " 油尖旺 " 區的最南端。油尖旺這條三公裏長的商圈,上演過絕大部分的香港幫會電影故事。其中,緊鄰維港的尖沙咀充斥着無數大小商鋪、餐飲、是九龍最繁華的商圈,也讓它成爲了香港黑幫電影裏的 " 兵家必争之地 "。

圖:坐擁尖沙咀的靓坤,是整個社團最嚣張的人
在電影裏滋生幫會的熱鬧和市井,同樣也是茶飲品牌最喜歡的。于是尖沙咀成了很多内地茶飲品牌入港的第一戰。
最先來的一線新茶飲品牌是喜茶。2018 年,僅有 100 多家門店的喜茶,在香港齊開四家店鋪。一年以後,奈雪的茶也進入香港。那是一個新茶飲的黃金年代,當年市場規模超過了 500 億,資本紛紛湧入,奈雪的茶、喜茶也都在這一年拿到新的融資。
正如内地企業發展國際業務的第一步是在香港設立辦公室,茶飲品牌想出海,少不了先在香港試水。剛剛拿到 4 億 B 輪融資的喜茶還是出手大氣,把其中一家店鋪選在了店租昂貴的尖沙咀,這是尖沙咀與一線新茶飲品牌的第一次相遇。
" 帶社團打入尖沙咀 " 的同一年,喜茶還在新加坡開出五家門店,這家在國内剛剛崛起的新茶飲品牌,展現出了極爲激進的出海策略。
但出來混不是鬥狠的,而是求财的。在年年虧損的大背景下,新茶飲逐漸失速,2021 年,奈雪的茶走上港交所,但僅僅 1 個月後,市值就縮水一半,标志着資本對茶飲态度的轉變。加上全球疫情帶來的影響,新茶飲品牌迎來了關店潮,更是無暇顧及出海,昂貴的香港店鋪也顯得雞肋。
2020 年,喜茶在香港關閉了 6 間門店——當時它在香港一共隻有 8 家。其中,尖沙咀的 3 間門店全部關閉。奈雪的茶也在幾年裏遲遲沒有新開店鋪,反倒是把香港首店給關了。
" 打打殺殺 " 的尖沙咀經曆了短暫的安靜。但北方的内地茶飲市場卻經曆着劇烈的翻湧,幾年裏,各家門店快速擴張,優質的店鋪位置愈發稀缺。另一方面,賣水生意的優秀逐漸展現,茶飲咖啡店利潤逐漸好轉,給了它們向外擴張的機遇。
2023 年 3 月,喜茶時隔五年重新開啓海外加盟,标志着茶飲出海行動重啓。作爲出海的窗口,尖沙咀的地盤争奪再次上演,甚至愈演愈烈。
2023 年 12 月,時隔四年,奈雪的茶在香港終于開設了第二家店鋪,也是鬧市區的第一家店鋪,選址緊鄰喜茶的尖沙咀門店。
去年 7 月,蜜雪冰城在尖沙咀的門店已經開始裝修。
去年 10 月,有當地居民發現,尖沙咀金 · 馬倫道,出現了一家正在裝修的一點點店鋪。
去年 12 月,霸王茶姬試水香港市場,首店的位置也選在了尖沙咀 K11 購物藝術館。開業當天,系統排隊人數一度超過 1000 人,兩天賣出 1 萬杯。
去年 12 月,出海進程一直慢吞吞的瑞幸在香港連開五店,包括一家尖沙咀的門店。

演員陳慧敏曾自述,上個世紀的一段時間裏,任何人想在尖沙咀開夜場,都必須他同意。現在在尖沙咀開茶飲店當然不需要詢問陳慧敏的意見,但它仍然是個艱難的生意:
根據 2024 年全球最貴零售租金排名,香港尖沙咀排名第四,是亞太地區最貴的商圈,每月每平方尺租金超過 1500 美元,一個 100 平米的店鋪,年租金有可能達到千萬人民币。
與此同時,香港有着非常成熟的茶飲文化," 港式奶茶 "、" 港式檸檬茶 " 都已經成爲了全球化的飲品。茶飲想在這裏真正的撼動市場,要比内地困難太多。
或許正因如此,上述茶飲品牌在香港的開店速度都較爲緩慢,瑞幸、喜茶在香港均隻有個位數的店鋪,霸王茶姬更是隻有一家店。還有不少内地品牌在香港關店,比如此前的喜茶、奈雪、檸季手打檸檬茶。并且截至目前,公開資料中," 略大參考 " 也沒有發現上述茶飲品牌對香港數據的公布。
但内地茶飲入港的意義不止在于賺錢," 尖沙咀 " 的意思是 " 伸入海中的沙嘴 ",這裏也是茶飲品牌奔向香港的橋頭堡。這裏的繁華,讓茶飲品牌有了更多展示空間,也必然會成爲内地茶飲品牌的拳台。除了繁華,内地茶飲品牌選在尖沙咀還有另一個好處:這裏緊鄰星光大道、維港,是内地遊客的聚集地,這是天然面向内地遊客的廣告位。

圖:尖沙咀是内地遊客的熱門旅遊景點,新茶飲開在這裏,有機會 touch 到更多内地遊客
02 不想當屯門老大
尖沙咀向北兩站,分别是油麻地和旺角,這裏比尖沙咀少了幾分摩登氣氛,更加市井,茶餐廳和小吃密度堪稱全港最高,是各類電影的黃金取景地。

圖:電影《旺角風雲》中旺角的街景,最符合觀衆對 90 年代香港街頭的刻闆印象
這種市井場景很适合售賣檸檬水和奶茶。2023 年 12 月,蜜雪冰城進入香港,首家分店就位于旺角的中心地帶。半年以後,它在旺角再開一店。
在旺角短短 100 米的豉油街内,已經至少有 7 個内地茶飲門店聚集。
蜜雪冰城的開設迅速迎來香港本地消費者的擁護,畢竟這裏的礦泉水都高達 10 港币一瓶,而蜜雪冰城的奶茶價格卻隻有 5-20 港币。
但這種價格能否維持,仍然是未知數。按照當地媒體披露,蜜雪冰城的首店月租高達 20 萬港币,而按照招聘平台的數據,蜜雪冰城在香港招聘的員工最高月薪高達 2.2 萬港币,這得賣多少杯檸檬水才能賺的回來?

圖:蜜雪冰城旺角分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又便宜又甜的奶茶,自然是學生的最愛
其他 " 幫會 " 在這裏顯著弱于蜜雪冰城,雖然茶百道選擇在旺角開設首店,開業當天明星黃宗澤還來助陣,但在地圖軟件上,這是目前茶百道在香港的唯一一家門店。
在香港,喜茶與蜜雪冰城的定價差别較大,喜茶售價高達 25-40 港币,與蜜雪冰城的 9 港币檸檬水明顯不是一個客群,但在店鋪數上,喜茶是唯一在旺角可以和蜜雪冰城一較高下的。重返香港市場之後,喜茶在旺角附近開設了三家門店,比蜜雪冰城還多了一家。
在茶飲品牌的 " 旺角風雲 " 裏,喜茶目前占據上風。
不過蜜雪冰城的強大并不表現在鬧市區,而是邊緣地帶。
香港多山,油尖旺所處的九龍再往北,就是獅子山郊野公園。翻越高山以後,就進入了香港的 " 新界 ",随着人口的北遷,眼下香港已經有超過半數人住在新界:荃灣、沙田、元朗,這些在電影裏較爲偏遠的地帶,都成爲了蜜雪冰城的目标。
不過,除了瑞幸在沙田、喜茶在荃灣等門店外,其他茶飲品牌對這些地帶似乎興趣不大。

圖:蜜雪冰城的荃灣店,在電影裏,這裏是大 D 的地盤

電影《古惑仔》裏,山雞和生番曾經因爲屯門的話事人位置争得大打出手,但茶飲品牌對當屯門老大似乎沒有興趣,他們的目光都放在了最貴、最繁華的商圈——畢竟他們在香港開店的目的之一是曝光。
03 我是銅鑼灣扛把子
" 北邊那叫九龍,港島才叫香港。"
盡管油尖旺繁華無比,但維港南側才是香港真正的核心所在。賽馬會、港交所、彙豐銀行總部、特區政府等真正的 " 大單位 " 都分布在狹小的香港島。
這裏顯然是白領的天下,而全世界的白領都喜歡喝咖啡。于是,當茶飲品牌争奪尖沙咀的同時,咖啡品牌的香港故事也濃縮在了中環和銅鑼灣。
2023 年 8 月,還是初創公司的庫迪咖啡宣布進軍海外市場,先後在首爾、雅加達、東京開出三家門店——瑞幸直到最近一年才開始試探大規模出海,而庫迪成立不到一年的時候就做到了,陸正耀的速度總是那麽出人意料。
進入韓國兩個月後,庫迪正式進入香港。盡管在國内的庫迪已經淪落到了開在華萊士店内,但進入香港後,庫迪還是挑選了最繁華的地帶:中環、上環。它在中環的門店距離港交所隻有一個街區。
庫迪在港依舊複制了沒有座位的快取店模式,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在一個礦泉水都要 10 塊錢的城市,庫迪的價格隻有 10-20 港币,比一瓶可樂還要便宜。
不過,按照當地媒體采用的數據,香港一杯咖啡成本高達 23 港元。過低的售價下,庫迪的命運是注定的:要麽用低價改變當地咖啡市場,要麽被當地市場所改變。
中環向西,是大名鼎鼎的灣仔和銅鑼灣。這裏是購物和旅遊的天堂,類似北京三裏屯、上海外灘。《古惑仔》中的陳浩南,就是以銅鑼灣爲自己的根據地。
這與 Manner 身上低價又帶點小資的氣質非常契合。2023 年年初,在大陸高歌猛進的 Manner 正式進入香港,首店開在了浩南哥的地盤——銅鑼灣的世貿中心。在庫迪進入之前,Manner 短暫地當了一段時間 " 銅鑼灣扛把子 "。不過 Manner 的銅鑼灣之旅并不太順利,由于商标已經被一家醫美品牌注冊,香港的 Manner 咖啡隻能叫作 "Manners Coffee",看起來非常像山寨版。

圖:陳浩男能從銅鑼灣成爲洪興話事人,Manner 也想從銅鑼灣打到整個香港
Manner 進入香港的半年以後,庫迪成爲了 " 陳浩南 " 的挑戰者。在店鋪數上,庫迪對 Manner 形成了反超:庫迪在灣仔擁有兩家門店,在銅鑼灣擁有一家——在灣仔和銅鑼灣附近,星巴克也隻有一家門店。如此看來,庫迪已經憑借兩家店鋪成爲了 " 灣仔領導 "。

圖:在灣仔擁有兩間 " 破爛酒吧 " 的吹雞哥,就足以當上幫會話事人,庫迪擁有兩間咖啡廳,也能打到全香港
瑞幸的路子走得更加穩妥,直到去年年底,才開始試水香港市場。盡管速度很快,連開七家店鋪,其中一家還開在了繁華的上環,但在中環、銅鑼灣、灣仔,瑞幸都沒有門店。在産品定價上,瑞幸也沒有扮演價格屠夫的角色,雖然也有 "15.9" 首杯優惠券的引流活動,但主流産品定價在 30 港元到 45 港元之間,隻是略低于香港星巴克。
這種穩妥,可以視爲瑞幸對出海的謹慎。這家公司的 CEO 發表過一句名言:内地市場是撿錢的,海外市場是搶錢的。顯然,他們的重心是内地,而不是銅鑼灣和中環。
至于北邊的旺角和油麻地,瑞幸和其他咖啡品牌的興趣好像不大。庫迪在油尖旺區沒有一家店鋪——那裏是星巴克的主場,從旺角向南短短幾公裏的範圍内,星巴克足足有八家門店,店鋪密度不虛任何繁華商圈。
茶飲那邊,定位昂貴的喜茶也把目光從油尖旺轉向了港島,去年 2 月喜茶在中環的新店開業。此外,喜茶在銅鑼灣也布局了兩家門店,大有與庫迪争奪銅鑼灣扛把子的陣仗——喜茶的目标用戶定位,也的确和咖啡品牌比較接近。
至于主打低價的蜜雪冰城,則顯得對港島缺乏興趣,盡管入港迅速,但它在港島的布局僅限于銅鑼灣,并沒有把觸手伸到高大上的中環。不過九龍到香港的路不止一條,不久前,蜜雪冰城以另一種方式從九龍跨越了維港——其股票在港交所上市,認購數量高達千倍,股價屢創新高。
04 猛龍過江
山雞從台灣回來以後告訴陳浩南,台灣的打手一個可以頂得上十幾個古惑仔。台灣幫會的實力,遠非香港的草台班子可以比較。
這不奇怪,香港畢竟隻有幾百萬人口,站在局外人的視角來看,刀光劍影的幫會故事也像是小打小鬧。更何況幫會故事已經衰落,千禧年後的香港黑幫電影裏,幫會生意的重點已經發生了北遷,電影中的角色 Jimmy 仔、師爺蘇等等紛紛北上淘金。相比遍地機遇的内地,香港那點代客泊車和酒吧的生意實在算不上大生意。
對于具備規模效應的茶飲市場,這種差距會更加明顯:香港 2024 年咖啡市場總規模高達 24.5 億美元——也隻有全國的三十分之一。上海咖啡店鋪數就早已超過了香港,位居全球第一。如果算上茶飲市場,數據的對比必然會更加誇張。
無論茶飲品牌在香港的競争結果如何,影響都是有限的。于是,對咖啡茶飲品牌來說,借着在香港的成功,像山雞一樣上演 " 猛龍過江 " 的故事,才是它們真正希望的。
比如瑞幸。最近兩年,瑞幸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布局更像是實驗性的。它提早在新加坡市場布局,但遲遲沒開始大規模的出海。按照郭謹一的說法,加盟就是 " 大哥帶着小弟賺錢 ",由此理解它在香港市場的動作,更像是大哥秀實力,試圖吸引小弟。
下一步才是關鍵:按照馬來西亞當地媒體報道,瑞幸咖啡進入馬來西亞首次采取了品牌授權經營的方式,本土公司 Hextar Industries Berhad 将扮演類似 " 百勝中國 " 的角色。顯然,它想在海外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賺錢。
蜜雪冰城在東南亞已經擁有了超過 4000 家門店,在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國,蜜雪冰城都已經成爲了主流的茶飲店,而香港可以作爲連接内地和東南亞、乃至太平洋地區的橋梁。
庫迪也把目光瞄準了印尼,要在當地開店 400 家。喜茶的視角更遠,不久前在紐約落地了海外首家 LAB 店。

圖:坐擁香港,蜜雪冰城的力量可以向更廣大的區域投放
看起來,發生在尖沙咀和銅鑼灣的故事,隻是漫長後續的提前演習。
(注:以上所有店鋪分布來自百度、高德、谷歌地圖,部分店鋪分布、開設情況可能與最新情況不符)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略大參考 "(ID:hyzibenlun),作者:楊知潮,編輯:原野,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