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昭晰
編輯|苗正卿
題圖|受訪者提供
" 去年我們國家 3500 萬人次滑雪,今年我要這個數字超過 7000 萬人次。"2021 年,一場滑雪研讨會上,局裏的領導對在座的滑雪場老闆們喊話,"你們誰能各自認領一定增量到自己的雪場?"
現場鴉雀無聲。同樣的問題出現在海島、高爾夫球場上,小衆運動的場地老闆們,沒有人對未來一年的增量抱有明确的信心。
會議室裏沒有極限運動平台極限之路創始人王天樂的座位,他和其他 " 上不了牌桌 " 的人一起,簇擁着擠站在後排。聽到局裏領導的問話,他當然也沒敢出聲,但心裏算了一筆賬:極限之路的 APP 有 200 萬用戶,每年,極限之路會以最大折扣購買具備競争力的産品和服務,打包成标準化産品包,在雪季到來前的幾個月就賣給用戶。
一份包含雪票、酒店住宿、雪闆等裝備的産品包的交付,使極限之路比雪場更早獲知用戶今年的滑雪規劃。按照這樣提前布局的運營邏輯,他可以替雪場預測并促成一定量的增量目标。
在那之前,1990 年出生、已經布局滑雪五年的王天樂往往不受雪場老闆重視。極限之路辦一場活動,隻能爲雪場帶來幾百張雪票的收入,對于動辄幾十億投入的雪場來說,杯水車薪。
那場會議後,王天樂似乎找到了下一步該怎麽走。那一年,極限之路估值 4.5 億,今年,又将完成 6000 萬融資。
阿勒泰禾木 ( 吉克普林 ) 國際滑雪度假區。圖片來源:阿飛
冬奧之後,滑雪大熱。今年年初,各大雪場的酒店往往早在周三就被搶訂一空,甚至需要找票販子訂房。平日裏一兩百元的雪票,也漲到了五六百。教練們的群裏,遍布課太多接不過來,給同行介紹客戶的消息。
在這項屬于年輕人的運動中,無數敏銳的年輕人已經走上創造價值、創造财富的道路。他們當中,有滑雪教練、攝影師、up 主、俱樂部創始人、平台創始人,也有人身兼數職。
《北京 2022 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後遺産報告》顯示,2015 年,中國冰雪産業總規模爲 2700 億元,2020 年增長至 6000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達到 10000 億元。我國目前有 9800 餘家冰雪運動相關企業,僅 2022 年一年,就成立了 1500 家滑雪相關企業。
在這個千億賽道中,機會不斷湧現。通過對年輕滑雪從業者的觀察,能夠洞見到産業趨勢,年輕消費者的喜好。
" 賭狗 "
All in 來得如此猛烈。
滑雪 " 發燒友 " 們往往整個雪季的周末都泡在雪場。周五晚上下班後,他們急不可耐地跳上開往崇禮的拼車或高鐵,亦或周六早上五點半就起床,奔向朝思暮想的冰雪天堂。他們滑一整天,爲了節省時間,不吃午飯,一趟一趟地滑,直到夜幕降臨,才一身臭汗地坐在鐵鍋炖魚面前大快朵頤。
周一是最沉重的。周末雪道上馳騁的自由、大量多巴胺的釋放與周一被束縛按部就班的日常形成強烈反差,隻有核心和大腿的酸痛還在提醒他們,昨天的雪上飛奔不是一場夢。
球球每周末都去滑雪,對他來說,周一是最沉重的。圖片來源:球球
不愛滑雪的人很難想明白,爲什麽有人能全天、全周末、全雪季地泡在一項運動中,不覺得膩?實際上,周末 all in 隻是入門,太多年輕人,all in 了自己的職業規劃、收入、未來,隻爲這項迷人的運動。骨子裏對腎上腺素的渴望,讓他們迷上滑雪,也願意爲此付出努力。
2022 年,疫情大規模感染暴發,居民出行意願最低迷的時候,王天樂給滑雪場打了大幾千萬,囤酒店房間和雪票,其中有一半還是借的。同行笑稱他是 " 賭狗 "。
但王天樂的 " 一擲千金 " 并非豪賭。疫情三年,公司經曆了低谷,人員從 200 人縮減到 40 人。逆境革新了他對創業的理解,他已經度過了放棄利潤追求規模的 " 跑馬圈地 " 階段,開始踏實地追求利潤。在那個時間點,他判斷旅行将放開,因此押上了大筆身家。
2023 年元旦前後,突然放開,滑雪行業苦盡甘來。各大雪場的魔毯、纜車前排起長隊,客人絡繹不絕。那些曾經說他 " 賭狗 " 的同行,轉而感慨 " 王老闆這回掙錢了 "。
雪道上的月亮與滑雪人。圖片來源:俞老濕
滑雪場凝聚了各個潮流文化品類的愛好者。也就是說,想抓住滑雪的年輕人群,要對總體上的潮流文化有認知,并将其進行鏈接。爲它們付費的,或許是同一批人。
在滑雪上,極限之路有着有别于傳統旅行社的銷售渠道——各個運動領域的俱樂部,比如飛盤俱樂部、露營俱樂部、潛水俱樂部等等。
經曆了文章開頭的那場會議後,他開竅一般,找到了雪場老闆的命脈——增量。在和雪場溝通時,他用跨品類的流量來吸引老闆們:他将極限之路裏彙集的喜歡沖浪、潛水、跳傘的用戶吸引到雪場滑雪,甚至還可以彙集那些玩跑車的、玩音樂、玩嘻哈的人群。比如說,他替滑雪場組織了街舞社團建、超跑俱樂部年會、滑雪電影節等活動,吸引跨品類客戶。
王天樂的下一場 " 豪賭 " 開始了。
今年,極限之路的重點轉向了線下。他們以線下達人分享會會銷的模式,聯合各大俱樂部做 to C 業務闆塊。初步規劃在成都、南京、杭州、深圳、上海等各個城市巡回分享,提供各種極限運動的服務産品、品牌裝備以及行程等标準化産品,開拓全國增量市場。真正讓極限運動成爲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是他認定的商業模式。
其他雪友們的 all in 沒有這麽宏大,但也足以稱之爲改變人生的選擇。
大四那年,00 後的阿飛在廣融室内雪場滑了一次雪之後,就搬到了附近,第二個月就建立了小白滑雪群,演變爲一年多後現在的 23°N 白滑俱樂部——一個 1500 人的社群。今年 9 月,她要去英國讀市場營銷管理的研究生,學成後打算進滑雪品牌工作。離上學還久,但她已經開始研究并爲明年雪季在歐洲雪場開闆做準備了。
迅速愛上滑雪的阿飛。圖片來源:阿飛
小洛獲得過全國女子平花滑雪公開賽四連冠,是業内赫赫有名的技術大神,跳過 12 米高台,能滑平地 540 度,空中 540 度。剛接觸滑雪的時候,爲了免費滑雪,她去雪具店工作。
她也是滑雪教練。2019 年雪季 8 月,她每天 12 個小時都泡在廣州的雪場教學,11 月到 12 月,每天都排滿了課程。收入最多的時候,一個月的收入高達 8 萬。疫情來了之後," 突然間就沒有人滑雪了 "。2022 年是最困難的一年,她基本沒有教學收入,靠吃老本生活。
收入驟減沒能阻礙她對滑雪的熱愛,受傷也沒有。她因爲滑雪斷過兩次鎖骨。第一次是在公園道具 Box 受傷,兩節鎖骨粉碎性連斷,她疼哭了,但還是走出了雪道," 隻是鎖骨啊,腿還可以走 "。朋友陪她去醫院手術,取出了碎骨。第二次沒有那麽嚴重,她心裏了然 " 鎖骨斷了 ",輕車熟路,自己滑走了。最後果然無需手術,隻要靜養。
小洛獲得過全國女子平花滑雪公開賽四連冠。圖片來源:小洛
這些年輕人們對滑雪的信念感超乎想象。在我的再三追問下,他們還是堅持給出一些抽象的形容詞以及專業的名詞:自由,速度感,滞空感,以及那句亘古不衰的 " 要你自己體驗才會知道 "。
被圈外人 " 卷 " 起的滑雪
教齡 4 年的小喵告訴我,她認識的大部分高級滑雪教練,專業體校畢業的不多,更多的是各個行業的精英。不管是互聯網還是金融,律師還是設計,轉行到去做滑雪相關的時候,都有很強的決心和執行力。這些人本來掙得就比較多,進入滑雪行業後,也在繼續卷滑雪,把越來越多其他行業的技能帶到了滑雪裏。
前幾年,最早的一批滑雪小程序就是雪友們自己寫的。一夥人都喜歡滑雪,發現團隊裏有寫代碼的,有做測試的,有搞 UI 設計的,幾個人一湊,就成行了。
去年夏天,小喵是我的槳闆教練。小喵曾經在大廠做在線教育,她把在線教育的那一套小班課流程、社群運營、裂變營銷的饑餓營銷等帶到了槳闆班、滑雪班課裏。
小喵美國留學歸來,英語很好,給 BASI 翻譯過一級教練培訓班。2020 年,她給一個組織的公園培訓課做課程運營和課程翻譯,待遇是整個雪季包吃包住,沒課的時候可以任意滑雪,工資是一個月 2000 美金。
小喵是全能型教練。圖片來源:小喵
槳闆是滑雪的夏日替代,憋壞了的年輕人們,總要有個戶外的去處。她邏輯清晰,表達順暢,先在岸上教理論和基礎動作,再到水裏示範落水如何自救,帶我們實踐。
她告訴三億世代,當自己周末兩天的槳闆教學收入超過五天的上班收入後,就選擇了辭職,全職做戶外運動。教槳闆的時候,她是俱樂部創始人,要組織教練、場地、銷售,一個月流水十幾萬,但自己留下的隻有 15%;現在作爲教練教滑雪,每個月收 5 萬,除了場地費和介紹費,85% 是自己的。
" 現在,一個好的滑雪教練絕對不隻是教學這麽簡單。" 小喵說,想要有足夠的生源,教練不僅要有技術,還要負責學員的情緒疏解,具備運動生理學和康複知識,還要會視頻剪輯,會寫文案,會做海報,甚至會寫段子,"如果想做到頭部的話,就像六邊形戰士一樣,什麽都得會。"
小喵的滑雪教學客單價屬于行業前 30%,比她貴的比比皆是。她的培訓教練每天的教學收費是 4500~6500 元之間,一些網紅教練的單日課時費過萬。在一張教學宣傳海報上,一名網紅教練的 1 對 1 入門課收費爲 6700 元 3 小時,1 對 1 進階課程收費爲 10100 元 3 小時,儲值的最低檔位是 10 萬元。
小喵和雪友們。圖片來源:小喵
回憶起之前在大廠上班的時候,小喵仍覺得唏噓。很多時候,她和 leader 都知道,自己執行的項目有 95% 的概率要流産,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量實際上是浪費時間,但他們還是會去執行。究其根本,每個人都背負着 KPI,而且大廠會 " 養蠱 ",同時讓很多小組去做同一賽道互相競争的項目,最終隻保留跑得最快最好的那一個。
而現在,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掌握在自己手裏。雖然更難,但也更有動力去做。
一個晚上,小喵和雪友們喝大酒的時候,一位曾經在上市公司年薪百萬,後來辭職做滑雪培訓營的前輩喝多了感慨道:" 人生其實大部分時間挺沒意義的。能在短暫一生裏,花時間和努力,去尋找對自己來說有意義的事,其實就已經很幸福了。"
滑雪成了一場 90 後淘金熱?
90 後 " 雪友 " 中不乏靠淘金滑雪創造财富的人。
作爲一個相對小衆的品類,流量世界成爲了淘金滑雪的 " 放大器 "。在抖音上很少有過 10 萬關注的滑雪類目博主,B 站過 1 萬粉絲就算是頭部。95 後滑雪穿搭博主李昕樾的小紅書粉絲數是 5.7 萬,抖音粉絲數 35.4 萬。博主當中,技術解析更多,能帶貨高單價滑雪服飾、裝備的較少。這就讓她成爲了鳳毛麟角,賺了幾百萬。
李昕樾的滑雪穿搭,圖片來源:昕樾
她曾經是服裝設計師,擅長做甜美風的混搭,會把不同品牌、顔色的雪服搭配在一起,這樣的風格十分少見。最開始做博主時,她的兩套穿搭賣斷貨。在一套橙黃色系的穿搭裏,她用國産雪褲搭配始祖鳥上衣。太多雪友拿着她的照片去雪具店詢問,這讓平時不進國産品牌的雪具店放下身段,和國産品牌建立了合作關系。
在李昕樾的收入中,帶貨和商務廣告占比各 50%。盡管收入在滑雪博主中是頂流,但她的憂患意識很強:運動賽道太窄了,如果沒有特色就很難維持下去。她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 MCN 公司,運營其他品類的博主,作爲收入的支撐。
但并非每個人都能通過滑雪成功淘金。更多時候,要體會到滑雪這門生意的 " 賺錢魔力 ",從業者們掙的是辛苦錢。
1997 年出生的阿偉愛上滑雪後,一發不可收拾,毅然從程序員崗位辭職,成爲了滑雪攝影師。
北京攝影師太多太卷。滑雪照片平台 Goski 的駐場攝影師 " 俞老濕 " 告訴我,每個工作日,他保底要拍 800 張照片,周末和節假日保底 1200 張。早上九點到雪場,他會一直拍到日落時,再回家修圖,趕在晚上七點前上傳平台,讓雪友們吃晚飯時能刷到自己的照片。如果要跟夜場,會拍到更晚。
俞老濕作爲 2018-2019 太舞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世界杯攝影師拍攝的照片。圖片來源:俞老濕
随着更多攝影師湧入這個行業,客戶群逐漸穩定,平台分成也在增加。目前,雪場要抽成 30%。
于是,阿偉直接和攝影師女友奔赴野雪誘人的新疆雪場。在新疆,纜車不用排隊,還是真正的無風環境,滑行順暢,攝影師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女友負責拍照片和後期,阿偉負責拍視頻,分工合作接單。今年,阿偉在設備裏加上了自己組裝的穿越機,在複雜雪況的跟拍中,它能靈活運鏡,貼着運動中的滑手飛,不會忽遠忽近。阿偉可以找到更極限的角度來捕捉滑手的動作,向國外的極限運動大片看齊。
拍技術大神的時候阿偉是最興奮的。前幾天,一位國内雙闆自由滑頂尖滑手從 10 米左右的斷崖直接往下跳的時候,阿偉腎上腺素激升,比自己滑雪更爲興奮。
阿偉用穿越機拍攝的畫面。圖片來源:阿偉
不過,阿偉目前隻是勉強收支平衡。他想在夏天去有經驗的廣告公司工作,或是花一兩年去精進攝影技術,再回來把滑雪拍得更好。看多了國外滑手的精彩視頻,他想把中國的頂尖滑手也更好地記錄下來,傳播到國際上去," 讓他們看到中國滑手也很厲害 "。
随着經濟發展," 讓熱愛成爲職業 " 似乎逐漸在年輕人們當中蔚然成風。因爲選擇了滑雪,不管收入如何,他們都有堅持的動力和底氣。滑雪背後,是年輕人在新時代裏更廣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