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周,中國車市發生了哪些大事?比亞迪、上汽等多家中國車企計劃出海建廠;特斯拉中國 6 月交付超 9.3 萬輛,達成今年上半年最好成績;威馬汽車沈晖新增一則限制消費令,欠費僅 1.4 萬元;套現近億元,理想汽車 " 二把手 " 沈亞楠正式退股。
特斯拉取得中國市場今年最好成績
7 月 4 日,乘聯會發布 6 月新能源車預估銷量。數據顯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6 月交付 93680 輛,同比增長 19%,特斯拉中國迎來了今年迄今最好的月度交付成績。
在國際市場,特斯拉的表現同樣出色。7 月 3 日,特斯拉發布的全球生産及交付報告顯示,公司在第二季度共計生産電動車 479700 輛,交付 466140 輛,分别同比增長 86%、83%。
7 月 1 日,特斯拉就針對全新 Model S/X 上線了迄今力度最大的現車激勵政策,購買全新 Model S/X 兩款車型現車,即可享受 3.5 萬至 4.5 萬元不等的優惠福利。在前一個月給 Model 3 車型優惠 8000 元之後,7 月 7 日,特斯拉又給 Model 3/Y 一項 " 老帶新 " 的激勵政策。
看來,特斯拉對如此優秀的銷量成績依然不 " 滿足 ",還想要獲得更高的銷量。
中國車企密集出海
7 月 5 日,比亞迪與巴西巴伊亞州政府共同宣布,雙方将在巴西設立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産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 30 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币 45 億元),涵蓋整車、底盤、電池方面制造。
7 月 4 日,上汽集團也公開表示,伴随上汽 MG 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增長,上汽集團也将在歐洲建廠,目前正在選址過程中。
在不久之前,長城、埃安都曾先後進入泰國市場設立總部及工廠,并以泰國作爲進入東南亞市場的起點。
随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中國汽車出口也開始快速增長。與之而來的是海運運力不夠,去市場地建廠,也是國際汽車大廠的成熟操作。同時,市場地建廠,也能有效的繞開貿易壁壘。
威馬汽車被 1.4 萬元難倒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企業缺乏資金不算新聞,可一家車企創始人卻被 1.4 萬元難倒,着實令人唏噓。
近日,威馬汽車及董事長沈晖新增一則限制消費令,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申請人爲彭某某,涉及仲裁案件,立案時間爲 2023 年 4 月 7 日,執行法院爲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因執行标的 14065 元全部未履行,法院認爲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确定義務,将公司列爲失信被執行人。
曾經的威馬汽車,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新勢力車企。在 2019 年時,還是拿到了新勢力銷量榜單的第二名。高光之後,威馬便被同行們甩在身後,在 2022 年銷量僅爲 3 萬輛左右,與同級新勢力相比差别不小。
針對 " 限高令 ",7 月 4 日,威馬汽車針對創始人沈晖被限制高消費一事作出回應。官方聲明指出,經核實,該限高令已撤銷。
截至目前,威馬已有多則被執行人信息,累計被執行金額超過 1100 萬元。
威馬汽車還表示," 威馬正在沈晖的帶領下,全力開展用戶服務,依法有序清償債務,并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出海計劃,有望于近期複工複産,恢複正常運營 "。事實是否會如威馬汽車所言?我們将繼續關注。
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套現離場
7 月 3 日,理想汽車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聯合創始人沈亞楠退出股東行列。同時,該公司注冊資本由約 2.95 億人民币減至約 2.8 億人民币。2022 年 12 月,理想汽車就曾發布公告,稱沈亞楠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由總工程師馬東輝接任,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
沈亞楠從 2015 年 11 月起,就開始擔任理想汽車總裁,旗下管理着理想汽車的商業團隊(包含銷售、服務、充電網絡)及供應團隊(包含供應鏈、制造、質量),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理想汽車 " 二号大管家 "。
沈亞楠的離場,從去年其實也能看出來。2022 年 9 月份,沈亞楠就曾兩次減持理想汽車股票,累計抛售 100 萬股,套現 1316.38 萬美元(約合人民币 9113 萬元)。抛售前,沈亞楠在理想汽車的持股比例爲 1.74%,抛售後下降至 1.68%。
聯合創始人套現離場,也算是一種正常行爲,一位創業者實現了創業理想,套現離場投入下一個理想中去,無可厚非。正如此前理想汽車回應 " 減持屬于正常行爲,不必過度解讀 "。
潇湘晨報記者胡雄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台;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