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四年的神劇,終于回來了。
剛開播就刷屏。
不瞞大家,魚叔也是無數興奮粉絲中的一員。
第一時間刷完一整季。
滿心期待地進去,心滿意足地退出。
得說一句,真過瘾啊!
《好兆頭》第二季
Good Omens Season 2
四年前,《好兆頭》第一季上線即大火。
曾有人調侃劇名勸退。
一旦打開,卻紛紛真香警告。
豆瓣上有近 10 萬人打出了8.8的不俗成績,口碑相當好。
被稱爲「神劇」的一大原因,是主創班底極強。
編劇之一,尼爾 · 蓋曼。
他也是同名原著的作者,還著有《睡魔》《美國衆神》等佳作。
在讀者眼中,他是「鬼才作家」「幻想文學大師」。
就連斯蒂芬 · 金都稱他是「裝滿了故事的寶庫」。
右二爲尼爾 · 蓋曼
本劇演員,也堪稱「神仙陣容」。
雙男主之一,是英國寶藏演員麥克 · 辛。
他曾是《王爾德》裏迷人的小鮮肉,也是《性愛大師》中撩人的大帥哥。
從影多年,總是有着讓人過目不忘的獨特魅力。
即便是反派,也一臉溫柔。
别看現在(有些)中年發福,但依然魅力不減。
尤其在劇中飾演天使拉斐爾,增多的皺紋都擋不住那股可愛的淘氣勁兒。
另一個男主,是飾演惡魔克勞利的,大衛 · 田納特。
他身上,總有着一股亦正亦邪的氣質。
既能正氣凜然,成爲英劇頂流「神秘博士」。
也能邪戾至極,變身漫威反派「紫人」。
相較之下,「克勞利」這個角色更像是爲他量身打造。
溫柔暖男 + 暴躁魔鬼,總能無縫切換。
除了兩位主演,本劇的配角陣容也相當亮眼。
你能看到「魔法特」馬可 · 加蒂斯。
放着《神探夏洛克》不拍,跑來客串。
還有《廣告狂人》的喬恩 · 哈姆。
在劇中成爲天使領導,威嚴中帶些俏皮。
甚至還能看到《9 号秘事》的主創團建:
裏斯 · 謝爾史密斯、史蒂夫 · 佩姆伯頓。
另外還有兩位完全不露臉的大咖。
給上帝配音的,是三屆奧斯卡影後,弗蘭西斯 · 麥克多蒙德。
還有給撒旦配音的,台詞多達三句。
是「卷福」本尼迪克特 · 康伯巴奇。
原著保底,卡司亮眼。
這些還隻是《好兆頭》「成仙」的第一步。
最重要的原因,是劇情設計上的出彩。
整個故事圍繞天使和惡魔兩大陣營展開。
乍一看,似乎有些老套。
可能無非又是魔鬼撒旦、上帝天使一類的劇情。
實際上,《好兆頭》卻玩得一手反套路。
那些司空見慣的元素,劇中都有。
但玩法就是不一樣。
整部劇将西方神話體系來了一出徹頭徹尾的解構。
「諾亞方舟」
故事不複雜,腦洞卻大得驚人。
第一季,圍繞「末日之戰」展開。
天使和惡魔,兩派都蠢蠢欲動。
并不是因爲彼此恨之入骨,而是想發動戰争來打消無聊。
天啓四騎士華麗登場。
意外的是,竟然是四個狂野摩托車手。
衆惡魔中,隻有克勞利不希望末日來臨。
看上去好像違背惡魔本質。
其實,他更不願意世界完蛋後,待在無聊的地獄整天面對無聊的上司。
「末日之戰」的關鍵,是從天而降的撒旦之子。
按照設定,隻要在 11 歲生日那天給地獄獵犬取名,就能觸發戰争。
可沒想到,所謂的撒旦之子就是個普通男孩。
而他的生日願望,恰好就是想要一隻可愛小狗。
于是,兇猛的地獄獵犬成了軟萌家寵。
而所謂的毀天滅地「末日之戰」,也隻持續了不到 5 分鍾。
沒有驚天鬥法,也沒有權謀心機。
一切結束得十分突然,就像一場兒戲。
看似潦草,但這其實就是《好兆頭》原著風格的延續。
《好兆頭》從始至終就無意做出宏大展開。
風趣幽默,輕松愉快。
這樣的畫風讓它顯得與衆不同。
而故事真正的重點,其實還是那對天使和惡魔。
第一季播出時,就有人提議改名。
換成《父母愛情》。
這還真不是粉絲的戲谑,而是《好兆頭》本身就是官方蓋章的「愛情故事」。
BBC 曾大力宣傳這是一部「以兩個男人的友誼爲主題」的劇集。
大衛 · 田納特曾采訪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導演也承認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你以爲的《好兆頭》,神仙打架,布陣鬥法。
實際上的《好兆頭》,大筆墨講述千年「友情」。
再加上原著作者尼爾 · 蓋曼參與編劇。
整部劇完全就是作者親自下場寫同人的架勢。
不怪人「腐眼看人基」,奈何作者給的實在太多。
天使傲嬌可愛,惡魔狡詐霸道。
爛俗愛情劇中的狗血人設,在這裏反倒顯得恰到好處。
天使曾因爲貪吃,被關了起來。
惡魔就如同霸總一般前來營救。
眼見天要下雨。
天使就擡起翅膀給惡魔擋雨。
惡魔還有意往翅膀下挪了腳。
第一季還有個名場面。
惡魔開着着火的車,車裏放着皇後樂隊的歌。
前來接穿着女裝的天使。
有點好笑,有點燃,還有些甜。
兩個相識六千年的人,拌起嘴來還很幼稚。
比如一人說「我不喜歡你」。
對方則回「不,你喜歡」。
大難臨頭從不想着拯救世界,而是拉住彼此。
制定逃走計劃時,惡魔打算帶着天使遠走高飛。
「找一個閑置星球,沒人會注意我們。」
當世界末日結束,惡魔還繞着彎子約會:
「如果你願意,可以住我家。」
如果說第一季算委婉,那麽第二季就是打直球。
一上來就表明,所有人都知道他倆關系不一般。
如此一來,倆人的公然撒糖反倒更加肆無忌憚。
這一次,兩人的浪漫史直接延展到了創世之初。
當時還都是天使的二人,一見鍾情。
克勞利在誇贊宇宙的美麗,拉斐爾卻眼神情迷,以爲在說自己。
一起去看流星雨。
這一次換克勞利擡起翅膀給拉斐爾擋。
時間跨度長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更有老夫老妻的感覺。
拌嘴,依然幼稚。
有着一股始終如一、不忘初心的糖味。
惡魔做錯事要道歉,天使卻要求他跳「道歉舞」。
這是什麽新名詞?
其實不是。
往前追溯就能發現,「道歉舞」一直都是兩人之間的小約定。
于是我們就能看到,一向傲嬌的惡魔跳起零碎的舞步,磕巴說着情話。
「愛你的人總會在背後支持你。」
惡魔再度現身說法,驗證這句話的正确性。
嘴上說着絕不幫天使,甚至氣哄哄地奪門而去。
下一秒就在馬路上自我掙紮,把自己氣得全身冒煙。
就連惡魔的車,都熟知兩人的關系不一般。
惡魔喜歡飙車,天使喜歡慢車。
即便惡魔在喇叭裏責怪他開得慢,還把黑車塗黃降低它的逼格。
但車車還是無動于衷,天使踩了油門它還是保持勻速。
不得不說,車子也是聽話的。
而粉絲衆望所歸的一幕,終于在這一季出現了。
突如其來的告白和 kiss,猝不及防。
天使愣住了。
屏幕外的觀衆則露出了姨母笑。
父母愛情,修成正果!
英劇一直被調侃喜歡「賣腐」。
但能賣到「神仙」地步的,本劇卻是頭一遭。
六千年的天使惡魔,讓人磕個夠。
但,《好兆頭》的成功并不隻是因爲「糖分高」。
更多的,還得歸功于整體質量高。
首先 腦洞開得 大。
對西方神話進行全面解構。
将原本沉重而老套的背景,變得輕松诙諧,又時髦前衛。
比如,天堂和地獄的樣貌就和傳統神話裏的完全不一樣。
天堂始終是白色的,而且很有未來感。
諸位天使總是一副端着的姿态,顯得憨态可笑。
地獄則是黑中透綠,有着地下工業風。
大家排隊投胎,蒼蠅處處飛舞。
最具反差的是,爲了維護地獄的形象,出門打架還特意讓長得醜的惡魔帶口罩。
其次,故事也都有些荒誕不經。
有一集來了一出「喪屍危機」。
雖然喪屍也都缺胳膊少腿,面目可憎。
但因爲都是大家熟悉的演員,再加上本就亂來的劇情,從而使得整個場面十分滑稽。
更荒誕的是,惡魔答應給予他們複活的機會。
但沒想到,所謂的複活就是成爲「永生的喪屍」。
換言之,還是喪屍。
情節雖然搞笑,但也讓人從中感受到一絲譏諷。
因爲這恰恰反映了惡魔卑鄙虛僞的一面。
與故事背景一同變得輕松的,還有劇中的人設。
從主角,到配角,個個都很可愛。
哪怕是戲份寥寥的新任天使,也會以懵懂的态度賺得可愛分。
荒誕的故事和可愛的人設,一同爲本劇增添了不少幽默感。
這也正是《好兆頭》大受歡迎的重要一環。
當然,這種對神話的解構,也不僅僅是爲了惡搞好笑。
實際上,是借此對諸多固有的觀念和教條的法則,進行現代化的反諷。
同時,也側面表達出了作者獨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比如創世之初,克勞利就曾質疑上帝的權威。
當時他還認爲,自己提幾個問題無關痛癢。
可他變成惡魔的原因,就在于他質疑的太多。
因此,以惡魔身份行事反倒讓他更自在。
他不需要上帝的「認可」,也不想順從權威,隻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在他看來,唯一能不受約束的,就是與天使拉斐爾的情誼。
隻是區别在于,拉斐爾始終堅信上帝。
在克勞利看來,他就是曾經被上帝懲罰的約伯。
後者因爲和上帝的賭約,而失去了田地家園和孩子。
約伯質疑上帝不公平,想要理由。
但上帝給予的隻有敷衍。
以自己崇高的地位,否定了約伯的存在價值。
拉斐爾有過懷疑,但不如變成惡魔的克勞利質疑的多。
惡魔看到了天堂的腐朽和秩序的崩壞,而天使隻看到了自己堅持的崇高理想。
一個隻看到大局,一個隻在乎小我。
二人觀念上的不同,成了最後 BE 的源頭,也顯襯了整個秩序的混亂。
天堂、地獄、人間。
天使、惡魔、凡人。
都不見得會很開心。
對觀衆而言,這一季結尾難免讓人痛心。
但趁這個機會,也能讓大家細細品味整部劇蘊藏的深層含義。
既能磕 CP,也能收獲反思。
說白了,不管怎麽看,都能從中得到自己想看的。
而眼下魚叔最想看到的,無非就是兩人趕緊複合。
第三季,麻煩搞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