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 生成
前幾天,我錄制了一個視頻。視頻裏,我展示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來制作 PPT。發布後,一些朋友嘗試工具,并給出了反饋。他們中有些人覺得工具不好用,認爲生成效果呆闆。
我心想,人工智能已經能夠一鍵生成包含幾十頁文本的 PPT,并且還提供多種版面和自定義顔色的選擇。難道這樣還不夠方便嗎?
經過一番調研,我發現,他們真正的期待是:
隻要給出一個工作場景的主題,AI 就能一鍵生成完整的文本和演示稿,他們還希望 AI 能夠理解提供的文案和視覺要求。
回顧思考之後,我意識到,大家對于 AI 制作 PPT 認知存在一些偏差。哪些偏差呢?
一
第一點,AI 創意能力很強,它能從文本生成、排版布局到調性設計;但是,人們希望 AI 像人一樣,擁有超越自我的理解能力,這不太現實。比如:
領導讓我根據客戶需求設計 PPT。AI 雖然能提供多種設計方案,但它的創意是基于算法、已有數據完成的,它無法真正理解一個人的需求。
如果你不給 AI 品牌故事,它就不理解背景是什麽。AI 也無法像設計師那樣,從品牌曆史、文化、價值觀中找到靈感;所以,AI 創造力需要經過訓練,或者說,先給它資料讓它學習後再提取。
第二點,複雜任務的處理。
用 " 一口吃個胖子 " 來形容初級使用 AI 的人,很合适。一個人做 PPT 要經過很多步驟:結構設計、文案提取、主題風格定調、排版布局,最後完成所有。
這每一個環節都要時間。我們總想着 AI 能一下搞定,這種想法不現實;AI 也要你給它投喂數據,它每接到一個任務,就像初學者學自行車一樣,多試幾次,才會熟練。
第三點,AI 對細節把控不精準。當我聽到這個問題時,差點哭暈在廁所。換個角度想想:爲什麽 AI 在細節上把控不精準呢?
AI 學習模式有三種:監督學習(Supervised Learning)、無監督學習(Unsupervised Learning)和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這就像我們學習一樣。監督學習是老師指導學生,通過大量練習和反饋,幫助學生找到正确答案。
無監督學習是自己探索,通過觀察和分析,發現數據中的規律。強化學習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看看哪些能帶來好的結果。
如果你沒有監督 AI,或者沒有給它足夠的數據,就别談它把控不準确了。它能做出來就不錯了;還有諸多有趣的問題,我不一一列舉。
你知道嗎,幻燈片已經有 40 年的曆史了。
自從 1984 年 PPT 被發明以來,無論是打工人、學生、家長、公務員、企業家還是科學家,大家都得熬夜做 PPT,總是在截止日期前趕工,可以說,全社會都受夠了 PPT 的苦。
就連 PPT 發明者羅伯特 · 加斯金斯(Robert Gaskins)也自嘲說:" 确實有很多人在 PPT 上浪費時間,就像在其他事情上浪費時間一樣。"
但大家好像忘了,PPT 最初是爲了讓我們擺脫枯燥的文檔,讓信息展示更生動、更互動而誕生的。現在有了 AI 的幫助,這一點更是得到了加強。
二
那麽,曾經屠龍勇士是怎麽變成惡龍的?AI 又是如何治療 PPT" 耗時、難制作 " 的問題?要回答這一切,得先從 PPT 的制作過程說起。
通常,PPT 制作分爲 5 個環節:
1)确認主題、目标受衆和演示目的;
2)編寫 PPT 的大綱和内容結構以及每頁細節;
3)制作 PPT;
4)美化和調整 PPT;
5)交付,演講。
目前,AI 不能取代第 1 步和第 5 步,但第 2 步到第 4 步,AI 可以幫忙完成。
在開始講這五個步驟之前,提醒一下:接到 " 做 PPT" 的任務時,不要急着動手。正确的做法是,按照流程,一步一步來。不然,最終要在 2 — 4 之間反複橫跳,這是所謂的卡點部分。
确定 PPT 的主題、目标觀衆和演示目的,其實并不難。
簡單來說,就是要知道:誰來看?他們想看到什麽?你又想展示什麽?隻要把這三個問題弄明白,PPT 的内容就有了大概的方向。
舉個例子:
領導對你說:" 小王,你去給客戶介紹一下 AI 客服産品。"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首先在 Word 文檔上梳理一下:
目的:介紹産品;
受衆:潛在的客戶;
背景:客戶是一家電商公司;
訴求:客戶對 AI 客服感到好奇;
關注點:AI 如何降本增效。
這樣一來,思路就清晰了。那麽,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寫主題。
比如:"AI 智能客服如何助力電商降本增效。" 如果不會寫,就做填空題,把上述填好給 AI,告訴它:你是一名 PPT 大師,現在要爲我的訴求,做 PPT 主題的提煉。
當它給出答案,你再修正。這樣,第一頁就搞定了。
制作 PPT 大綱和内容結構,也不複雜,而且,這個過程比寫文案要簡單多了。
爲什麽呢?因爲 PPT 結構像魚骨架一樣,是列出一個框架,不用逐字逐句地寫出來,隻要确定每個部分的主要點,圍繞這些點來展開内容就行。
所以,PPT 結構本質上是用簡潔的 " 子彈點 " 來概述觀點,再用圖表和圖片來輔助說明,就這麽簡單。
讓我們想象一下,一個魚骨是什麽樣子?
是不是先有一個主題作爲脊柱,然後,接下來有背景介紹(客戶訴求介紹)、公司介紹、産品介紹、解決方案、客戶見證,最後是結尾?這六個部分,就構成魚骨的中間部分。
客戶訴求之所以放前面,是因爲演講時,沒有人喜歡上來就聽一個人講一堆關于你們産品的東西。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凱斯 · 桑斯坦(Cass R. Sunstein)說過一句話,意思是:用戶隻關注和他們有關的信息。
三
問題來了:怎麽讓 AI 幫忙做 PPT 第二部分?這部分包括客戶的需求、公司的介紹、産品的特點、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還有客戶的好評。
具體來說,當談到第二部分,其實在說兩件事:
第一,手頭有一些基本的資料,資料不全,需要整理一下後放到 PPT 裏,讓它們看起來有個清晰的結構;第二,什麽都沒有,要從頭開始,一步步地寫和提煉出内容。
先說第一方面,我的常規做法是,讓它分步驟學習。比如說:
我會打開一個新的聊天窗口,上傳一些關于公司介紹的 PDF、Word 文檔和 PPT 文件。上傳完,我會告訴 AI:
" 你是一位 PPT 大師,先學習這些資料。學習完,我要你幫我提煉出公司介紹部分,用在新的 PPT 裏。大概要 3 頁内容,最好把框架和内容都準備好給我。"
這樣,AI 就可以開始工作了。爲了方便,我會把 AI 提供的内容先複制出來,放在一個協同文檔裏。我們不用急着确定每個部分,因爲還在梳理整個結構。
另外,如果你要數據,AI 也能幫忙。它可以幫你制作表格、進行網上查詢、分析财報,或者引用信息等等。這些都沒問題。
數據表達是門藝術。對于展示者來說,它是一種技能;對于觀衆來說,它是一種警覺。
想想看:如果一個手機性能的市場調查顯示 " 性能提高了 30%",但并不意味着每個方面都提高了 30%。實際上,這可能意味着:
有些功能變快了
有些功能變慢了
還有些功能根本沒變化
所以,做數據時最好挖掘下,具體到 30% 在哪方面。
再聊聊第二種情況:手頭沒有資料,該怎麽做 PPT 呢?我的做法是這樣的:去搜。實際上,每頁 PPT 的标題都應該是一個小結論。我要針對每個标題,把結論展開來說明。比如:
用 " 市場數據 "" 客戶情況 " 來支撐我的觀點。這些信息,通常在網上或者公司裏都能找到。真正厲害的人會直接給出結論。
以 " 解決方案 " 爲例,你可以直接寫上:" 電商圈裏 70% 的頭部客戶都在使用我們的産品。" 如果對方有時間,他們會看看詳細的表格、圖表。如果時間緊迫,至少能記住這個結論,這樣一來,信息傳達得既快速又有效。
其他頁面的做法也一樣,至于到底哪頁要用數據、哪頁要用圖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定。整個邏輯下來,PPT 框架、細節都有了。
該怎麽用 AI 做 PPT 呢?現在,市面上有很多 AI 可以幫助我們做 PPT,使用方法大緻相同:
1. 确定一個主題和大綱。通過之前的讨論,我們已經知道了主題和大綱是什麽;如果你還沒有自己的大綱,可以把整理好的文檔給 AI,讓它幫你生成一個。
2. 在 AI PPT 軟件中,選擇一個模闆。有的軟件允許你上傳公司的 logo,選擇你喜歡的顔色。
3. 一鍵生成。很快,幾乎是一秒鍾一張,整個 PPT 就完成了;想想看,如果是以前,光是新建一個空白的 PPT,可能都要花上好幾分鍾。
你會發現,一開始就把大綱和内容确定好,之後微調會變得非常簡單;即使有些素材不喜歡,或者文案要修改,這些調整也都不難處理,更何況,現在 AI PPT 工具還能對文案提出建議。
換句話說,如果覺得某段文字寫得不夠好,又不确定怎麽改,可以直接告訴 PPT 你的想法。
比如:你希望這段文字更加吸引人,或者更簡潔明了。AI 會根據你的要求,幫你改寫這段文案;這樣,制作 PPT 的過程就變得更輕松和高效了。
那麽,用 AI 做 PPT 時,應該選哪種字體呢?
很多 PPT 的書籍都推薦使用 " 思源黑體 ",這種字體在演示時看起來效果很好,因爲它的字形立體,容易辨認。
如果 PPT 不是用來講的,而是要打印出來給領導看,可以用楷體。很多咨詢公司做 PPT 時就喜歡用楷體,它看起來既優雅,又容易閱讀。
所以,用 AI 做 PPT 輕松好多,你覺得難,難在工作流上。
四
這裏還有一些額外心得分享給你:如果 PPT 内容超過 15 頁,要加一個摘要頁。
記住,聽衆通常沒有時間仔細看你寫的每一個字,所以我們的任務是提煉和總結,讓對方能迅速抓住重點。
如果 PPT 内容 25 頁以上,要建立一個導航系統。什麽是導航系統?
簡單講,先給觀衆一個概覽,告訴他們,PPT 裏有哪幾部分,每部分要講什麽。不然,到了中間,聽着容易雲裏霧裏。
我們得注意,PPT 是給别人看的,所以炫酷還是簡單,要看受衆是誰。
比如說,對于大佬們,他們時間很寶貴,不會在意 PPT 做得好不好看;我參加過一個大會,有個老闆上台演講,他的 PPT 隻有 20 頁,每頁都很簡單,隻有結論和支持結論的數據,但大家都記得很清楚。
當然,也有老闆比較重視 UI,他們認爲拿出去是面子,這就另當别論了。
對于年輕人群體,PPT 炫酷、美觀權重會大一些,因爲,演講時即便表現不好,别人也會因爲幾個畫面記住你。
PPT 最後不要總放一個 thanks,你可以試試把整個 PPT 的每段結論放進去,幫大家複習一下,這樣會加深記憶,尤其是一些你認爲重要的觀點。
還有,到底要不要準備逐字稿呢?最好準備一份。
特别是當你要去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做彙報時,我們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記憶力和應變能力。
記得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沙龍,有位朋友準備了 PPT,一開始人不多,後來人越來越多,他就開始緊張了,最後甚至緊張到說話都結結巴巴。
有些大佬演講都要準備逐字稿,更何況我們?逐字稿是一種潛在的安全感,寫逐字稿本身也是一種排練,相信我,這樣做會讓你更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要把 PPT 發給别人,最好導出一個 PDF 壓縮版;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管在電腦上看,還是通過微信分享,文件格式、排版都能保持原樣。
有時,因爲對方軟件的不兼容,直接發送 PPT 文件會排版錯亂、格式丢失,不僅影響信息傳達,還給人留下不專業的印象。
以上 15 個小要點,再用關鍵詞重複下。
三個認知:AI 創意能力很強,AI 能處理複雜任務,AI 對細節把控也不錯,但都要靠你來培養。
PPT 的制作:
明确主題,回答他們想看到什麽?你又想展示什麽?
結構像魚骨一樣,要清晰;
細節用現有資料,或者上網搜;
每一頁 PPT 都應該是一個清晰的結論,并用數據、證據來支持。
用 AI 來幫忙:
讓 AI 根據已有的内容生成大綱,然後制作成 PPT;
視覺簡要還是炫酷,取決于對方;
PPT 内容過多,最好建立一套導航;
最後不要總放一個 thanks;
文字用思源黑體或楷體。
别忘了,爲了演講更流暢,最好準備一個逐字稿;
給别人發送 PPT 時,用 PDF 格式,這樣不管在哪裏打開,格式都不會亂。
做 PPT,是細心工作。你無法完全複制一切,剩下實操部分,就要刻意練習;畢竟每一個人都有一套自己與 AI 協同的方法。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作者:王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