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 11 的戰線拉得越來越長了,促銷方式越來越難看懂了,矛盾也發生得更早了。
今年的商戰由京東打響第一槍,在因花西子眉筆價格怼網友之後,李佳琦直播間又攤上事了。
上一次,新的貨币計量單位「花西币」誕生。這一次,「全網最低價」應當被重新理解。
雙 11 的「樸素商戰」,是誰沒有說實話
登台唱戲的主角三足鼎立,分别爲家電品牌海氏、京東采銷人員、李佳琦直播間。
現在我終于理解爲啥之前花西子的價格下不來了。
10 月 24 日,京東采銷人員在朋友圈喊話,自稱收到了海氏的律師函,因爲一款海氏烤箱在京東自營店的價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間,違反了品牌與李佳琦的「底價協議」。
這位采銷表示「很驚訝」,聲稱價格低是因爲京東自掏腰包提供補貼,頭部主播的「僞全網最低價」涉嫌「二選一」,對品牌和消費者都沒有好處。
「二選一」又被稱爲獨家交易,要求品牌在自己與其他渠道之間選擇其一。
問題來了,究竟是李佳琦直播間霸道鎖住「最低價」,還是京東采銷自說自話?各方說辭出現,事情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李佳琦所在公司美 ONE 回應,這波「純屬躺槍」,沒有簽訂所謂的「底價協議」,從未要求品牌進行任何「二選一」 ,李佳琦直播間商品的定價權在于品牌。
海氏也在官方微博發表了聲明,說辭似乎更靠近李佳琦方:品牌沒有簽過「底價協議」,烤箱的最低銷售價「全網拉齊」,反而是京東采銷擅自調低價格,調低價格售出的烤箱,每一台的損失都是品牌自己承擔,并不是由京東平台補貼。
三方「辯手」發表完觀點,站隊誰的都有。
有人批評京東采銷「綠茶發言」,李佳琦和品牌之間是你情我願,京東如果真的不顧品牌意願 5 折賣烤箱,說自己補貼實則品牌虧錢,以後誰還原價買烤箱,同時這也可能造成品牌對其他合作方的被動違約,讓品牌面臨巨額賠償的風險。
有人說李佳琦直播間也不清白,頭部主播确實存在選品和價格壟斷的情況,隻是這次京東先斬後奏的「屠龍刀」更狠。
品牌似乎是其中最難的一個,不管和主播還是京東合作,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得幫家人們把價格打下來。
當然,曾被李佳琦質疑「有沒有好好工作」「工資漲沒漲」的消費者也不容易,大多數人當然還是誰價格低就支持誰,扇子撕得再響些才好。
事情發展到如今,更像是各個渠道在打價格戰,品牌擔心價格體系被擾亂,消費者困惑雙 11 怎麽越來越複雜,都說要讓我最低價買到好商品,還能不能給個痛快?
然而目前,争議商品在京東自營已下架,羊毛已經薅不到了。
全網最低價,其實是不許别人賣得更貴?
這次商戰是三方的事情,李佳琦承擔了三分火力,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塵」的「三分」,是「天下隻有三分月色」的「三分」,職業打假人王海也湊了熱鬧,曝光李佳琦直播間賣假和田玉。
最具戲劇性的一幕還是,李佳琦公司美 ONE 前腳說沒有簽訂所謂的「底價協議」,後腳一份合同細則就被「新浪科技」曝光。
這份自稱「美 ONE 直播推廣服務合同」提及的要點有:
甲方(品牌)保證其通過指定達人,在本合同框架下雙方約定的所有推廣服務下提供的促銷力度,爲保證期限内在保證範圍内的同等條件下最大力度。
如果違約,品牌應向消費者退還五倍差價,并向乙方(美 ONE)賠償違約金人民币 200 萬元,并承擔由于退還差價發生的一切費用和損失。
其中,最優惠價格的範圍爲淘系平台、其他電商平台和線下渠道。最優惠價格的保證期限爲該場直播推廣服務實際發生日前後各 60 日内。
品牌給自己的促銷力度不是最大的,就得罰款 200 萬元,似乎把「全網最低價」給坐實了。
但不知什麽原因,「新浪科技」曬出合同的微博現在「暫無查看權限」,之前點贊近 14 萬。所以「底價協議」是否爲真,仍然打着一個問号。
然而,「藍鲸财經」采訪的多位電商從業者表示,「底價協議」普遍存在,但有時候會換個名目。不隻是李佳琦,其他大主播也會和品牌簽訂類似合約,違約金百萬起。如果主播能有單場銷售額過億的成績,一般就有資格上牌桌。
類似「底價協議」的概念,其實非主播專有,對電商平台來說甚至是常規操作。
京東曾經起訴天貓借商戶「二選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持續了數年。亞馬遜的低價策略也很激進,如果比價系統發現其他平台的同款商品更便宜,就會暫停商家的産品銷售,但在今年 6 月,它将海外版拼多多 Temu 移出了比價系統。
如今李佳琦被卷入了類似的争議,可見頭部主播某種程度上有了堪比平台的影響力。
另外在 10 月 24 日,李佳琦同行、抖音主播「瘋狂小楊哥」直播間點名李佳琦,稱對方不僅控制價格還掌控庫存,賣得多了就有權利「挾持商家」,「抖爸爸咱們大哥才能要下來一點」。
就在直播過程中,小楊哥疑似因爲「破價」(遠低于市場價格或成本價)收到警告,提前下架了商品鏈接,女主播「七老闆」感歎「啥都不用賣了啊」。
拔出蘿蔔帶出泥,李佳琦風波頗有集中爆發的勢頭。倒也不能怪「牆倒衆人推」,關于頭部主播涉嫌價格壟斷,之前就有過類似的情節。
2021 年,又是一個雙 11,李佳琦、薇娅等主播都帶貨了巴黎歐萊雅的一款安瓶面膜,最終卻鬧得一地雞毛。
巴黎歐萊雅先是宣傳,李佳琦直播間預售的安瓶面膜是「全年最大力度」,但之後在天貓旗艦店自營直播間的同款卻更加便宜,「全年最大力度」的表述也在雙 11 當天被删除,消費者自覺上當受騙。
初步調查之後,巴黎歐萊雅回應,品牌自播的價格更低,是因爲部分消費者疊加使用了多種平台及店鋪的優惠。那麽是不是也應該反思,雙十一促銷機制太過于繁瑣複雜?
這時候的頭部直播是「硬氣」的,李佳琦的公司發聲,直播間并非當初宣傳的最低價,這是對消費者的不公平,品牌在給出解決方案前,直播間将暫停與之合作。
消費者湧向售後,一位歐萊雅客服回應:「李佳琦說是低價就是低價的嗎,李佳琦也是個打工人而已。」在花西子 79 元眉筆事件之後看到這句話,仿佛脫口秀的 call back,沒想到笑點早已埋下。
也有不少消費者回過味來,李佳琦和歐萊雅其實是在吵「最低價」的定義。
頭部主播的最低價,更像是不許别人賣得比自己低,而不是盡可能地給消費者優惠。如果直播的坑位費和傭金不那麽高昂,到手的價格說不定更低。
如今看來,歐萊雅事件最深遠的意義是扯下了遮羞布,讓一個萦繞在不少消費者心頭的問題擺上台面:
不看直播就買不到最低價的商品,是不是一種壟斷?
這一次和京東、海氏的争議,則将問題吵得更兇。
「21 世紀經濟報道」采訪的遊雲庭律師指出,如果京東與海氏的協議規定了定價相關,京東調低價格确實違約,那麽雙方将參考民法典解決糾紛。
如果海氏和美 ONE 的底價協議屬實,美 ONE 可能将面臨反壟斷訴訟的風險,同時也要考量美 ONE 的市場份額是否達到電商市場的壟斷标準。
除了買到低價,看直播電商還爲了什麽
客觀地說,蹲守頭部主播的直播間确實有些好處。
這些主播往往和官方旗艦店合作,質量和售後相對有保障,「全網最低價」和「最多贈品」讓人覺得撿了便宜,業務能力也過關,精力旺盛語氣親昵,美其名曰「情緒價值」。
花西子的風波鬧大了,部分原因就是李佳琦無法再共情他的觀衆,像華妃那樣頤指氣使說「賤人就是矯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直播帶貨低價爲王,光鮮亮麗的頭部主播,其實就是在争奪「低價主播」的冠冕,品牌們則看重他們巨大的流量渠道和銷量,願意拿低價或虧損打響名聲。
頭部主播憑借産品有所保障的最低價吸引用戶,又因爲更多用戶赢得更大的議價權,呈現出強者愈強的格局。主播越頭部,流量越集中,話語權越能得到保證。
當然,也有從不看直播的消費者覺得,直播耗神耗時又沒營養,用戶爲了拿到優惠被玩弄于股掌之間。除了低價之外,我們爲什麽需要蹲守直播帶貨?
用短視頻統治世界的抖音認爲是「興趣電商」。在你沒有剛需時,借助大數據算法,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内容,讓你覺得屏幕裏的商品你可能喜歡,或許也挺好用,然後有欲望買下來,這就是興趣電商的邏輯。
可能有些東西确實是我們需要的,但這也導緻了很多沖動消費,脫口秀演員邱瑞曾經說過一個段子,在直播間買了貓爬架,其實他家隻有狗:
直播間東西是真便宜,但也真的用不着啊
10 月 23 日的直播中,有網友提問「瘋狂小楊哥」,電商興起是否導緻了實體店鋪倒閉。小楊哥回應,線上和線下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如果今天沒有電商,隻能在線下買東西,那這個東西會有多貴。如果線下買東西,一對比發現線上東西好,這個商家才會改變,這也是讓線下變得越來越好。
固然如小楊哥所說,低價是一個消費者願意看到的結果,但過程中的很多環節被犧牲了,利益也被重新分配了。
給李佳琦等頭部直播團隊的錢,以前是給商超、代理商等線下銷售主體的。但因爲短視頻和低價直播的影響力,品牌們漸漸出現了去經銷商化的趨勢。
▲ 圖源水印
當消費者享受到「全網最低價」,大多的好處被頭部的主播占據。超高的傭金和坑位費、鎖住獨家價格的控價體系,逼着人在直播間買東西,但銷量高不代表品牌價值就高,不合理的成本分布,反而讓品牌自身建設受限制,讓行業供應鏈不那麽健康。
與此同時,線上促銷也越來越内卷,什麽滿減、紅包、定金尾款、店鋪優惠券,過雙 11 就像在做數學卷子。作爲消費者的我們,用時間兌換更爲低價的消費方式。
直播行業對價格的壟斷,又會讓許多不愛看直播的人覺得很困擾。如果真的隻是想要便宜,不如就逛逛正在興起的 AI 直播間,目前它們當然還無法替代李佳琦,最擅長的就是長時間發放餐飲之類的團購券,你真的需要,它也真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