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甄素靜 每經編輯:陳夢妤
港股内房股漲勢仍在延續。
據東方财富,截至 9 月 6 日收盤,億達中國漲幅最高,達 320%,最新報價 0.42 港元,總市值 10.85 億港元;上坤地産、中國恒大位列漲幅第二、第三名,漲幅分别爲 89.66%、82.86%。
近日備受關注的融創中國表現也十分優異,盤中一度漲逾 70%,最終以 2.66 港元 / 股收盤,漲幅達 68.35%。世茂集團漲超 53%,正榮地産漲超 42%,花樣年控股漲 40%,融信中國、龍光集團漲幅均超 28%。
而在 9 月 4 日早間,港股内房股也表現出集體走高趨勢。當日午間收盤,整個闆塊漲幅達 8.49%。越秀地産、綠城中國、寶能地産、華潤置地、龍湖集團、遠洋集團、龍光集團等超 20 隻個股漲幅超 10%,融創中國漲幅達 34.04%。
A 股地産股表現也可圈可點,收盤時中國武夷、張江高科漲停,金科股份、大龍地産、中交地産等漲幅均超 5%。
超預期宏觀利好刺激
港股内房股相對漲幅較高,與其本身股價處于低位有關,部分漲幅巨大的股票中,曾有多隻已淪爲 " 仙股 ",除此之外,也或與近期政策、市場等各方面利好消息有關。
據上交所 9 月 5 日消息,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滬港通下港股通标的名單發生調整并自 2023 年 9 月 5 日起生效,融創中國等獲調入。企業經營面上,頭部房企仍在積極優化資金安排,保證公司正常運轉。碧桂園 9 月 5 日發布消息稱,完成了兩筆合計 2250 萬美元的境外債票息的支付,繼續保持仍未實質性違約的狀态。
市場面上,日前久未發布樓市寬松政策的四個一線城市,相續發布 " 認房不認貸 " 新政,廈門、中山、佛山、武漢、成都、重慶、蘇州等多地提出實施該政策。這無疑也爲地産股在資本市場表現注入信心。
從公開資料看,上海市房地産交易中心相關部門于 9 月 4 日組織頭部中介機構召開讨論會,會議主要溝通近期房地産市場的有關情況并了解 " 認房不認貸 " 新政實施效果,包括新增客戶、挂牌量、轉定情況、房價波動等内容。另據了解,相關平台機構條線負責人亦彙報了相關情況。據悉,上海市統計局相關部門還将于近期召集經紀機構進一步讨論相關問題。
另有媒體 9 月 5 日報道,有國家部委相關司局以及其他一線城市住建部門,也在向相關房産機構詢問新政後一線城市市場情況,且詢問内容相當詳細,包括房價、成交情況及看房熱度等。
" 相信内房股短期股價強勢 "
傳遞到市場最末端,信心提振的效果在近期各大城市新房二手房的帶看、交易中也較爲明顯。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曾公布數據," 認房不認貸 " 政策落地後的第一天(9 月 2 日),北京二手房成交 1200 套,相比上個周六上漲超 100%;新房成交超過 1800 套,而整個 8 月網簽隻有 3100 套。
9 月 2 日是上海執行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的第一天,不少樓盤現場擠滿了購房者,有樓盤的訪問量比上周末增加了 4 倍,置業顧問甚至加班到淩晨才休息。不過,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暫時未發現上海有樓盤因爲此次政策大幅調整價格的情況。
對于今日港股内房股持續走高,中盛集團董事經理趙中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從盤中交易資金量和領漲股票數量來看,應該與基金和機構投資的參與有關,散戶短期内無法炒成這樣的局面。這也與近期各大城市出台樓市寬松政策有關,機構投資者敏銳注意到了這一風向,未來可能政策力度還會加大。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爲,鑒于 " 認房不認貸 " 等系統政策的出台,我們對于一些暴雷房企進行新的評估。客觀上說,部分房企的股票市值确實是被低估的,或者說存在超跌現象。
" 建議各個房企近期要主動和一些利好政策對接,如近期高端置業需求開始回暖的迹象,對于融創等企業而言具有非常明顯的提振效應。" 嚴躍進表示,而其他房企,要積極關注市場變化,主動宣傳企業成長的優勢,這對後續企業股票市場的更好表現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應。
摩通大根發布研報稱,預期在今年餘下時間,銷售及政策是推動内房股股價的主要動力,受惠近期 " 認房不認貸 " 及降低首付比例等措施,在未來幾星期銷售數據較強下,相信内房股短期股價強勢。
國金證券表示,地産行業整體業績短期承壓,但央國企和改善型房企表現依然具有韌性,銷售延續複蘇态勢,能拿好地且快速去化的房企更加受益。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