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 " 革新開放 " 促進了越南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其成爲過去三十多年來東南亞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然而,在推進工業化、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越南同樣面臨着包括環境惡化、技能差距、收入不平等以及對外國投資依賴等諸多挑戰。如何通過創新發展高附加值産業,提高越南在全球産業鏈中的地位,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爲當前越南亟待解決的問題。
越南的 " 革新開放 "
1986 年以前,越南比較窮,但從 1986 年開始,越南政府決定開始進行革新開放。國家經濟大方向該朝哪個方向?當時的美國還在懷疑越南到底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在那時,越南政府開始了改革,這一改革标志着國家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進行重大轉變。革新開放之後,越南政府的政治意識形态也發生了很多變化,經濟方面也取得了諸多進展。
1986 年越南共産黨發起的 " 革新開放 " 和中國的 " 改革開放 " 在策略上有異曲同工之處,都選擇向世界打開國門,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資,以此推動國内經濟發展、促進出口貿易增長。越南政府在改革伊始,出台了很多激勵性政策。當時這些政策在促進越南經濟快速發展,顯著減少貧困的同時也促使越南轉型成爲東南亞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相信在這些曆史經驗裏面,中國也發生過類似的故事:爲了促進經濟增長而制定各種政策,通過多元化産業發展,和全球國家建立貿易夥伴關系。
越南是一個小國,小國存在着很多劣勢和短闆,但也意味着在政策上可以非常靈活。在外交方面,越南通過行之有效的政策,吸引跨國公司來此投資,并且在全球各大洲結交了很多的朋友,促進了跨國貿易往來。
經濟轉型與産業發展
經濟發展方面,越南已有不小的影響力。這些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制造業上,如電子、紡織業、鞋類、家具和農業、食品生産等等。在出口方面,越南已經在某些領域,例如電子産品出口上超過了中國;在紡織業方面,越南現在排名全球第五。
越南同樣想從勞動密集型出口向高附加值出口轉變,進而實現經濟轉型躍升。如今越南的紡織和服裝出口量非常大,但依然處于價值鏈最低的一環。越南如何實現經濟轉型,已經成爲越南學者研究的熱點。越南的持續現代化取決于其應對挑戰的能力。因此,政府的重點任務是提升價值鏈,通過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發展高附加值産業,并進一步促進創新。
在革新開放的初期,越南政府選擇放棄建立自己的品牌,隻做一些代工。但若是想實現價值鏈進一步躍升光憑代工是不夠的,也是不現實的。這就要求國家要向高附加值産業去發展,去推動創新。隻有掌握到一些核心技術,越南才能夠實現這種價值鏈上的跨越,不然就很難在全球價值産業裏占據高位。
越南的紡織出口在全球排行是比較高的,但是它的價值比較低,這一點還遜色于中國。目前還沒有看到任何越南的服裝品牌在西方成爲主流品牌。所以對越南來說,要實現價值鏈向上躍升是頗具挑戰性的。那麽,南方國家想在全球價值鏈中分一杯羹,把自己的位置向上提升,應該怎麽做?
衆所周知,發達國家在全球價值鏈裏面即使沒有投入很多的勞動力,但依然能拿走價值鏈中的大部分份額。實現價值鏈的躍升并不容易,我認爲韓國的經驗值得借鑒,三星就是比較成功的案例。它就在全球價值鏈上實現了向上的躍升,從而拿到更多的價值,而不僅僅是進行手機的組裝。作爲全球南方國家來說,越南也想複刻這樣的經驗。
發展進程中的問題與挑戰
在發展的進程中,我們發現西方式的傳統工業化不是解答所有問題的唯一答案,不同的國家都面臨着不同的問題。新冠疫情之後,越南在産業化方面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目前越南政府正在調整自己的策略,以應對在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的挑戰。例如,越南目前正面臨着快速工業化所帶來的包括空氣污染和水污染等環境問題。
越南犧牲了環境,換取了經濟的發展。所以全球南方國家應該要防患于未然,在工業化的進程當中,應該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護環境。除了需要解決剛才所說的環境問題,越南還要解決技能差距、收入不平等,以及大量依賴外國直接投資等工業化發展進程中的阻礙。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性創新,政府必須參與進來,發揮一定的作用。
不管是全球南方國家還是全球北方國家,相信彼此都渴望能夠産生更多的價值。對越南來說,我們的目标是希望到 2045 年成爲高收入國家。如果想在價值鏈中進一步躍升,就需要在某一個行業達到領跑的地位和水平。隻有把握住新興産業,全球南方國家才有機會成爲全球的行業領頭羊,而把握新興産業的關鍵在于創新。通過自主創新,就可以彌補越南等南方國家所面臨的短闆,這樣也就可以和更多的國家一起發光,像美國和中國這樣。
此外,越南還面臨很多社會方面的問題,比如發展不均衡、資源分配不均、低端勞動力被替代等問題。所有這些都構成了政府和民衆在生産生活方面的焦慮。現在還有高端制造業回流等現象,也引發制造業領域的擔憂和讨論。全球南方國家可以做的,就是到市場中去學習,比如說觀察市場的末端,然後反推,帶動可持續性發展。相信這個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價值鏈創造的每一個閉環,同時也可以通過市場的角度去理解如何發展。
以越南目前的發展态勢來說,以市場的角度看發展問題,将會非常受益。例如從受雇人員的角度去理解越南的供應鏈,就可以明顯看到,越南的勞動力人群是非常注重強調協同合作的,因此降低了合作難度。所以越南政府要有市場化思維,把可持續性發展融入到政府的規劃裏,不僅聚焦于可持續性本身,還要促進可持續性與經濟發展的融合。
未來如何發展?
很多人都說,未來發展的關鍵是實現技術上的突破,或者說是技術革命。然而,目前越南市場的發展或者政府的投資重點好像隻局限于少數幾個方面。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突破以往的限制,不光隻是把目光放到低端的重複性勞動、可替代勞動上,越南應該與其他國家廣泛達成合作協議,進而從低端勞動中釋放出來進入到新的領域。
越南對新興技術的需求是很大的,不僅是提高勞動生産率,我們希望這些産業要有可持續性,而且要有比較優勢。請注意,我這裏用的詞是 " 比較優勢 ",而非 " 絕對優勢 " ——因爲在絕對優勢上,大家可能會不自覺忽略協作因素。實際上數字經濟、數字技術促進了很多方面的協作,比如人機協作、人機交互等,它是以機器來拉動人的生産效率提高。所以在未來數字技術的浪潮中,我們能做的就是以此爲杠杆,提高生産力促進生産革命。
從越南的角度來說,我們的目标是緊追歐美的步伐——不僅是追趕經濟速度以實現追趕效應,同時也希望從政治的角度關注數字化轉型,充分融入現在的世界格局和發展模态中。
同時,越南仍需要學習自己過去的經驗,繼往開來。比如,如何進一步提升外資利用效率,提高外資使用的有效性和可用性。所有這些經驗都可以幫助我們廣交朋友,而非樹立敵人。我們要在發展過程中求同存異,避免矛盾。
當然,越南不可避免地面臨着地緣政治或者其他外部壓力,但是從法規和政策的角度來說,南方國家的重點應當放在通過合作實現互利共赢上,特别是要加強與大國在經濟上的協作,實現共同發展。這種合作應着眼于爲全人類創造價值,促進全球經濟的繁榮與進步。這些合作已經不再僅僅是涉及兩國國家、兩國政黨、兩國人民。
如何融入全球化經濟?
首先,要消除語言上的障礙。現在越南很多私人教育體系裏都設有多種語言教學,不少都開設了中文課程。此外,英語的普及率較高,在越南至少有 30% 的人口是可以流利說英語的。通用語言有利于全球化的政策實施,還可促進各國之間的交流。全球化讓越南可以充分使用國際媒體、平台以及社交媒介,跟世界建立聯系,而非走向 " 脫鈎 "。
此外,要增進知識文化交流。可以發揮東方文化的獨特性,并以此爲切入點,推動全球南方和全球北方進行交流。越南政府在這方面非常高效,充分使用了網絡平台促進學者間的國際交流互鑒。在國際交流過程中,知識從全球北方流向全球南方,又從全球南方的實際經驗反哺全球北方。當然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産生一些不管是文化沖突還是其他層面上的摩擦,但我相信一定利大于弊。這也是用好全球社交媒體必然實現的結果。
相信通過充分調動資源,比如簽訂合作框架、兩國互免簽等一系列協議,讓越南經濟充分融入全球化經濟體系中。
面向未來,如何成爲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國家——不僅要實現經濟、工業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實現社會、環境、文化等各個維度的全面發展?我認爲,有時候經濟發展會滋生社會問題,所以從社會維度上講,我們會有資源分配不均,會有經濟體發展不平衡,會有氣候變化,會有自然災害——所有這些都可能是經濟發展而催生的負面因素。這些負面因素到頭來又可能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在全球發展過程中,還可能面臨文化沖突、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等問題。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可能都會面臨這些矛盾——既想實現自己的發展,又想要實現百年大計、千年大計,推動自己文化的傳承延續。所以,當我們做可持續分析時,不可以隻考慮經濟社會和發展,而忽視文化維度。文化是可持續性發展的另一重要驅動力。經濟、社會、環境、文化四大支柱缺一不可,這些都定義了國家的新形象、新定位。
越南有一諺語 " 整合而非孤立 "(One tree alone can't make a hill;Three trees together make a high mountain),隻有充分整合,各國才能更好地适應世界。在全球化浪潮下,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貼有全球标簽、擁有多重身份。這樣就帶動了文化的流通,增進文化之間的交流。舉個例子,社交媒體現在得到了全方位的升級,越南借此思路打造電子政務或者電子政府,用電子化的方式改善政府與公衆的關系。國家和社會治理,不應隻是一個從上至下的監管過程,也可以是從下至上公衆參與過程,所以取得公衆信任是很重要的一點。沒有數字技術帶動雙方對話是很難實現長足發展的。任何一個社交平台都離不開透明、互信以及溝通合作。
越南政府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也充分使用社交媒體跟公民溝通——我們的政府官方賬号粉絲非常多,互動量非常頻繁,互動率很高。目前,越南的社交媒體已經成爲國際政府溝通或者文化交往上最常用的平台。我之前跟越南的同事溝通或者與外國友人溝通,都是借助這個平台。" 小國 " 也可以超越地緣限制,成爲一個與國際建聯的 " 大國 "。
* 本文由 IIA 學術編輯組根據 Hanh Pham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主辦的百川論壇——第三屆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 産業與現代化:中國與世界 "2024 研讨會上的演講内容整理而成。原演講題目爲 Industry and Modernization Experiences from Viet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