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CEO Sam Altman
美西時間 10 月 17 日,WSJTech Live 閉門會上,"ChatGPT 之父 "、OpenAI CEO 奧特曼(Sam Altman)參與了一場 50 分鍾左右的圓桌對話,暢談了 AGI(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GPT 的下一代等話題,首次回應了一些業界對 OpenAI 下一步發展的疑問。
钛媒體 App 在現場對相關内容進行了記錄,也是在中文平台上首次發布。
對話中,奧特曼首次回應 " 造芯 " 消息,他表示 OpenAI 不排除自研芯片計劃,以滿足模型算力需求。
奧特曼認爲,AI 技術将改變工作的意義,并有望通過提升生産力效率來改變全球經濟,需社會共同應對其快速發展。盡管 ChatGPT 尚不能全面替代人工,但 OpenAI 正努力提高其效率與普及度。
他強調,未來幾十年,AI 将更加深入到人們的生活,其關鍵在于豐富且廉價的智能和能源。
此外,對于 OpenAI 融資和估值、AI 監管、未來 AI 發展等重要話題,今年 38 歲的奧特曼均對此一一回應。
談 " 造芯 ":OpenAI 不排除自研芯片
以 ChatGPT 爲代表的生成式 AI 技術進展正不斷加速,而且越來越受到更多消費者和企業的青睐。
最近有消息指,OpenAI 正在探索自研 AI 芯片的可能性,并已評估潛在的收購目标,以加速定制芯片研發。
對此,奧特曼在圓桌讨論中首次回應稱,OpenAI 不排除自研芯片這一選項。
" 對于是否采用定制硬件(芯片),我們還在評估中。我們正努力确定如何擴大規模以滿足世界的需求。雖然有可能不會研發芯片,但我們正在與做出卓越成果的夥伴保持良好合作。" 奧特曼表示。
據統計,OpenAI 至少投資了 3 家芯片公司,其中包括美國算力芯片公司 Cerebras。目前 AI 大模型的算力訓練和推理,OpenAI 有三種采購選擇,包括構建自己的 AI 芯片,與英偉達等芯片公司更緊密的合作,以及計劃在英偉達之外實現多元化芯片供應——最終目标要超越英偉達。
根據 OpenAI 官網顯示,該公司已經開始招聘硬件工程師,用于評估和共同設計 AI 芯片。
奧特曼強調,由于市場需求激增," 資本主義的魔力 " 下可能會帶來更多競争對手,并讓其競争對手最終緩解短缺問題。據悉,目前英偉達控制着全球超過 80% 的 AI 算力芯片市場。
談 AI 取代:ChatGPT 尚不能全面替代人類工作
有分析認爲,這一技術不僅可以提升生産效率,而且能夠促進經濟增長。
高盛數據顯示,在 AI 得到廣泛應用後的 10 年裏,生成式 AI 可能讓美國生産力的年均增速提高 1.5 個百分點,從而使美國國内生産總值(GDP)的長期經濟增速預期從 1.8% 增長至 3.3%(理論值)。
對此,奧特曼卻表示,ChatGPT 尚不能全面替代人類的工作。
" 我認爲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某些領域的人類專家,仍然會比 AI 系統更有優勢。所以你可能會感知到,GPT-4 在那個領域做得很糟糕,GPT-5、GPT-6 也可能會做得很糟糕。你可以用 GPT 做其他任務,這沒什麽問題,但它肯定不是那個領域的專家。這有點像世界上不同的人可以做到平均水平。" 奧特曼表示,目前 GPT-4 主要适合大衆的知識環境,也許未來版本會增強相關專業數據,從而幫助人類完成更多任務。
奧特曼認爲,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影響就業市場。每隔數百年,人們就會因爲新技術而失去工作,從而改變了生産方式,但他們會找到更好的工作。考慮到一代人大約爲 25 年,經過兩代人或大約 50 年的時間,社會可以适應這種變化。
當钛媒體創始人趙何娟談到 AGI 可能對新聞行業造成的影響時,奧特曼回應稱,他看到的幾乎都是有幫助的一面,我們聽到的記者反饋都是這對他們的工作有驚人的幫助。
奧特曼指出," 我們所處的社會需要面對新技術帶來的快速變化。在兩到三代的時間裏,我們可以适應這些變化,社會能夠應對各種工作和市場的轉變。人們都渴望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成爲對社會有貢獻的有用之人。這種爲社會做出貢獻的願望是與生俱來的,不會消失。此外,人類也有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能力。我們都應該共同努力,成爲塑造未來的‘建築師’。"
奧特曼還表示,OpenAI 不會是 AGI 市場的唯一玩家,會有很多人将 GPT 這類大模型技術放在技術發展軌道上,而 OpenAI 将是建立複雜 AI 系統的參與者之一。
" 未來,我們的生活中永遠有 AI,這就是進步的方式。" 奧特曼稱,OpenAI 明确決定将其聊天機器人稱爲 ChatGPT,而不是人名,這樣人們就不會将該工具與人名字進行混淆。
在他看來,一旦有了包括 ChatGPT 在内的 AGI 技術,人類則更适合做具備創意的工作任務。
談融資:OpenAI 需要大量融資以尋找研發人才
10 月 19 日,有消息稱,OpenAI 正在洽談以 860 億美元的估值出售現有員工股份,但 OpenAI 尚未确定具體分配方案。OpenAI 這一估值僅次于字節跳動和 SpaceX,有望成爲全球最大的 AI 獨角獸公司。
與此同時,據早前披露,2023 年,OpenAI 的年營收達到了 13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94.93 億元),平均每月收入超過 1 億美元,比去年全年 2800 萬美元增長超過 45 倍,達 4542%,也比三個月前預期的年收入高 30%。而公司收入來源主要是 ChatGPT 個人付費版和大模型 API 授權銷售額收入。
對此,奧特曼先說了 "No",随後他表示,目前 OpenAI 需要籌集大量資金,以尋找研發人才,以及快速推動創新研究。
" 我們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完成 OpenAI 使命。在我們有限的時間裏,一定有比我們未來融資計劃更有趣的事情可以讨論。當然,我們需要更多的錢,AI 未來的路徑尚不明确,但創新昂貴。在産品方面,我們正在尋找研發人才和快速推進創新,并且正努力推動 AI 的各種應用并與客戶合作。" 奧特曼表示。
據悉,成立于 2015 年的 OpenAI,最初是一家以研究爲導向的非營利組織,由馬斯克等投資者出資成立,目的是構建安全的 AI 技術,随後 2019 年,OpenAI 轉變爲 " 上限利潤 " 結構,連投資 100 多億美元的微軟都持有公司少數股權。奧特曼曾多次表達出,OpenAI 不打算 IPO 上市。
奧特曼指出,随着 GPT 這些大語言模型變得更聰明、更有能力,OpenAI 将需要更少的數據進行訓練。
當被問及用戶在确定内容是否是人工智能生成時可能遇到的挑戰時,OpenAI CTO 米拉 · 穆拉蒂(Mira Murati)表示,公司正在開發幫助檢測圖像來源的技術工具," 幾乎 99% 的信息都可靠," 但目前仍在測試當中。
談硬件:我不想與手機競争
最近有消息稱,奧特曼正在和前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日本軟銀集團 CEO 孫正義兩人私下接觸,據說是計劃打造全新的 AI 硬件産品。孫正義曾多次表示,他非常看好 OpenAI 公司和生成式 AI 技術的發展。
在圓桌對話中,奧特曼表示,市場需要有足夠多的新技術、新的計算平台,這有助于産生新的價值。奧特曼暗示,他計劃打造的硬件設備主要圍繞 " 計算平台 ",而不是手機、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熱門産品。
" 智能手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我對與智能手機的競争沒有任何興趣。在它所擅長的領域表現得很出色。所以我認爲,AI 所帶來的是新事物,這使得更多硬件成爲可能。我認爲值得花時間去讨論或思考一個問題:在我們擁有可以思考或理解計算機之前,我們現在能否創造以前不可能做的東西?如果答案是沒有,我會感到有點失望。" 奧特曼稱。
奧特曼還強調," 我不認爲我們會有一個能終結世界的人形機器人。"
他判斷,如果這個 AI 硬件方向規劃是正确的,會持續下去進行研發,這不僅關乎 GPT 技術的發展,而且新的計算平台硬件,對客戶會産生新的價值。
談 AI 安全:過度監管可能是災難性的
AI 安全和監管問題依然是外界比較關注的話題之一。有消息稱,歐盟計劃對生成式 AI 模型實施更嚴格的規定,正考慮采用分三級來監管 AI 大模型,以此希望通過制定強制性規則來應對生成式 AI 帶來的安全風險,同時避免初創企業承受過多監管負擔。
對于 AI 監管話題,奧特曼依然保持樂觀和支持的态度。
奧特曼認爲,實驗室難以确保技術安全性,而深度造假(DeepFakes)這類技術對社會的影響深遠,需要對相關技術進行一定的監管。而面對超級智能的前景,需要國際監管和謹慎協同的方法。
但他也指出,政府監管需要意識到,初創 AI 公司和開源 AI 技術的自主權很重要。過度的監管可能是災難性的。
奧特曼強調,盡管技術開始時可能不完美,如飛機,但随着時間推移,通過細緻的工程和最佳實踐的共享,AGI 技術會使得社會變得更安全。
" 我們應該要一同面對技術發展的現實,确保經濟和社會利益,并做好對未來的準備。" 奧特曼表示。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