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貝克街探案官,作者 | 車行運
時隔四年,2024 北京國際車展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利召開,此次車展除了備受關注的忙着向友商介紹他的首款車小米 SU7 的雷軍,和爬上車頂的 " 紅衣大叔 " 周鴻祎外。最爲引人注目的就是國外廠商及觀衆對國産車的态度發生巨大轉變。
4 月 25 日,韓國團隊在北京車展探身觀察比亞迪新款電動車的照片、視頻沖上熱搜,讓一衆網友莫名聯想到劉華清上将參觀美國航母的情形。
這一現象背後,彰顯了中國車企電動化變革的成功。本屆北京國際車展全球首發車 117 輛,其中跨國公司全球首發車 30 輛、概念車 41 輛。新能源車型 278 個。除了衆多新車發布外,還有諸多智能化、電動化産品将集中亮相。
除韓國代表團 " 靜止 " 式觀看比亞迪新款新能源車外,長城汽車邀請了 800 名海外投資人、200 名海外媒體代表參展;奇瑞汽車組織了包括合作夥伴、供應商等在内的外籍參展團。大量海外人士參與的北京車展,也正式拉開國産汽車着力發展海外市場的序幕。
參考光伏等中國智造産品海外競争格局,國産新能源車大批量走出國門的時候,就是馬斯克佩服小米的時候:這麽便宜的車還能賺錢。畢竟特斯拉 3 月份剛想在新能源車行業重新拿回定價權,4 月份立刻在國産車廠降價潮前認輸,宣布 FSD 套餐在美降價 4000 美元,在加降價 5000 加元,國内全系優惠 1.4 萬元。
同時在車展期間,馬斯克突然訪華,回去之後特斯拉猛漲 12%,原因是此前特斯拉中國稱 FSD 将在國内落地,隻是具體商用時間不好說,雷軍的對手又多了一個。
新能源車時代,中國車企終于在海外傳統大廠前掌握了話語權,這些車企素來不喜歡高門大嗓,但自此時起,全球整車行業,要仔細聽中國車企的聲音。
BBA 也得和中國廠商合作造車
過去百年間,以 BBA 爲代表的傳統整車企業,長期憑借燃油車三大件壓制中國車企,以至于長期以來,中國車企在汽車行業幾乎沒有聲音,甚至有很多企業在和外商的合作中,渾然不覺自己是個毫無靈魂的貼牌代工廠,一度排斥和以華爲爲代表的新供應商合作造車。
就在國産傳統整車廠敝帚自珍的時候,奧迪宣布全面采用華爲智駕方案,全面采用華爲的智駕系統,爲奧迪新電動車 Q6e-tron 注入強大的智能化基因;豐田随後宣布進一步加深和華爲的合作。
除此前智能座艙領域的合作外,豐田全球車型智能駕駛方案将采用 " 豐田 + 華爲 +Momenta" 三方聯合方案模式,該方案與華爲現有的 ADS 高階輔助駕駛系統不同,自動駕駛公司 Momenta 和華爲分别提供軟件和硬件方案,三方深度合作并整合。
從奧迪和華爲合作不難看出,海外大廠如今越來越認可國産廠商關于新能源車的研發能力。奧迪 Q6e-tron 的智駕系統将涵蓋多個方面,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導航、交通擁堵輔助等功能。
通過高精度地圖、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的協同工作,該系統能夠實現對周圍環境的全面感知和智能分析,爲駕駛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駕駛環境。同時,通過與華爲的深度合作,奧迪 Q6e-tron 還将實現與智能交通系統、智能家居等多領域的無縫對接,爲消費者打造更加智能化的生活體驗。而這 " 更加智能化的生活體驗 ",離開華爲實現不了,最起碼奧迪是這麽認爲的。
在此次車展上,華爲繼續發布新品,首先是解決方案新品牌 " 華爲乾崑 ",包括乾崑智駕、乾崑車控、乾崑車雲、鴻蒙智艙,并透露今年将有十款采用華爲乾崑智駕的車型上市,其中東風旗下的岚圖和猛士品牌采用乾崑智駕的車型将在一年内上市。
此外還有長安旗下的深藍和阿維塔、廣汽傳祺、北汽的極狐和享界、賽力斯問界、奇瑞智界、江淮傲界,總共會有十款戰略車型上市;其次是高階智駕系統 ASD 升級到 3.0 版本,該系統實現了架構、主動安全、全場景、泊車四個層面的升級。
值此第四次汽車工業變革窗口期,華爲曆經多年蟄伏和技術叠代,終究成長爲讓全球車廠看得見的新能源車供應商,并成爲生态出口的先行軍。
讓世界看見更多中國車
過去三年間,搭着新能源車出海的東風,中國卻成爲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車出口國。回顧中國汽車出口曆程,2020 年前中國汽車出海可謂一路坎坷。
根據中國聯通發布的《2024 中國汽車出海态勢分析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白皮書》,國産汽車出口在 2001 年首次批量出口,共計 2.6 萬輛;2006 年 WTO 的 " 過渡期 " 結束,當年共計出口 34 萬輛;2012 年出口破百萬;2021 年出口量達到 201.5 萬輛,超過韓國汽車出口量;2022 年出口 311.1 萬輛,超過德國汽車出口量;2023 年汽車出口 522 萬輛,新能源汽車出口 173 萬輛,出口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2023 年,整車出口量 Top10 的企業分别爲上汽、奇瑞、吉利、長安、特斯拉、長城、比亞迪、東風、北汽、江汽。Top10 企業的市場集中度達到 87.4%,市場集中度高。其中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長城、上汽同屬于國内市場銷量的 Top10 企業,綜合競争力強勁,呈現出 " 強者恒強 " 的趨勢。
從出口目的地看,歐洲、東南亞、拉丁美洲是中國車企出海首選;受各種因素影響,俄羅斯、墨西哥、比利時、澳大利亞、英國、沙特位于出口前幾位。
綜合來看,伴随全球經濟複蘇,海外諸國消費信心不斷提升,汽車市場需求逐漸恢複,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汽車銷量達到 7730 萬輛,同比增長 8.4%,回升至 2019 年水平。
除此之外,中國車出口量逐步提升,還和企業精準把握目标地需求密切相關,以泰國爲例,受限于地形限制,當地皮卡車一直占據主流市場。當地也很清楚皮卡在其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地位,因此不斷推出利好推動新能源皮卡發展。
近年來,泰國新能源政策的推出和充電設施與售後服務的改善,新能源皮卡的市場滲透率預計将持續增強," 新能源 + 皮卡 "或将引領未來市場發展。當前市場中,除了特斯拉的 Cybertruck 外,吉利旗下的雷達 RD6和近期反複在社交平台走紅的" 長城炮 "也頗具市場競争力。
雷達 RD6 基于 M.A.P 平台,擁有包括純電性能、安全性、生态創新、承載能力和智能聯網在内的五大核心優勢。其後廂額定承載能力爲 450kg,拖拽能力高達 2500kg。
此外比亞迪作爲老牌出海車企,2010 年提出了 " 城市公共交通電動化 " 計劃,标志其正式确立全球戰略,2012 年拿下荷蘭的電動大巴訂單一炮而紅,随後逐步進入英國、美國、日本、德國等多個國家的市場。
至 2021 年 11 月,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在英國市占率超過 60%,并延展至機場擺渡車、城市物流等多個領域,在商用車領域取得成功後,比亞迪宣布啓動乘用車出海計劃,迅速在歐洲、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東南亞等地鋪貨并取得突破。在新能源車時代,中國車企彎道超車的底氣,就是全産業鏈協同。
自研産品無縫替代
本月 18 日,上海海關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上海口岸出口汽車 52.9 萬輛,同比增長 30.7%,其中新能源車占比超四成。
據海通碼頭運營部值班經理林傑透露, " 目前,近 40 家外貿滾裝船公司在海通碼頭開通的航線通達全球 110 多個國家和地區。海通碼頭憑借口岸區位優勢以及優良的營商環境,汽車出口延續火熱勢頭,一季度更是創下季度曆史新高。"
這主要是因爲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依舊處于高速增長期,市場研究公司 Rho Motion 周五表示,今年 3 月,全球純電和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 12%,至 123 萬輛。其中,中國和美國市場銷量分别增長 27% 和 15%,歐洲銷量預計下降 9%。
就國内市場來看,光大證券認爲最新出台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有望帶動 100-200 萬輛增量,約占國内汽車總量市場份額 3.2%-6.5%,其中新一線、二 / 三線城市的換購需求兌現或将成爲拉動銷量的關鍵,預計在細分市場具備産品力 + 品牌力的比亞迪、問界(賽力斯)有望充分受益。
面對未來市場機遇,中國車企采取最爲樸實的競争策略,即物美價廉,實現這個目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傳統燃油車時代,中國車企在全球整車業中,長期處于海外大廠 " 代工廠 " 的角色,雖然毛利低,但是積累了大量整車生産經驗。
疊加我國獨有的完整工業體系,實際上隻要有技術支撐,任何産品都可以本土制造,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用自研國産新三電直接替換傳統燃油車三大件後,避免了傳統三大件進口産生的各項授權費、稅費,甚至國際運輸費用,我國自研自産的新能源車,放到國際市場更加具有競争力,這也是爲什麽特斯拉 3 月剛漲價,4 月份以低價著稱的小米入局後,立刻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