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能力很強,武力值很高,曾經獨霸天下,風光無限。
但是,爲什麽對上劉邦之後,就越打越虛弱,事業越做越萎縮,最後,丢掉了天下呢?
項羽的敗亡,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麽啓示呢?
我們看看史學家是怎麽評價項羽的。
這段比較經典,先上原文:
太史公曰:羽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将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乃引 "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豈不謬哉!
司馬遷說項羽:
起事于田野民間,三年之後,他就率領五國諸侯消滅了秦國。
不僅如此,項羽還分封天下土地,分封王侯,他的地位雖然不能始終如一,但是也是近古以來不曾有過的輝煌成就。
可以說,像他擁有這樣權勢的人,卻是前無古人的。
之後,項羽因爲懷念楚國故土,所以放棄關中的興盛之地,又把義帝放逐到郴縣,之後又殺害義帝自立,還埋怨各個諸侯背叛他。
而他的所作所爲,本就不是忠信的行爲,卻要求别人忠信,這就難以說得通了。
他的所作所爲失去了民心,别人又怎麽可能不背叛他呢?
他自我誇耀戰功,倚仗個人的小聰明,而不效法古人。單純地認爲,靠武力征伐就能夠取得稱霸天下的功業。
但是,僅僅五年過去了,項羽就失去了天下。亡國不說,自己也死在了東城。
而他臨死,還不自我檢讨,還埋怨老天,是天要亡我,并不是我不會作戰。這難道不是大錯特錯嗎?簡直荒謬之極。
除了司馬遷,還有楊雄,也對項羽有一段論述。
先上《資治通鑒》原文:
揚子法言:或問:" 楚敗垓下,方死,曰『天也!』諒乎?"
曰:" 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負;天曷故焉!"
楊雄的《法言》中,
問道:
楚王項羽兵敗垓下,臨死的時候說道,是上天亡我。可以相信這種說法嗎?
回答:
漢王能夠采納群臣的計謀,群臣的計謀能夠發揮發揮衆人的力量。
而楚王項羽憎惡采用衆人的計謀,隻願意發揮個人的作用。
善于利用衆人智謀和力量的人,就能取得勝利;隻憑借一己的智謀和力量的人,就必定會失敗。
這跟上天又有什麽關系呢?
這就是司馬遷、楊雄對項羽的失敗所做的論斷。
項羽爲什麽敗?
不管你能力強還是能力弱,不管你是公司大領導,還是普通員工,一定要想一想這個問題。
從司馬遷和楊雄對項羽的評價來說,項羽之所以敗,有一個核心的觀點是:過度相信自我的力量和智謀。
過度相信自己,忽視了他人的作用,最終失道寡助。
好好的一個事業,越做越差,越做越萎縮。
最後把整個天下都給丢了。
那麽,項羽之敗,又給我們帶來什麽樣的啓發呢?
項羽是一個名存千古的悲劇英雄。
當然了,項羽将失敗歸咎于天的說法,這完全是錯誤的。
司馬遷和楊雄對他的批評,非常有道理。
項羽到最後,都沒有想明白自己爲什麽敗,他還是對劉邦不服氣,隻是認爲自己敗給了老天,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
我覺得,項羽的悲劇,更像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曆史教訓。你覺得是這樣嗎?
這是專欄第 4 節,觀看更多專欄的内容,歡迎訂閱我的專欄,爲你解讀《資治通鑒》中的領導智慧和成事之道。
專欄全部内容訂閱,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
煮酒論英雄,讀史通謀略。
關注我,每天爲你分享讀史感悟。
作者介紹
李子霄,自媒體專欄作家,暢銷書作者。
著有暢銷書《門道:讀一頁就有用的資治通鑒》。
長期解讀《資治通鑒》,深耕職場管理領域 1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