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暑期檔到中秋檔,電影市場還是沒能回暖。
是觀衆不愛看電影了嗎?
誰如果簡單地将票房慘淡的原因歸結于此,不是蠢,便是懶。
究其原因,實在複雜,但有一條不可不提。
即:真正能托起市場的類型片在今年沒能形成量産。
今年從暑期檔到中秋檔,喜劇片隻有一部《抓娃娃》鶴立雞群,其他喜劇片很難說得上有多少票房号召力,懸疑片則隻有一部翻拍而來的《默殺》能夠賺到票房。
中秋檔,現實主義題材的文藝片《野孩子》票房不錯,占據鳌頭,這其實是件喜憂參半的事情,但票房冠軍并不是一部有着強類型元素的商業片時,這本就意味着市場冷意十足。
如果說喜劇片和懸疑片這些年裏還能爲國産片撐撐場面,愛情片這一重要的類型,則已經缺位了太久。
隻有在情人節和七夕節這樣的檔期,才會有幾部片名字數往往大于豆瓣評分的國産愛情片趁機上映騙錢,其餘時間,國産愛情片上映,不是無人問津,就是罵聲一片。
近些年裏,能稱得上成功的國産愛情片寥寥無幾,票房成績最出色的,或許是《你的婚禮》和《前任》系列,看到這兩個片名,你也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了。
票房不好,口碑不佳,形成的自然便是惡性循環,拍愛情片的人越來越少,觀衆也越來越不願意買票看國産愛情片。
而當我在回顧了一部二十年前上映的國産愛情片時,更不由得感慨,國産愛情片,或許倒退二十年就好了。
我說的這部,是 2004 年上映的《獨自等待》。
《獨自等待》是少有的那種,能帶給人極大共情的國産愛情片。
這部片子好在哪呢?
在我看來,就在于絕對 " 好玩 ",又貼足了地氣。
可别小看 " 好玩 " 這個詞。
對一部喜劇電影來講," 好玩 " 本應是它的底線。但當大部分作品都長期徘徊在及格線下的時候," 好玩 " 反倒成爲了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說來有些好笑,想想教人唏噓。
與此同時,伍仕賢導演又是懂年輕人的。至少,是當時的年輕人。
劇中的陳文,像極了你我:喜歡插科打诨,言語透着點狡黠的幽默,平凡而又多少有些自命不凡;有點才華,誠懇,敏感且單純,時常故作大方卻屢屢露怯;佯作玩世不恭,卻總在喜歡的姑娘面前繃不住話 ……
或多或少,我們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性格的投射。
夏雨對這個角色精準的诠釋,也使得陳文變得愈發立體而真實。
伍仕賢導演是描摹人物的高手,他爲夏雨安排了大量的心理獨白,讓觀衆能夠剖析剝離,由内而外地閱讀陳文。
談些私心之語:我看《那些年》,看《我的少女時代》,都是頗具水準的影片,卻總感覺像隔了一層玻璃水幕,有種難以名狀的疏離——柯景騰和徐太宇,都是極好極好的,可我偏不喜歡。
讀他們的故事,是在體味百态;而從陳文身上,看到的卻是真真切切的自己。
這幾者之間的差别,兩岸文化差異自不必講。但必須肯定的是,伍仕賢導演在《獨自等待》中,也體現出了相當的執導水準——說它 " 大巧不工 " 或許有些過堪其詞,但能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講的好玩,流暢且踏實,已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更值得稱道的是,故事的主題——成長的酸澀,被伍仕賢導演巧妙地賦以喜劇的糖殼,包裝成一顆酒心巧克力 。
待你整顆吞服,烈酒的辛冽,伴着巧克力的醇甜,在口腔氤氲成一團美妙的回甘,真教人如飲醇醪,不覺自醉了。
抛開故事和選角,作爲 " 中外合資産品 ",伍仕賢導演淩厲的鏡頭剪切,穿插意識流的片段構想,也無疑是區别于很多國内導演的。
這種意識流的穿插賦予了影片一種歡脫跳躍的節奏,甚至你還能從陳文的恐怖小說中看出一絲恐怖片的意味;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劇情的進展,使故事情節總能以一種好玩,且跳脫的方式迅速推進。
這種 " 主動快進 " 的方式,既使導演能對故事節奏進行精确把控,又能讓觀衆不至于感到無聊。
其風險在于如何拿捏比例,所謂 " 增之太長,減之太短,出群風格 ";過多的穿插容易丢失主題,教人不知所雲;太少又達不到相應的效果 …… 然而幸運的是,伍導沒有讓我們失望。
讓我不能不吹爆的必須還有這部片子的配樂和插曲。
許巍、新褲子、便利商店、羽泉、高旗 / 超載、花兒,甚至 Hi-Bomb,姜昕,S.H.E…… 這份滿溢着情懷的名單足以讓當時的樂迷——包括今天的我們竊喜甚至瘋笑了。
這樣一部找不出短闆的水桶片兒,怎能叫人愛不起來呢?
愛情片的故事,其實說來都很簡單,無非是追求與等待,拒絕和錯過。
夏雨飾演的陳文經營着一家古董店。看店之餘,陳文喜歡寫點三流恐怖小說,但總得不到編輯賞識,而龔蓓苾飾演的小靜是他唯一的粉絲。
日子雖然過得惬意,卻總少了愛神的垂青。直到有一天,劉榮走進了他的生活。
劉榮是個北漂的演員,在陳文看來,這個女孩大方,爽朗,不會總拿着捏着,吃飯時會搶着付賬單;最重要的是,和她在一起不那麽無聊,她懂他的幽默,甚至即使陳文瞎編的故事,劉榮也能陪着他一起瞎說下去;更何況這姑娘長的還不賴。陳文感覺自己好像被她淪陷了。
陳文沐浴在幸福的香薰裏,一切仿佛都進展得很順利。唯一令他琢磨不透的是,劉榮對他略帶試探的表白,總會模棱兩可地告訴他 " 我也喜歡你 ",從不拒絕,也不曾接受。
這天約會時,他們偶遇了一個開大奔的哥們,像是劉榮的老相識,劉榮大方地向他們介紹了彼此,并告訴陳文有事和那哥們商量。
陳文目送她上了車,悻悻地回了家。
後來,兄弟們爲他出謀劃策,決定讓小靜冒充他的新女友,讓劉榮看見沒有她陳文一樣可以過得很棒。小靜也大方地答應。
陳文有點驚訝,平日裏一頭髒辮的小靜一出打扮竟像是雜志封面走出的模特,這個一起瘋玩的妹妹可給他長足了面兒。計劃很成功。
終于某天,劉榮主動要求去陳文家裏做飯。
他們靠躺在沙發上談天說地,劉榮說很喜歡和他在一起的這種感覺,陳文有些沮喪,他略帶指責地問劉榮爲什麽總是這麽對自己,這不公平。這一次,劉榮吻了下去。
那一夜,他們成長了許多。
陳文之後得意地跑遍了所有商場,他爲劉榮精心挑選了一枚戒指。心碎卻來得有點突然,陳文不經意看到劉榮和那天的大奔男摟在一起,他想轉頭離開,劉榮也發現了他,迅速跑了過來。
陳文有點激動:對不起,我忘了,我不是大款。劉榮生氣地看着他:我去你的,陳文,無理取鬧,你有什麽資格說我,我跟你隻是朋友。
生活本就不容易,我隻想活的快樂,這有什麽不對,有什麽錯?陳文把戒指塞到劉榮手中,轉身離開。看着這個男孩單純的背影,劉榮的眼眶有些發紅。
日子似乎就這麽回到了平常的瑣碎。唯一的波瀾是陳文發現,原來小靜完好地保留着自己送她的每一樣廢物,大嫂告訴陳文,自高中起,小靜一直暗戀他。
陳文沒有戳破。他的恐怖小說改了又改,在編輯眼裏還是一灘狗屎。這段時間,也隻有小靜一直照顧着飲酒貪歡,買醉度日的陳文,。還說出了經典台詞:
" 要麽好好活着,要麽趕緊死。"
身邊的朋友,有的結婚了,有的去玩樂隊了,合夥人把古董店留給了陳文,大學畢業的小靜則在他的推薦下準備去往南方。
似乎,隻有陳文還在原地停留。
在車站送别了小靜,陳文回到了隻剩他一人的古董店。陳文決定不再寫那些無聊的恐怖小說," 獨自等待 " ——他一筆一劃地爲自己的新作拟出了标題。
回看影片中的角色,比如劉榮,初看之時,很容易給她貼上綠茶婊的标簽。
但推己及人地想:" 生活本就不容易,我隻想活的快樂。"
這話也并非全無道理。
劉榮隻是比陳文成熟,這種成熟體現爲一種選擇,而無關對錯,無可指摘。
形形色色的人在我們的生命中匆匆往往,來了又走;有些人經過你身旁,住在你腦中,在你心裏鑽洞;有些人變成相片,堆在角落,灰塵像雪一樣冰封。
愛情從來就沒有四海皆準的道理。往者勿谏,來者尤追。别在原地迷走打轉,别在黑夜裏失落垂哭。既然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爲别人的回憶,那麽盡力讓它變得美好吧。
向前看,畢竟,沒準下一個進門的,就是你未來的對象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