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進行第六輪投票,産生了最終獲獎的 5 部作品。這 5 部作品是:楊志軍《雪山大地》、喬葉《寶水》、劉亮程《本巴》、孫甘露《千裏江山圖》、東西《回響》。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當代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文學獎項之一,代表着當代長篇小說創作的高度。自首屆至今,茅盾文學獎曆經 40 載,已評出 50 餘部各具特色的長篇小說。
從本屆獲獎作者的年齡看,出生于 20 世紀 50 年代、60 年代的作家各有兩位。出生于 1972 年的喬葉,是繼徐則臣之後第二位獲得茅獎的 70 後作家;也是繼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遲子建之後,時隔 15 年,又一位摘得茅獎的女作家。
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得票多少爲序)
楊志軍《雪山大地》
作家出版社 2022 年 12 月
楊志軍,1955 年出生于青海西甯,當過兵,務過農,上過大學,做過記者,現定居青島。
楊志軍大學畢業進入《青海日報》,曾多年常駐草原,與草原藏族牧民、草原靈犬藏獒共同經曆荒蠻而溫暖的草原生活,獲得深厚真實的荒原體驗,被譽爲中國荒原作家第一人。代表作《藏獒》三部曲發行百萬冊,在全國引發巨大浪潮,關于獒性與狼性的争論持續不絕,進而催生了人需要獒文化還是狼文化的道德反省,影響深遠。
獲獎作品《雪山大地》,延續楊志軍所鍾愛的藏地書寫,全景式地展現了藏族牧民傳統社會形态和生活樣貌的變遷。小說以父親 20 世紀 50 年代深入沁多草原、調查牧民生活爲主線,情節幾乎貫穿了雪域高原上生産、教育、商業、醫療、環保等一系列内容,生動地記載了諸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曆史事件,在描摹雪域高原滄桑巨變的同時,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生态與發展的主題貫穿始終,全景式展現了一部邊疆地區的發展史、一部牧民生活的變遷史、一部雪域高原建設者的精神史。
喬葉《寶水》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22 年 11 月
喬葉,1972 年出生于河南修武縣。2001 年,喬葉被選調到河南省文學院當專業作家,2020 年通過人才引進到了北京,擔任北京老舍文學院專業作家、北京作協副主席。
喬葉著有長篇小說《寶水》《認罪書》《拆樓記》《藏珠記》,中短篇小說《最慢的是活着》《打火機》,散文集《深夜醒來》《走神》等。2010 年,喬葉的《最慢的是活着》榮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除此之外她還獲得過莊重文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人民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寶水》是喬葉的長篇突圍之作。小說中的寶水村是太行山深處的正在由傳統型鄉村轉變爲以文旅爲特色的新型鄉村的代表,因爲轉型而獲得了多元力量的參與和支持,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人到中年的地青萍被嚴重的失眠症所困擾,提前退休後從象城來到寶水村幫朋友經營民宿。她懷着複雜的情感深度參與村莊的具體事務,以鮮明的主觀在場性見證着新時代背景下鄉村豐富而深刻的嬗變,自身的沉疴也被逐漸治愈,終于在寶水村落地生根。
劉亮程《本巴》
譯林出版社 2022 年 1 月
劉亮程,1962 年出生于新疆沙灣縣家。現爲新疆作協主席。
劉亮程被認爲是繼沈從文、汪曾祺之後,最經典、最暢銷的當代鄉土文學作家。20 年前,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讓劉亮程蜚聲文壇,随後的《在新疆》獲得魯迅文學獎。劉亮程長期僻居一隅,紮根新疆,這讓他似乎遠離當代文壇主流,但他在小說叙事方面的探索與創新,又不斷地挑戰當代文學日益複刻化的傾向,成爲當代文壇不容忽視的存在。從《虛土》《鑿空》《捎話》再到《本巴》,再加上《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等,劉亮程已然構建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小說世界與精神世界。
獲獎作品《本巴》以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爲背景展開。" 江格爾的本巴地方,/ 是幸福的人間天堂。/ 那裏的人都二十五歲,/ 沒有衰老沒有死亡。" 劉亮程曾表示,他最初的構想就是借史詩背景,寫一部關于時間的小說,因爲 " 文學說到底是時間的藝術 "," 寫作是用文字徒勞地壘築終将潰塌的時間之壩。時間不可戰勝,但作爲個體,我們至少還有時間去徒勞地抵禦時間,把自己經心選擇的事物留在文字中。"
孫甘露《千裏江山圖》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22 年 4 月
孫甘露,1959 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
孫甘露曾是先鋒文學的主将。《訪問夢境》《我是少年酒壇子》和《信使之函》等作品确立了他先鋒派代表作家的地位。20 世紀 90 年代之後,他将重心放在日常的文學活動和閱讀推廣,打造思南讀書會、上海國際文學周 …… 新作《千裏江山圖》2022 年完成,距離他上一部長篇小說《呼吸》已經過去 25 年。
《千裏江山圖》的書名借自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的青綠山水畫,隐秘地透露出小說背後的大時代。1931 年,由于叛徒出賣,位于上海的共産黨組織遭到敵人嚴重破壞,國民黨特務加緊搜捕中共地下黨員。1933 年 1 月,中共臨時中央被迫由上海遷至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瑞金 …… 從這段曆史出發,孫甘露在參考大量革命文獻史料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構造,創作了革命曆史題材長篇小說《千裏江山圖》,講述了一個關于明與暗、使命與陰謀、忠誠與背叛的驚險故事。作品融紅色題材、類型小說和文學筆法于一體,别開生面地書寫了曆史激流中的信仰之光。
東西《回響》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1 年 6 月
東西,1966 年出生于廣西天峨。現爲廣西文聯主席、廣西作協主席,廣西民族大學創作中心主任。
東西是餘華、蘇童等先鋒作家之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與畢飛宇、韓東、李洱、艾偉等被評論界稱爲 " 新生代作家 "。1996 年以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驚豔文壇,并斬獲首屆魯迅文學獎。長篇小說《耳光響亮》《後悔錄》《我們的父親》等都被改編爲電視劇。
獲獎作品《回響》以新聞事件爲靈感來源,講述了女警冉咚咚在偵查一樁情感兇案的同時,也陷入自身婚姻的迷局,并在逆境中與謎案、伴侶、個人心理展開多重博弈的故事。在小說結構上,小說采用奇偶章節分别叙述這兩條線索,其中融合了推理和心理探究的元素;在叙事上,小說采用案件偵破與感情探索的雙線并進的寫法,案件影響了人物的情感與生活,人物的情感生活又反作用于推動案件的偵破。雙線并行,形成了 " 回響 " 的效果,同時也呼應了小說的标題。今年 3 月,由馮小剛指導的同名改編電視劇《回響》播出後,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現代快報 + 記者 陳曦 張垚仟 姜斯佳
(圖源 出版社)
(校對 張靜超 編輯 陳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