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達财經,作者 | 肖灑,編輯 | 深海
房地産市場的溫度,藏在貝殼的财報裏。
近日,房産經紀服務平台貝殼控股(下稱 " 貝殼 ")發布中期業績,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淨收入 397 億元,相比 2023 年上半年的 398 億元略有下滑;淨利潤爲 23.33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40.49 億元下滑約 42.38%。
相比一季度,貝殼的降幅有所收窄。今年一季度,貝殼實現營收爲 164 億元,同比下降 19.2%;淨利潤爲 4.32 億元,同比下降 84.28%。
房産交易服務收入仍是貝殼的主要收入來源,上半年占比達到 65%,但存量房及新房業務的淨收入減少拖累了公司的整體營收。報告期内,公司存量房交易的總交易額同比減少了 8.7%,新房交易的總交易額同比減少 32.4%。
上半年,貝殼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淨額約 38.6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74.3 億元大幅下滑。
房産交易服務業務收入下滑,貝殼瞄上了新賽道,在經紀業務之外的家裝、租賃和住宅開發業務戰略地位提升。
從實際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多元化業務中的家裝家居和房屋租賃服務的淨收入均錄得大幅增長。住宅開發方面,此前傳出貝好家拿地的消息,目前這項業務仍在剛剛起步階段。
上半年淨利降四成
随着房地産行業的持續調整,作爲産業鏈上的企業,貝殼面臨盈利壓力。
8 月 12 日,貝殼公布的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1-6 月份公司淨收入爲 397 億元,同比微降 0.04%,主要由于存量房及新房業務的淨收入減少,被家裝家居及房屋租賃業務的擴張所抵銷。
在盈利方面,上半年貝殼的淨利潤爲 23.33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40.49 億元下滑約 42.38%;經調整淨利潤爲 41 億元,而 2023 年同期爲 59 億元。
1-6 月份,貝殼總交易額(GTV)爲 1.47 萬億元,較 2023 年同期減少 16.2%。其中,存量房交易的總交易額爲 1.02 萬億元,較 2023 年同期減少 8.7%;同期新房交易的總交易額爲 3871 億元,同比減少 32.4%。
交易額的減少,直接影響了貝殼以此爲基礎的收入水平。報告期内,貝殼來自存量房業務的淨收入爲 131 億元,同比減少 16.3%。其中,傭金收入同比下滑 17.5% 至 106 億元,來自平台服務、加盟服務及其他增值服務的收入同比減少 10.5% 降至 25 億元。
新房業務受到的影響更大,該部分帶來的淨收入從 2023 年上半年的 171 億元,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 129 億元,同比跌幅爲 24.9%。
公開數據顯示,2024 年 1-7 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 18.6%,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 24.3%,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 21.3%。目前,不少房地産的指标仍然處于下降之中,房地産市場總體仍處于調整中。
但同時,國内房地産市場經曆了第一季度的平淡表現,第二季度随著多項利好政策落地,交易逐步好轉。
受此影響,上半年貝殼的業績也呈現出前低後高的表現。
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爲 164 億元,同比下降 19.2%;淨利潤爲 4.32 億元,同比下降 84.28%;調整後淨利潤 13.92 億元,同比下降 60.91%。
受新房交易市場低迷影響,2024 年第一季度貝殼總交易額,由 2023 年同期的 9715 億元下降 35.2% 至 6299 億元,降幅達 35.2%。
5 月 17 日,央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推出樓市重磅政策,包括取消全國層面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下調房貸首付款比例和公積金貸款利率、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一系列穩樓市措施。
在此背景下,随着樓市成交量上升,進入二季度貝殼二季度業績大幅改善。
财報顯示,公司二季度實現總交易額 8390 億元,同比增長 7.5%;淨收入 234 億元,同比增長 19.95%;淨利潤 19 億元,同比增長 46.2%;經調整淨利潤 26.9 億元,同比增長 13.9%。
不過,二季度的回暖,這依然無法掩蓋其所面臨的增長頹勢。财報後,開源證券下調了貝殼 2024-2026 年 non-GAAP 淨利潤預測。
大和發表研究報告稱,由于鏈家店面較高的固定成本,調低貝殼 2024 至 2026 年每股盈利預測 1% 至 5%;基于較弱的市場情緒,調低公司預測市盈率倍數,由 23 倍降至 21 倍并下調目标價 12%,由 65 港元降至 57 港元。
家裝業務主動 " 踩刹車 "
相比地産中介業務,貝殼的家裝業務相對亮眼。
貝殼對家裝的布局,很早就開始了。公開資料顯示,2015 年,鏈家與萬科成立萬鏈初次試水家裝賽道,打響了進軍家裝闆塊的第一槍。
此後,貝殼在家裝領域進行一系列投入,并于 2020 年貝殼上線自營家裝品牌 " 被窩 ",其運營主體爲北京被窩裝飾有限公司。
根據天眼查 App,萬科鏈家 ( 北京 ) 裝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 3000 萬,在 2022 年 3 月更名北京被窩裝飾有限公司,同時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目前由貝殼美家科技(浙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 " 貝殼美家 ")全資持有。
此外,貝殼還通過一系列收購,豐富旗下的家裝矩陣。比如,起家于杭州聖都家裝,于 2021 年 7 月宣布與貝殼達成協議,後者以總對價 80 億元收購聖都 100% 股權。
2022 年 4 月,貝殼宣布,已成功完成對聖都家裝的收購,總對價爲 39.2 億元人民币現金及 4431.59 萬股公司 A 類普通股股權,聖都正式成爲貝殼子公司。
至此," 聖都 " 成爲貝殼旗下,除了 " 被窩 " 之外的又一品牌。官網顯示,聖都已完成江、浙、皖、滬三省一市的核心地級市場全覆蓋,及武漢、成都等全國多個一二線省會城市直營體系市場布局,并深耕華東布局全國,
除此之外,2023 年 10 月 11 日,貝殼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貝殼美家拟收購空間智慧(全稱 " 空間智慧裝飾裝修(北京)有限公司 ")剩餘的全部股權,合計支付最高約 15.5 億元。
貝殼表示,預期 2024 年上半年完成收購事項,交易完成後,空間智慧成爲貝殼全資子公司。
通過不斷收購加碼,貝殼的家裝闆塊營收增長迅猛。根據 2023 年年報,貝殼家裝家居業務合同額爲 133 億元,可比口徑同比增長 93%;淨收入取得 74% 的可比口徑同比增幅,達到 109 億元。
2024 年上半年,貝殼家裝家居業務的總交易額爲 76 億元,同比增加 24%;對應淨收入同比增長 59.9% 至 64 億元。
不過,目前貝殼家裝業務收入規模相對較小,且據财報,由于仍處于爬坡期,其經營利潤率相對低于房産交易業務。
此外,今年貝殼還主動放緩了家裝業務的擴張步伐。貝殼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在電話業績會上表示," 今年對我們家裝業務是主動放慢速度的一年……跑太快了,對面的風險是犧牲客戶品質和客戶的信任。"
毫無疑問,家裝的業務流程複雜、涉及人員廣泛且産品種類繁多,規模過快擴張會增加交付壓力,對品牌運營、口碑會形成考驗。未來貝殼家裝能否在規模突破的同時保證品質和口碑,還需要繼續觀察。
入局房地産開發
貝殼前身爲 2001 年成立的鏈家房地産經紀公司,2009 年 " 鏈家在線 " 上線,開始互聯網化嘗試,2015 年鏈家合并多家房産中介公司,開啓全國化布局。
2018 年 " 貝殼找房 " 平台正式上線,2020 年和 2022 年,公司相繼在紐交所和港交所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 5 月 20 日,年僅 50 歲的貝殼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左晖因病情意外惡化逝世,此後彭永東接過董事長一職。
2023 年 7 月 12 日,彭永東發布一封公開信,宣布啓動 " 一體三翼 " 戰略升級并進行相應的組織架構調整。
此前,貝殼的戰略是 " 一體兩翼 "," 一體 " 即存量房和新房交易業務," 兩翼 " 指家裝家居及普惠居住業務。
但在貝殼新的 " 一體三翼 " 戰略下,新增貝好家事業線,組建成經紀、家裝、惠居、貝好家四條事業線,分别對應着房産經紀、家裝、租賃和住宅開發。
其中,租賃業務在今年上半年收入實現 58.13 億元,同比增長 176.7%,主要來自省心租模式的在管房源增加。
而新設 " 貝好家 " 事業線,被認爲是這家中介巨頭,正式從房産交易向住宅開發探索。但是,一年時間過去了,相比之前在布局家裝領域時的高舉高打,貝殼在住宅開發方面的動作,則要低調一些。
據報道,貝好家在今年的土拍市場上先後作出嘗試,雖然未能在北京和廣州土拍市場上有所收獲,但到了今年 7 月底,貝好家控股的西安嘉家緻和置業有限公司在西安未央區成功拿下兩宗商住地塊,成交總價共計 1.34 億元。
天眼查 App 顯示,西安嘉家緻和置業有限公司由貝好家(西安)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 95% 的股權,後者是貝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孫公司。
但是,地産行業持續調整,貝好家似乎不打算直接介入房地産開發。貝殼對外介紹稱,貝好家的定位不是傳統房地産開發,而是數據驅動型住宅開發服務平台。目前,貝好家處于前期探索階段。
在業内人士看來,在當前市場行情下實打實地介入開發也不是明智的選擇,股權合作甚至做輕資本合作更适合貝殼。
實際上,在拿地當天,綠城管理就宣布簽約了貝殼這 2 宗地的代建,主要負責代建服務與品牌輸出保障。
不難理解,貝殼雖然深耕居住服務多年,在新房銷售端有極強的能力,但尚無大量房地産開發經驗,在項目投資、設計、營造等專業領域仍屬于 " 門外漢 "。
從營收貢獻角度來看,剛剛起步的地産開發業務,更像是一次對新業務摸索的驗證,目前對業績影響較小。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興業務及其他的淨收入僅爲 16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