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邊是冰,一邊是火。不造車的華爲,2024 年上半年華爲車 BU 淨利潤 22.31 億元,實現扭虧爲盈;造車百年的奔馳,2024 年利潤下滑 28%,亞洲市場銷量跌幅 7%,在華份額已被撬走不少,以緻裁員優化,賠償 N+9。
冰與火之歌 3D 環繞聲之下的中國汽車市場,周遭遍布着 " 陰陽怪氣 ",不造車的華爲,處處 " 陰陽 " 造車人,而極短的時間内,奔馳策劃精妙的廣告與文案回應。未見刀光劍影,卻是唇槍舌戰,幾年前任正非的一席話,如今再看,可謂是一語成谶!

2 月 20 日,餘承東再次現身,沒有任何一家車企的頭銜,堅定 " 華爲不造車 " 的承諾,卻不妨礙爲鴻蒙智行旗下的新車型 " 黃婆賣瓜 "。

發布會前,鴻蒙智行的一段新車對比邁巴赫 S680 的宣傳片,走紅于大街小巷," 淩波微步 "、" 踏水無痕 " 等等的刻在國人骨子裏的妙詞,從蒼白的紙張上躍然而起,将造車已有 140 年曆史的梅賽德斯 - 奔馳,狠且無情地踩在腳下。
" 大家不要嘲笑它!" 餘承東表示,邁巴赫已經非常優秀,幽默語氣間的另一層意思是——自家産品更是優秀。

僅此一句 " 陰陽 ",一時之間,風浪再起。不到一個星期内,奔馳連發多條微博回怼,更是拍攝一段廣告片,炫技空氣懸架,配文——打賭你絕對沒看過這麽 " 颠 " 的片子。
這段已經被水軍攻陷而不敢再露出的廣告片,大意是 " 校車行駛在颠簸路段,後排的小學生被震得喊叫,且故意耍鬧;換乘奔馳後,他們不斷喊叫卻戛然而止,因爲‘不震’了 "。

巧妙之處,不止一處,更有,宣傳片的最後:" 父親 " 微微一笑,看了眼後排訝異的 " 孩子 "。
一邊是陰陽,一邊是回怼,偌大的中國汽車圈,時不時就給大夥來一次唇槍舌戰的沉浸式體驗。

根據不完全統計,任正非共計對外提過兩次 " 華爲不造車 ",第一次在 2019 年,第二次在 2023 年。甚至的,針對不造車,曾簽發文件對外表态。
華爲爲何不造車,背後的邏輯是什麽?2013 年 12 月,任正非在華爲企業業務座談會上一番講話,讓人深思,原話是:" 合作夥伴是越多越好,但如果我們去集成,我們就樹立了一大堆敵人,就要去颠覆這個世界。誰要颠覆這個世界,那最後他自己滅亡了。所以我認爲還是要利用盟軍的力量,我隻要搭着你的船,能掙點錢就夠了,我爲什麽要獨霸這個世界呢?"

數據顯示,2022 年華爲車 BU 淨虧損 75.87 億元,2023 年淨虧損 55.97 億元,2024 年上半年淨利潤 22.31 億元—— " 掙點錢就夠了 " 的華爲,在短短幾年時間已然實現扭虧爲盈。
然而,現狀是,不造車的華爲俨然給人一種要獨霸車市的感覺。華爲不像博世,卻像放棄繼續做乙方而時刻在扮演着甲方角色的整車企業。
事實上," 遙遙領先 " 的廣告詞雖違反廣告法,極限詞的靈活運用,始終沒有指名道姓,謂之爲 " 無傷大雅 ";這次,依舊是餘承東,勇敢地站出來,敢于直面擁有 140 年造車曆史的梅賽德斯 - 奔馳,并硬剛邁巴赫 S680,友商對抗友商,顯然是将華爲擺在了 " 車企 " 這個角色的位置上。

" 大家不要嘲笑它 " 這類通俗易懂、老少都明的說辭,犀利程度絕對超越奔馳 " 當短期主義的喧嚣退去,最終留在賽道上的,一定是那些敬畏市場規律、尊重用戶、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 " 以及 " 無論油車還是電車,智能是豪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 多個文字組合而成的文绉绉、優雅之态。

做的還是一樣的事,但将角色轉換,難免成爲衆矢之的。任正非金句中透露出來的擔憂,如今再看,竟是一語成谶。

2 月 22 日,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 25 屆年會上,北京奔馳 CEO 段建軍毫無保留地痛斥 " 部分品牌爲了吸引眼球、收割流量,不惜采用虛假宣傳、操控水軍、抹黑競品等惡意競争手段 ",并袒露心聲," 真正的高質量發展,不是營銷噱頭的狂歡,而是對豪華品質的堅守!"

" 陰陽怪氣 " 讓大夥看了個熱鬧," 回怼 " 算也是無奈。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究竟需要 " 你死我活 ",還是 " 美美與共 "?值得深思。
視頻号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