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林庚從事互聯網行業,南開大學網絡教育專升本學曆。因工作需要,想提升學曆的他于去年聯系上常州華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銷售王松,以 10.3 萬元的價格購買了學曆提升服務,按 3:3:4 的比例分期付款。沒想到錢交了,機構卻疑似跑路。
" 不參加任何學習和考試就能拿證書 ""2023 年研究生保錄取 "…… 在華瑞教育銷售王松的朋友圈中,充斥着此類宣傳話術。包括林庚在内的不少人爲此心動,紛紛花錢與華瑞教育簽訂《學曆提升委托協議》。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打臉。先是和自己對接的銷售突然離職或失聯,然後公司也人去樓空,林庚們要求退款未果,于是選擇報警。面對采訪,相關高校招生辦老師直言," 不要聽機構說的不上學不考試,凡是掏錢就能上,肯定都是騙人的。"
" 學曆提升 " 陷阱并非個案。随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公衆對學曆提升的需求日益增長,一些不法分子瞄準這一 " 商機 ",謊稱能夠辦理可供查詢的正規高校畢業證書、學位證書,騙取被害人錢款。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曆:在上網時,會遇到網頁彈窗稱某機構不用考試就能拿到本科學曆,投入少、收益多,非常 " 誘人 "。事實上,這屬于典型的虛假廣告,嚴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損害人民群衆和高校的利益,破壞學曆教育制度的嚴肅性,影響高等學曆繼續教育的社會聲譽。
早在 2021 年 9 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就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高等學曆繼續教育廣告發布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高等學曆繼續教育廣告不得出現 " 無需學習 "" 無需上課 " 等虛假違規内容,不得出現 " 快速取證 "" 免考包過 "" 考不過退款 " 等對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然而,個别教育機構頂風違紀,通過互聯網等渠道發布虛假廣告,埋設 " 學曆提升 " 陷阱,導緻不少人上當受騙。
" 學曆提升 " 陷阱需要合力填平。首先,規範廣告發布行爲。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禁止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高校法人書面授權或省級自學考試管理機構審查備案,違規發布學曆提升廣告。各個網絡平台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高等學曆繼續教育廣告發布主體、内容的審核,通過設置關鍵詞對違規宣傳予以屏蔽過濾。相關高校也要主動作爲,對于發現涉及本校的高等學曆繼續教育違法違規廣告,應主動交涉,公開澄清,消除影響。
其次,嚴厲打擊詐騙行爲。以 " 學曆提升 " 爲名義,詐騙他人财物,數額較大的涉嫌構成詐騙罪。去年 12 月,成都市錦江區法院就宣判一起以辦學曆證書爲名騙取錢财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被告人陳某某因犯詐騙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 8 個月,并處罰金 3000 元。有關部門應嚴厲打擊 " 學曆提升 " 詐騙行爲,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讓不法分子付出沉重代價,形成震懾效果。
此外,摒棄不勞而獲的心态。天上不會掉餡餅,花錢買證書,往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了夫人又折兵。公衆必須樹立誠信意識,通過正規途徑提升個人學識,獲取相應學曆。同時要增強識騙、防騙意識,不要相信網絡上所謂的 " 學曆提升 " 虛假宣傳信息,不要幻想走旁門左道不勞而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