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近在眼前。
不料,卻有一部電影一波三折。
它就是《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
定檔最遲,定在大年初三。
放眼多年來的春節檔,這操作都極為罕見。
于是,很多網友以及行業人員都覺得,這顯然是要當炮灰啊。
它也成了今年春節檔最不被看好的電影。
恰好,我觀看了這部電影的首映。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改檔風波,究竟值不值得——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
其實從首映後的反響來看,《中國乒乓》的口碑有些出人意料,大有黑馬之相。
不止是觀衆,還有體育傳奇、參演過體育電影的圈内大咖,都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作為一部運動題材的電影,能夠赢得這個領域的大佬認可,極其不易。
《中國乒乓》聚焦的是我們熟悉的國球。
故事講述的是,上世紀 90 年代初的中國乒乓男隊。
彼時,面對異軍突起的瑞典隊,中國男乒在世界大賽接連失利。
全世界仿佛都給中國男乒下了判決書——
中國人統治乒乓球的時代結束了。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鄧超飾演的主教練戴敏佳出現了。
在意大利體育界,他被稱作「乒乓球教父」,聲名遠揚。
此時,他臨危受命,接到任教國乒教練的邀請,決定回國。
但,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這個決定。
一來,他原本在意大利享有極高的名聲和優渥的物質條件。
回到祖國,生活水平隻會一落千丈。
二來,任教國乒男隊其實就是接手一個爛攤子。
如果短期做不出成績,必然名聲掃地。
不過,以鐵腕著稱的他,沒有絲毫膽怯。
并在競選主教練時誇下海口——
「兩年内拿下斯韋思林杯」
帶着這般豪言壯語,他組建出了一支國家隊新軍。
但同時,也引來更多争議。
主力隊員(許魏洲 飾)是他的徒弟,雖然論資曆,是隊裡的老前輩。
但因為長期的肩傷,成了打比賽的一個大隐患。
入選的還有,失意老将(段博文 飾)。
年齡見長,單打成績不突出。
連他的家人也不支持他對乒乓的熱愛,隻盼望他找份「正經工作」。
有削球手(蔡宜達 飾)。
千度近視,被調侃為「瞎子打球」。
以及兩位年輕小将。
缺乏大賽經驗,更加不被外界看好。
新隊伍一出,所有人都不理解主教練的布局。
即使在内部,這支新軍也被當作「殘兵敗将」。
而最不被看好的,還是臨危受命的主教練。
在旁人看來,他任教後的一系列操作,完全捉摸不透。
同時,他本人還遭受着各種非議。
捯饬頭發,被說油頭粉面。
手戴名表,被說不務正業。
大舉改革,被說獨斷專制。
尤其是在執教後的世乒賽奪冠失敗,嘲諷和指責更是撲面而來。
正如導演所說:
「這部電影不是講如何取得成功,而是如何面對失敗。」
電影的看點,恰恰是這一群完全不被看好的人。
當時的國乒男隊,從巅峰跌入谷底。
國内失望,國外受辱。
好在,主教練頂住了各方壓力,堅持大刀闊斧地改革。
外人不看好的隊員,在他眼裡全是奇兵神将。
比如,負傷主力,雖然受到肩傷困擾,但配合治療依然能發揮強大實力。
最關鍵的是,他作為隊伍裡元老級的隊員,對所有人都是有如「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再比如,千度近視的削球手。
練了多年就是沒上過場。
外人看來很是不解。
而主教練确信,這就是他的「秘密武器」。
一旦上了球桌,定能出奇制勝。
還有大家完全陌生的「雙子星」。
外人更是不解,他為何要用兩個新人。
隻有他知道,這是國乒的未來。
在公開選拔隊員比賽時,兩人曾對打僵持不下。
他一眼看出兩人各有所長。
雙子星打法刁鑽,出其不意,放到國際賽場上,就是緻命武器。
最終,在戴敏佳的空前改革下,國乒男隊終于上演了一場逆風翻盤。
為多年來不被看好的憋屈,狠出了一口氣。
自始至終,他從未放棄過國乒必将重返巅峰的信念。
他堅信國乒不是無藥可救,堅信這幫隊員還有無限潛力。
盡管非議不斷,還屢遭挫折。
但他從沒有被打倒。
不僅這一次帶領國乒男隊逆襲,還将中國乒乓不服輸的精神永遠地傳承了下去。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有 137 分鐘。
但觀影時,根本不覺得長。
因為整個故事節奏非常緊湊。
一場接着一場的比賽,很容易帶動觀衆情緒,有一種沉浸式觀看比賽的體驗。
除了燃點,還有笑點和淚點。
其中蘊含的情感戲,讓每個普通人都感同身受。
尤其是孫俪飾演的妻子。
将一個站在國乒身後的家人形象,诠釋地十分動人。
丈夫抛棄意大利的優渥生活,回國後住在狹窄逼仄的房子裡,她沒有不滿;
丈夫首次奪冠失利被問責,她不懼領導,含淚維護着丈夫。
正是她的支持,給了丈夫堅實的後背,讓他能在訓練場上一往無前。
這樣令人感動的細節故事,不僅讓電影中的人物更加飽滿,也大大豐富了電影的情感内核。
讓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都能從中看到不一樣的華點。
老一輩的觀衆,看到的是歲月的情懷。
熟悉的大院,一大幫人圍坐在電視機前。
物質不富裕的年代裡,街坊鄰居一起看體育比賽,成了最難忘的消遣與快樂。
電影勾起的,不隻是比賽的回憶,更是對時光的回味。
中年觀衆,看到的是生活的撫慰。
事業和家庭自難兼顧,放棄哪個都心有不甘。
那些最現實的生活問題,既是戴敏佳的心結,也是無數中年觀衆的心結。
這股強烈的共鳴感,無形間讓觀衆與角色形成微妙的情感聯結。
而年輕觀衆,則能看到乒乓比賽的熱血澎湃。
從場上球員的緊張對打,到場邊裁判的嚴厲判決,再到場外觀衆的加油呐喊。
這一場場精彩的巅峰對決,紛紛呈現眼前。
讓觀衆也能跟着一起重溫當時的激情和刺激,感受國球的魅力。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
燃!
而對于當下的所有觀衆,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更為特殊的意義。
在疫情三年放開後的現在,許多觀衆都剛從病症中逐漸恢複。
球場上的一聲聲「飒」,無形間給了我們别樣的感受。
那不僅是球員在賽場上赢球時的叫喊,更是為我們生活提起的呐喊。
将國乒永不服輸、逆風翻盤的精氣神,延續到現實中我們每個人身上。
可以說,本片其實是今年春節檔真正的合家歡電影,适合各個年齡段的觀衆。
而且,乒乓球作為國球,我們從小就接觸。
真正可以做到「零門檻」觀影。
有意思的是,銀幕内講的是逆風翻盤。
銀幕外也經曆了許多波折。
從定檔以來,《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也在一些人眼裡,成了一部不被看好的影片。
電影意外地與現實形成巧妙互文。
身處逆境的,不隻是當年的國乒隊,也是這部《中國乒乓》的境遇。
其實我一開始也沒有對這部影片抱很大的期待。
沒想到,看完影片卻感到意外的滿足。
不止是熱血沸騰,還有一種振奮的感覺。
會沉浸到角色的情緒中,并在最後奪冠時熱淚盈眶,激動歡呼。
稱得上是疫情三年來最振奮人心的電影。
所以說,好飯不怕晚。
雖然到大年初三,影片才正式上映。
但憑着電影内外的那股沖勁兒,它完全可能成為一匹強勁的黑馬,上演一場春節檔的絕地反擊。
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多等兩天,值得!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