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走過了第四十個年頭。
是重要節點,也是全新起點。
作爲多年的港片影迷,我始終相信:
港片不死。
這四個字,可做兩種解釋。
一是,每年都仍有許多港産佳作問世,不管是全新的風格還是熟悉的味道,影迷依然能從香港電影中獲得強烈的滿足感。
二是,如今的香港電影像往日一樣,依然在各方各面影響着華語影壇乃至亞洲影壇。
先說前者。
香港繼續有好片。
這從每年的金像獎提名名單中便可窺見一斑。
今年的第 41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将于 4 月 16 日舉行。
我仔細看了看提名,不得不說,今年算是金像獎的 " 大年 "。
就從重要獎項一一聊起吧。
最佳影片獎,入圍五部,除去因場外原因退出評選的《給十九歲的我》,還有《正義回廊》、《明日戰記》、《神探大戰》、《窄路微塵》這四部電影參與最終競逐。
題材多樣,風格不同。有新導演帶着處女作驚豔亮相,也有老導演拍拿手好戲舊夢重溫,有展現香港電影工業實力的科幻大片,也有彰顯香港電影人文關懷的文藝佳作。
四部電影裏,我個人最看好也最希望《正義回廊》拿獎。
事實上,《正義回廊》一共拿到了 16 個獎項的提名,也是本屆金像獎的最大熱門。
《正義回廊》改編的是香港前些年有名的 " 逆子弑親碎屍案 ",題材有噱頭,拍法卻不追求噱頭,抽絲剝繭,娓娓道來。
(《正義回廊》劇照)
影片前半段,導演帶着觀衆冷靜地回顧了案件的前因後果,走進了殺人者男主角張顯宗的内心世界,了解了他的殺人動機。後半段片鋒一轉,法庭戲成爲了影片的主線,這也讓另一個男主唐文奇悄然間變成了更重要的角色,通過法庭上的多方交鋒和陪審團成員之間的争論,導演想告訴觀衆,貌似被裹挾的從犯唐文奇或許才是主謀,而片尾唐文奇被無罪釋放的事實,更是讓諷刺程度無限加深。
可以說,這部電影像是《踏血尋梅》和《十二怒漢》的 " 愛情結晶 ",有力度也有深度,對于喜歡港片的影迷來說,看《正義回廊》,絕對會内心一震。
《明日戰記》是預算不低的科幻大片,劇情不算複雜,但視效足夠驚豔,讓觀衆看到了如今香港電影工業的不俗水準。
(《明日戰記》劇照)
它的入選,體現出了金像獎的多元化。金像獎不光表彰作者電影,也鼓勵商業大片。香港電影從來都不會追求曲高和寡,讓更多的香港電影取得高票房,讓更多人走進電影院看香港電影,是一手打造出《明日戰記》的古天樂等香港電影人孜孜以求的事情。說白了,電影是藝術,也是産業,想把産業搞好,得依托于工業,而促進電影工業發展的,正是《明日戰記》這種影片。
《神探大戰》是 " 銀河系 "(銀河映像)老牌大導韋家輝的新作,源出于他當年與杜琪峯合作完成的名作《神探》,舊瓶溫出新酒,還是熟悉的味道。
(《神探大戰》劇照)
作爲香港最有才華的作者之一,韋家輝創作的劇本永遠都在燒腦和繁複中透着一股子強烈的癫狂氣質,結合劉青雲的表演,這種氣質在《神探大戰》中更是被彰顯得淋漓盡緻。如果說這部電影有什麽缺點的話,大概是少了杜琪峯的參與,在視聽語言上顯得較爲保守,但時隔多年能看到韋家輝續寫《神探》,已經是欣慰之至,不敢多求了。
《窄路微塵》講的是疫情下小人物的故事。拍疫情中普通人的抱團取暖,容易爲求溫情而刻意煽情,犯做作的大忌,但《窄路微塵》拍得克制,紮紮實實講故事,認認真真寫角色,以細節動人,以真誠感人。
香港電影的核心永遠都是一個 " 人 " 字,不管是江湖情義還是底層情懷,都是香港電影一直以來注重且擅長書寫的内容,或者說,香港電影的一大魅力,也正在與其厚重的人文關懷。《窄路微塵》入選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窄路微塵》劇照)
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基本一一對應。《正義回廊》的導演何爵天、《神探大戰》的導演韋家輝以及《窄路微塵》的導演林森都有入選。其中,何爵天和林森都是新人導演,初次拍電影長片就獲得金像獎的肯定,也符合金像獎近年來鼓勵年輕人創作的大方略,畢竟,他們代表的是香港電影的未來。
另一位入圍最佳導演獎提名的是《飯戲攻心》的導演陳詠燊,這部電影在内地上映過,用的片名是《還是覺得你最好》,主演是黃子華和鄧麗欣,口碑不錯,被很多人形容爲港版《愛情神話》,頗爲貼切。陳詠燊之前便靠《逆流大叔》提名過最佳導演獎,這次二度提名,算是在金像獎上紮穩了腳跟。
這幾位裏,我最看好何爵天拿獎,新人導演拍處女長片,卻看不到絲毫稚氣,運鏡叙事雖有炫技之嫌,卻盡顯才華與想象,不隻是未來不可限量,如今已不能小觑。
( 《正義回廊》的導演何爵天)
再說表演獎。
最佳男主角獎的争奪極爲激烈,甚至可說是慘烈。《正義回廊》的兩位男主,麥沛東和楊偉倫,誰拿獎都是實至名歸,雙黃蛋也可能性極大。這兩位在片中的表演看不出任何表演痕迹,渾然天成,令人看過難忘。與他們競争的是《神探大戰》的男主劉青雲和《窄路微塵》的男主張繼聰。
劉青雲的演技毋庸置疑,演癫佬又是拿手好戲,穩定發揮,值得一個提名。
張繼聰則是從配角一步步演到主角的中生代實力派,在《窄路微塵》中他的表演于無聲處聽驚雷,把小人物窄哥這個角色刻畫得有血有肉,讓人共情,也配得上入選金像獎提名名單。
(《窄路微塵》劇照)
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有熟悉的面孔也有新人。張艾嘉,這位華語影史最重要的女演員之一,憑借《燈火闌珊》再次拿到金像獎提名,其實對于她來說,榮譽早就如同浮雲,堅持拍戲,不爲拿獎,爲的是對電影的熱愛和對新人的提攜。但她既然還在演戲,演技又如此之好,金像獎這樣的大獎,給她提名也是應當應分。
鄭秀文則顯然是對金像獎影後 " 望眼欲穿 ",陪跑多年,這次她憑借《流水落花》入選,不知道能否如願,這也是今年金像獎的一大看點了。
(《流水落花》劇照)
蘇玉華憑借《正義回廊》入圍影後提名,但她在片中戲份略少,競争力稍顯不足。已經拿過一次影後的毛舜筠倒是這屆影後的有力競争者,她在《巨星養成記》裏将母親一角演得細膩動人,十分出彩。
新面孔是《窄路微塵》的女主角袁灃林,她在片中演一位單親媽媽,拿出了不同于稚嫩面孔的成熟表演。
總的來說,金像獎對于影迷的價值,當然還是在于電影本身。金像獎貢獻出的片單,足以作爲一份觀影參考,讓影迷看到許多新片好片。
回到開頭。介紹金像獎提名,說的是 " 香港繼續有好片 ",那麽除了持續出産新片,香港電影還在從哪些方面影響華語影壇甚至亞洲影壇呢?
首先是行業内的交流。
這在三月份剛剛結束的亞洲影視娛樂論壇(EntertainmentPulse)中體現得最爲明顯。這項活動與香港國際影視展 ( FILMART ) 同期舉行,論壇雲集了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蔣德富和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侯鴻亮等多位業内大咖擔任演講嘉賓,深入探讨了一系列專題,涵蓋「戀愛實境節目的熱潮」、「解構 Web3 在娛樂行業的應用和影響」、「國漫電影出海:中華文化的軟實力?」等,爲與會者提供了市場的最新情報。
會上,印度最大的上市電視網絡公司 ZEE 娛樂的亞太區業務副總裁及區域主管 Sanmesh Thakur 表示:
" 我們應該因應觀衆的期望來制作作品。如果亞洲創作者刻意爲西方市場制定創作計劃,就很容易忽略本地市場,失去焦點。相反,我們需要了解目标觀衆和市場的趨勢。在我們的作品開始吸引西方國家的觀衆之前,我們需要先從我們的主要受衆那裏得到認可。"
把目光拉回到本土市場,是亞洲創作者的共識之一。
NBCU 的副總裁 Linfield Ng 也發表了重要看法:
" 真實性和情感聯系是創造一個引人注目的節目的要訣。關鍵是,我們并非要制作一個事先寫好的劇目,而是讓參賽者知道他們在節目中的選項,最終必定由他們來選擇怎樣在電視上呈現自己。當然,好的表演會造就成功的節目,但我們必須确保其真實性。"
這說的是内容上的求真求誠。
尋找共識,完成交流,是亞洲影視娛樂論壇存在的意義。
除此之外,3 月 15 日舉辦的數碼娛樂論壇 ( Digital Entertainment Summit ) ,則探讨了影視行業與 Web 3 技術結合的可能性,嘗試爲觀衆和消費者提供更佳更刺激的虛拟娛樂體驗。
會上,獅門影業的執行副總裁及環球産品與體驗主管 Jenefer Brown 表示:
" 形成社區并擁有發言權的想法是網絡 3.0 的基礎。網絡 3.0 讓我們能與我們的粉絲直接溝通和接觸。我們的粉絲可以和我們一起創作,這是一個雙赢:我們在創造收入,也在給粉絲他們想要的東西。對于片商和知識産權擁有者來說,最困難的是要确保他們版權受到保護,但同時意識到人們也想要在這個空間裏參與和創作。"
Gusto Collective 集團的執行合夥人張永隆也發表了相關看法:
"Web 3.0 有 3 個核心領域可以幫助品牌,首先,數碼賦權,你銷售的不再是實體作品,而是數碼化的身份認證。其次,開啓新的渠道和體驗,使品牌能夠與他們的消費者接觸。最後是,建設社群。關于讓你忠誠的消費者擁有品牌的一部分,并幫助推動品牌的共同成長,歸根到底,這些新渠道都是爲了凝聚你的社群,創造更多的顧客接觸點。這是一個從消費者共同創作到共同擁有的轉變。"
大家的共識是,科技會改變創作和消費兩端,而科技帶來的最大優勢,将是社群的建設。
舉辦論壇,爲的是交流,是連接,是希望能讓香港和内地乃至亞洲的影視娛樂産業共同進步,一起發展。
一年一度的亞洲電影大獎,也懷有同樣的目的和期待。
過去兩屆的亞洲電影大獎都在韓國釜山舉行,今年則回到了香港,在 3 月 12 日舉辦了盛大的頒獎典禮。
讓亞洲電影人齊聚一堂,是亞洲電影大獎的意義所在,而在疫情之後的 2022 年,這種意義尤其顯得非凡。
今年的亞洲電影大獎,群星彙聚,出席典禮的電影人,包括國際知名大導演張藝謀、是枝裕和、濱口龍介、拉夫 · 迪亞茲、達赫讓 · 奧米巴夫、陳可辛等,以及著名演員洪金寶、阿部寬、劉嘉玲、鄭裕玲、吳君如、西島秀俊、樸海日、鈴木亮平、張譯、哈琵薩爾馬、池昌旭、周秀娜等。
幾個重要獎項,濱口龍介的《駕駛我的車》獲得最佳影片大獎,梁朝偉則憑借《風再起時》獲得影帝殊榮,拿到影後的湯唯最體現亞洲電影大獎的特點,中國演員主演韓國電影《分手的決心》,亞洲電影人之間的合作交流,莫過于此。
我印象最深的是洪金寶在獲得終身成就獎之後的發言。
他說:
" 我本來很平靜,這一刻突然想哭,這三年在疫情之中,我們電影圈很靜,動作電影更靜,我沒事幹隻好去買菜,吃完午飯下午再去買菜做晚飯。我有時候覺得我和電影沒關系。聽說亞洲電影大獎要頒這個獎給我,我很意外也很高興。"
這幾年,香港電影人過得并不容易,但艱難時刻已經過去,大好前景便在眼前。
不管是亞洲影視娛樂論壇、數碼娛樂論壇還是亞洲電影大獎,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都是香港影視娛樂博覽的一部分。
這已經是香港影視娛樂博覽舉辦的第十九個年頭了。
總有人會問:
如今的香港還是那個亞洲影視娛樂之都嗎?
面對這個問題,香港影視娛樂博覽每年都在用事實給出答案。
END
編輯 / 重案組之虎
商務 / 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