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光錐智能,作者 | 郝鑫
" 美圖是一家 AI 公司 ",美圖在 2023 年财報的一開頭就迫不及待地重申了自己的 " 新身份 "。
這背後源于美圖去年到現在對 AIGC 的一連串瘋狂押注。
2023 年 6 月,美圖一口氣發布了美圖視覺大模型 MiracleVision 和六款 AI 産品,覆蓋了 AI 圖片、AI 視頻、AI 設計和 AI 數字人多個領域;
2023 年 10 月,視覺大模型 MiracleVision 升級至 3.0 版本,産品應用滲透至電商、廣告、遊戲、動漫、影視行業;
2023 年 12 月,視覺大模型 MiracleVision 再次更新至 4.0 版本,同時探索 AI 設計領域;
2024 年,Sora 熱潮來襲,美圖高調官宣布局視頻生成。趕在 3 月底,正式發布了 60 秒的大模型視頻生成效果 MV;
官方釋出消息,6 月即将迎來新一波的産品更新。
在美圖變得厚重之後,産品架構也越來越像 Adobe。
美圖搭建起了以奇想智能爲底座,開放平台爲中間層,産品應用爲頂層的三層架構。對标 Adobe 的 Creative Cloud 服務,美圖應用層也聚合了圖片、視頻、設計類産品。針對企業側,Adobe 推出了企業方案,美圖則開拓 " 生産力 " 場景,形成了美業等行業解決方案。
去年,Adobe 在一衆 AI 明星獨角獸公司中殺出重圍,憑借 Firefly 的 AI 新故事,市值上漲超過 1100 億美元。
老牌公司資曆、形似的産品架構、定位于生産力工具、相似的 AI 戰略,中國的美圖能否再次上演 Adobe 的劇本?
從美顔到生産力,AI 讓美圖變厚
在這波 AIGC 技術潮來臨之前,美圖的王牌産品是美圖秀秀,以美顔、P 圖爲核心功能收獲了市場的 C 端用戶。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Q3,美圖秀秀的活躍用戶數超過了 1.2 億,遙遙領先于同行業的其他 APP。
盡管穩坐拍攝美化行業的第一把交椅,但美圖秀秀背後的問題也很明顯——增長乏力,幾近停滞。
美圖 2023 年年報顯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月活躍用戶數約 2.5 億,同比增長僅 2.6%。在美圖重新整合業務後,生活場景(包含美圖秀秀、美顔相機、BeautyPlus 等産品 ) 的月活躍用戶數下降了 0.5%。
就在流量接近枯竭,老業務來到天花闆的危急關頭,美圖終于找到了 AI 這根救命稻草。
AI 帶給美圖整個公司最大的改變是把壁壘做厚,從純做 2C 的工具産品延伸至 2B 行業解決方案。
美圖将業務重新做了劃分,從大類上分爲影像與設計産品、美業解決方案、廣告和其他四類。AI 的塑造重組集中體現在了影像與設計産品以及美業解決方案。
(光錐智能制圖)
影像與設計産品在内部又細分爲了 2C 産品的生活場景和 2B 的生産力場景,比如被人熟知的美圖秀秀、美顔相機等攝影、修圖産品就歸屬于生活場景業務。
抓住 AI 工具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點,美圖新開辟了包含美圖雲修、美圖設計室産品的新業務線,主要服務于專業人士的商業攝影、商業設計和專業視頻編輯。
AI 同時也擴大了美圖的行業滲透範圍,此前,圍繞 " 美 ",美圖的行業解決方案僅輻射了健康和美妝零售行業,但現在半徑進一步擴大,擴展至電商、零售、營銷、遊戲、影視、廣告、動漫等多個行業,希望尋找到更多增長的可能性。
應用産品和業務解決方案就像是新抽出的枝條,往下還是得靠中間層各種單點 AI 技術和底層大模型的支撐。
近些年來,美圖在研發上的投入毫不吝啬。官方顯示,2010 年,美圖成立了研發部門美圖影像研究院,研究的方向包括了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計算機圖形等 AI 領域。
自 2020 年至 2023 年,其研發費用占總費用支出将近一半,2023 年研發費用支出占到美圖總收入的 24%。
盤點過美圖這些年積累下的 " 家底 ",從對人臉五官的識别、表情的分析到服飾、發型、動作、美妝、美型技術,可以發現美圖的技術優勢在于圍繞 " 人 " 的美學理解上,也更多都是小模型就能解決的問題。
僅從結果來看,美圖在大模型領域,尤其是 AIGC 所需要的大語言模型和擴散模型的積累并不算十分深厚。
按照美圖計劃,奇想智能 AI 視覺大模型至少要具備圖像生成、視頻生成的基本能力,這兩者都對模型的理解、推理有很高的要求,特别還要達到行業的标準。若與同期字節跳動、網易伏羲等玩家比較,美圖的技術短闆變得更加突出。
或許也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美圖正在試圖以投資、收購方式來拉齊技術水平。财報顯示,去年一年,美圖投資了一家可用于訓練和推理的 AI 芯片公司,一家由高校教授創立的多模态大模型公司以及一家營銷技術公司。
吃到 AIGC 的第一波紅利
勇于折騰,但頭破血流,是過去美圖的寫照。踩過手機、社交、社區的坑,趟過比特币的河,最終還是得回到 " 變美 " 這條主賽道。
但 AI 似乎成爲了例外,不僅成功讓美圖跳出了 " 怪圈 ",還讓其看到了 " 錢途 "。
美圖已經吃上了 AIGC 的第一波紅利。據其 2023 年年報顯示,美圖實現總收入 27 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 29.3%;經調整後歸屬于母公司權益持有人淨利潤 3.7 億元,同比增長 233.2%。
(圖源:富途)
具體到各項業務,2023 年與 AI 關聯度最高的美圖影像與設計産品業務的收入爲 13.27 億,同比增長 52.8%,遠高于其他業務增速。
(圖源:美圖财報)
原因在于,當 AI 功能全面嵌入到美圖的各個産品線後,直接拉動了用戶付費訂閱。财報顯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美圖付費訂閱用戶數超 911 萬,同比增長 62.3%,創曆史新高。
這樣的成績對一家老牌公司來說難得可貴,有了新的增長才有了新的故事可講。苦苦困于轉型的美圖也終于在生産力的場景中發現了新的增長。面向 2B 的美圖設計室,去年 6 月份上新 AI 功能,僅不到半年的時間,收入已超過 100 萬元,同比增長 229.8%。考慮到美圖的業務體量,100 萬元的收入在整體業務中發揮的作用仍相對較小。
" 美圖有可能成爲國内第一家能規模盈利的視覺大模型公司 ",經過一年的試水,吳欣鴻對大模型的商業轉化能力充滿了信心。
在大模型背景之下審視美圖,别人拿着錘子找釘子,而美圖手握用戶、産品場景,守着一堆釘子去砸錘子。
吳欣鴻認爲,美圖的競争優勢在于其在美學領域的深厚積累、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豐富的使用場景。美圖的數億月活用戶,更是爲美圖提供了一個快速驗證新産品的平台。
基于此,美圖的大模型思路是:垂直大模型 + 應用場景 + 商業模式。
模型能力和場景落地在第一部分已經分析過,故這部分将重點落到商業模式的讨論。
結合美圖各業務營收占比來看,美圖的商業模式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過去美圖主要是面向 C 端的生活場景,商業模式主要靠導流,如廣告、電商、遊戲等,或者金融等增值服務。
而現在在 AI 加持下,賺錢的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
在個人用戶層面,除了傳統 SaaS 的付費訂閱模式,AI 還衍生出了按 token 付費模式。據悉,美圖正在計劃推出個名爲 " 美豆 " 的高頻 AIGC 用戶單購付費體系。在企業用戶層面,新增加了 API 調取收費模式,按使用量采購收費模式以及大模型定制化解決方案模式。
營收來源的多元化,意味着美圖未來擁有了更多的營收能力,但就目前而言,美圖落地行業的步伐才剛開始,新開拓的 2B 行業能給美圖帶來的營收還相當有限。
做 AI 時代的 Adobe,美圖能行嗎?
吳欣鴻在一次采訪中透露,在 AIGC 爆發前,美圖長期存在着 " 工具自卑 "。彼時,工具天花闆底、容易被複制、用戶易流失、變現困難的問題總是萦繞在美圖頭上。
" 現在,一切都成爲了過去式。全球新興的 AI 公司,很多都是 AI 工具,所以我們的目标也越來越清晰了 ",吳欣鴻道。
做 AIGC 時代的生産力工具成爲了吳欣鴻的新目标,而放眼全世界,無論是 AI 1.0 還是 2.0 時代,最好的标杆莫過于 Adobe。
實際上,美圖正在變得越來越像 Adobe。
從業務架構上觀察,Adobe 的核心業務分爲兩塊:數字體驗和數字媒體。前者定位于企業的數字化營銷;後者則是由 Photoshop、Illustrator 等軟件組成的全家桶。其中,數字媒體部分又由兩大拳頭産品組成,一個是針對影像編輯和設計的 Creative Cloud,另一個是以 PDF 文檔爲核心的 Document Cloud。
(圖源:Adobe 官網)
對應到美圖,其美業解決方案類似于 Adobe 的數字體驗服務,AI 影像聚合服務的整個産品應用層 Adobe 的 Creative Cloud 服務,同樣形成了圖片、視頻、設計類的産品的全家桶。
擁抱 AIGC 新技術,兩者都保持着相同的思路。當大模型如潮水般湧向世界的時候,美圖和 Adobe 的第一想法,不是要去盲目追趕風潮,而是思考如何把 AIGC 與現有的工作流相結合。于是,我們看到 Adobe 與英偉達合作訓練圖形模型,發布 Firefly 内嵌到 Photoshop、 Illustrator 等産品中;美圖自研視覺大模型,用 AI 的能力升級改造舊産品,創造新的生産力價值。下一步,兩家公司又不約而同地瞄準了音視頻生成方向。
AIGC 之于美圖和 Adobe 也不僅僅是新的産品功能,而是能在整個生态中流轉循環,簡化工作流程,實現降本增效。
諸如 Midjourney 一類的産品,多以網站的形式存在,完成制作後遷移到其他地方的成本很高,無法像 Adobe、美圖與其他工具産生聯動。爲了完成生态的閉環,美圖于去年專門收購了一家專業設計師網站 Zcool Network,以期能進一步豐富上下遊的鏈條。
盡管如此,美圖追趕 Adobe 的道路仍然困難重重。
首先是擺在眼前的客觀差距。美圖和 Adobe 大部分以軟件産品的形式來交付,其中衡量其盈利能力水平最重要的标準就是毛利率。軟件标準化的本質決定了毛利率相對較高,平均水平一般在 60% 以上,優秀的 SaaS 公司毛利率能在 90% 以上。
财報裏,美圖 2023 年的平均毛利率爲 61.4%;美圖 CFO 顔勁良曾介紹,美圖影像與設計産品業務中每個産品的毛利率在 70%~75% 之間,而 Adobe 去年數字媒體的毛利率達到了 96%。
同樣嚴峻的還有付費滲透率指标,國内的用戶付費意願低于國外市場,上一個階段如此,AIGC 來臨後依然沒有完全扭轉這個現狀。目前美圖的整體付費滲透率爲 3.7%,AI 賦能的生産力場景情況稍好,但也隻有 6%。而同期國外引入 AI 功能的産品平均付費率約在 20%~30% 以上。
美圖殺進生産力工具賽道氣勢雖足,但還是新手。一方面在産品市場占有率上無法與 Adobe 這類公司相比較,另一方面美圖如今推出的一系列新産品都面臨着同質化的危險。
美圖生态中的智能修圖、AI 商拍、數字人、視頻剪輯、文生圖等産品,單獨拎出來都是一個獨立的賽道,每個賽道上都充斥着大廠和創業公司。以 AI 商拍爲例,據光錐智能了解,大部分涉足電商、營銷闆塊的創業公司都将其作爲一個考慮方向,一些早期進入的公司已經能通過服務大客戶來獲取行業數據,跑通商業模式。
上述所提到的問題,不僅僅屬于美圖,更是中國所有 SaaS 類公司共同的難題。差距越大,意味着可提升的空間也越大。
截至目前,Adobe 已經釋放出了一些積極的信号。比如,Firefly 有效支撐了 Creative Cloud 系列産品的漲價,去年平均漲幅一下子拉到了 9%,高于此前的 8%、5%。
站在 Adobe 的肩膀上,美圖能否更具有競争力,徹底跳出 " 工具自卑 " 的怪圈,還需市場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