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8 日訊,大盤全天震蕩調整,三大指數均小幅下跌,指數黃白分時線走勢分化,科技類題材股相對活躍。盤面上,華爲概念股持續活躍,捷榮技術、冠石科技、華映科技、創耀科技等超 10 股漲停。衛星導航概念股午後大漲,中英科技、華力創通、司南導航均 20CM 漲停。光刻機概念股開盤走強,聯合精密、張江高科、百川股份等漲停。減速器、機器人概念股震蕩反彈,威力傳動 20CM 漲停,光洋股份漲停。下跌方面,遊戲、傳媒股集體調整,電魂網絡、中原傳媒跌超 9%。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 2600 隻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 6818 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 850 億,成交金額自 8 月 22 日以來再度跌破 7000 億。
闆塊方面
闆塊上,衛星導航闆塊漲幅居前,震有科技、華力創通、司南導航大漲 20%,海格通信、中國衛通、高斯貝爾漲停,航宇微、四川九洲、金信諾等個股同樣漲幅居前。消息面上,華爲今日開啓 Mate 60 Pro+ 預訂,爲全球首款搭載雙星衛星通信的手機,支持天通衛星電話及雙向北鬥衛星消息。
華泰證券表示,我國衛星導航相關技術不斷成熟,政策支持與應用場景拓展爲衛星導航産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随着消費電子、智能交通等商業場景的開拓,民用市場對衛星導航的需求逐漸放量。在技術成熟、政策支持和需求放量三大因素的共振作用下,我國衛星導航産業即将迎來快速發展,衛星導航産業公司将受益。
此外,随着市場對于華爲産業鏈的逐步挖掘,星閃概念也在市場中開始發酵。創耀科技大漲 20CM%,榮聯科技、高鴻股份漲停,當虹科技、九聯科技等個股同樣漲幅居前。所謂的 NearLink 星閃功能,是新一代無線短距通信技術,該技術相比藍牙技術,功耗降低 60%、傳輸速率提升 6 倍,具備更低時延、更穩定連接抗幹擾能力,覆蓋距離提升 2 倍,連接數提升 10 倍。
從市場角度分析,由于衛星導航屬于較爲明牌的方向,因此算是華爲鏈中率先啓動的概念,但随着資金的連續拉升後,相關核心标的皆已來至相對高位。對于沒有獲得先手籌碼的資金而言,後續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華爲鏈内部的挖潛之中,因此随着行情的延續,不僅僅是星閃概念、包括像折疊屏産業鏈,鴻蒙系統等軟件的低位細分後續或仍存在着補漲的機會。
另外光刻機、光刻膠闆塊同樣迎來修複,其中同飛股份 20CM 漲停,張江高科 3 連闆、聯合精密、東方嘉盛、百川股份漲停,騰景科技、電科數字、聯合光電、炬光科技等個股漲幅居前。開盤階段,情緒龍頭張江高科的快速上闆,成功向上開拓了闆塊的市場高度,但華爲鏈其餘方向陸續爆發,光刻機闆塊的強度反而有所下降,闆塊中多數個股都呈現出沖回落的走勢。在當前的量能無法實現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即使光刻機概念股後續仍具進一步沖高之空間,那也大概率是以震蕩向上的形式所進行的,應對上不宜情緒追漲,耐心等待分歧整理的機會再擇機低吸或更爲穩妥。
個股方面
個股層面來看,開盤階段冠石科技與華映科技快速漲停,奠定了科技方向全天反彈的基調。而随着午後衛星導航核心标的華力創通的反包上闆,更是将短線情緒推向高潮。華力創通今日再度漲停後短短 9 個交易日,整體漲幅已 160%,成爲當之無愧趨勢龍頭,而捷榮技術與華映科技也不遑多讓,一個走出了 8 天 7 闆,另一個上演 5 連闆。故在上述高标成功打開市場高度後,在資金模仿效應下,或存在着更多的補漲機會。下周看采取看高做低的策略,隻要上述情緒高标依舊維持着強勢上漲結構的話,可重點在一些延伸細分中去尋找一些剛剛啓動低位标的。
後市分析
截至收盤,滬指跌 0.18%,深成指跌 0.38%,創業闆指跌 0.35%。滬深股通因香港黑色暴雨今日暫停交易。
今日市場整體呈現出結構性分化,以華爲鏈爲代表的科技題材方向再度全線走強,而三大股指均小幅收跌,量能更是再度萎縮至 7000 億之下。就指數而言,目前仍未出現明确的止跌企穩信号,不排除進一步向下探低的可能。但由于科技股方向資金大舉流入,并且市場高度被進一步打開,下周大概率仍将反複活躍,因此對于當下的盤面應對上,秉承着 " 輕指數,重個股 " 的策略,下周關注的重點依舊聚焦于華爲産業鏈及其延伸方向。
情緒指标來看,今日市場情緒有所回暖,不過依舊處于低迷區以下,随着科技股行情持續演繹,後續的市場情緒有望進一步提升。
市場要聞聚焦
1、乘聯會:8 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71.6 萬輛 同比增長 34.5%
财聯社 9 月 8 日訊,乘聯會發布數據,8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 79.8 萬輛,同比增長 25.6%,環比增長 8.2%。今年以來累計批發 507.8 萬輛,同比增長 38.5%。8 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71.6 萬輛,同比增長 34.5%,環比增長 11.8%。今年以來累計零售 444.1 萬輛,同比增長 36.0%。斷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學習,防止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2、《元宇宙産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印發
财聯社 9 月 8 日訊,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廣電總局辦公廳印發《元宇宙産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其中提出,到 2025 年,元宇宙技術、産業、應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爲數字經濟重要增長極,産業規模壯大、布局合理、技術體系完善,産業技術基礎支撐能力進一步夯實,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培育 3 — 5 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态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 3 — 5 個産業發展集聚區。工業元宇宙發展初見成效,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形成一批标杆産線、工廠、園區。元宇宙典型軟硬件産品實現規模應用,在生活消費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形成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