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lly
空氣炸鍋、酸奶機、三明治機、面包機、自助炒菜機…… " 小而美 " 的小家電,在短時間成爲消費者的新寵後,也在短時間内走上了 " 失寵 " 之路。
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廚房小家電零售額 520.3 億元,同比下降 6.7%;零售量 22049 萬台,同比下降 12.7%。這也是小家電品類連續第二年出現下降的趨勢。
2021 年包括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豆漿機等在内的 12 個廚房小家電品類零售額爲 514 億元,同比下降 14.1%;零售量 23744 萬台,同比下降 13.5%。
然而,與上述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 2020 年廚房小家電的高歌猛進——統計數據顯示,受多種因素影響,2020 年上半年,我國家電市場同比下降 14.13%,但小家電行業卻以線上 780 億元的零售額,同比上漲 12.4%。
數據顯示,中國小家電市場在 2020 年達到了 4500 億元級别的規模,并有望在 2023 年超過 6000 億元。而在全球範圍内,小家電市場總收入預計達 2164 億美元。
然而,小家電的這種 " 網紅屬性 " 并沒有持續太久,而如今的熱度更是今非昔比。
小家電 " 網紅 " 屬性消失
事實上,小家電 " 熱潮 " 退卻并非是今年開始的。毫不誇張地說,其熱度或隻維持了一年,便開始走上下坡路。
2020 年,在 " 懶人經濟 "" 宅家經濟 " 以及 " 單身經濟 " 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小家電一舉成爲了各大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碼。彼時,不少網友分享着小家電帶給自己的精緻生活,比如 " 早起用破壁機榨一杯果汁 "" 爲了健康生活自制酸奶 "" 不會做飯可以利用空氣炸鍋炸出花式美食 " 等。
消費者對于小家電的熱衷也讓更多玩家參與其中。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小家電相關企業 143.2 萬餘家,從成立時間來看,44% 的相關企業成立于 1-5 年内。
據部分 A 股上市企業财報顯示,專注于廚房電器、家居護理電器的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002705)2020 年中報淨利潤 4.31 億元,同比增長 79.19%;有着 " 創意小家電第一股 " 之稱的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002959),2020 年中報淨利潤 2.54 億元,同比增長 98.93%;愛仕達(002403)2020 年中報淨利潤 1.44 億元,同比增長 79.05%。
小家電 " 爆紅 " 的速度超乎企業預料,而同樣讓企業沒有預料到的則是其 " 爆冷 " 的速度。
俱閑魚根據 " 二手吃灰 " 關鍵詞發布的《2021 年閑置家電十大排行榜》中,空氣炸鍋成爲了閑置率第一的商品。而跑步機、電子閱讀器、卷發棒、早餐機、拍立得、破壁機、筋膜槍、美容儀、健身環分别位列第二到第九位。
到了 2023 年,熱度依舊加速下降。
2023 年 "6 · 18" 期間,包括電飯煲、電水壺、煎烤機、電蒸炖鍋、養生壺等共計 14 品類的廚房小家電零售額達 25.2 億元,同比下降 19.3%;零售量達 1116 萬台,同比下降 16.5%。今年 1-6 月全渠道廚小電整體零售額 275.5 億元,同比下降 8.5%。
伴随着小家電産品的閑置,相關企業業績也出現急劇下滑。
财報顯示,小熊電器 2021 全年實現營收 36.06 億元,同比下降 1.46%,因而在發布了 2023 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後,小熊電器股價更是出現了大幅下跌,不足一個多月的時間跌幅超過了 30%。
截至 10 月 12 日收盤,小熊電器報 56.73 元 / 股,總市值 86.79 億元,較 2020 年的市值高點 163.3 元 / 股,跌幅達 62.26%。
同爲小家電頭部品牌的九陽股份也同樣面臨營利雙降的境況。
九陽股份披露的财報顯示,2023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 43.18 億元,同比下降 8.34%;淨利潤 2.47 億元,同比下降 28.66%。這家以豆漿機聞名的公司,在 2021 年、2022 年連續兩年出現了營收和淨利潤雙降的情況。
二級市場之外,一級市場小家電的表現同樣 " 慘淡 "。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小家電行業合計發生融資事件 38 起,融資金額超 70 億元。其中,從 2020 年初 -2021 年 3 月,小家電共發生投融資事件 29 起,融資金額超過 30 億元人民币。然而,從 2023 年 1 月迄今,合計發生融資事件僅 4 起,金額僅爲 0.45 億元。
小家電降速背後 " 華而不實 "?
關于小家電迅速下滑的原因,民生證券家電行業分析師汪海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爲," 行業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
一方面,廚電品類在前三年得到集中性的需求爆發;
另一方面,電器産品的換新周期一般爲 2-4 年,當前産品仍未到換新期,因此換新需求也較爲低迷。"
事實上,小家電的迅速降溫或許并不令人意外。
有媒體報道," 行業普遍認爲,和大家電相比,小家電具有技術門檻、資金門檻較低的屬性 "。
此前,美的電器董事長方洪波也曾在集團 2022 年度股東大會上直言," 小家電是美的犯的一個錯誤,這些産品更新叠代快、生命周期短,可以說是昙花一現,一年兩年就沒了。"
除了技術門檻低、産品生命周期短之外,缺少品質與性價比及消費者需求的轉變也是小家電 " 迅速熄火 " 的原因:
首先,就是在小家電之風吹起之時,國内很多原本不涉及小家電的廠家也都紛紛湧入,再加上這一行業本就進入門檻低,因此不僅造成了産品同質化嚴重,而且還榮耀因品控問題導緻消費體驗差。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以 " 空氣炸鍋 " 和 " 破壁機 " 爲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有相關投訴條數分别爲 3692 條和 2464 條。其中多與 " 産品質量 "、" 欺騙消費者 "、" 商品與描述不符 " 等相關。
其次,随着疫情的消退,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對小家電的使用場景也發生了變化。當年輕人從 " 宅家 " 變成 " 戶外 ",本就功能屬性單一且使用頻率偏低的小家電産品,必然面臨被 " 淘汰 " 的結局與命運。
此外,除了小家電自身的産品缺陷,智能家居的走紅也讓上述傳統小家電産品備受沖擊。
年輕人對極緻生活的向往,不再是早上起來手動榨汁、拉開窗簾、開啓掃地機器人,而是隻需要一聲命令,上述操作便可自行完成。下班回到家之後,還有一聲 " 歡迎回家 " 的問候。
根據小米财報,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小米 AIoT 平台已連接 IoT 設備數達 5.89 億台,同比增長 35.8%;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 AIoT 平台設備的用戶數 1160 萬,同比增長 32.5%。
另一組來自《2022 中國消費趨勢報告》的數據顯示,在月收入 10-15K 的白領階層中,有超過 5 成的用戶表示更關注智能家居硬件産品。
當然,随着大模型的快速發展,智能家居行業進入智能家居 3.0 時代後,全屋智能不僅成爲小米、華爲、榮耀等手機廠商布局的領域,包括美的、海爾、蘇泊爾等傳統家電企業也在争相布局,快速求變。
比如,美的推出 134N 智能家居架構,這一架構搭載人工智能系統,通過 1+3+4+N 的技術組合全新呈現,優化了智能服務模式。而海爾智家則是開發了家居行業大模型 HomeGPT,據悉,海爾智家 HomeGPT 實現了全場景自然交互。蘇泊爾同樣緊跟智能化的時代,分别與 HarmonyOS、科大訊飛、vivo 合作探索 " 智慧生活 " 打造極簡智能化的生活場景。
由此不難看出,盡管小家電行業在變,傳統小家電面臨的競争和挑戰也有目共睹,但積極擁抱智能化後,傳統家電能否帶來新的變革,同樣值得消費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