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團隊 - 黎子堂
字數:3695,閱讀時間:約 10 分鍾
編者按:作爲秦漢最标志性的武器,弩,素來被網友們當作秦軍、漢軍征讨四方的大殺器。自秦兵馬俑、漢畫像磚出世以來,衍生出了諸多關于秦漢弩的暴論,如射程超越 AK 的大秦殲星弩,秦軍弓弩裝備率高達 80%。前者已經成爲網絡經典笑話,但後者,卻仍被不少人奉爲圭臬,仿佛秦漢時的中國軍隊,是極端依賴遠程而不敢近戰一樣。本文便嘗試結合簡牍史料和考古發現,破除這一暴論。
從兵馬看秦中央軍弓弩裝備率:
先說兵馬俑。目前對兵馬俑研究主要參考王學理《秦俑專題研究》,但該書數據繁雜混亂,難以梳理。故一号坑筆者主要采用第一次發掘報告中的東端五方坑陶俑情況列出數據,而二号坑則由王氏書中整理而成。
一号坑:1. 按第一次發掘報告時,東端五方内出土陶俑 1087 件,铠甲俑 687 件,袍俑 400 件。
其中持弓弩俑計有 451 件,弓弩裝備率爲 41% 但這個數值是偏高了,因爲這次發掘的五方是陣的前部分,而整個一号坑是一個長方形,弩兵主要在陣表面,即前後和兩翼,陣中有大量的随車步兵是使用長兵的。按王氏觀點,整個一号坑内預估有陶俑近六千,其中使用長兵,進行白刃格鬥者占全坑 85.6%, 則遠射兵将隻占到 15% 左右。
▲圖源:《秦俑專題研究》
▲圖源:《秦俑專題研究》/ 王氏認爲一号坑爲矩陣,但按李訓詳先生觀點,一号坑爲長方形,非矩陣,當是沖方。
二号坑:有射兵營(344 人,其中弓弩兵占 298 名,占 86%)、車兵營(192 人)、車步騎混編營(車乘員 39 人、随車步卒 144 人、八騎殿後)、車步營(車乘員 18、随車步卒 120)、車騎營(車乘員 18,騎兵 108)。總的弓弩裝備率爲 30%。考慮到騎兵也使用弩,弩的裝備率還更高些。但也達不到 80%。
▲圖源:《秦俑專題研究》
綜上,兵馬俑中的弓弩占比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麽高,而是在 15%-30% 左右,能達到 80% 弓弩裝備率的,是專門的射兵營,而不是全軍的情況。
實際上,以一号坑爲例,兵馬俑呈現出的秦軍是一支進攻型軍隊,戰法是萬弩齊發後,車步齊進以白刃格鬥取得勝利。其決定勝負的力量是披甲執銳的武士,而非持弓弩的遠射兵種。
從秦簡開始看秦地方部隊弓弩裝備率:
再就是地方軍,就現有材料來看,秦地方軍的弓弩裝備率是高于中央軍的。
據裏耶秦簡中記錄的遷陵武庫庫存武器:弩二百五十一件、戟二百五十一件、而甲有三百餘件,排除了戟兵同時裝備弩的可能。考慮到遷陵武庫爲縣級武庫,這些裝備應是供應于二線部隊即乘城卒一類部隊的。其弓弩裝備率也不過是 50%。
除了裏耶簡,嶽麓簡中一道算術題也反映了秦軍的弓弩裝備率。
題目爲:" 卒百人、戟十、弩五、負三。" 一些人想象成十名戟兵中五個人額外裝備弩,三個人背負箭箙。但題下的答案已經很明了了,這是個比例題。答案:" 戟五十五人十分人十、弩廿七人八分人十四、負十六人十八分人十二。"
也就是一百人中,戟兵 55 人、弩兵 27 人、負兵 16 人,餘的兩人或爲軍官。再考慮到卒在秦漢時主要指材官騎士等專業士兵以外的一般兵役者,則這邊應也是反映地方部隊裝備的,其弓弩裝備率爲 27%。 不過要注意這裏隻是一個百人卒的裝備情況。
綜上,秦地方軍的弓弩裝備率有高有低,高者可達到 50%,低者,一卒的弓弩裝備率不過 27%。
從馬王堆遣策看漢初侯衛隊弓弩裝備率:
再就是漢初的情況,馬王堆出土遣策極大豐富了社會生活史的研究,但是對于其中包含的軍事信息則研究較少。比如三号墓遣策中記載的轪侯家衛隊裝備情況。
按遣策中記載:
從者:" 執長弪矛八人 "" 執短铩者六十人 "" 執革盾八人 "" 執盾六十人 "" 執短戟六十人 "
卒:" 卒不胄、操長戟應盾者百人。"" 卒不胄,操長铩應盾者百人 "" 卒不胄,操弩負矢百人 "
總計 196 人的從者,300 人的卒,合計近五百人,皆屬于轪侯家衛隊。 這種五百人編制的衛隊在漢初應該較爲常見,如劉邦曾 " 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爲相國衛 "。
單論卒的話,這 300 人卒的弓弩裝備率爲 33.3%,加上從者,近五百人的弓弩裝備率爲 20%。
綜上,就馬王堆遣策反應的漢初侯國衛隊情況來看,弓弩裝備率在 20% 左右,排除掉地位較高的從者,單論卒,也不過 33.3%。
從東海武庫看漢武庫的弓弩占比:
最後是《尹灣漢墓簡牍》中收錄的東海郡武庫檔案 - 即《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該簿是東海郡非常時期的檔案資料 庫藏裝備可以分爲中央兵車器(乘輿)和地方兵車器(東海郡)。
中央兵車器總共有 " 五十八物,十一萬四千六百九十三(件)" ,地方兵車器總共有 " 百八十二物,二千三百一十五萬三千七百九十四件 "
今将各類兵器儲量整理如下:
兵器 | 乘輿數量 / 件 | 普通(地方)數量 / 件 | 總數 / 件 |
弩 | 11181 | 526526 | 537707 |
弓 | - | 77521 | 77521 |
劍 | 4 | 99901 | 99905 |
刀 | - | 156135 | 156135 |
大刀 | - | 127 | 127 |
匕首 | - | 24804 | 24804 |
銅戈 | 563 | 69 | 632 |
戟 | - | 6634 | 6634 |
矛 | - | 50178 | 50178 |
有方(戟類長兵、疑爲蔔字戟) | - | 78392 | 78392 |
铍 | 1421 | 449801 | 451222 |
铩 | - | 24170 | 24170 |
鐵斧 | - | 132+1000(有兩處統計到鐵斧,應當是不同形制,此處歸于一類) | 1132 |
總計兵器一百五十萬零八千五百五十九件,如果去掉匕首,則有一百四十八萬三千七百五十五件。弩占總兵器數目(去掉匕首)的 33%,加上弓也不過 41%。即使把刀劍作爲防身兵器全部去掉,弓弩占比也不過 50%。
總的來說,弩雖然數量衆多,位居庫存的第一,但其占兵器總數庫存,亦達不到 80% 的恐怖數目。去掉匕首一類兵器,也隻占總數的 33%,加上弓則 41%,再去掉刀劍,也隻到 50%。筆者以爲,30%-50% 應當就是漢代軍隊弓弩裝備率的大緻區間。
從部分文獻記載看先秦秦漢弓弩裝備率:
最後是文獻記載的情況,下面列表如下:
出處 | 記錄 | 弓弩裝備率 |
《六韬 - 虎韬 - 軍用》 | 甲士萬人、強弩六千、戟盾二千、矛盾二千 | 60% |
《史記 - 張丞相列傳》 | 律有蹶張士百人 | 10-25% |
《漢書 - 王尊傳》 | 拜故弘農校尉傅剛爲校尉,将迹射士千人逐捕(南山群盜數百人) | 100% |
第一則,《六韬》内容的完成,當在戰國時期,與齊國稷下學宮有關 ,大體或反應了戰國時齊國的軍備情況,可以看到弓弩裝備率相當高,但也僅是 60%。
第二則,爲《集結》引如淳所注。據白建鋼考證,該條有脫漏,完整句子當是 " 律、部(校)有蹶張士百人 " ,白氏認爲漢部校同級,一部(校)千人 則普通部隊中蹶張士有百人,裝備律在 10%(但考慮到千人級的部隊中可能還有弓手、臂張弩手等存在,弓弩裝備率或能提到 20%-30%)、而李零先生則認爲漢部校爲上下級,部有兩曲,四百人。
若從此說,一部配置蹶張士百人,則裝備率在 25% 左右。此處不對軍隊編制做過多辨析,但也可以看出,從此條律令來看,漢代正常部隊弓弩的占比,也隻是在 10%-25% 左右,最多不過 30%。
這點,從楊家灣出土的陶俑情況也可得到證實,據白氏,楊家灣兵馬俑中的基幹步兵(人數最多,最基本的部隊),以長矛類武器爲主要裝備,長矛兵占總數的 80%,則弓弩手占 20% 。與律令中的比例相近,另外,長矛手與弓弩手不相兼任,不存在弓矛合一的情況。所以,實際上漢初步兵作戰,是以長矛類近戰兵器爲主,以弓弩爲輔的。
第三則,這裏屬于特殊編制,傅剛所将迹射士千人爲純弓弩裝備,但其所對付的是數百餘南山群盜,屬治安戰,其部隊性質更像是臨時編組而成的特殊部隊,不能視作普遍情況。
總結:
通過上面分析,可以發現,在正常情況下,秦漢軍隊的弓弩裝備率都是在 20%-30% 區間内,最高不過《六韬》中的 60%。雖然存在純弓弩編制的部隊(專門的弓弩校、營),但其定位類似于後世的炮兵營、裝甲營,不能視作全軍的弓弩裝備情況。
古典時代,或者說冷兵器時代,乃至于火器初發明的那段時期裏,單純的投射火力是無法擊敗訓練有素的步兵陣列或騎兵的,最終決定勝負的,往往是白刃格鬥。将秦漢軍隊的弓弩裝備率無限拔高,與其說是吹捧,不如說是一種貶低。
參考資料: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編著 .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号坑發掘報告 1974-1984 上 . 北京:文物出版社 , 1988.10.
王學理著 . 秦俑專題研究 . 西安:三秦出版社 , 1994.06.
陳偉主編;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 . 裏耶秦簡牍校釋 .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 2018.12.
朱漢民,陳松長編 . 嶽麓書院藏秦簡 2.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 2011.12.
張顯成,周羣麗著 . 尹灣漢墓簡牍校理 .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2011.03.
張如栩著 . 長沙馬王堆三号墓遣策研究 .
朱紹侯 .《尹灣漢墓簡牍》是東海郡非常時期的檔案資料 [ J ] . 史學月刊 ,1999, ( 第 3 期 ) .
李零 . 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漢簡性質小議 [ J ] . 考古 ,1983, ( 第 6 期 ) .
白建鋼 . 青海木簡與漢代軍隊 [ J ] . 文博 ,1986, ( 第 1 期 ) .
白建銅 . 西漢步、騎兵兵種初探 [ J ] . 先秦、秦漢史 ,1986, ( 第 5 期 ) .
王震 .《六韬》成書及其版本彙考 [ J ] . 文史哲 ,2022, ( 第 2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