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自然之友 ,作者自然之友
文 / 白榆
整理編輯 / 狸花貓
" 咦,這棵樹底下怎麽啥都沒了,還給圍上了?"" 管他呢,鑽進去!"
最近,在國家植物園南園的殼鬥植物區,你經常會遇到一群又一群的人彎着腰貓着背走來走去,眼光劃過每一寸土地,像是要挖地三尺找東西,或者更具體地說,是非要找到點什麽東西。他們是誰?在幹什麽?一句話:他們是松鼠的 " 勁敵 "。
秋天本來是松鼠貯藏食物的季節,橡子、栗子、胡桃……這樣一來,過冬就不愁了。然而今年社交媒體興起 " 撿秋 " 熱潮,撿堅果、擺造型、發美圖、上頭條,你撿走的,就是松鼠寶貴的冬儲糧。
BBC 紀錄片《隐秘王國》第二集提到,一隻花栗鼠過冬需要 100 多顆橡果。對于大多數松鼠來說,第一次過冬非常重要,攢不夠充足的食物,意味着挨不過寒冷的冬季,那也就看不到第二年春天了。
就這樣,短暫的鼠生裏,松鼠又多了一項生存考驗。
" 跟松鼠交換食物 " 是個好辦法嗎?
" 撿秋 " 在這個秋天突然變成了熱詞,北京、長沙、杭州等地都掀起了 " 撿秋熱 "。現在在某紅書搜索 " 國家植物園撿秋 ",相關筆記數不勝數,充滿了秋天的惬意、生活的态度," 橡果 " 一詞也已不請自來。
在社交媒體指數級的傳播下," 植物園殼鬥區沒有橡果可撿 " 已然是事實,把殼鬥區圍并派人看守起來也是園區迫不得已的對策。
不過也有 " 跟松鼠交換果實 " 的說法——不少網友自帶核桃、栗子、花生投喂小松鼠,或在離開時留在地上,帶走一些自己撿的果實。聽起來是還蠻 " 人與其他動物和諧相處 " 的。
但也有網友還是提出了自己關于這波 " 撿秋 " 的隐憂和不滿。
我們不禁會問,跟風式撿種子對小松鼠有什麽影響呢?與小松鼠交換食物是否合适?
首先,撿種子這種行爲最直接地是影響了動物入冬食糧的數量,我們帶走更多,留給它們的就得少。實際上,除了小松鼠愛吃的橡子,海棠類的果實、山楂等,甚至是郊區散落的玉米、水稻穗等都有可能成爲住在附近一些動物的食物來源,因爲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 " 原著居民 ",我們可能看不到,但是不代表它們不存在。以京郊平谷淺山地帶的蓋娅 · 沃思花園爲例,據不完全統計,在 30 畝的土地上就觀察到 107 種動植物。
沃思花園 " 生命之網 "|《土裏不土氣》,蚊滋滋、長角羚著
其次,聽起來很美好的 " 與小松鼠交換果實 ",一方面我們需要想想這些從市場上買來的經過加工的食物是否能夠被它們長時間的貯存,另一方面更要考慮到我們所帶的果實是否是它們會需要的。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行爲本質上也是人爲投喂,這有可能提高投喂對象的捕食成功率,改變它們的習性,随意幹預野生動物生存法則是不可取的。
比如有些人會投喂野外的鴨子和水鳥,如果食用面包過量,野鴨會患上一種叫 "Angel Wing" 的疾病,這種病會讓鴨子的羽毛生長過快,造成肌肉拉傷,最終導緻野鴨不能飛翔;而對于其他野生鳥類,面包的攝入會讓它們營養不良,甚至是患上緻命的内髒疾病;同時,面包屑掉入水中變質腐爛,不僅滋生出大量細菌,還會促進藻類植物大量繁殖,如果鳥類喝了這些受污染的水源,或是不小心将這些藻類吸入肺部,那它們就會生病、甚至死亡。
可可西裏因人爲投喂而快速變胖的 " 網紅狼 "
最後,平等地看待我們與其他動物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寵物化 " 任何一種動物都會改變我們的态度,當我們習慣了以一個施與者的身姿對待它們,我們可能常會誤解它們,并忽略它們真正的需求。
都去網紅地點 " 打卡 ",
卻忽略了 " 附近 "
離國家植物園不遠的香山公園也是抵擋不住大家走進自然的熱情,在明知客流量爆滿和紅葉極少的情況下,仍有大量遊客湧入景區。作爲前往爬香山的首要交通工具——地鐵西郊線,平日裏簡單的換乘可能都需要 40 分鍾。
西有國家植物園和香山公園秋遊熱,北有奧森公園粉黛子追随熱。但這波 " 浪漫的粉 " 屬實是扛不住這般人潮洶湧了——粉黛子仿佛在人海的夾縫中生存,不少粉黛子不堪重壓,被迫倒下。
奧森粉黛子慘狀|小紅書 @257771794
從國家植物園到香山再到奧森公園,變化的是地點,但不變的是大家那顆走進自然的心以及窮盡一身隻能使出的看攻略、找打卡點招數。
疫情過後,大家親近自然、享受生活的需求逐漸變得突出,也越來越被自媒體注意到。自媒體在縮短了我們與遠方距離的同時,卻讓我們變得依賴和盲目,削弱了我們主動去尋找周邊的美的能力。人類學者項飙在《十三邀》節目中曾提出 " 附近的消失 " 這一概念," 資本與技術把我們本來肉體直接能夠感知的‘附近’轉化爲數據化的‘附近’,‘方便感’和‘即時性’讓‘附近’消失了 "。打卡熱潮一波接一波,值得思考的是,我們究竟忽略附近的自然多久了呢?
我們常在 " 自然 " 一詞面前冠以 " 大 " 字。但其實,大自然是由身邊的很多個小小自然組成的,它可能是一個小花園,一片小水池,甚至是一方陽台、一塊荒地,或者隻是家附近一平米的自然環境,我們可以自己開展小小自然實驗,比如搭建昆蟲旅館、堆肥,或是蹲守一個小花園、一棵樹,持續地觀察它們的變化等等。在持續地觀察與記錄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物種的多樣,看到自然的奇妙,觀察小小自然的我們,會獲得大大的幸福。
觀察爺爺在自家院子裏中的小青菜|木土土,2020 年自然之友一平米觀察活動參與者
同時,如果我們把目光從大公園轉移到口袋公園上,我們也會發現另外的世界。近些年全國多地實施 " 城市公共空間改造項目 ",通過 " 見縫插綠 " 等途徑增加城市綠色,目前北京城區建設了 460 多處口袋公園,如香河園口袋公園、校尉胡同口袋公園、京韻園、紅門霞栖公園、玉蘭香雪公園、牛欄山鎮軍營村口袋公園、後晏子村口袋公園等。口袋公園就是面積比較小的城市開放空間(一般 10000m ² 以下),又被叫做袖珍公園、迷你公園,城市中的各種小型綠地、小公園、街心花園、社區小型運動場所等都是身邊常見的口袋公園。我們如果能夠關注到自己身邊不那麽出名的公園,不爲了打卡而打卡,那麽我們對自然的需求或許能被更好地滿足。同時,那些無名和不怎麽火熱的公園如果能夠被打造好、宣傳好,則可以分散大公園的遊玩需求。
西單口袋公園|小紅書 @Noe.Mie
找到附近的自然了,然後呢?
如果我們邁出了 " 尋找 " 的那一步,關注到了自己身邊的自然資源,下一步我們就可能想問,比起奧森公園影響到粉黛子生長的紮堆式拍照,我們可以怎麽更正确地親近自然?自然之友有以下幾點建議:
(1)攝影拍照是我們最習慣的方式,但需要建立在不破壞景物的基礎上;
(2)在撿拾自然物的時候,比起帶走小動物的糧食,帶走落葉、落羽等會更好;
(3)在觀察自然時可以嘗試寫自然筆記,記錄自己的自然觀察和自然體驗,讓自己與自然産生鏈接;
(4)如果很喜歡路邊的花朵草木,與其摘掉,不如嘗試在家種一盆花一盆綠植,與它們一起成長;
(5)如果你是熱衷發布遊玩打卡指南的自媒體人,希望你能發揮自己的力量,在做指南時融入一些正向引導,而不是隻圖吸引眼球;
(6)參與口碑不錯的環保公益機構組織的親近自然活動,如觀鳥、觀察植物、走進濕地、無痕露營等。
一位北大同學的北大極簡觀鳥指南|北京大學出版社公衆号
最後,最重要的事說三遍
别再搶糧、踩花、沖擊圍欄了!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