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1 日 -22 日,36 氪暗湧 · 2023 産業未來大會于深圳順利召開。本場大會作爲 36 氪專注于一級市場的活動 IP-" 中國基金合夥人峰會 " 的升級,現場彙聚了産業投資領域的關鍵人群,來自地方政府、引導基金、龍頭企業、投資機構、學術界等各界的領袖、專家以及産業核心參與者們齊聚一堂,展開巅峰對談,觀點激烈碰撞,共探産業未來方向。
在中國産業變革挺進深水區的當下,在這場巨大的産業輪轉中,還存在諸多的非共識。因此,我們将本場大會的主題命名爲 " 暗湧 ",寓意暗流湧動,勢能巨大。作爲中國産業變革的親曆者和記錄者,36 氪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發揮在資本與産業兩端的核心影響力,促成産業參與者之間的有效鏈接,進而發掘産業中尚未被發現的趨勢、未被充分識别的機會,以及那些真正在參與和重塑行業變革的人們。
9 月 21 日,「暗湧 · 2023 産業未來大會」前沿科技與專精特新論壇現場,百餘位當代中國科創家代表與會交流。作爲上午首場重磅演講嘉賓,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XbotPark 聯合創始人、知行研習院創始人甘潔爲大家帶來題爲《從實驗室到工廠》的獨立演講。在演講中,她細數了自己作爲獨角獸公司創業導師的心路曆程、觀察與思考。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XbotPark 聯合創始人、知行研習院創始人甘潔
下面是甘潔教授演講實錄,經編輯整理:
感謝李洋老師,感謝 36 氪同事們,讓我有機會跟大家交流。
今天在座朋友們主要是以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爲代表的創業者。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從實驗室到工廠》,我有點糾結,到底是實驗室到工廠再到獨角獸再到 IPO 還是怎麽樣,到工廠是大成功還是到 IPO 是成功?我今天的分享也會幫助思考這個問題。
我平時不喜歡宣傳,大家對我的工作了解可能不是很清晰。我自己也在做一些梳理,這些年我到底做了些什麽。我是金融學教授,在學術之外,過去十多年主要工作就是在做科技創新創業,也有幸跟李澤湘教授、高秉強教授共同參與投資孵化了大疆。
大疆成功之後,我們三位教授非常欣慰,我們覺得中國的年輕人可以完全靠自己的技術去打開一片天地,和我在長江商學院任教的企業家學員相比,可以說非常不一樣。當時我們覺得,他們經常面臨同樣的困難、踩一樣的坑,我們有沒有辦法系統地幫助他們成長,所以當時李教授牽頭,我和高教授一起參與,我們創立了 XbotPark 機器人基地,主要方向是學生創業,複制大疆的模式,他們主要在做産品,現在已經有 70 家企業了,也出了一些獨角獸和明星企業。
在 XbotPark 孵化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工程師、科學家們沒有意識到創業是一件商業的事情。早期我們想說服創始人要搞市場調研,了解客戶到底需要什麽,非常困難。更不要說有了産品以後,要有營銷、知識産權保護等等。所以當時我作爲商學院的教授,有一個非常強的感覺,我非常想系統地支持他們,看看商業上到底應該怎麽幹。
也是在這樣的前提下,2017 年,我和李老師商量,我們基地運營了三年,對創業也明白了很多,可以幫助外面的工程師創業,而且我需要有一群人,這樣才可以系統地請老師、請專家等等,來把這些事搞明白。
針對基地以外的工程師創業,我們在長江做了 METI 項目,當時的定義是把工程項目和商業創業結合起來,在長江做了三年。成果非常明顯,三年出了一個獨角獸,也出了一系列将來可以走出來的企業。
後來發現,工程師(包括科學家)創業到了這個階段,可能大家對商業更加渴望,而且我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商學院确實離實際的商業戰争相隔得比較遠。所以第二輪我們産品叠代,就是專注于商業,也是在這個背景下,我成立了知行研習院,就是強調知行合一。看着世界冠軍遊泳的視頻練習,是學不會遊泳的。何況遊泳還有标準動作,商業連标準動作也沒有,該怎麽辦?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底層邏輯,然後借鑒别人的經驗和技巧。第一屆學生下周就要畢業了,再加上往屆三個班的學生,所以大概 130 個學生。
這樣的商業教育,也給松山湖基地的這些年輕團隊們形成了一個孵化的閉環,給他們賦能,我們基地的早期項目團隊可以有針對性的來蹭課。
我這些年一直在思考:這些獨角獸和 200 來家創業企業到底告訴我們什麽。我講幾個創業小故事,這幾家企業大家都有些了解,外面對于他們的報道也很多,包括 36 氪也有一些很好的報道。我想更多地是從我個人,從一個科創企業的孵化者、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些企業我跟他們接觸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麽。
我想說說正浩科技的王雷,他們是典型高大上的團隊,從香港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又在大疆創立了電池研發團隊。他們出來創業,整體看這個團隊非常整齊,全都是光鮮背景,感覺可以把這個事情搭起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從大企業出來的那套東西對小團隊是否适用。他 2019 年入學,入學之前就找過我好幾次。我當時對他的印象是,他對學習非常渴望,學習能力非常強。我跟他幾次交流中談到他在銷售中有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應該也堅定了他的很多想法。幾個月之後發現他 180 度大轉彎,把原來的問題徹底解決,甚至變成了優勢。還有一點是,王雷非常愛讀書,他會思考一些人生問題,我們經常會讨論一些人生問題,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對創業者來說。
再講不停科技的陳銳,炒菜機器人最近得到了很多關注,現在不停拿到投資,不少創業者問我:是不是炒菜機器人是很好的賽道。我想說,不停最大的優勢是它的産品定義,它的産品定義不隻是簡單地把炒菜機器人當做機電系統來做,它符合了我對炒菜機器人很多的想象,甚至将來的很多想象空間陳銳都想到了,是對這個行業、對機器人到底能做什麽的深度理解。
陳銳給我的另一個印象,也是非常善于學習,和王雷非常像,我們讨論什麽内容,很快會給我發信息,然後跟我說自從上次要盡快拿現、把訂單拿回來,自從把這個東西的權重推上去之後,很快訂單就開始不一樣了。所以這些都是看懂了方向很快執行,我認爲這是最強學習能力的表現。有些創業者你跟他說什麽他都知道,我就是看不到行動,看不到訂單,看不到企業的成長。陳銳也是非常愛讀書,她最喜歡的就是到酒店去,帶着很多書去讀。
陳銳還有一點,創業對她來說是一個終身的事業,她可能一直都想做不一樣的東西,她曾經跟我說,她也有很好的工作,去港科大讀了 MBA,各方面都不錯,但她非常迷茫乃至惶恐,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應該做什麽,一直到她發現了炒菜機器人這件事情,是她可以終身努力的事業。所以愛讀書以及對人生的深度思考,是陳銳和王雷身上可以看到的。
下面說雲鲸的張峻彬,很多人看雲鲸的時候都會說這個公司太會做銷售了,雙十一一下就打爆了。峻彬 2014 年就來我們基地了,2014 年到 2019 年曆時五年研發,這五年我們跟他非常多的讨論,他曾經還做過一個用戶問卷調研。之後又經常讨論:這個房間如果有個地毯,機器人該怎麽辦,有個小台階,機器人又走不穩了,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對于産品的執着。
去年我跟他溝通的時候,他也在思考爲什麽要創業,他最後跟我說,他覺得創業就是找到一群人,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他說他和想挖的一個合夥人分享,對方哭了。我覺得創始人自己的心有多高,就可以吸引到多高的人。
再說說搜電,2021 年跟捷電合并,他們前前後後總共燒了 300 萬,捷電燒了 4 億,搜電的産品就是一個充電寶,他們最重要的就是降成本。關于降成本,他們跟我講了很多故事,比如他們經常會讨論鋼闆,大家都在用 1 毫米的,我們能不能用 0.8、0.7、0.6 毫米的?搜電最多的材料就是電線,在他們的工廠裏面有大量的繞線機。另外他們跟我說,早期他們又沒錢,又沒有名氣,去找供應商,在工廠軟磨硬泡,最後大家覺得這些年輕人好像能成事,給他們點信心,把事情做起來了。
像這樣的小故事,在知行研習院的同學們身上,還有很多。我就在思考,到底什麽樣的人能成?而且不光總結成功的創始人,我也總結了不成功的創始人,什麽人做不成?
我總結出來三點:一是能追求極緻,把事做成的強大意志或者說狠勁,我在這些創始人身上都看到了。這種追求極緻把事做成的強大意志非常重要。這個說起來很簡單,每個人都在說自己追求極緻,有誰會說自己不追求極緻呢。但我覺得這麽多年跟這些創業者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我覺得我們是在提倡一種文化,而且讓大家看到,追求極緻到底到什麽地方才算是極緻,我們有大量的案例,到底什麽是極緻。
二是學習能力,如果想把事做成,一定是經常反思,我是不是真的做得還不夠好,而不是形勢一片大好。
還有踏實做事的能力,作爲創業早期,要管研發、生産、銷售等等,沒有人管就是你的事,你能不能踏實做事。常見的一個坑就是找個人來做,我常說你自己都不知道怎麽做,怎麽可能找人替你做。所以這三點是獨角獸共同的畫像。
蘇格拉底曾經說:未經審視的生命不值得活。我覺得未經審視的創業肯定活不下去,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做深度的思考:你爲什麽要創業,你是否真的想追求極緻,把事做成,你有沒有強大的意志,這對科學家、科技者創業非常重要,因爲你們有很多别的選擇,如果你沒有想清楚爲什麽創業你很難堅持下去。
最後我想給創業者一些鼓勵,現在我們在中國有一個非常好的硬科技創業的機遇,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中國至少有三個優勢:供應鏈制造生态的優勢;中高端勞動力的優勢,就是工程師紅利,不光工程師,還有銷售人才等等;中國有巨大的腹地,這意味着制造業在中國有廣闊的應用場景。
除了這三大優勢,科技創新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突圍時機,是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機遇。在過去很多年裏,我們在很多技術上的單個領域,包括芯片、視覺、定位、機器學習等,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這意味着你把新技術用到傳統領域中,可能會形成新的增長機會,或者你把這些新的技術排列組合,可能會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來。加上中國的制造,成本至少降低 50% — 60%,甚至有的比人家少一個 0。海外企業還躺在技術優勢、高毛利上面 " 酣睡 "。所以我相信中國制造颠覆世界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但這個過程肯定不容易,提高商業能力一個是産品力,一個是商業的執行力,知行研習院在做的事情,就是系統地支持科技創業企業的商業成長,把大家面臨的挑戰通過課程的形式,通過一對一的輔導,再通過資金及融資支持的方式來做。
我們的願景是希望能看到一批中國智造中堅力量從這裏走出去。最後我也祝大家創業一路克服困難、保持健康、收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