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條的市場競争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薯條專門店正在悄悄冒頭。
近日,餐飲供應鏈指南注意到,在全國多地,冒出了一批薯條專門店,将一份薯條賣到 30 多元,竟引來大量年輕人排隊。
薯條作爲西式快餐中的 " 黃金配角 ",突然一躍成爲主角,還開出了專門店。這種專門店到底是怎樣的經營模式?開店前景又如何?
薯條專門店,實際上并非新生事物。
2022 年,菲律賓的薯條品牌 Potato Corner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之後相繼在廣東、江蘇、浙江等多個省份開出了門店。今年,Potato Corner 又進入了江西、海南等地。11 月初,Potato Corner 宣布,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已突破 100 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1 月初,Potato Corner 官微信息顯示,其在中國的門店近 40 家。也就是說不到 1 年的時間,Potato Corner 的門店數實現了翻倍增長。
圖片來源: 餐飲供應鏈指南攝
不隻有外資品牌,國内企業也早就盯上薯條專門店的生意。
發源于上海的薯條專門店品牌 SH4KE,成立于 2021 年。目前已開出十餘家門店,門店覆蓋了上海、廣東、山西等 6 省。SH4KE 官微顯示,去年 12 月底,該品牌僅有 4 家門店,且均位于上海,可見其多數門店都是在今年開出。
2023 年成立的 Putoto,定位薯條料理專營店,現擁有約 20 家門店,今年也在加速擴張。品牌官微信息顯示,今年以來,Putoto 在南京、杭州、上海、鄭州、深圳等城市均開出了新店。9 月,Putoto 還一口氣開出了 4 家門店。
主打 " 蓋澆薯條 " 的薯條俠,也在加快 " 攻城略地 "。其小紅書賬号顯示,截止今年 7 月 29 日,薯條俠已經在上海、蘇州、哈爾濱等 5 城開出首店,另有 4 個城市的首店也處于籌備中。
在消費端,薯條專門店的反響也很熱烈,還出現了排隊現象。
圖片來源:美團 APP 截圖
美團平台顯示,SH4KE 上海多家門店内的一款售價 34 元的團購套餐,半年售出 3000 多單;Putoto 上海松江印象城店内一款 35 元的單人團購套餐,半年内的銷量已經超過 1.3 萬單,另一款雙人團購套餐半年銷量超 7000 單。在該家門店的評論區内,多位消費者都提及這家門店是印象城的新晉排隊王。
小紅書上也有多位網友發帖稱,排隊 1 個多小時才能買到 Putoto 的薯條,有人甚至專門開車 1 小時去買,前前後後差不多要花 2 個小時才能吃上這家店的薯條。品牌公開信息也顯示,Putoto 在武漢、上海、北京首店排隊都在一小時以上,招牌搖搖薯、特色醬醬薯等産品日均銷售千單,有的門店甚至要發放排隊卡給顧客。
這批薯條專門店究竟有何特色?爲何能加速擴張?
餐飲供應鏈指南走訪市場發現,這批薯條專門店在運營方面會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圖片來源:餐飲供應鏈指南攝
其一,産品、口味多樣。
這些薯條專門店主打薯條,但也會兼賣雞米花、肉腸、芝士球等油炸食品和飲品。薯條的規格、形态、口味多樣,包括粗薯、細薯、卷薯等。
口味上,給消費者提供了 10 餘種甚至更多幹料、醬料的選擇,部分品牌的口味甚至多達數十種。不同于西式快餐門店中,隻有番茄、椒鹽等傳統口味。
圖片來源:餐飲供應鏈指南攝
比如,Potato Corner 推出了辣椒燒烤味、酸奶油 & 洋蔥味、奶酪味等中西式口味的薯條。
薯條俠提供意式肉醬、蜂蜜芥末、芝士等多種醬料的選擇,還推出了 " 蓋澆薯條 " 的創新産品;Putoto 門店内擁有玉米濃湯、黑松露等多種口味。
其二,人均消費大多在 30 元以上。
像 Potato Corner 的薯條,小份裝要 18 元,大份裝則去到了 38 元 / 份。Putoto 的招牌搖搖薯,小份裝也在 20 元上下。
圖片來源:Putoto 小紅書賬号
其三,大多門店會以粉色、橙色、綠色等鮮亮色彩作爲門店的主色調,潮流、酷炫的色彩搭配,會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也适合打卡拍照。個别品牌還經常舉辦活動,和消費者進行互動。比如,薯條俠、Putoto 就會邀請網紅達人,來門店參加一日店長活動。
此外,在經營模式上,大多門店不設堂食區域,基本采用小桶裝、漏鬥式紙盒來包裝,以外帶爲主,方便邊走邊吃。走檔口店模式,門店的占地面積不大,以 10-20 平的小店較爲常見,人員安排隻需要 2-3 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批薯條專門店雖然是小店,卻還能日均售賣上千單,主要得益于門店的标準化程度高,出餐速度快。從炸制薯條,到淋上醬料,再到出餐,通常 10 分鍾以内就可以解決。
大衆點評上,這些薯條專門店的評論區内," 出餐速度快 " 是高頻詞,而這也是薯條專門店能快速擴張的底層動力。
那麽,問題來了,薯條專門店是如何實現标準化、出餐快的?這就不得不提這批薯條專門店背後的供應鏈了。
餐飲供應鏈指南注意到,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内,國内的薯條供應都是外資企業占據了主導地位,但近些年國産的薯條供應鏈正在崛起,無疑給下遊餐飲商家的規模化發展帶來了利好。
内蒙古的薯制品供應商凱達集團,專注法式冷凍薯條、VF 原切馬鈴薯休閑薯條、果蔬脆片休閑食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擁有冷凍薯條、冷凍異形薯、休閑薯等産品,其北京、内蒙烏蘭察布産業園的工廠,分别擁有年加工馬鈴薯 3 萬噸、年加工馬鈴薯 67 萬噸的生産能力。
薯制品供應商雪川農業,不僅爲國内多家大型連鎖餐企、酒店餐廳供應薯條,産品還出口至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不管是外資的薯制品供應商,還是國内的薯條供應鏈企業,都在增資擴産,加碼國内冷凍薯條市場的布局。
去年底," 薯條巨頭 " 藍威斯頓在内蒙烏蘭察布布局的第 2 家工廠開業,總投資約 2.5 億美元,年産冷凍薯條預計可達 10.8 萬噸。在此之前(2014 年),藍威斯頓已在烏蘭察布收購了 1 家工廠。
作爲 " 中國馬鈴薯之鄉 ",烏蘭察布 2023 年的馬鈴薯産量約爲 300 萬噸。在烏蘭察布投資建廠,不難看出藍威斯頓欲借助當地的産業優勢來發展冷凍薯制品業務。
加拿大薯制品供應商麥肯食品,也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據了解,麥肯食品主要供應冷凍薯制品、冷凍開胃小食等産品,其年銷售額約爲 100 億加币,合作了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德克士等連鎖餐企。
今年 4 月,麥肯食品上海公司入駐闵行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麥肯食品相關負責人曾對外透露,麥肯食品将以上海爲中心,進一步拓展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在此之前,麥肯食品已經在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産能布局。
還有不少國内廠商也在加大産能投入。
圖片來源:雪川農業集團公衆号
去年 12 月,雪川農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雪川六盤山食品 ( 甯夏 ) 有限公司所屬的 20 噸 / 小時馬鈴薯冷凍薯條生産線,正式建成投産。截至去年底,雪川農業的馬鈴薯冷凍薯條年産能已突破 40 萬噸。
凱達集團也在着手擴充産能,曾宣稱到 2025 年,建設亞洲規模最大的單體馬鈴薯産業基地。據凱達薯業公衆号消息,凱達集團先後與烏蘭察布、太仆寺旗政府達成了合作,建立馬鈴薯現代化農業産業園區。
雪川農業相關負責人向餐飲供應鏈指南透露,經過多年的育種和繁育,國産的薯條供應鏈已具備本土化優勢,可以持續供應品質、數量穩定的薯條産品。另外,國内的企業也通過引入進口設備産線,逐漸縮小和國際廠商的差距。
薯條供應廠商紛紛增資、擴産,滿足了下遊餐飲店對薯條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爲這些全國化擴張的薯條專門店提供了産品保障。
事實上,近些年,伴随國人對西式快餐接受度的提升,薯條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睐,薯條也一躍成爲各類餐飲店的引流産品。
包括茶餐廳、糖水鋪子、茶飲店、烘焙店、粉面店、小吃店等各類餐飲店中都不乏出現了薯條,且薯條造型、口味也呈現多樣,不限于直切薯條、原味薯條。
卷卷薯條, 圖片來源:喜姐炸串小程序截圖
比如,主打雲南米線的蒙自源推出了波紋形狀的琅琊薯條;喜姐炸串門店内的卷卷薯條,造型做成了環狀;奈雪的茶推出了原味、蜂蜜黃油味等多種口味的薯條 ……
但要将薯條作爲大單品,甚至開出專門店,恐怕還有一些待解的難題需要改進。
雪川農業相關負責人告訴餐飲供應鏈指南,薯條市場正經曆着從西餐标配到中西兼顧、BC 端并進的轉變。薯條的消費場景已愈加多樣化,但還是會看好薯條作爲一款産品與其它産品結合售賣的方式。比如茶飲與休閑小吃結合的場景;烘焙與甜品融合的場景;快餐與粉面店的融合場景。
" 薯條作爲一種受歡迎的休閑小吃,與茶飲搭配可以形成互補;作爲快餐食品,與粉面等主食搭配,也可以提升消費者的整體滿意度;另外,薯條也可以是甜品配料或烘焙原料,與蛋糕、冰淇淋結合在一起。" 該負責人如是說道。
而單獨開設薯條專門店,人均消費還高達 30 元,想要吸引消費者長期複購可能還有很大難度。畢竟,現在很多快餐的人均價格都已經去到 20 元左右。
另外,從零售端來看,伴随着空氣炸鍋等電器的逐漸普及,薯條在 C 端市場也在不斷普及。
圖片來源:小象超市小程序截圖
在小象超市、樸樸超市等電商平台,如今都能看到麥肯、辛普勞、利國農莊、雪川等國内外品牌的冷凍薯條産品。小紅書上,網友發布的 " 炸薯條 " 相關筆記已達 50 多萬篇。
抖音上一家名爲暖食廚房的店鋪,勤澤牌子的薯條銷量達到了 16.8 萬單;叮咚買菜平台上,麥肯食品一款 320g 重的冷凍薯條,消費者評價已經多達上萬條。其中," 孩子喜歡吃 "" 空氣炸鍋做起來方便 "" 跟快餐店裏吃到的味道一樣 " 是評論的高頻詞。
即便是面向 B 端的薯條供應商們,如今也愈來愈重視 C 端業務了。
比如雪川農業,近幾年一直在通過加強品牌建設、優化産品線、提升服務質量等方式,拓展 C 端市場,目前已進駐了美團、京東、小象、拼多多等多個 C 端平台。
可以預見,當薯條供應越來越完善,C 端消費者将會更方便、快捷的吃到美味薯條,屆時,還會有多少人願意花 30 元專門去線下門店買一份薯條,可能就很難說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餐飲供應鏈指南 ",作者:梁盼,編輯:景雪,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