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馬戲團 | 文
2024年1月1日,新年鍾聲響起,世界迎來了成人娛樂巨星米奇。
就在今年,最初的米老鼠形象失去版權保護,正式進入公共領域。這意味着,迪士尼這家世上版權偏執症最嚴重的公司,不再能因爲你在廁所畫了個米奇,就把你告到買不起廁所了。
先介紹下公共領域:在正常社會裏,作品的創作者,能享受幾十年的版權保護期,所有對該作品的使用,都要和創作者商讨。而一旦版權保護期結束,作品就會進入公共領域,讓大衆随意再創作,不需再經過作者認可。
而迪士尼全力保護了95年的标志形象,在邁入新年後的2小時裏,出格同人作就已漫天飛舞。
每年都有經典卡通角色進入公共領域,每次,都有一群人等着把它們成人化。然而米奇這次歡迎會的仗勢非同凡響,幾百萬人顯然是有備而來,就等着它跨過新年的一瞬間,幫它登dua郎。
當我說米奇變成"成人娛樂巨星"時,我不僅指它有了很多色圖,而是它入侵了所有成人向的娛樂業。比如新年還沒開始半小時,就出現了一部以初版米奇爲反派的恐怖片,以及一部同類恐怖遊戲。
很明顯,所有的籌備早做好了,就等着新年敲鍾呢。
不過版權保護是很複雜,且細節有點奇怪的東西。米老鼠本身沒有失去保護,它有無數種形象,每一種,在版權保護上都是單獨處理的。所以今年版權過期的米奇,隻是1928年那個開創了經典形象的米奇,源自短篇動畫《蒸汽船威利号(Steamboat Willie)》,它其實不是米奇第一次露面,但是第一次正式登場。
這是史上最著名的動畫之一,配音還是華特·迪士尼本人。你得注意,這個米奇是沒有白手套的。
所以上面兩個惡搞作品裏,使用的都是初代米奇的形象,在恐怖片預告中,還特意給了放映機上的《汽船威利号》海報一個特寫,然後很爛地玩了"老鼠已出籠"的雙關梗。
别因爲好奇,就真去嘗試它們,這粗制濫造味比今年迪士尼的電影還濃郁。遊戲看着像是用素材拼出來的,可能唯有米奇本尊是手捏而成;而電影的質感,則仿佛找了一群内衣模特去演牙膏廣告。
同時,它們也隻是這波惡搞大潮中的代表而已。如今,你幾乎能在任何角落裏找到初版米奇。
首先把Steamboat Willie和rule 34一同搜索,就會湧來一堆不堪入目的色圖。我知道大家都有逆反心理,但真的不建議去搜索這玩意兒;我這輩子就沒見過屁股如此肥碩的米老鼠,而且已經無法直視蒸汽船方向盤上的木棍了。這些圖的驚悚度,應該要強過那兩個粗制濫造的恐怖作品。
穿越時空的命運邂逅
之前我們寫過一篇"模拟恐怖"的文章,裏面提到了一個《地标秘聞》系列,在其世界觀中,全世界的地标建築裏都藏着陰暗秘密。
而就在初代米奇失去版權後,這作者立刻上線了一個新視頻,正是對《汽船威利号》的改編,米奇在怪誕的配樂中變成了扭曲的怪物。視頻最後,還引用了華特·迪士尼的名言:"我們最好的自然資源,就在孩子們的大腦中";在這世界觀下,這話簡直不能再詭異。
例子真的太多,現在這個不戴白手套的米奇,有無數成人化的惡搞短片,還有各種不知名的三流遊戲,宣布初代米奇将作爲可使用角色登場……
其實這些舉動的商業性存疑,因爲惡搞的東西太多,真想靠此賺錢,恐怕比面試迪士尼管理層還卷。而且版權過期不等于商标過期,商标是不會過期的,所以你依舊不能用這形象,讓人産生你在代表迪士尼販賣商品的印象。
"突破迪士尼版權"的噱頭也沒那麽新鮮,荒木在JOJO 6裏用替身"波西米亞狂想曲"試過。2013年時,還有人偷偷在迪士尼樂園拍了部恐怖片《逃離明日》,賣點就是巧妙繞開迪士尼的版權監控。然而實際上迪士尼壓根沒采取任何措施,影片雖然在海外引發很多讨論,但無人真買票,虧得比唐老鴨理财還慘。
可很多人也不是爲了賺錢才這麽幹的,甚至不止是爲了惡搞,這場運動被中外網友調侃成"一場聲勢浩大的報複行動"。因爲它确實有種報複迪士尼的意味,很多人已經不叫這形象"蒸汽船威利"或米奇·老鼠了,而是邁克爾·齧齒。
"邁克爾·齧齒"
爲了報複什麽?首先自然是迪士尼的版權偏執。
很多人都聽過迪士尼的版權笑話:在孤島擱淺,最好的求救方法就是在沙灘上畫個米老鼠,迪士尼的法務部會坐飛機找上門;不過假如你擱淺在了東方,畫馬裏奧會更有用。
但是,你可能真不了解迪士尼有時爲了保護版權,會做到何種地步。
實際上,迪士尼對待角色版權并非總是強勢,所以你才能在3D區找到Elsa和Anna。華特·迪士尼本不是個很重視版權的人,米老鼠其實是1927年"Oswald幸運兔"的翻版,這兔子是迪士尼和環球共同創作的,卻被環球搶走版權,迪士尼隻好重新創作一個類似的米奇——這可能會被弗洛伊德定義爲創傷源頭。
然而有時,他們的保護又近乎反人性。舉兩個例子:一個發生在1989年,當時迪士尼威脅了三家托兒所,因爲它們把高飛和米老鼠畫到了牆上;要知道迪士尼是以"爲了讓孩子們開心"才創造出這些角色的,而當托兒所爲了同個理由,在不盈利的前提下這麽做時,收了律師函。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2019年:一個父親想把蜘蛛俠放在自己4歲孩子的墓地上,因爲這是他生前最喜歡的超級英雄。然而因爲這誕生80年的角色,在10多年前被迪士尼買了版權,于是迪士尼否決了父親的提議,而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我們隻是想保護角色的純真"。
丁真要是和迪士尼簽約,可能已經被塑造成耶稣了。
這隻是迪士尼漫長戰績中的兩個例子,僅僅爲了說明其版權戰略在這幾十年裏并沒本質變動。
另外,版權法過去的保護期一直是56年,但當初版米奇要在1984年過期前,迪士尼協助推進了版權法的改革(比如花大錢資助相關人員的競選團隊),讓1976年時,保護期被修改成了75年,替米奇續命到了2003。
後來保護期再度過時,這時再亂修改法案就不禮貌了,于是迪士尼來了另一招:協助推進對版權法的二次改革,不修改它,而是加入補充條款。那之後,個人作品的保護期依舊是75年,但公司作品的保護期變成了95年,這就是爲何米奇直到2024年,才開始擁有巨碩臀部。
諷刺的是,迪士尼本身尤其喜歡利用公共領域來賺錢。他們的公主系列,幾乎全是從無版權的民俗童話改編的,就連《獅子王》改的也是《哈姆雷特》;改了後,版權就是迪士尼的了,就像其他版本的米老鼠。
此外,迪士尼對形象的保護,不止在商标上。還記得幾年前,上海迪士尼樂園"不許外帶食物、自拍杆、穿角色服裝和COS服"規定引發的争議嗎?這些規定全是迪士尼以"保護自身純潔性"的理由而生的。
迪士尼樂園有大量詭異的都市傳說,其中一些其實是迪士尼爲了鬼屋類項目搞的營銷,但還有不少,暗中都有種諷刺迪士尼"強制快樂與童話"作風的味道。
比如有傳說稱:假如玩偶中的人在演出中途死掉,兩個工作人員會攙扶屍體保持坐姿,營造微小動作,并告訴前來觀看的小孩說這是因爲角色累了,不能中止花車;此外,迪士尼樂園還禁止死亡,所有在園區死亡的人,都要全力搶救,哪怕已經嗝屁,直到離開園區,才能宣布死亡。
都是些陰謀論,但可以從中窺見人們對迪士尼童話之地的形象營造,并沒那麽買賬。
因爲在迪士尼口中,這片爲了兒童的快樂誕生的魔法之地,對魔法風格的解釋權,必須嚴格屬于他們。這裏不能有《女巫》《哈利波特》《指環王》和《龍與地下城》的魔法,二次元那更要靠邊站:魔法隻能有一種面貌,兒童隻能有一種天真爛漫。
在這純潔與鮮豔之下,有太多利益驅動的齒輪了,讓整件事顯得非常虛僞:哪怕盈利向來是公司的正常目的。
然後,人們報複的是迪士尼的貪婪和愚蠢。
就在最近,著名《Variety》雜志給影視7巨頭(多了個蘋果)2023年的表現評了分,其中迪士尼墊底,是唯一榮獲C+的。因爲過去一年裏,他們的作品不論從口碑、票房,還是品牌傷害力上,都是災難級的拉胯,讓漫威和奪寶奇兵兩大IP拉穿地殼,皮克斯和自家動畫連續啞炮。
今年的票房冠軍爲環球,這是2015年後,迪士尼首次沒奪冠
去油管逛一圈,嘲諷迪士尼罪有應得的視頻比比皆是,全世界似乎都已經受夠了他們魔怔化的政治正确理念。
如今政治正确在歐美早已嚴重反噬,著名啤酒百威昕藍半年前因爲找了個不受歡迎的跨性别網紅做廣告,市值在一個月内跌了270億美金。
而迪士尼正是這波翻車浪潮裏,首當其沖的公司,人們受夠了他們爲了宣傳政治站位,肆意糟蹋電影的行爲:我相信沒多少人買電影票是爲了聽三流政治演講。
如今有種說法:迪士尼之所以沒再度試圖延長版權保護期,一方面是這樣過頭了(哪怕對他們而言),另一方面則是,他們其實已經不在乎了。
這20年,迪士尼不再使用"以米老鼠對抗各種競争"的戰略,而是轉向大規模收購對手,從皮克斯、21世紀福克斯,到漫威、星球大戰……所以,雖然如今米老鼠的商标估值爲150億美金,但米老鼠外的已收購公司總市值,估值爲1140億美金——相比之下,這隻老鼠對迪士尼已經沒那麽重要了。
著名的收購圖示
所有這些昔日的娛樂巨頭,都成了迪士尼版權保護傘下的棋子。然後棋子成了之前我們舉的例子:想在小孩墓碑上刻蜘蛛俠?不好意思,迪士尼的蜘蛛俠不在乎小屁孩的榜樣,他更關心維護角色的純潔性,以及扮演鋼鐵俠的養子。
更糟的是,手握這些版權的迪士尼,爲了迎合黑石這種巨型投資集團,大走政治正确路線,把它們集體搞砸。注意:皮克斯、21世紀福克斯、漫威、星球大戰,都是在同一時期開始迅速拉胯的。
這還隻是廣爲人知的例子,實際上迪士尼的壯舉不止于此。比如2017年估值57億美金的媒體Vice,原本緻力于對戰亂地區和毒枭領地進行人文主義報道,被稱爲有朋克精神的年輕人之聲;然而被迪士尼收購後,他們開始火力全開轉向報道支持政治正确的歐美中産年輕人;如今,Vice已經破産重組了。
也許迪士尼收購拉瑞安,影心就會變成地精。
而迪士尼的股價,也從21年的200美金一股,變成如今的80美金。
也許,所有這些其實都不是迪士尼的錯,隻是巧合而已,或都另有原因;也許吧。
迪士尼的收購引發衆怒,表面上是他們把後續創作搞砸了,但在更深處,是他們把至少還算是"創作"的生意,變成了近乎純粹的商業運作。而後者的問題是:其判官不是創作者的熱情,而是領導人的政策方向;以迪士尼的體量來說,這方向又很容易變得笨重,一旦頭部偏移,全身都會随之沖向歧途。
實際上,盧卡斯在把星球大戰交給迪士尼時,是定了後續框架的。但迪士尼在合同裏奪走了後續創作權,并抛棄了盧卡斯的框架,獻上了最爛的星戰三部曲,以及最拉胯的三個主角,連個新的惡搞梗都産不出。
火的星戰梗也都是老版裏的
所有這些毫無尊重的動作,都會被粉絲記住。我其實是迪士尼的老粉,去過6次迪士尼樂園,能自願被迪士尼酒店痛宰,童年時,我訂了10年《米老鼠》雜志;但我完全無法抑制住想在這篇文章裏詠春的沖動,因爲我同時也是星戰、皮克斯、漫威、Vice的粉絲,而當他們集體被毀時,我這樣的人就會去尋找罪魁禍首。
所以爲何有人會說,這場惡搞的樂子,實際上是一場聲勢浩大的複仇。
被報複的對象,也反正不會倒下:它還有1677億美金的市值呢,還有無數頂級IP,被藏在它那無比盡職的版權保護傘下,時刻準備以"維護作品純潔性"的理由展開。現在我們最後再提一件關于迪士尼的"小事":
你聽過旅鼠會集體自殺的知識嗎?它一度在國内非常流行。然而這是假的,傳言來源,就是迪士尼1958年的紀錄片《白色荒野》。這紀錄片中,迪士尼的拍攝者爲了增加噱頭,把一群群旅鼠丢下懸崖摔死,并配上卡通人物墜地的音效,謊稱其是自殺的。
這紀錄片被迪士尼大肆宣傳,奪得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票房大豐收,甚至催生了一個詞叫"旅鼠效應",直到30年後才被揭穿。
看來這隻緻力于維護兒童夢幻和虛拟角色純潔性的老鼠,對維護現實旅鼠的生命也沒那麽感興趣。
所以初版米奇在2小時内淪爲成人娛樂巨星,形象全無,又有什麽值得奇怪的呢?畢竟這隻齧齒動物,早就是這場聲勢浩大成人遊戲中的一員了。
爲什麽會有公共領域這個說法?它來自古羅馬,那時人們認爲,世間總有一些事物不能獨屬某個人,不論富豪或皇帝;比如陽光、海水、空氣……任何人都有權擁有這世界的一部分,于是,世上必須要有Res Publicae:後來這詞發展成了"共和國",以及"公共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