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 / 文 蘋果正逐步結束長達十年的電動汽車探索計劃,将團隊轉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在内部披露了這一消息,令參與該項目的近 2000 名員工感到意外。據悉,首席運營官傑夫 · 威廉姆斯和負責這項工作的副總裁凱文 · 林奇共同做出了這一決定。
對此,雷軍、李想、何小鵬等紛紛評論說蘋果轉向 AI 很正确,隻是沒想到會這麽早出局。
蘋果公司的 " 泰坦 " 造車計劃曾在業界激起不小的波瀾,但曆經十年的探索,蘋果最終選擇暫時擱置整車制造的計劃。這一決定的背後,涵蓋了多重深層次的原因:
最初,蘋果夢想打造一款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然而,自動駕駛的研發及落地周期之長,遠超蘋果預期。2022 年 3 月有消息稱汽車項目團隊已經解散一段時間,今年 1 月有傳言稱蘋果爲了讓汽車項目盡快落地,已經放棄無人駕駛計劃,并稱首款智能車的發布時間延後到 2028 年,初期推出 L2+ 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
技術是一方面,自動駕駛所面臨的民情障礙,同樣讓蘋果畏縮。全球出行市場上,究竟有多少人願意将車輛行駛主導權交給 " 機器 " 來操縱,是一個大大的未知數。如果無人買單,蘋果的自動駕駛汽車夢何以落地。
自喬布斯去世,庫克掌舵蘋果,蘋果逐漸變成一個精于商業考量的公司。而造車項目的資金需求巨大,且回報周期長、風險高。更值得注意的是,電動車領域已經進入平價時代,特斯拉與中國車企持續的價格戰,讓電動車成爲一個低利潤率、高度競争的紅海市場。在權衡收益與投入的風險比後,蘋果可能意識到在整車制造領域實現突破的成本和時間跨度超出最初的預估,不如将資源集中投入到具有更高潛力和較短期收益的領域,已經開始狂飙的通用人工智能顯然更符合其标準。
對于蘋果而言,放棄造車轉向 AI 領域,得以保障了公司現有的穩健财務狀況。如果 ChatGPT、Sora 所代表的内容生成、文生視頻等技術嵌入 iPhone、iPad 或 Mac OS 系統之中,用戶能在編寫郵件、制作文案、報告、視頻、PPT 甚至編程開發等工作中獲得即時有效的輔助,進而結合 HomePods 等智能家居設備,工作、家庭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将被賦予更爲細膩的智能感知和響應能力。蘋果由此将構建一個富有前瞻性的智能生态,這無疑将極大地拓展其在數字化未來的疆域。
然而,蘋果的此次戰略調整也帶來了一些潛在的弊端。首先,它可能錯失了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畢竟,汽車是一個數十萬億級别的巨型市場。尤其考慮到智能手機行業已漸入疲态,這種錯過也許會有遺憾。其次,未能實現從硬件到軟件再到終端産品的垂直整合,或許會限制蘋果在 " 人車機 " 一體化領域的全面發展。
蘋果的造車曆程爲全球企業提供了一系列寶貴的經驗教訓。跨界融合不僅需要深厚的專業理解,更需清晰的戰略定位,盲目追逐風口可能導緻資源的巨大消耗。與此同時,高效的供應鏈協同和穩定的供應鏈夥伴關系,對于任何想涉足全新制造領域的公司都是至關重要的。另外,企業在決定大規模投資前,務必嚴謹評估項目的可行性和收益風險比,确保與企業長遠發展目标相契合。巨頭如蘋果,也在電動汽車領域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人們紛紛猜測,下一個出牌的巨頭是誰?是國内某個造車新勢力,還是在轉型步伐上始終慢半拍的傳統汽車巨頭?
當然,蘋果的退出并未削弱歐美電動車企的競争力。特斯拉依然占據着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歐美的老牌汽車制造商如大衆、寶馬、奔馳等已加速電動化進程,并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上不斷發力。初創企業如 Rivian、Lucid Motors 等也展現出不容小觑的實力。
就此而言,無論是歐美還是中國電動車企,都将目光鎖定在技術創新、産品質量、品牌建設以及用戶服務等多個維度的競争上。即使沒有蘋果直接參與整車制造,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争仍将持續升溫,企業唯有不斷創新與叠代,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穩腳跟并脫穎而出。而蘋果的案例也爲所有企業敲響警鍾:任何産業轉型升級都應立足于自身優勢,審慎決策,既要勇于探索未知,也要理性面對現實挑戰。
(作者系财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