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陸玖商業評論
鄭州鄭東新區的一個鬧市區的十字路口,零食折扣店,已經快要擠不下了,不禁讓人感慨,哪來這麽多消費者吃零食?
疫情過後,幾乎是一夜之間,零食折扣店在全國範圍内遍地開花,在河南、四川、安徽、江蘇……幾乎所有陸玖商業評論近期到達過的内陸城市,都出現了上述情況,大家紮堆開在一起,不知道誰先死,誰會活下來。
趙一鳴零食、零食有鳴、零食很忙、好想來……這個單名還在幾十個。
零食折扣店作爲一種零售業态,早期可以說還在良性發展,比如此前零食很忙在長沙地區,但是資本的進入,以及市場的盲目催熟,已經讓這場遊戲慢慢變味,同質化嚴重的競争,最終會留下什麽?
是虛假數據,還是不計代價搶門店,亦或是割加盟商韭菜?
這一切,像極了幾年前的社區團購,消費者需求存在,但是的确沒有資本想的那麽大,當供需失衡之後,最終就是一地雞毛。
消費者真的需要這麽多零食散稱折扣店嗎?或者說,我們真的需要吃這麽多零食嗎?
瘋狂的零食折扣店
在鄭州西三環周邊,通過地圖搜索折扣店,可以看到,方圓幾公裏内,就有二十五家不同類型的折扣店或折扣超市。如今零食折扣店的開店速度飛快,線下 9.9 正在越來越卷。
這個行業目前有多火爆?
趙一鳴零食全國現有門店 2000+,零食有鳴全國門店 2000+,好想來門店 1200+,零食很忙現有門店 3000+,還請了張藝興作爲明星代言。
幾大主力零食折扣品牌都已開店數千家,單單上面四個品牌門店數加起來就超過 8000,除此之外,全國還有各地開花的不同零食折扣店品牌,零食折扣賽道早已突破萬店。
零食折扣店井噴式增長,很多人認爲是業态向好的表現,但背後的供給側失衡也在悄悄上演。
一方面,如此大規模的店面能否盈利令人生疑。在河南鄭州,一條街上通常會出現零食店多家并列的情況,某街邊的趙一鳴零食和零食很忙兩家店中間隻隔着一家麻辣燙,且兩家店的規模旗鼓相當,大小是麻辣燙店的四五倍。
另一方面,零食折扣店不放過任何打價格戰的機會。某家來優品新店開業全場 8 折,距其不遠拐角處一家趙一鳴零食立即推出 8 折活動。
之所以會産生如此危機,或許是因爲行業仍待整合。
" 這個行業目前在國内沒有頭部企業,大家現在跑馬圈地去搶占市場,每一個品牌都想占據這個城市比較合适的一些位置,從而産生了一些聚集的效應。大家可能就是一條街上挨着開,各個品牌現在也處于混戰,最終如果說你的位置選的不好,或者是競争對手的位置比你好,都會使你在經營上受到很大的損失。"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零售行業人士表示。
而這一切瘋狂的背後,是資本在催熟。
資本的催熟和博弈
零食折扣賽道近兩年的爆火,讓其也成爲資本青睐的對象,多家折扣品牌近年均獲得大額融資 , 其中主要是零食散稱折扣店模式 。
據愛企查數據顯示,2021 年 5 月,零食很忙獲得 2.4 億人民币 A 輪融資,投資方有紅杉中國、高榕資本等。
2021 年 4 月到 2023 年 5 月,零食有鳴獲得多輪融資,投資方有最早的雲麓資本到最新的草根資本等。
2022 年 11 月,鄰食魔琺獲得數千萬人民币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爲優康寶貝。
2023 年 2 月,趙一鳴零食獲得 1.5 億人民币 A 輪融資,投資方有黑蟻資本和良品鋪子。
其中,趙一鳴零食的投資方引人矚目。良品鋪子一向以高端零食著稱,而趙一鳴零食則主要做線下零食折扣店,此前兩者的發展方向似乎背道而馳。
良品鋪子這類零食巨頭下場投資線下零食折扣店,深耕下沉市場,更加印證了零食折扣店行業處在風口的現狀。
那麽資本到底看中了什麽?
中信證券發布的休閑零食行業深度報告中稱," 考慮到便利店和商超主要以一二線城市爲主,而零食折扣店憑借極緻性價比和優秀的單店模型,能夠深耕更加廣闊的低線城市,其潛在門店數量具備十萬量級。根據未來零食折扣店 10 萬家門店的假設判斷,預計零食折扣店遠期在零食行業渠道中占比将達到 10%-20%。"
零食折扣店的未來發展在分析中得到持續看好。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折扣零食店中有大量散稱零食存在,業内人士介紹道," 散稱零食把每樣産品用小包裝來代替,消費者在選擇方面更靈活一點,利用花少量的錢選擇多種産品的用戶心理。但是散裝零食門檻不高,消費者沒有那麽關注産品的品牌價值。大部分散裝零食以白牌或貼牌小衆廠家占比多些,所以它的成本低、利潤高。"
有零食店開店者透露," 品牌産品利潤比較低,非品牌産品利潤高,但是市場認可度不高,非品牌産品才是零食折扣店盈利的殺手锏。"
白牌散稱零食似乎是零食折扣店安排的盈利卧底,那麽資本押注散稱零食到底是泡沫嗎?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誰是留下的 20%?
資本投入對于零食折扣店的發展自然是好事,但是爲了融資不顧形象不擇手段也隻會自我埋雷。
市面上成功融資的零食折扣店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有大量的門店,但增量的背後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那麽風光,而是有着許多貓膩。
陸玖商業評論通過零食有鳴官方加盟信息得知,零食有鳴門店投資預算在 55 萬左右,其中有門店保證金、開業籌備費、裝修、設備、備貨等,後期還有房租、人工、水電、運費等,綜合毛利 22% 左右,回本周期在一年半左右。
很多想要開店的人,聽到這裏可能就忍不住心動了。
某零食折扣店加盟商表示," 這麽大的一個鋪面,每天的成本都是很高的,那麽零散的東西賣了之後到月底算賬,發現有很多虧損,所以這沒想的那麽簡單。"
鄭州黑朱莊附近的一家趙一鳴零食,開店僅一個月就關門歇業。
" 大家蜂擁而至,是因爲不了解邏輯,看着店門頭很大、店鋪很敞亮、生意很好,但實際上各項成本,包括天價的租金和轉讓費,微薄的利潤支撐不了這麽大的投入,回報率就可能更長。但大家都覺得自己是那 20% 能生存下來的人,我建議大家要清醒一點,特别是面對高租金和高額轉讓費的時候,不要盲目加盟。" 折扣超市巡物社聯合創始人原野表示。
資本的進入之後,在陸玖商業評論的走訪中發現,已經有很多品牌,開始沒有底線的搶奪城市的核心店面,原本一個年租金隻需要 20 萬的店面,在争搶中會上漲到 60 萬,甚至在洛陽某縣城,某折扣超市的選址人員,直接走到一家正在運營良好的超市,跟超市老闆說,給你兩倍轉讓費,能不能搬走?
在資本沒有進入之前,大家都是拼現金流,拼運營和單店生存率,但是資本一旦進入之後,就需要給投資人提供擴張速度和規模,資本是逐利的,創業者就必須硬着頭皮交作業。
有新零售賽道投資人向陸玖表示," 散稱零食折扣店這個賽道,在需要解釋的問題有三個,第一,是否有自己完整的供應鏈;第二,是否能确保門店的存活率;第三,是否能提高更高頻次交易。"
資本的錢,如果繼續留在開店層面之上,沒有強有力的内功支撐,這些店面終将變成繁花一場。
真需要這麽多零食嗎?
市場真的需要這麽多零食折扣店嗎 ?
在中信證券發布的休閑零食行業深度報告中提到,"2022 年中國休閑零食消費量 / 消費額分别爲 14kg/500 元,與美日等發達國家及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我國人均休閑零食消費仍處于較低水平。"
可以看出我國零食消費水平并非很高,但是同質化如此嚴重的零食折扣店,如何用同一個套路來刺激市場呢?
巡物社聯合創始人原野表示," 資本會加速供應鏈的能力,但還是打破不了常規的品牌體系,撼動不了一線的品牌,還是找一些小廠家,剛才我講到的散稱就是這種小衆品牌的爲主。散稱品牌力差,融完資之後再盲目擴張,肯定會導緻在市場上受損。"
陸玖商業評論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内,與多家零售行業投資機構以及投資人溝通後發現,大家對于這個賽道普遍認爲,會有人跑出來,但是一定是踩着一堆屍體,這裏面有三點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自己的供應鏈,确保價格最優。
這個賽道,靠外采,最終就是給工廠打工,但是這個談何容易,需要大量的錢,這個賽道裏,目前沒有誰有實力做這個事。
無論是沃爾瑪,還是盒馬,甚至是京東,最後都在做自己品牌的東西,洽洽與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的冰火兩重天,也是這個道理。
第二,要有核心競争力,從渠道思維變成産品思維。
能不能在産品上與其他玩家作區分,比如有一些特制的零食,别人家沒有,技術專利,很多快消品,都是靠這個活下去的,稻香村如此,茶顔悅色也是如此,老幹媽更是如此。就像盲盒賽道,泡泡瑪特是有自己 IP 的,這就是核心競争力,新能源賽道也很擁擠,特斯拉也是自動駕駛和技術,一騎絕塵。
第三,前置倉思維。
這個賽道裏,都是口糧式消費,靠即興消費走不遠,所以如何與本地生活打通,最終減少開店數量,提高單店本地生活網絡覆蓋面積,才是正解。
目前,無論是美團還是抖音,都是提高單店盈利的機會,但是大家目前紮堆在核心商圈,就難以提供這種商業機會。
零售最終的競争就是價格,而想要确保不讓自己陷入無止境的價格戰,附加條件就是産品,如果想要産品不被同質化,再一個附加條件就是供應鏈。
盒馬與山姆打得火熱,底層就是供應鏈的戰争,如今的零食折扣店,最終會殊途同歸。
如今喧嚣的十字路口,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零售業态,最終誰會留在十字路口,是趙一鳴?還是零食很忙?每一個加盟商,心裏都有一個準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