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企正在加大對海外市場的布局。
1 月 16 日,新能源商用車企業 ZO Motors Holdings Limited(下稱 " 大象汽車 " 或 "ZO Motors")宣布正式與濰柴商用車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濰柴新能源 ")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在新能源汽車生産制造、産品聯合開發和全球銷售等領域展開全面深度合作。
據了解,大象汽車是源自日本的智能新能源商用車品牌,是港股上市公司大象未來集團(02309.HK)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新能源商用車的研發、制造和銷售。
濰柴新能源主要從事汽車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業務,是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其兄弟公司濰柴動力分别于港交所及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爲 02338.HK/000338.SZ。
日系車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
近日,全球市場獨立分析機構 Canalys 發布數據指出,2023 年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增幅 29%,達到 1370 萬輛,滲透率達 17%。其中,中國仍将保持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地位,本地銷量預計達 760 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 55.5%。
此外,Canalys 預計 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将增長 27%,達 1750 萬輛。
另有數據指出,在全球最暢銷的前 20 名新能源車型中,中國占據了 12 個,而日系車一個也沒有。
作爲全球汽車強國,日本擁有衆多汽車品牌,日系車在全球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日系車的新能源轉型卻明顯落後。據 Mark Lines 數據,日本的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整體銷量中的占比不足 5%。
爲了加快轉型,穩住市場地位,日系車企不得不做出改變,一方面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另一方面則通過與成熟新能源車企合作的方式,加速對海外市場的布局。
以本田爲例,2023 年 4 月,該公司針對電動化等發布了全新企業改革措施,計劃到 2040 年,将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在全球範圍内的銷售比例提高至 100%;計劃到 2030 年,将純電動車的年産量提升至 200 萬台以上。
另一個典型代表則是大象汽車,該公司通過與中國車企濰柴新能源達成戰略合作,加快對新能源汽車的投産,并以此快速打開海外市場。
據大象汽車最新公告指出,公司将借助濰柴新能源産品平台與生産基地,研發生産制造 ZO Motors 品牌智能新能源商用車。雙方宣布以新能源産品作爲合作車型,以濰柴新能源商用車第三代純電平台作爲基礎,聯合開發适合各區域市場需求的左舵和右舵産品,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銷售,并将在近期内陸續登陸日本、美國、南美、東南亞、中東等市場。
大象汽車全球 CEO Joost de Vries 表示," 希望通過與濰柴新能源的深度戰略合作,爲全球商用車領域零排放和運輸行業盈利能力提升做出更大的貢獻,爲商用車車主和用戶持續創造價值。"
同時,作爲科技創新型新能源商用車企業,大象汽車計劃全面推動商用車領域的新能源化,加速綠色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協助客戶通過先進綠色技術更高效的發展,并爲保護地球生态而努力。
钛媒體 APP 了解到,公司将以旗下的智能新能源商用車爲核心,結合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等高科技技術,爲物流運輸企業、電商企業、政府公共部門等各類商用車客戶提供更加安全高效、性價比更爲合理的全生态型綠色智能物流服務鏈。
" 活以用人 " 的全球化思路
在新能源汽車大發展浪潮面前,車企如何把握好方向盤,如何選擇好賽道,如何進行技術和服務創新,都将影響着企業的未來,需要企業管理層具備極高的行業素養和準确的決策能力。
在宣布與濰柴新能源達成戰略合作的同時,大象汽車還公布了由多位汽車和高科技行業資深高級管理人才組成的全球高管團隊。钛媒體 APP 注意到,這支新高管團隊的成員大多擁有豐富的 " 全球化 " 從業經驗,進一步加強了公司對于布局海外市場的信心。
其中,全球首席執行官 Joost de Vries 曾在北美、南美、中東、中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 35 年的商用車制造、運營和管理經驗。在加入大象汽車前,Joost 在沃爾沃、特斯拉、麥克卡車和德羅甯汽車公司等知名車企擔任過各類高管職務。
大象未來集團副總裁和大象汽車亞太區總裁賀棟,曾任職于奔馳、雷克薩斯、馬自達、大衆等乘用車品牌,歐曼、東風、陝汽、重汽、江淮等商用車品牌和康明斯、濰柴、福田等品牌後市場的區域中心倉,擁有超過 17 年的高級管理經驗和多年售後服務與備件運營管理經驗。
大象汽車日本株式會社會長寺西秀豐,曾任日本最大的會員制酒店及醫療集團 Resorttrust Inc 大中華區副總經理,還曾與日本衆多知名企業家和政治家共同發起創建了東京國際經營者俱樂部,擁有 20 年以上全球商務運營及銷售經驗。
此外,大象汽車還公布了全新的 LOGO,并正式發布了全球品牌戰略。據悉,目前大象汽車已開啓全球化布局,分别在美國、日本、中國、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進行了戰略布局,并建立了相應的區域總部。
以東南亞市場爲例,早在上世紀 60 年代,日系車企就已進入當地市場,并逐漸從整車出口轉爲本地生産。Marklines 數據顯示,2022 年日系車銷量占據東南亞市場 71% 份額。
而随着目前東南亞各國向新能源轉型的需求逐漸增大,亦推動着電動車本地生産的落地,不止日系車企,不少中國車企也開始融入東南亞汽車行業的轉型生産之中。
有研報指出,東南亞新能源車滲透率較小,各國已紛紛推出利好新能車的政策。日系車企長期主導東南亞市場,但習慣于開發混動和插混車型,純電車型較少。若要保住在東南亞的霸主地位,還需要持續不斷的發力才行。(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