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落地的交通出行大模型,它來了 !
這兩年的出行行業,有的卷補貼、規模,有的卷自動駕駛、卷定制車,終于有人開始卷大模型了!
名爲 " 阡陌 ",背後是國家隊級别的選手:T3 出行和中國電信。
△T3 出行與中國電信戰略簽約
T3 出行,出行領域快速崛起的明星玩家,曾創造 77 億元融資業内紀錄,估值早已超 200 億;在出行領域,它更是已經積累了上億規模的結構化數據。
中國電信,三大電信運營服務商,擁有大模型必備供應品——大算力。剛剛主辦的數字生态大會,國内幾乎所有頭部的科技企業悉數到場。
△2023 中國電信數字科技生态大會
兩個國産代表性公司,在大模型這事兒上簽約聯手,數據和算力都有,首個交通出行行業大模型,就這麽誕生了。
首個落地的出行 AI 大模型
阡陌一出,成爲國内首個能夠落地跑起來的出行 AI 大模型。
雖然沒有公布具體參數量,但阡陌大模型的整體輪廓,還是可以從它吞下的數據量窺見一斑。
根據 T3 出行公布的信息,喂給阡陌大模型的主要有兩類數據:
一是超 20 億的出行訂單數據,二是出行服務數據。
當然了,阡陌大模型一登場,就亮出了自己瞄準的 " 靶點 ",主要是在以下三個方向提供場景大模型:
智能調度
司乘服務
出行安全
首先看看智能調度大模型。
簡單概括一下它的整體用處,就是能夠更加精準、實時地預測出行供需的熱力變化,爲司機規劃更合理的行駛路線。
一名乘客想打上車,需要填明自己的出行需求,然後系統根據這些信息找出最佳匹配的司機,進行派單。
在這個過程中想調用大模型,主要是大模型能夠從海量的非結構化數據中,提煉出對司乘雙方最有價值的關鍵信息,比如乘客在某一時間段是否更傾向于短途出行、快速上車,那就不會匹配到一個喜歡接長途訂單的司機。
△智能調度大模型
在連續的訂單匹配過程中,智能調度大模型能讓這樣的匹配過程更加動态(預測并适應訂單需求和司機狀态變化)和實時(快速響應訂單和司機狀态變化)。
而且更重要的是,訂單匹配還依靠智能調度大模型的多目标優化反饋機制,自動收集和分析異常事件,進行定位和原因分析。
基于此,進一步自動調參數或優化算法策略甚至獎勵函數,從而讓出行和接單都更滿意。
感受下來,智能調度場景的大模型,主要解決的是社會的資源化問題,讓大家用更聰明的形式城市出行,很低碳,很綠色。
與智能調度大模型相區分,餘下的司乘服務大模型和出行安全大模型,要解決的則是我們老百姓出行最關心的兩大問題——服務和安全。
怎麽理解?
來看這兩個場景大模型都能提供什麽能力:
前者是大語言模型,負責信息咨詢、事件處理、司機招募;後者是多模态模型,負責涉性防控、安全輔助駕駛、服務體驗提升。
以典型的失物找回場景爲例,多模态模型,能夠高精度識别乘客上車前後,圖像采集中的變化,判定有物體,就存在在了車内,同時這個物品是失物還是遺棄物(水瓶、包裝袋等)也能給到判定。此外,識别司機、乘客非正常駕駛乘坐動作,也将成爲可能。
△出行安全多模态模型
一個主要服務司機,了解他們的需求,充當平台和司機之間的溝通利器;一個則作用于司機乘客雙方,爲彼此的出行安全多添一份保障。
在打車出行領域,這倆大模型可以提供更便捷、智能、安全、經濟的出行服務方面。這麽一看,其作用之于民生,好像就更容易被理解。
這也更好理解爲什麽是 T3 出行和中國電信要合作打造出行 AI 大模型——
T3 有數據,中國電信有算力,雙方協同,一起出人組建技術團隊搞大模型,1+1>2 的效果,這不就來了?
行業首個,爲什麽來自它家?
但問題是,爲什麽首個落地出行 AI 大模型,會來自 T3 出行?
有兩個方面原因。
首先是大模型相關基礎積累。
一來,基于車聯網技術的數據積累。數據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說,尤其是高質量的行業數據。前段時間 ChatGPT 被爆出有 200 億參數,再次印證了高質量數據的重要性。
而 T3 出行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國内首家以車聯網技術的出行生态平台。車聯網技術打通了人、車、路三維的數據交互,每天生成高質量、結構化的海量數據,比如訂單信息、司乘信息、車輛軌迹等。CEO 崔大勇曾透露總量已經達到 PB 級别。據統計,目前 T3 出行擁有的數據規模位居行業前列,日活 / 月活用戶行業排名第二。
二來,聯合各方建立起來的生态優勢。相較于其他領域,出行産業鏈更爲複雜,本身需要各方協同。而大模型的落地發展,本身就需要場景生态來支撐加速落地。
早在 2020 年,T3 出行就聯合 30 多家主機廠、科技公司等三大産業鏈,成立了全國首個自動駕駛運營聯盟。随後又聯合輕舟智航在蘇州啓動 Robotaxi 的公開運營。截至目前,T3 自動駕駛車輛已累積自動駕駛運行裏程超過 60 萬公裏,吸引了超過 8 萬人體驗。
有了之前的生态基底,此次大模型一出,自然也會有不少生态夥伴前來,共同推動發展。
其次,出行大模型必備要素。
大模型要用到衣食住行當中的 " 行 ",無非把握住兩點:
一看安全,二看高效。
安全方面,既包括司乘安全、道路安全等現實保障,也包括實際運營過程中的數據安全合規。
早在被動安全方案爲主流時期,T3 出行就提出了 V.D.R 安全主動防護系統(VDR,即 Vehicle-Driver-Road)。
通過數據采集分析、深度學習算法等對司機全時段安全管理、對車輛實時安全管理,并對行駛狀況實時預警等。
而在數據安全方面,除了自身建立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體系,還同華爲雲組建了 " 智慧出行信息安全聯盟 ",在數據安全存儲、安全管理、安全應用等深度合作。
△華爲雲和 T3 出行組建《智慧出行信息安全聯盟》
至于高效方面,自然是以技術驅動,實現人車智能調度,提高出行效率,這本身就是出行平台需求誕生要義。
T3 出行緣起,是國内三大汽車集團,一汽、東風、長安,聯合互聯網企業騰訊、阿裏巴巴等聯合出資打造的 B2C 出行平台。
一面是可提供網約車資源的傳統主機廠,一面是有着 C 端管理經驗的互聯網公司,因此打從一開始,T3 出行就有同其他網約車平台有着本質不同——
以 " 車聯網 + 合規運力 " 爲路徑,快速打通這一賽道。
今年年中,CEO 崔大勇曾表達過,T3 要做一個老實人、聰明人,老實講的是合規,聰明講的就是科技。
此次聯合中國電信深度合作大模型,自然也相當于這一路徑獲得了國家隊選手的認可。
出行行業下半場:從出行到城市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出行行業都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态。有些企業一度靠燒錢、靠低價來走出很高的市場份額。
這既不利于企業長期可持續的發展,也不利于行業的生态繁榮。
如今眼看行業增長開始平穩、頭部效應越發明顯,因此不少人開始斷言網約車市場 " 飽和 "、" 發展空間不大 "。
一方面,市場确實進入冷靜期,行業回歸理性。更多相關安全合規規範搬上台前,一些不合規運力逐漸被清退出去。
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對于出行平台更爲本質的思考。
出行平台,以往相當于是爲乘客點對點送達,尋求更高效更安全路徑。可以是靠補貼來降低用戶成本,可以靠定制車保障合規安全,也可以靠技術實現智慧運營……
在 T3 出行與中國電信的合作中,有個值得玩味的地方:
合作模式中除了阡陌大模型的開發和應用,還有國家級智慧出行平台的打造,以及智慧城市業務的拓展。
換句話說,T3 出行已經從行業 " 點對點送達 " 的供需對接,上升到對整個城市運行效率的思考。隻有充分被科技和算法激活,且合規安全的運力,才是城市真正需要的運力。T3 選擇的這條發展路徑或許正是智慧城市、綠色低碳的題中之義。
△智能調度大模型
實際上,出行本就是智慧城市之中重要一環,整個城市空間的交通數據也正是出行大模型的關鍵 " 養分 "。
随着出行大模型進一步落地之後,可用來優化城市交通規劃和信号控制系統,來提高整體交通效率。
所以大模型對交通出行的賦能,可能隻是對整個智慧城市賦能的開始。
出行便利,道路不堵車,城市生活又便利又美好。您認爲,大模型能行不?
— 完 —
點這裏關注我,記得标星哦~
一鍵三連「分享」、「點贊」和「在看」
科技前沿進展日日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