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遭遇 " 成立以來最大困難 " 的碧桂園,迅速采取了行動。
8 月 12 日晚間,碧桂園宣布,将 11 隻境内公司債券自 2023 年 8 月 14 日開市起停牌,複牌時間另行确定。
碧桂園方面人士對華爾街見聞表示,集團近期拟就境内公司債券兌付安排事項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爲保證公平信息披露,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根據相關規定,對部分境内債停牌。
一名熟悉房企債務重組的資管公司人士認爲,這是碧桂園準備先行對部分境内債進行重組或展期,隻是究竟是整體重組還是逐個展期,還待與債權人協商。接下來推進境外債重組也隻是時間問題。
對于房企來說,債務展期或重組,與債務違約隔了層窗戶紙。而今年初一度恢複海外市場融資能力,成功通過 " 内保外貸 " 獲取境外融資的碧桂園,走到這一步,背後充滿辛酸、無奈。
原本業内還有不少人期望,碧桂園在 8 月 7 日公告美元債利息未償還後,能在 30 日寬限期内獲得機構、監管支持,守住自己在公開市場的信用。然而随着債權人會議召開,債務重組拉開了序幕。
在銷售乏力,融資渠道仍不通暢,卻要投入天量資金保交樓,還要硬償還債務的情況下,碧桂園的管理層也隻能做出這樣的選擇,讓自己渡過眼下的難關。
有熟悉碧桂園的機構人士表示,今年碧桂園的到期債務壓力主要在境内債,中介機構也建議,先對境内債務進行債務重組。
據華爾街見聞不完全統計,碧桂園涉及停牌的 11 隻境内公司債存續本金金額合計約 157 億元,均爲在一年内到期債券。其中數額最大的是一隻将在 9 月 2 日到期的私募債,債券餘額爲 39.04 億元。
境外債方面,碧桂園存續的海外債券則有 17 隻,存續金額 107.95 億美元。明年 1 月是其境外債到期的一個小高峰。
接近碧桂園的人士也告訴華爾街見聞,對債務進行展期或重組,能讓碧桂園得以喘息,将更多精力放在 " 保交樓 " 上。他表示,目前不用擔心碧桂園 " 保交樓 " 的問題,很多資金在監管賬戶内;在交付完成後,反倒還能有資金回流。
數據顯示,碧桂園上半年交付住宅 27.8 萬套,位居行業第一。今年全年交付計劃是 70 萬套。
碧桂園總裁莫斌表示,把保交樓放在碧桂園 " 立足自救 " 的第一位;董事局主席楊惠妍也在 8 月 11 日表态,會全力以赴保交付,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保障經營有序開展,拼盡全力扭轉當前的困局。
當前的碧桂園,遭遇的是流動性困境,如若債務重組成功,可以保障公司的正常經營和回款, 恢複流動性,随着接下來市場回暖,可以将資金集中投入到一些好的項目上,撬動更多現金回流。
自 2021 年下半年恒大暴雷以來,房地産行業的四巨頭已傷其二,碧桂園和萬科成爲活下來的房企代表,而最大民營房企的身份,令碧桂園的堅持顯得更爲艱難、可貴。
然而在比融創多扛了一年半之後,碧桂園還是走到了債務重組這一步。在房地産業内人士看來,碧桂園陷入流動性困境,并不意外。它是當下房地産行業和房企生存狀況的縮影。
碧桂園目前的走向,與融創債務重組的過程類似,先進行境内債展期,再進行境外債重組。不過,兩家公司有着各自的獨特性,碧桂園的重組方案依然未定。
而且,在比融創等房企堅持了更多時間後,碧桂園多賣了幾千億,交付了 100 多萬套房子,風險已經降低了不少。
根據碧桂園公告,截至 2022 年底,公司淨資産約 3096 億元,總權益可售資源約 1.2 萬億元(其中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 9555 億元)。
另一家民營房企人士認爲,對房地産行業而言,碧桂園進行債務重組可以說是利空出盡了,希望接下來行業能輕裝上陣,繼續前行。
碧桂園債務重組的走向,将預示着房地産接下來的困局能否化解,以及這個行業能否重獲新生,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