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餘額還剩 3 個多月的時候,蔚小理的半年成績單終于上齊了。
無論從銷量數據還是财務數據上看,蔚小理都在同比向好,大家看起來都有光明的未來。
但若将三家上半年的财報數據進行橫向對比,理想的答卷是三家中最靓的,不僅銷量驚人,營收、淨利潤也是三家之最;
小鵬的銷量規模則讓人忍不住爲它捏把汗;而蔚來,它依舊是三家中虧損最多的,卻也是對投資未來最執着的。
家家有本難念的 " 賣車經 "
無論外界再怎麽斥責周銷量的不合理性,但 " 能賣多少輛車 " 的确決定了在淘汰賽能活多久。
根據蔚小理的二季度财報,今年二季度,理想交付量同比增長 25.5%,達到 10.86 萬輛;
蔚來同比增長 143.9% 至 5.74 萬輛,創蔚來單季度交付量曆史之新高;
小鵬同比增長 30.2% 至 3.02 萬輛。
若将時間跨度拉長至整個 2024 年上半年,理想交付量同比增長 35.86% 至 18.9 萬輛;蔚來同比增長 60.2% 至 8.74 萬輛;小鵬同比增長 25.6% 至 5.2 萬輛。
從交付量來看,2024 年,蔚小理的銷量座次延續了 2023 年的格局,理想遙遙領先,小鵬暫時掉隊;從增幅來看,蔚來的進步則無疑是三者中最顯著的。
若再微觀到具體企業,我們會發現,在增長背後,這三家車企,每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理想,新勢力大班裏的學霸,但上半年偏偏被純電這道題絆了個跟頭,險些完不成自己定下的銷量目标。
理想 MEGA 上市前夕的媒體溝通會上,理想信心滿滿宣布,MEGA 的年銷目标是 10 萬輛,整個理想品牌今年的銷量目标是 80 萬輛。
但理想 MEGA 的失利,給李想上了生動的一課。
清醒過來的李想不僅放緩了推出純電車型的步伐,還将企業全年銷量目标從 80 萬輛,下調至 56-64 萬輛,這次二季度财報會上,這一數字又進一步下調至 50 萬輛。
同時,一款頗具性價比的理想 L6 帶動品牌銷量飛升,理想汽車上半年的目标完成度爲 37.8%,要想全年交付 50 萬輛,意味着理想從 7 月起,平均每個月要交付 5.18 萬輛。
而現實是,理想 7 月交付 5.1 萬輛,8 月交付接近 5 萬輛,照這個趨勢來看,理想今年的銷量目标應該是穩了。
但理想仍無法高枕無憂,因爲問界始終是它背上的一根芒刺。
今年一季度,理想銷量被問界超越,二季度,理想銷量反超問界。
但看看兩個品牌的銷量分布,二季度理想 L6 推出後,迅速接棒理想 L7 成爲品牌銷量擔當,而理想品牌的旗艦産品 L9 上半年批發銷量僅微增了 2.1%。
反觀對手問界,旗艦産品問界 M9 自去年底上市後銷量一路走高,今年上半年批發銷量比理想 L9 高出 1.5 萬輛。要知道,問界 M9 是一輛均價超過 50 萬的 SUV。
一個是主銷産品價格下探,一個是旗艦車型銷量攀升助力品牌形象提升,長此以往,理想的品牌高端夢會被戳破嗎?
再看堅守純電路線不動搖的蔚來,它和理想的氣質真是形成了鮮明對比,理想一路走來都很 " 現實 ",蔚來一路走來卻都很理想主義。
所幸蔚來的現實倒也沒有太骨感。
自去年二季度以來,蔚來在渠道下沉和銷售能力建設上用力頗多,再疊加 Bass 策略,蔚來的努力終于獲得了銷量上的正反饋。
在高端純電市場日漸萎縮的背景下,半年交付 8.74 萬輛的成績算是很夠看了。
雖然這個數字較年初定下的 23 萬輛的銷量目标隻完成了 38%,但自今年 5 月起到 8 月,蔚來月交付量均穩定在 2 萬輛水平,疊加樂道 " 超預期 " 的訂單量,我們有理由相信,蔚來即使不能全額達成銷量目标,起碼不會目标太遙遠。
但蔚來如今仍有個最大的隐憂:在純電市場呈下行趨勢的情況下,李斌對純電的執着,能夠将他引渡到理想的彼岸嗎?
小鵬是蔚小理三家中處境最堪憂的。企業半年累計交付 5.2 萬輛,相當于一年交付了理想一個月的量,年初定下的 28 萬輛的的銷量目标,也僅達成了 18.57%,無論總交付量還是目标達成率皆是蔚小理中最低。
困擾小鵬的問題主要有兩個:其一,旗下缺少一款爆款車型;其二,渠道改革遲遲不見成效。
小鵬 G6、小鵬 G9 所在市場一片紅海,小鵬 X9 雖爲所處賽道内最強車型,奈何純電 MPV 市場容量有限,且這一市場還在不斷萎縮。
不過下半年,随着小鵬 MONA M03 的加入,小鵬或将迎來一支有生力量。
剛推出不久的小鵬 MONA M03 上市 48 小時大定突破 3 萬台,訂單量尚算可觀。
下一步就看小鵬的交付能力能否與訂單量匹配了,希望發生在小鵬 G6 身上的事,不會再發生在小鵬 MONA M03 身上。
在産品之外,今年 3 月小鵬内部發起的渠道體系改革,至今沒有對銷量産生明顯賦能,據傳批售模式如今已被暫時擱淺。
隻能說,在渠道管理方面,小鵬還需要努力。
掙的錢都去哪了
财務數據是銷量數據之外的另一重要指标,能掙錢,還得會花錢。
蔚小理三家中,車賣得最好的理想各項财務數據也最亮眼,不僅營收最高,淨利潤也最高。
二季度,理想營收 317 個億,淨利潤 11 個億;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 573.1 個億,淨利潤爲 16.95 個億。
橫向對比蔚來、小鵬兩位友商,理想的财務情況雖然很理想,但相比 2023 年的自己,今年的理想顯然沒那麽會賺錢了。
也正因此,理想二季度财報發布後,股價應聲下跌了 16.12%。
前面說過,二季度和整個 2024 年上半年,理想的銷量均實現了同比增長,但車越賣越多,營收也水漲船高,理想的淨利潤反而還同比下滑了,二季度和整個上半年分别同比下滑 52.3% 和 47.4%。
到底是誰偷走了理想的利潤?理想 L6 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性價比的支撐下,L6 一經上市很快成爲理想汽車的收入支柱。二季度理想交付的約 10.59 萬輛新車中,L6 占據了近半份額。
它的暢銷提振了理想的銷量,卻也拉低了理想的産品均價和整體毛利水平。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的單車均價爲 30.32 萬元,而去年這一數字是 32 萬元;今年二季度理想的毛利率爲 19.5%,一季度這一數字卻是 20.6%。
當然,這些财務指标下滑也未必全是理想 L6 的鍋,也有理想爲銷量不惜自割腿肉的緣故。
一季度,理想 L 系列三款車型銷量被問界 M7+ 問界 M9 合力碾壓,爲了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理想 L6 上市後的第 4 天,理想啓動了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官降,理想 L7、L8、L9、MEGA 在内車型全系下調 1.8 萬元 -3 萬元不等,已提車的用戶則直接返現。
價格戰從來都是最傷利潤的,何況理想一邊打價格戰,一邊還在使勁花錢搞研發、建設銷售能力。
自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理想已連續三個季度研發投入超過 30 億,主要用來優化自身的增程技術和智能化水平。
除此之外,理想汽車 " 新增部分生産和銷售人員 ",導緻銷售、行政及一般費用增加,同樣是拉低理想二季度和整個上半年淨利潤的重要因素。
和理想财報導緻其股價下跌不同,9 月 5 日,蔚來二季度财報發布後,其市值暴漲了 60 多億,股價一夜暴漲超 14.4%。
讓資本見獵心喜的,除了蔚來攀升的銷量,還有飙升的營收和收窄的淨虧損。
二季度,蔚來營收 174.5 個億,同比增長 98.9%;沒有利潤,隻有 50.46 個億的淨虧損,但這虧損額相較去年同期收窄了近 20%。
整個上半年,蔚來營收爲 273.54 個億,同比增長 40% ;累計淨虧損 102 億,相比去年收窄了超 5%。
原材料成本下降、換電等其他業務營收增長,促使蔚來虧損額減小,但 2024 年上半年,李斌還是挖了個 100 多億的虧損的坑。那麽蔚來的錢又是花到哪去了?
和理想一樣,研發投入是蔚來支持的一個大頭。
蔚來每季度都堅持投入 30 億~40 億元在研發領域,今年上半年蔚來研發投入總額爲 60.83 億,占其上半年營收的 22%。
無論投入金額還是占營收比例,在蔚小理三家中都名列榜首。
那些說蔚來在服務上發力,是因爲缺少技術能力的人,或許是時候讓自己的鍵盤歇一歇了。
蔚來另一個花錢的地方,就是許多人不看好、李斌卻認爲是護城河的換電業務。截至今年上半年,蔚來的 2000 多座換電站中隻有 20% 實現了盈利,而換電又是重資産業務,同時經營汽車、換電兩大重資産業務,蔚來的淨利潤要想轉正估計還需相當一段時間。
最後來看小鵬,雖然車賣得最少,營收也最低,但人家的淨虧損額少于蔚來,而且和蔚來一樣,小鵬的二季度和上半年虧損額同樣在收窄。
二季度,小鵬營收爲 81.1 億,同比增長 60.2%;淨虧損爲 12.8 億元,相比去年收窄了 54.29%。
整個上半年,小鵬總營收爲 146.6 億,同比增長 61.2%;淨虧損爲 26.5 億,相比去年收窄了 48.44%。
相較于蔚來,小鵬的虧損額收窄靠的主要是原材料、供應鏈成本下降,以及技術研發服務收入的增加。
今年第二季度,小鵬這一部分的收入達到 12.9 億,整個上半年爲 22.96 億,利潤率均超過 50%,可比賣車要掙錢。
跟理想一樣,小鵬花錢的地方主要在研發和銷售兩塊。
上半年,小鵬研發投入爲 28.17 億,占其總營收的近 20%。雖然從絕對值和占營收比例來說,都不及理想、蔚來,但在小鵬研發人員減員的前提下,小鵬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了 5.8%,亦可見小鵬深耕技術的決心。
上半年小鵬的銷售及行政開支爲 29.6 億,占總營收 20.19%,同比增長了 1.1%,從中多少能窺見小鵬近期及今後的努力方向——進行營銷、渠道體系變革。
2019 年,何小鵬在個人朋友圈發布了一張他與李斌、李想同坐一張沙發勾肩搭背的合照,圖片配文:" 三個苦逼,在憶苦思甜。"
多年後的今天,人們在審視蔚小理如今的處境時,往往會評論一句 " 分道揚镳 "" 各走各的路 ",但同爲中國新勢力造車最傑出的代表,在殘酷的商戰之外,蔚小理對彼此更真實的感情,或許是惺惺相惜。
END
作者丨樊舒琪
編輯丨吳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