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十年代,芝加哥黑幫老大 " 疤面煞星 " 阿爾卡彭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 你帶着一把槍和一張嘴,遠比你隻帶一張嘴要走得遠。 "
美團創始人王興引曾經引用過這句名言,而現在,這句話正在美團身上應驗。
美團的核心業務 " 本地生活服務 " 成了最近圈子裏打得最火熱的戰役。
而且,不像打車平台圍攻滴滴,現在是所有互聯網大廠都想挖美團牆腳。
做短視頻的要搞外賣,搞地圖的也讓你上他 APP 裏整杯咖啡嘗嘗。
【 本地生活 】其實是一個生造出來的詞彙,按理來說,隻要和 " 吃喝玩樂住行 " 沾邊的,都算業務範疇内。但是這麽大一塊地裏,巨頭居然隻有美團一家。
再加上各家在純線上的競争,已經卷無可卷了,自然而然想到要把業務擴展到線下來。
一開始,差評君試圖幫大家把這些事情捋清楚,但研究了幾天,發現全部盤一遍的話,上萬字的篇幅都塞不下。
所以,這次就隻聊聊像美團這種專做綜合團購業務的各家。
這次的參賽選手們,大緻可以分成四派。第一派是炸場子的抖音;第二派穩中向好的阿裏;第三派是不痛不癢的中等生們;最後是四面楚歌的美團。
最先肯定是繞不開的就是抖音,它就是這場運動的導火索。
抖音的來勢有多猛?
2022 年,抖音本地生活 GMV 約爲 770 億。前年,抖音全年隻有 100 GMV ,隻一年時間,就翻天覆地了。
去年年初,有關于抖音要做外賣的小道消息傳出來,美團股價就應聲跌了 7% 。
背靠 7 億多日活的流量池,才真的是在裏面插根扁擔都能開花。
其實抖音想做本地生活的心,很早就蠢蠢欲動了。
2018 年,就試過所有帶有 POI( 地理位置 )的視頻,額外的流量傾斜。後來還試水過免傭的抖音團購。
隻不過,那個時候抖音自己也還年輕,隻是淺嘗辄止了。
直到 2021 年,抖音在成都成立本地生活大本營,正式吹響了全速進攻的号角。
動作是一套又一套,先給商家提供各種服務和平台,在本地同城裏增加了 " 吃喝玩樂 " 闆塊。
又給入駐商家免抽傭,雖然現在開始抽傭了,但也穩定在 2% 到 8% ,甚至每月還會給部分商家返傭 50% 。
利用流量從美團手裏搶人的方式,也是換了一茬又一茬。
最開始,抖音的策略是走達人探店的路線。也上線了各種增加店家曝光的活動,比如 " 心動餐廳 " 、 " 抖音吃喝玩樂榜 " 。
後來,抖音直播起來了之後,重心又轉向了商家直播,從直播間裏培養出了不少的爆款店。
爆火過的 T97 咖啡
首月銷量就過億了
但是,真正讓美團緊張起來的是抖音打出的一張超級大牌——抖音外賣。
去年年末,抖音宣布與達達、閃送、順豐同城合作成立團購配送團隊,爲商家提供同城配送。配送的履約服務費要比美團要便宜了不少。
現在已經上線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 30 多個城市。
外賣是美團最大的業務闆塊,如果抖音分食了這塊蛋糕,那美團可就真的危了。
不過,看起來風頭無倆的抖音,已經宣布放棄今年 1000 億GMV 的抖音外賣目标。
之所以放棄這個目标,差評君覺得可能跟抖音依賴第三方配送有關。
目前支持抖音外賣的商家,要麽是必勝客、KFC 這種原本就有配送隊的餐飲大頭,要麽就是針對多人聚餐的高單價品類。
因爲隻有這樣的高單價品類,才能讓抖音在雇傭第三方配送後,仍有錢可掙,且配送時效方面會更寬松。其他利潤偏低的品類,隻靠第三方配送還不足以消化。
不僅是外賣業務受阻,抖音的到店業務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因爲隻有用戶核銷團購券之後,這單生意才算是做成了,這筆錢才會打到商家賬戶。
在你抖音上,我額外花了錢請團隊搞内容,看起來賣掉的券好像很多,結果一看核銷率這麽低,這誰能受得了。。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持續,對于抖音的進一步擴張來說,其實非常不利。
" 将竭盡所能赢得這場戰鬥。 "
這是阿裏巴巴集團前 CEO 張勇 2018 年對本地生活打出的口号。
曾經阿裏無限接近過這個口号,但是現在來看,實現起來可能有點夠嗆了。
阿裏曾經最适合做本地生活的 " 口碑 " ,已經沒落到 4 次易主。現在,阿裏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全新出道的 " 飛高了 " 組合身上。
在 2021 年,正式把飛豬、高德、餓了麽三家組織架構合并。
看着今年各家混戰,阿裏幹脆直接把沒剩幾口氣的 " 口碑 " 并入了高德。
雖然口碑的到來,恐怕不能給高德加多少 buff。不過,算是表明高德要扛起阿裏本地生活的大旗了。阿裏要把高德這個日活 1.5 億的流量池,好好利用起來。
今年高德也有了一些新的嘗試,和星巴克聯合上線了 " 沿街取 " 服務。在高德下單,可以在沿街的星巴克取餐。咖啡會在你到達前 10 分鍾開始制作,并在路邊派送。
值得一提的是最開始阿裏本地生活構圖裏,壓根沒高德這小子的位置。
高德 2010 年做過外賣、上門保潔等等 O2O 業務,結果百團大戰之後全部被砍掉了。。
不過好在現在阿裏的飛高了組合,算是穩紮穩打。
2024 财年第一季度,本地生活( 包括到家業務餓了麽和到目的業務高德 )的營收爲 144.5 億,比上年同期增加了 30% ,虧損也比上年同期虧損減少了近 8.61 億。
除了抖音和阿裏之外,剩下的這些都隻能算是中等生,沒有濺起太多的水花。
比如百度,它在 2020 年就上線了本地生活的相關闆塊了。但如果差評君不說,你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剩下幾家大廠也幾乎都是在抖音要發力搞本地生活之後,才開始認真對待。
比如快手 2020 年就開始嘗試了,但隻是和各家合作,比如去哪兒、同程藝龍等等,甚至還給美團展示套餐、代金券。
直到 2022 年,才将本地生活業務成爲獨立的業務部門。緊趕慢趕地上線了團購小程序,給特價補貼。
低價策略也确實帶來了一定的效果,和 1 月相比,6 月的消費用戶規模增長了 498%,支付 GMV 增長 848%。
到了今年,更是呼朋喚友,和各種平台加速合作。還搞了個 " 飛鳥計劃 ",用補貼和激勵來推動本地生活的創作者。
和同程旅行合作
提供景點門票等服務
騰訊系目前的唯一希望——視頻号,最近也不緊不慢地入場了。
小範圍上線了 " 本地生活組件 ",定向開放給麗人、搬家、家政等本地生活類目。現在,你點進漢堡王的首頁,已經有自助點餐和外送到家的服務。
比視頻号更佛系的還有人在,像小紅書直到今年才上線了兩個激勵計劃,給商家免傭金和流量激勵扶持。
其實粗略盤下來,雖然下場的大廠很多,但是基本上方法都差不多。
要麽就是特惠的團購券,如果是内容驅動的平台,就再加上一個創作激勵。大家都還在美團玩過的套路裏兜兜轉轉,甚至很多人還迷迷糊糊,搞不清楚狀況。
那對于各家這樣瘋狂的入場,美團是怎麽想的呢?
美團的知情人士和差評君說,美團的第一大壁壘是外賣。
從外賣大戰走出來的美團,研究即時配送已經有 10 年,手握成熟的算法和 600 萬的騎手小哥。
這個算法不僅是指騎手行進的路線最優解,還有最及時的道路信息更新。
即使在複雜山路居多的重慶,就算來個臨時活動,導緻道路不通了,美團也可以快速計算出繞路方案。
但是,現在的互聯網沒有永遠的壁壘。
一旦抖音決心要繼續投入外賣,不計成本地自建物流,投入個兩三年時間,美團外賣的壁壘就會越來越薄。
抖音之前試水做直播電商,直接就做到了幾萬億的 GMV 。随便傾斜一點流量和資本,基本就是一口唾沫淹死螞蟻。
抖音和美團的用戶重合率幾乎達到了 81%
所以,美團當然是慌的,甚至是不計利潤地和這些對抗。
美團的對抗來得很迅猛,原則也很明晰:你抖音有的,我美團全部安排上。
抖音靠免傭拉攏商家,美團就馬上降扣點,從 8%,砍半降到 4%。甚至與商家簽訂三個月的排他協議:商家在抖音的套餐價格不能低于美團,或幹脆在抖音下線。
同時,他們上線了 " 特價團購 ",并且放在最醒目的 C 位。還重啓了美團圈圈小程序,顧客可以獲得更優惠的低價。
你抖音不是找第三方配送合作嗎,那我美團也和 UU 跑腿、順豐同城和閃送合作,進一步搭建即時配送。
甚至是抖音最擅長的直播,美團也同樣安排上。去年就在小範圍測試了,今年直接全力投入,甚至上線了個 " 美團直播 "APP。
美團的态度很明确,這些跟進策略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故步自封,直接繳械投降,一定會死。
這就是中國互聯網的生存模式。有點像曾經的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邊界并不取決于本國戰略部署,而是取決于對手強弱。
隻有我的地盤和打不過的對手。
去你的小而美,我必須大而強,要一個 APP 就能覆蓋全行業。我一人幹翻全場。
酷愛引用名人名言的王興,之前還說過:多數人對戰争的理解是錯的,戰争不是由拼搏和犧牲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組成的。
2011 美團網成立,一誕生就卷入了最激烈的 " 百團大戰 " 裏,還驚人地生存到最後。
現在時隔 13 年,美團又一次在持久戰中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