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的人間煙火》劇情發展,觀衆們對魏大勳的憐愛越多,越愛拿他和男主角楊洋比較。
楊洋成爲了輿論的箭靶子,從形象到演技遭受着全方位的批判。
配角們的爆火,也證明了選擇權回到觀衆手裏。
誰能想到,向來被視作搞笑男的魏大勳,竟然有一天力壓楊洋,成爲這個夏天勢頭最火的男演員。
憑借飾演熱播劇《我的人間煙火》裏的男配孟宴臣,魏大勳不但成了微博熱搜常客,還血洗 B 站熱門視頻,出道十五年的他,終于嘗到了爆紅滋味。
雖然孟宴臣隻是配角,但觀衆們認爲,比起 " 新晉油王 " 男主楊洋,魏大勳飾演的女主養兄孟宴臣人設更動人,他在劇中金絲眼鏡配西裝的造型,也被網友評爲 " 男明星最好的醫美 "。
《我的人間煙火》劇照
觀衆對于孟宴臣的讨論熱情,遠遠超過男女主角。
有人将魏大勳飾演的孟宴臣、張頌文在《狂飙》中飾演的高啓強、陳都靈在《長月燼明》中飾演的葉冰裳以及《偷偷藏不住》中馬伯骞飾演的桑延,并稱爲 "2023 年國産劇四大配角 ",他們的走紅被稱爲「配角的勝利」,印證了爆款玄學論。
與其說是 " 爆款玄學 "。不如說,在經曆了一場漫長的寒冬後,當資本退潮、流量失效,影視行業正在迎接一個全新的時代。
這一次,誰能帶來流量,投票權在觀衆手中。
魏大勳憑什麽能火?
電視劇《我的人間煙火》,改編自作者玖月晞的小說《一座城,在等你》,講述了一個被收養的白富美愛上窮小子的故事。
劇中,楊洋飾演的消防員宋焰和王楚然飾演的急診科醫生許沁,分别十年後再度重逢。帥氣消防員和美女醫生的 " 救援 cp",配上 " 破鏡重圓 " 劇情,令該劇開播以來備受關注。
女主許沁是孟家養女,孟宴臣是她名義上的哥哥,作爲特别出演,孟宴臣還沒有男二号蔣裕(王彥霖飾)的戲份多,在前 20 集裏出場加起來不到半小時。但相比于男女主角這對官配 CP,孟宴臣和許沁的 " 僞骨科 " 戲碼,反倒讓觀衆磕生磕死。(" 僞骨科 " 指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妹相愛或單相思。)
換鞋這段,孟宴臣的眼睛一直看着許沁
魏大勳将孟宴臣對妹妹隐忍的愛意和克制拿捏得相當到位。
在面對窮小子男主時,他的眼神裏充滿不屑和冷漠,同時,他對于這個妹妹眼中的心上人,又有着壓抑不住的嫉妒。
聽到妹妹甯願放棄家庭也要選擇宋焰時,他的眼眶泛紅,差點将隐藏多年的愛意說出口," 如果你跟他在一起可以跟家庭決裂的話,那爲什麽我們 ……"
" 爲什麽我們不能在一起?" 他或許在内心想過千萬遍,但爲了不讓妹妹難堪,最終沒有說完這句話。
他将自己和妹妹許沁,暗喻爲兩隻生活在黑暗裏的毛毛蟲,在嚴厲的家教下過得壓抑,但一直陪伴着彼此。許沁愛上别人,就像是突然變成蝴蝶,獨自飛走了。
一個名爲 " 起猛了,看見魏大勳演僞骨科了 " 的二創視頻中,孟宴臣和許沁的故事配上傷感音樂,在 B 站的播放量接近 300 萬,而其他以孟宴臣爲主角的視頻也占據了 18 個熱門榜。
孟宴臣的爆火,讓網友們開始關注演員魏大勳。" 魏大勳算爆了嗎 " 被頂到熱搜前三,魏大勳本人的微博 7 天内漲粉 67 萬,他最近幾周的話題度,超過他出道十五年以來的總和。
在原著書粉心裏,作爲配角的孟宴臣存在感并不強,他喜歡妹妹許沁,卻礙于父母不敢說出口,是阻擋男女主在一起的 " 工具人 "。
但爲什麽到了電視劇裏,偏偏是這個配角更出圈?
有網友認爲是因爲粉絲對于男女主演 " 假戲真做 " 被爆戀愛绯聞的不滿,導緻劇方在宣傳初期,沒有将他們的互動作爲宣傳重點,讓魏大勳 " 鑽了空子 "。
但在更多的觀衆看來,配角孟宴臣走紅,得益于主角的襯托。
男主角楊洋的演技向來被人诟病,這部劇裏,他飾演的宋焰,無論是想表達隐忍、痛苦還是不爽,都會習慣性皺眉。觀衆沒有感受到他對女主角的愛意,反倒覺得他看起來暴躁易怒,不像在演消防員,更像是演 " 小混混 "。
再觀王楚然飾演的女主許沁,從小失去雙親,孟家将她富養長大,她卻因爲男主而不惜衆叛親離,理由是 " 他給我做了一碗粥,讓我體會到家的感覺 "。
看到這一幕,不少觀衆發出和孟母相同的質問:" 一碗粥就讓你念念不忘?"
養父怕她工作辛苦,給她在醫院附近買房,養母表面嚴厲又高傲,卻會爲了她小心翼翼地讨好醫院高層,給她買一整牆的名牌包。這對養父母給女主角的愛,絲毫不亞于現實中的親生父母。而這一切被女主抛之腦後。
不少網友心疼起女主角的養父母
在一片針對男女主角的吐槽聲中,戲份較少但亮眼的孟宴臣顯得尤爲突出。
" 僞骨科 "" 背德文學 " 背後有種天然的禁忌感,讓這段隐忍、複雜、愛而不得的感情線充滿張力。
孟宴臣和傳統影視劇中的霸總不同,不會強吻女性,也沒有一言不合擺臭臉。相反,他尊重女性、情緒穩定,體現出了良好的教養。在第 27 集中,孟宴臣喝醉後在馬路上嘔吐,吐完還不忘道歉:" 給清潔工阿姨添麻煩了,對不起。"
因此,孟宴臣也被稱爲 " 新時代改良版霸道總裁 "。
這應該是第一個爲醉後嘔吐向清潔工道歉的主角
配角爲什麽總能出圈?
在韓劇大行其道之時就有種說法:男主是讓女主愛的,男配是讓觀衆愛的。
畢竟主角的設定是多方意志妥協後的産物。
他們既要是好人,言行必須符合大衆的道德标準,又要推動劇情發展,還要弘揚正能量。這種設定讓主角們身上找不到缺點,但也容易顯得無趣。
相比之下配角純粹的多,創作者可以在他們身上盡情揮灑自己的想法,不必擔心是否符合粉絲喜好,反而讓角色更立體,也更出彩。
除了孟宴臣外,今年的其他幾部熱播劇也出現了 " 配角比主角紅 " 的現象。
甜寵劇《偷偷藏不住》裏,馬伯骞飾演男二号 " 桑延 ",他曾因搞笑形象和原著角色差距大而被粉絲抵制,但在電視劇播出後,觀衆直呼 " 真香 "。原因是男主角的部分台詞稍顯油膩,而馬伯骞演的桑延人設幽默,通過吐槽男主角,成了劇裏的去油擔當。
《偷偷藏不住》,馬伯骞飾演的配角桑延
仙俠劇《長月燼明》中,陳都靈飾演的女二号葉冰裳,黑化後讓觀衆眼前一亮。那句 " 在這世上沒有人比我自己更值得我去愛 ",可謂振聾發聩,更接近現代女性 " 愛男人不如愛自己 " 的愛情觀。
《長月燼明》中,女二号的讨論度也曾蓋過男女主
有人認爲,這些配角能出圈的最大原因是電視劇本身有邏輯硬傷,主演演技浮誇,整部劇的評分隻在及格線上下浮動。
但在一些熱度和口碑俱佳的影視劇中,也出現了這種現象。
年初爆火的電視劇《狂飙》裏,張頌文飾演反派角色高啓強,從卑微魚販到首席大佬,角色的成長線更飽滿。不少觀衆還從他身上看到了《人民的名義》裏祁同偉的影子。他們都出身底層,一步步成爲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反派。而他們因生活所迫由善到惡的過程,也展示出人性的複雜一面。
韓劇《黑暗榮耀》裏,男配何道英的存在感遠遠超出男主周汝正,女配角妍珍、李莎拉也憑借着劇裏的發瘋戲份,成爲網友熱議的 " 發瘋文學 " 主角。
" 妍珍呐 ",一度成爲網絡流行語
配角的出圈,證明了觀衆的喜好正在發生變化。人們厭倦了千篇一律的完美主角,反而偏愛這些充滿複雜性和矛盾性的角色。
就連古早電視劇裏的配角也在被逐漸 " 翻案 "。
《甄嬛傳》裏的安陵容,十年前讓人恨得牙癢癢,十年後,觀衆從讨厭安陵容到理解安陵容,在她身上看到了出身平凡,拼盡全力隻到達别人起跑線的自己。
安陵容變壞,是因爲内心的不甘和嫉妒,
但誰的心裏沒有過黑暗面呢?
《小魚兒和花無缺》裏的江玉燕,外表溫柔甜美,實則心狠手辣,憑一己之力殺光所有人。她曾是不少觀衆心裏的童年陰影,但在當年收看這部劇的觀衆長大後,讀懂了她的心理創傷:世界痛吻她,她憑什麽要報之以歌?
相比一路開了金手指的主角們,配角往往有着平凡甚至悲慘的出身,他們努力對抗命運,卻往往徒勞無功。
那些或陰暗、或偏狹的心态,隻是人們内心黑暗面的極端投射。
當年的觀衆已經長大,他們親身經曆了社會殘酷和生存壓力後,真正理解了什麽是 " 未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神話》趙高經典台詞
觀衆對于配角們的偏愛,展現出新時代觀衆的反叛精神。如今的年輕觀衆主力軍是 90 後和 00 後,他們成長于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有豐富的閱片量,不再等着創作者們 " 喂飯 ",而是擁有自己的喜好和品位。
他們樂于發掘那些曾被大衆忽略的配角,從而獲得小衆群體的認同感;同時,混剪類短視頻對于電視劇的二創,使得很多角色脫離原有的影視作品,在網絡上獲得了新的生命。
後流量時代,到底誰說了算?
配角們的爆火,也證明了選擇權回到觀衆手裏。
随着《我的人間煙火》劇情發展,觀衆們對魏大勳的憐愛越多,越愛拿他和男主角楊洋比較。
楊洋成爲了輿論的箭靶子,從形象到演技遭受着全方位的批判。
如果說在此之前,觀衆隻是在讨論演員,導演和作者的發言無疑爲此劇的争議添了一把火。
導演李木戈發表了一篇文章,強調這部劇的主題是宋焰飾演的消防員們冒着危險仍然無畏進火場的精神。原著小說作者玖月晞也發微博稱,大家對孟宴臣的喜歡是一種 " 對權貴的跪舔 ",讓她生理不适。
觀衆們卻并不買賬,反倒對導演和作者捧主角踩配角的行爲感到不滿," 觀衆喜歡什麽,是觀衆的自由。" 甚至有人發出靈魂拷問," 憑什麽你要來教育我該去喜歡誰?"" 一部偶像劇而已,爲什麽要強行上價值?"
退一步說,真論起價值觀,女主的感情線也很難站得住腳。
網友拿出《愛情公寓》的林宛瑜和女主許沁做對比:宛瑜逃脫家庭尋找自由的方式是環遊世界、尋找自我,而許沁尋找自由的方式,居然是找個窮小子結婚," 向下的自由不是真的自由。"
" 質疑宛瑜,理解宛瑜,成爲宛瑜 "
從配角到主角,《我的人間煙火》這陣子賺足了讨論度。
但即便是被衆人誇贊的配角魏大勳,在劇裏的表現也遠遠稱不上驚豔。隻是在同行襯托下,人們對 " 演技過得去 " 的他變得更加寬容。
與其将魏大勳的爆紅視爲配角的勝利,不如說這是來自觀衆的一場反擊。
觀衆苦流量久矣。人們厭倦了頂流明星日複一日靠臉吃飯,用毫無進步的演技,占據最頂級的資源。而那些演技突出、厚積薄發的配角們,卻被資本和市場忽略。
《狂飙》裏的高葉、張頌文,《漫長的季節》裏的蔣奇明,都有過默默無聞的時光。在最難的日子裏,他們沒有放棄自己,而是通過積累和沉澱,讓演技更紮實,才是觀衆支持他們的根本原因。
主角和配角之間,有時候差的隻是一次「出圈」。
迪麗熱巴曾經在《克拉戀人》演女二号高雯,力壓唐嫣,被觀衆誇贊 " 演技生動有靈氣 ",但在六年後主演的《長歌行》時,又被女二趙露思搶走風頭;羅雲熙曾在《香蜜沉沉燼如霜》裏演繹令人心生憐意的男配潤玉,自己主演的《長月燼明》裏,觀衆的目光卻投向了陳都靈。
配角出圈之後,變成主角,又被其他配角蓋過風頭 …… 似乎成爲影視劇中解不開的莫比烏斯循環。
魏大勳的出圈,或許也是某種行業警示。
紅花和綠葉從來是一體兩面。當影視行業回歸内容爲王,誰是主角誰是配角,沒那麽重要,重要的是誰能在這個影視速食時代,讓觀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陳佩斯和朱時茂早在 1990 年的小品《主角與配角》裏就曾提到," 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管得了我,還管得了觀衆愛看誰嗎?"
何謂流量?從來不是通過争搶來的一番。
誰能出圈,觀衆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