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換電、超充後,電動車無線充電正悄然迎來風口。就像手機可以無線充電一樣,法國鋪設了一條能給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高速公路,無論汽車在行駛還是停止狀态,都可以進行充電。從緩解充電焦慮到改善充電體驗,可以預見的是,無感補能時代正逐漸到來。不過,成本高昂是推廣繞不開的難題。
邊走邊充
據法國《20 分鍾報》報道,爲有效延長電動汽車續航裏程,減少汽車電池容量和損耗,法國在首都巴黎附近的 A10 高速公路上鋪設了一段無線充電道路。該路段包含一條 2 公裏長的動态無線充電道路和一個靜态無線充電站。這套系統适配所有類型的電動汽車,無論汽車在行駛還是停止狀态,都可以進行充電。
該項目的負責人路易 · 杜帕斯基爾表示,在正式應用于上千公裏的道路之前,該系統将在封閉道路進行内測。據稱,這種無線充電系統可以有效降低 86% 的汽車排放量。
不過,這條無線充電公路在初始階段隻爲商用電動車隊提供充電服務,法國計劃到 2035 年完成鋪設 9000 公裏的無線充電道路,最終目标是在法國所有公路上部署 ERS(電動公路系統),以實現客運、貨運和重型卡車行業的去碳化,并支持所有類型的電動汽車在法國開放式公路上行駛時無縫充電。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給電動車無線充電原理類似給手機無線充電技術,都是基于電磁感應原理實現。給電動車無線充電的好處主要是方便,相較于有線充電,無線充電具有自動化充電能力,無需擔心尋找充電樁排隊,也不必插拔充電線,一旦普及,可以節省電池成本。
IPG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也表示,從技術上來說,給電動車無線充電是可行的。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存在多年,可以通過電磁感應或者電磁輻射等方式将電能傳輸到電動車的電池中。
大勢所趨
西門子充電基礎設施預開發和創新主管斯蒂芬 · 佩拉斯曾說:" 未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将成爲主流。除了讓充電變得更加便利,無線充電也是實現無人駕駛的必要條件之一。" 美國無線充電技術公司 WiTricity 的調查還發現,電動車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情況下,消費者對其的購買意向從 35% 提高到 59%。
因此,各大車企并不排斥引入無線充電技術。2018 年,上汽榮威 Marvel X 成爲世界上第一款搭載無線充電系統的純電動量産車型。同年 7 月,寶馬推出具備無線充電功能的的量産車型 530Le 插電混動車,系統充電功率爲 3.2kW,系統效率 85%,可在 3.5 小時内完成 9.4kWh 的充電。
行業龍頭特斯拉自然也不甘落後。在今年 3 月份的投資者日活動上,特斯拉就放出了一頁 Model S 采用無線充電的 PPT,當時就有業内人士認爲,特斯拉将要推出無線充電模式。另據美國汽車新聞網站 Electrek 日前報道,特斯拉有意收購德國小型無線充電初創公司 Wiferio。
事實上,這類技術早就有研究。早在 2015 年,我國南方電網廣西電力科學研究院率先建成了國内第一條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車道,填補了國内移動式無線充電示範工程空白。
" 車輛在無線充電車道上行駛 1 個小時可充電 60 度,3 小時即可充滿一輛大型電動公交車。" 南方電網廣西電力科學研究院無線傳能技術專家吳曉銳介紹,該項目實現了功率效率的全面提升,額定輸出功率達到 60 千瓦,充電效率也達到 82.7%,這在電動汽車移動式無線充電領域均處于國内領先水平。
此外,日本開始測試爲電動汽車提供無線充電動力的路面,目标是到 2025 年擁有實用技術。還有媒體稱,瑞典也決定于 2025 年開通世界上第一條永久性電氣化公路。
基于無感充電的良好體驗,汽車無線充電市場也是一片藍海。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 Markets and Markets 此前發布的報告,全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市場規模将從 2020 年的 1600 萬美元增至 2027 年的 2.34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将達 46.8%。
道阻且長
電動車無線充電雖然有着不少優勢,但規模化仍有一定的困難。因爲大規模鋪設無線充電設備的成本高昂,且後期維護成本較高。有人認爲,這并不是推廣電動車的一個好方法。
張孝榮指出,目前給電動車無線充電在大面積推廣上還存在一些難點。" 第一,太貴:無線充電道路和充電設備的基礎建設成本高,每公裏造價 100 萬美元,長裏程難以覆蓋。此外,後期的維護和更新也需要耗費相當的資源和費用。第二,太亂:由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電動車太多,充電方式和接收裝置的差異較大,因此需要統一标準,以确保無線充電兼容各種類型的電動車。第三,輻射:無線充電系統需要确保充電時的電磁輻射和其他安全隐患得到充分考慮和控制,以避免對人體和環境産生不良影響。"
據了解,英國公交運營商 FirstBus 在推進車隊電動化的過程中,曾經考慮過采用無線充電技術,但考察之後發現該技術過于昂貴,每個地面充電闆供應商報價 7 萬英鎊。而對于目前推出的公路無線充電,則成本更高,難以大面積覆蓋。
柏文喜也指出,無線充電設備的成本較高,需要在道路上鋪設特殊的電磁感應線圈或電磁輻射設備,這需要大量的投資。此外,無線充電設備的維護成本也較高,需要定期檢修和維護設備的正常運行。而由于無線充電設備需要與電動車的電池進行匹配,不同型号的電動車可能需要不同的充電設備,這也增加了推廣的難度。
柏文喜認爲,汽車無線充電如果想推廣,需要克服成本和維護問題,并解決不同型号電動車的兼容性,才能實現無線充電的大規模應用。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