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承認,本屬于我的國慶假期旅遊,還是被小紅書偷走了。"
坐在返程的高鐵上,陶菲回想剛剛結束的兩天旅行,看着手機中打卡景點的照片,最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 與其說我是在奔赴自己得之不易、向往已久的旅行,不如說是被小紅書掌控、指揮而進行的一次‘出差’ "陶菲說道," 并且,這還是一場時常被坑的出差。"
據她講述,在這場旅行中,從開始制定出遊計劃,到酒店選址,從選擇景點,到拍攝一張照片的視角,她和朋友幾乎都按照小紅書博主進行了一比一的複刻。
小紅書指引了一條 " 小衆 " 景點,她們便按照攻略前往,到了之後發現了一大群同樣被小紅書指引過來的年輕人;小紅書博主說 " 這樣拍夕陽才絕美 ",她們便爲了同樣的視角,在漸冷的海風中吸鼻子等待日落 ……
顯然,小紅書的種草并非全然真實好用,但即便頻頻被小紅書掌控甚至 " 欺騙 ",陶菲依然覺得,如今的旅途自己離不開小紅書。
而在旅行之外,一家餐廳的點評、一次新開的線下展覽、即将要購買的第一輛車,陶菲都會聽從小紅書的建議。
" 凡是小紅書說好的,就會不自覺地帶上濾鏡 ",像陶菲一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
不過,事實是,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承認,這種被互聯網統治、裹挾的 " 小紅書病 ",其實早就該治治了。
被小紅書誇上天的小髒攤
年輕人的 " 小紅書 " 病無孔不入,換到陶菲的旅行中,首先體現在了尋找當地特色美食上。
還在北京通往秦皇島的高鐵上時,陶菲和朋友就忍不住在小紅書上搜索了當地的特色美食。
在小紅書搜索 " 秦皇島美食 " 後,她發現,博主們曬的都是 " 小髒攤 " 的招牌。要麽是标榜着 "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烤冷面 ",要麽是寫着 " 不吃這家煎焖子等于沒來秦皇島 "。門店所在的位置幾乎都是各種夜市上和美食街内,這也讓她不得不将下了高鐵後的第一站安排在了秦皇島某美食街上——當然,這也是從小紅書上看到的景點。
" 秦皇島除了海鮮,隻有小髒攤 ",這似乎成了這座城市留給她的第一印象。
而她似乎忘記了 " 海鮮 " 才是秦皇島的城市美食印象。
到了這條号稱 " 不來等于沒來秦皇島 " 的美食街,陶菲一下子就看到了門口這家被小紅書博主稱爲 " 小島版茶顔悅色 " 的奶茶店,窗口前排了一條将近 50 米、前行緩慢、以至于排出了大門的隊伍。
毋庸置疑,都是被小紅書種草前來的年輕人。
不過,當她與朋友頂着近 30 度的太陽直射超過 1 小時、終于用這杯得之不易的奶茶拍好網紅打卡照後卻發現,即便被吹上了天花闆,這也隻是 " 平平無奇的普通奶茶味 "。
實物與想象中不符,這讓陶菲略顯沮喪。
而美食街内的其它店鋪更讓她加深了這種印象。
除了蜜雪冰城、親愛的鍋包 you、滬上阿姨這種全國連鎖的品牌,大排長龍的隻有小紅書上的網紅小攤們。在排隊遊客的閑言碎語中,陶菲發現,他們與自己一樣都刷到了這家是 " 必吃的蒸餃 "、那家是 " 味道吃一口就愛上的辣拌雞架 "。
不過,再花哨的頭銜和外衣到了食客們的嘴裏都會露出本來面目,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就是普通夜市小攤的口味。
并且,轉了一圈下來,陶菲在 4 個網紅小攤上花了 98 元,縱向對比北京家門口的小髒攤來看,甚至還更貴了一些。
沒辦法,誰讓這是 " 網紅小髒攤 " 呢。
與之類似的,還有陶菲對住宿地點的選擇。
小紅書顯示,xx 地段周圍美食豐富,去往各大景區交通便利,并且價格實惠。而當她真的到達酒店附近後才明白,所謂的美食豐富是指小髒攤一條街,交通便利是指正對馬路。
陶菲終于覺得,自己又被坑了。
複刻小紅書照片的打卡式旅行
盡管被坑的情況時有發生,陶菲依然離不開小紅書。
在按照小紅書博主的安利去往 " 鴿子窩 " 看日落的路上,爲了能夠拍出與照片上一模一樣的網紅照片,陶菲拉着朋友穿行在衆多便利店與超市中,隻爲找到一瓶瓶身透明且好看、液體有顔色的雞尾酒。
" 美酒配夕陽,小紅書博主都是這麽拍的。" 陶菲興沖沖地說道。
不過,遍尋無果後,陶菲隻能選擇了兩瓶罐裝 Rio 作爲平替。
而到了鴿子窩附近的海灘上,望着眼前滾燙的夕陽和五彩的晚霞以及筆直的暗藍色海平面,她沒有第一時間拍下美景,也沒有選擇爲自己拍張遊客照,而是打開了小紅書,臨摹博主的拍攝角度與拍照姿勢。
頁面上,一個個博主們曬出了自己的精修照,有夕陽下的海鷗、野餐布上的美酒、海邊奔跑的人以及蹲坐的、背影的、側臉的自己。陶菲也照貓畫虎,試圖一一拍出與博主相似的照片。
博主将頭發挽在耳後,她便用卡子固定自己的側邊劉海不讓其飛起;博主拍攝背影的視角在上半身,她便讓朋友放低鏡頭一比一複刻;甚至,博主拍攝的夕陽在畫面的左上角,她也會嚴格複制。
似乎,不按照小紅書的規則來,照片和美景都失去了意義。
也正因爲拍圖耽誤了太長時間,陶菲并沒能享受到夕陽餘晖之下的美景,而是海灘的不同視角中爲了拍照而奔走,好在最終也留下了兩三張照片。
" 拍下了好看的照片,那這個景點就沒有白來。"
當然,這種 " 出片式旅行 " 并非是陶菲專屬。
在阿那亞的網紅禮堂前,年輕人們幾乎是以争分奪秒的方式排隊與那座尖頂的禮堂合影。這邊一個人剛剛從網紅位置上邁出一步,另一邊另一個人便搶着占領了高地,有的人爲了能夠拍下更多瞬間,選擇了錄像從中截圖。
在阿那亞的沙丘美術館,許多衣着光鮮的美女們前腳在小紅書上搜索 " 沙丘美術館 拍照攻略 " 後腳就仿若進行 " 聖地巡禮 " 般在整個美術館複制照片。
受訪者供圖
顯然,像陶菲一樣得上 " 小紅書病 " 的人不在少數。
被小紅書 " 控制 " 的旅行
" 小紅書控制了我的旅行 ",這其實成了越來越多人的心聲。
就拿陶菲來說,實際上在旅途還在進行時,她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旅行已經被小紅書包辦的事實。隻是,作爲身處外地的遊客,小紅書的信息她幾乎沒能力分辨,哪怕是錯誤的信息她也隻能聽從博主們的指示。
當然,另一方面看,這說明小紅書已經成爲了不少年輕人的旅遊搭子。
據小紅書 10 月 8 日發布的《小紅書 2023 年國慶旅遊報告》顯示,9 月 15 日以來,每天會有兩千人在小紅書上發布 " 旅遊聽勸 " 筆記,平均每篇聽勸筆記都會獲得 43.9 條熱心人的幫助。
十一期間,站内發布了數千篇 " 旅遊避雷 " 筆記,其中最火的一份分享各地酒店的 " 出遊白名單 ",收到了近 6000 條建議,大家紛紛在評論區分享親自體驗過的各地寶藏酒店,乃至預訂攻略。
這意味着,小紅書上的交流信息在用戶心中的權重越來越高,很多用戶願意聽從這裏給予的建議,久而久之,也對小紅書産生了足夠的 " 信賴 "。
這對于已經擁有 1 億日活的小紅書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肯定,但與此同時,也是一種挑戰。
一直以來,UGC 生産的内容與真實性是互聯網平台無法避免的難題,小紅書自然也不例外。
國慶期間去雲南大理旅行的楊思艾在小紅書上查遍了攻略,制定了旅遊路線之後發現,很多景點是名副其實的 " 網騙 ",不僅談不上标題所寫的 " 小衆景點 ",連景色都是空有濾鏡罷了。
" 我在小紅書上發現龍龛碼頭是個很好的看日落的地點,但我們實際去了之後發現和照片上完全不一樣,不僅沒有海鷗與夕陽、碧海與楓葉,就連一個像樣的沙灘都沒有," 她說道," 而那棵網紅楓葉樹我們也沒有找到,還爲此錯過了觀賞夕陽的最佳時間。"
事實上,關于小紅書的 " 照騙 " 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每逢賞花季、旅遊季也都是輿論的集中爆發期。像是澄江市的 " 少女心的粉紅色沙灘 "、麗江的網紅 S 彎、" 海南陵水藍房子 " 都曾是出圈的神級 " 照騙 "。
面對這種情況,小紅書也曾發文道歉,可現實卻是,虛假失真的信息依然在小紅書社區内流淌,用戶依然在陌生的城市裏被坑、時間被浪費。
這或許是小紅書在邁向商業化的同時,在内容端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過,責任也并非全在小紅書。
如果不是年輕人自己患上了 " 小紅書依賴症 ",在每個景點都要掏出小紅書進行一番拍照 " 學習 ",奔赴每場旅行前都要按照小紅書的攻略進行一比一複刻,那自然也不會在陌生的城市和街道上迷茫徘徊,也就不會在正對馬路的酒店裏被吵得睡不着覺了。
所以說,年輕人啊,是時候去往更适合自己的景點,拍攝更有個人特色的照片,再治治你的 " 小紅書病 " 了。
* 文中受訪者皆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