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卡汽車 導購 原創 ]
在 19 世紀末,汽車這個新鮮事物的誕生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而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演變後,現如今的汽車在内外設計、功能性與性能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在如此巨大的變化過程中,圓形的轉向控制裝置卻一直被沿用至今。不過在最近幾年,以特斯拉爲首的車企卻發起了一場針對方向盤的革命,各式各樣的異形方向盤陸續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中。那麽和傳統的圓盤相比,這些異形方向盤真的靠譜嗎?本期内容将爲您解析它們的優缺點,并且将和您探索這些方向盤背後的大不同。
一、異形方向盤的發展與應用
如果您對汽車的發展史有所了解,那麽您大概知道,在汽車誕生的最初幾年,轉向機構并不是現在的圓盤形。比如在 1886 年卡爾 · 本茨推出的 Patent Motorwagen 上,是采用了一種類似 " 舵柄 " 的轉向機構,而随後的幾年也誕生了類似自行車把手與馬匹缰繩一樣的操作杆。不過随着内燃機的進一步發展,車速越來越快,如此的操縱杆逐漸暴露出了轉向不靈活與不穩定的弊端。
所以如何去解決車輛的轉向問題成爲了當時汽車工程師們面臨的重大課題。不過很快,這個問題就有了新的解決方案。在 1894 年,一個名叫埃米爾 · 萊瓦索(Panhard et Levassor)的法國工程師以輪船上的船舵爲靈感,将一個圓盤裝在了汽車上,并參加了同年由裏昂—巴黎的比賽,而這也被看作是方向盤在車輛上的最早應用。
很快,方向盤在汽車世界中得到了迅速普及。在随後的 100 多年間,工程師還針對汽車方向盤的安裝角度進行了多次調整,以更加符合日常使用,同時還增加了喇叭與多功能按鍵等功能。
而随着内飾設計的變化,不少民用車型上的方向盤也從此前的正圓變成了諸多不規則的樣式,在剛推出時也被不少人看作是異形方向盤。但是,它們在根本的造型與操作方法上并沒有發生質的改變。然而直到 2021 年,特斯拉 Yoke 的推出才真正算是打破了這一 " 傳統 "。
特斯拉的 Yoke 方向盤率先搭載在了 2021 年款的 Model X 與 Model S 車型上,這款 "W" 形的方向盤以飛機操作杆與部分高級别賽車方向盤爲基礎設計,在曝光時就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當然也有許多人對這款造型奇怪的方向盤産生了質疑。不過就當許多消費者都不能理解這種方向盤存在的意義時,異形方向盤卻得到了更多車企的認可。
首先是雷克薩斯,在去年四月發布的 RZ 車型上,一直以古闆、傳統形象示人的豐田也爲其換上了新開發的異形方向盤。而爲了便于操作,這款方向盤保留了更多的物理按鍵,突出了更注重駕駛的定位。并且這台雷克薩斯 RZ 在轉向系統上也有着更高的技術含量,相比剛剛提到的特斯拉 Yoke,這款方向盤在使用體驗上有了質的飛躍。關于這一點,我們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問您進行介紹。
與此同時,特斯拉與豐田推出異形方向盤的消息也受到了國内許多 " 新勢力 " 的關注。智己汽車在即将發售的 LS7 車型上就率先推出了異形方向盤,官方将其稱作 "YAT 巡航型半幅方向盤 ",未來将會作爲選裝件提供給消費者。此外,集度汽車在去年發布的 ROBO-01 2022 款探月限定版車型上也配備了類似的方向盤。而它們也是目前唯二量産了異形方向盤的中國品牌。
從特斯拉開始,異形方向盤漸漸的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雖然這些方向盤有着不同的名字以及不盡相同的設計細節,但是在造型上都可以歸位同一種類。那麽究竟爲何車企們會抛棄已經使用了百年的圓盤,轉而去選用異形方向盤呢?
異形方向盤的發展與應用
二、異形方向盤的造型優勢
1、符合目前汽車設計的主要潮流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新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在外觀與内飾的設計上都要更加追求所謂的未來感。尤其是在内飾部分,更加簡潔的座艙搭配上堆砌的大屏幕,讓整個車廂有着更強的科技氛圍。而與已經使用了 100 多年的圓盤相比,新推出的異形方向盤在造型上無疑要更加亮眼,與整車的設計風格更加契合。并且在汽車設計越來越同質化的今天,它的出現也可以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讓新車的座艙變得更爲特别,這自然也會吸引更多潛在購車者的關注。
2、提供更好的駕駛視野與更大空間
異形方向盤帶來的優秀視野絕對是它最爲突出的優點。或許是因爲我們已經習慣了圓盤方向盤上半部分的遮擋,所以當我們使用這種異形方向盤時,會感覺到視野格外的開闊,尤其是對于特斯拉這種取消了儀表盤的車型,會更加凸顯出異形方向盤的優勢。
而對于那些保留了儀表盤的車型來說,在使用了異形方向盤後,也可以避免出現方向盤上半部分遮擋住儀表盤的尴尬情況。其實在前文提到的長安以及标緻的部分車型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他們盡可能的把圓盤設計的扁平。不過在之前的體驗中,部分身型的駕駛者還是會出現遮擋屏幕的情況。而在使用了異形方向盤後,将會徹底解決這類問題。
當然,除了不遮擋上部分的儀表外,異形方向盤平底的設計還可以減少對駕駛者腿部的侵占,爲 " 大長腿 " 們帶來更加寬裕的腿部空間。
3、時刻保持在正确握姿
相信在日常駕駛時,每個老司機都有不同握方向盤的方法。但大家也一定知道,在開車時,将手時刻保持在 "39" 點的位置是最爲正确的握姿。而得益于異形方向盤的造型,可以讓駕駛者的雙手随時放在正确的位置。當遇到緊急情況需要避險時,"39" 點的握姿可以讓駕駛者做到最大幅度的轉向,同時在回正時,可以保證輪胎和前進的方向一緻,不會出現差錯,保持對車輛的控制。
由此來看,雖然異形方向盤目前還沒有被廣泛普及,但它未來的發展前景已經初露端倪。基于上述提到的諸多優勢,相信這種方向盤在未來會被更多的車企們所采用。不過,在大面積推向市場前,這種異形方向盤還有着緻命的短闆需要去解決。
三、異形方向盤的造型劣勢
從上述提到的突出優勢來看,異形方向盤似乎将會完美取代此前已經應用了一百多年的圓盤,不過您可千萬不要以爲僅僅是換個模型就可以解決此前的所用問題,就目前各家車企的應用來看,這類異形方向盤還有着緻命短闆需要解決。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最爲重要的還是習慣問題。這包括了視覺習慣和使用習慣兩個方面。當然,每個人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都不太相同,在這裏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但就我之前的體驗來看,異形方向盤帶來的操作方式上的變化确實需要一段的時間才能夠熟悉。也許您還沒有體驗過此類方向盤,所以接下來我們以一段海外媒體的視頻爲例,對您進行說明。
目前,海外的特斯拉以及國内的智己都沒有針對配備了異形方向盤的車型重新設計轉向系統,依然采用了與傳統圓盤車型一緻的固定轉向比,也就是說并沒有改變方向盤轉動的圈數。這就導緻了在低速泊車以及掉頭等情況下,還依然需要雙手交叉或是換手來完成操作。但由于異形方向盤比常規方向盤相比缺失了上半圈,所以如果按照以往的操作習慣,您一定會不自覺的抓空,十分影響使用體驗。并且在出現極端情況,需要緊急避險時甚至會失去對車輛的操控。
而如果降低轉向比的話,确實可以減少方向盤轉動的圈數,來避免上述提及的問題,比如大家熟悉的方程式賽車。但對于普通民用車來說,如果過于盲目的降低轉向比,會讓車輛在高速行駛時變得過于靈敏,手上的輕微變化就可能導緻汽車出現大幅度的橫擺,并且一個石子或凹坑就會對駕駛員産生很大沖擊,這無疑會加大掌控車輛的難度,更加影響行駛安全。
雖然如此,但可以肯定的是,适當的降低轉向比确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異形方向盤的操作體驗。此前據智己的工程師所說,他們目前已經開始針對這類方向盤開發采用了小轉向比的轉向系統,未來将會應用在選配了異形方向盤的新車型上,但這套系統還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夠真正推向市場。
在現有的成熟技術下,降低轉相比确實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但這顯然并不是問題的最優解。而針對這個問題,豐田爲我們帶來了新的解決辦法。
四、線控轉向是最優解?
雖然在方向盤的造型上與特斯拉和智己類似,但豐田旗下的車型和他們二者有着本質的不同。在雷克薩斯 RZ 與 bZ4X 等車型上都應用了全新的線控轉向系統(Steer-by-Wire),而在這套系統的配合下,讓異形方向盤在操作體驗上得到了質的提升。
與傳統的轉向系統相比,線控轉向這個名字看起來會有一些抽象。但如果簡單來說,所謂的線控轉向就是取消了方向盤與輪胎之間的機械連接,而是采用了無線連接的方式,省去了轉向柱、轉向器等部件,做到了轉向比動态可變。在線控轉向系統中,駕駛者每轉動一次方向盤都僅僅是對控制器輸入了一個電信号,而控制器會分析當前的車速與行駛工況,來把車輪調整到最佳角度。
上面的這一段視頻很好地向我們展現了豐田線控轉向系統與特斯拉的差異。在應用了這套系統的雷克薩斯 RZ 與 bZ4X 等車型上,方向盤的轉向角度被設定在了 ± 150 °,而得益于可以動态調節的轉向比,讓駕駛者在任何工況下都無需換手就可以完成對車輛的控制,這自然也就解決了異形方向盤最爲緻命的短闆。
據雷克薩斯的工程師說,在開始研發異形方向盤時,他們就考慮到了這類方向盤在操作上的短闆,所以才針對性的開發出了這套線控轉向系統,并将他們二者進行了牢牢的綁定,未來會将異形方向盤與線控轉向系統打包提供給消費者。
不過就目前來看,這套系統也并不是完美的。在它剛剛推出時,不少人都對線控轉向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表達了擔憂,甚至還傳出了該系統有可能被黑客入侵的消息。盡管豐田在這套系統上加入了備用模塊,但由于目前還沒有被大面積的應用,所以我們還不好判斷它的可靠度究竟如何,也許隻有時間才能夠給我們帶來答案。
編輯總結:作爲一個新鮮事物,異形方向盤的問世多多少少的改變了我們日常的駕駛方式,諸多的優勢提升了我們的駕車體驗。不過與此同時,如何将這類方向盤進行優化與完善也是不能忽視的課題。就目前來看,線控轉向系統似乎是解決異形方向盤短闆的最好方法,但這自然就需要車企在技術上有着更大的突破。現如今,豐田已經在衆多決定使用異形方向盤的車企中脫穎而出,那麽究竟誰能夠追上他們的腳步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精彩内容回顧:
異形方向盤的優劣勢與線控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