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摔角在今年好像變主流了起來。"
頭戴牛戰士面具的男人,将對手高高舉起砸下,随即使出一招雙肩壓地。計時開始,裁判用力拍打擂台地闆,"3、2、1……" 伴随比賽結束的鈴聲響起,面具男高舉冠軍金腰帶,向台下觀衆展示勝利。
這是一場摔角比賽現場,隻是播放渠道不在電視機,演出場地也不在體育館,而是廣東江門一家不知名的茶樓裏。沒錯,就在打工人忙着趕早高峰時,老廣們的精神生活已經進入到了 next level ——邊喝早茶邊看 WWE(美國著名摔角賽事)。
12 月 7 日,早茶 WWE 賽事轉戰廣州番禺。圖 / 郭草莓攝
早在本月初,江門 " 早茶 +WWE" 的 " 抽象 " 組合,就在互聯網上迅速走紅,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作爲一種娛樂性質的格鬥比賽,摔角運動往往自帶劇本,其野性的荷爾蒙氣息仍然讓不少人上頭。而其與廣東早茶的悠閑氛圍碰撞,誤打誤撞間竟産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相比美國 WWE 的鐵色牢籠,廣東的早茶 WWE 主打一個入鄉随俗——台上,摔角好手激戰正酣,台下,廣東老饕夾着筷子品嘗美食,腎上腺激素和唾液同時翻湧。
圖 / 郭草莓攝
劇本略顯老套,但足夠老少鹹宜,一言以蔽之便是:" 大反派老外上場連續擊敗中方摔角手,再由中國的摔角第一人上台,經過艱難戰鬥戰勝對手,揚我國威。"
爲了讓觀衆看得開心,就連裁判和台下觀衆都可能成爲 play 的一環。
比如,當你還在驚訝廚師竟然親自送餐,ta 放下你的蝦餃轉過身來便突然爆衣上台;扮演 " 女裝大佬 " 的老外男士和女摔角手正在台上男女混合單打," 飲啖茶 " 的瞬間便從台上打到台下;中外組合對決異常激烈,急眼起來甚至連裁判一起打,再搭配上音箱裏播放的美國歌曲《Young Man》,至此藝術已成。
" 到底是哪個商業鬼才想出來的主意?" 在現場看完比賽,一位老廣忍不住發問。其實,在這出看似魔幻現實主義的鬧劇背後,是一批摔角狂熱愛好者的試水,一個小衆行業的求生破局之路。
酒樓裏打摔角,什麽天才發明 ?
" 至今都感覺火得稀裏糊塗。" 早茶 WWE 的主辦人小新告訴新周刊記者,作爲一名狂熱的摔迷,江門那場比賽并不是他第一次請人在酒樓裏辦摔角比賽,但一定是最出圈的一次。
起初,這名江門的生意人隻是想借着生日晚宴,爲自己的女子摔角組合做宣傳預熱,沒想到卻以别樣的方式走紅——
在那則火爆全網的視頻裏,摔角手剛上演了一記精彩絕倫的過肩摔,台下的觀衆們咧着嘴看得熱血沸騰,手上的筷子卻不停歇,夾起餐桌上的蝦餃一口就是一個,酒樓服務員則淡定地端着茶壺在人群中穿行,仿如見怪不怪的掃地僧。
圖 / 郭草莓攝
此時此刻,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再是摔角比賽本身,而是這項看似狂野的運動,爲何能絲滑無礙地融入休閑的 " 早茶文化 "。
這種極緻的反差感,成爲了早茶 WWE 在網上的引爆點,令早茶 WWE 短短幾天就收獲了幾千萬的話題讨論,也引來無數人玩梗:
" 食到一半,一個反派過來搶你籠蝦餃丢給對手 "" 重溫起了當年黃飛鴻的感覺,吃着早茶看人打架 "" 廣東就是這樣,喝早茶沒有位置就上擂台打一架,勝者才有位置 ……"
因爲摔角比賽,酒樓内座無虛席。圖 / 郭草莓攝
" 有點誤打誤撞了,我們隻是和往常一樣上去打了場比賽。"
面對意外爆火,已經打了二十幾年摔角比賽的劉炫正有些哭笑不得。作爲中國第一批接觸摔角的人之一,今年 40 歲的劉炫正早在 2002 年就與摔角結緣,後來還将在韓國學習的摔角技術帶回國内。
" 我人生半數時間都一直不留餘力地推廣摔角,沒想到卻以這種方式出圈,實在是有點無厘頭。"
起初,中國摔角的發展很是艱難,不被人理解,選手摔角基本功差,沒有摔迷買賬。劉炫正自費買來木闆擂台,在爺爺的後花園停車場裏練摔角。 那時候,觀衆隻有幾個摔迷和鄰家的小孩。
後來,他與幾個徒弟開始嘗試對外演出,門票價 20 塊一張,參照的還是馬戲團當時在鄉鎮巡演的票價,來看比賽的觀衆逐漸拓展到上百人。
跌跌撞撞 22 年,劉炫正成了 " 中國摔角第一人 ",不變的是,摔角在中國仍是小衆行業。在沒有出現早茶摔角前,劉炫正的比賽場地一般在酒吧派對、啤酒節、展會、年會等。
每次出去推廣、拉贊助,他總會聽到對方發自靈魂的疑惑:" 摔角?這能行嗎?" 就算報出了 900 元一場的 " 地闆價 ",很多人都隻是擺擺手,理解不了一點。
中國摔角第一人劉炫正出場。圖 / 郭草莓攝
這也不能怪老闆。一方面,相比電視綜藝裏人高馬大的肌肉壯漢,現實中,劉炫正個子不高,一米六幾左右,扛着個自制金腰帶,略顯另類的服裝上,印有中二感十足的口号 " 閃不斷的電 "(劉炫正的摔角技),任誰看到都會心生疑慮。
另一方面,由于普及程度有限,大部分人甚至連摔跤和摔角都分不清,比如前者注重競技性,後者更看重娛樂性——沒錯,熟悉美國 WWE 賽事的觀衆都知道,摔角手們在擂台上做出的無數危險動作,基本都是演出來的。
歸根到底,摔角是精心編排的擂台格鬥表演,職業摔角選手既是運動員,又是演員。
同時兼顧雙重身份,也意味着摔角賽事需要更多的特殊技巧。一場賽事 15-20 分鍾的不間斷打鬥,沒有替身,不經剪輯,如果沒有專門訓練,根本上不了擂台。
" 首先是護體,快被摔下去的那一瞬間,讓背部先着地、雙手支撐護體,以減輕身體摔在擂台上的慣性沖擊力,同時摔角手也需要學會如何保護對手,怎麽點到爲止地用腳踹人、用拳頭打擊。" 劉炫正說。
摔角比賽也有劇本。圖 / 郭草莓攝
到底是武打表演,還是競技體育?摔角究竟是一項什麽運動,在國内目前仍然很難被定義,也很難被接納。即便是依托早茶 WWE 走紅的當下,網友更多不過是看熱鬧。
當然,往好處想,比起水土不服的尴尬,出圈總歸讓人看到發展的可能。摔角手們饑渴已久,也決定将錯就錯,抓住流量、抓住被外界看到的機會。
" 中國摔角的半壁江山都在這了 "
12 月 7 日晚,廣州番禺一家茶樓内,廣式燒鵝、鮑汁扣鵝掌、豉汁排骨 ...... 山上跑的、海裏遊的,各種冒着熱氣的珍馐被接連送上餐桌,隻是在場的食客都無暇他顧,他們正在見證一場史無前例的中外摔角對決。
擂台上,劉炫正要挑戰的是身高一米九四、體重兩百多斤的老外大山姆,對方比他高一個頭,噸位也更重,如果放在現實,劉炫正絕無獲勝可能。但這裏是摔角場。隻要有劇本,劉炫正也可以是葉問。
劉炫正即将迎戰大山姆。圖 / 郭草莓攝
劇情走向幾無懸念,劉炫正和他的同伴分工,抱住大山姆的大腿往後翻,山姆自己則借勢蹬腿前翻,重重摔在地上,然後被兩人擊敗。
雖然眼尖的觀衆能從視頻慢放中瞧出些 " 假摔 " 破綻,但這并不妨礙演出的大獲成功。随着幾個過肩摔、空中飛扣等技術動作落地,現場爆發出陣陣驚呼,食客激動得噴出不少米飯,首次線下觀賽的人則捂着嘴,滿臉不可置信。
小新靠在幕布後,欣賞着台下食客各異的表情。" 在過去,誰能想到一次中摔(國内摔角)比賽能吸引來這麽多人。" 這場比賽,是他組織的第二場早茶 WWE,江門酒樓一戰之後,摔角團隊已經在互聯網上小有名氣。
圖 / 郭草莓攝
即便價格有點小貴,比賽大廳的 760 個座位仍在兩天内售罄,現場還來了不少網紅助陣。他們也獲得了數不清的媒體采訪邀約。
一切都讓小新和一衆摔角手們倍感興奮。當天晚上,摔角手們在大排檔裏聚餐,衆人碰杯慶祝,聊聊今天的收獲、後續的對戰安排,席間有 " 前輩 " 感慨:" 熬了這麽多年,中國摔角終于有點未來了。" 這股情緒逐漸從欣喜轉爲疑慮,再到回歸日常的平淡。
摔角手們明白,流量帶來了希望,但也可能轉瞬即逝,殘酷的現實還沒有消失。
" 摔角已經紮根中國近 20 年,但光靠摔角仍養活不了自己。" 今年 23 歲的王濤入行已經 7 年了。16 歲那年,他瞞着父母獨自一人跑到東北拜師求學。爲了随時能騰出時間來打比賽,他做過服務員、搬運工、遊樂園保安,輾轉各地打短期零工。
比賽後台,剛參加完摔角的王濤正在休息。圖 / 郭草莓攝
大多摔角手有着自己的本職工作,飾演反派的大山姆是珠海的上班族,面具男是廣州公交車站的車輛維修員,女摔角手喵喵醬則是成都的空乘客服,還有選手平常在東莞的工廠裏擰螺絲 ……
摔角手平時各自散在全國各地,接到 " 比賽 " 通知後請假趕場,第二天再飛回去上班,幾乎是他們的日常,往往複複、樂此不疲。
隻是相比這份熱情和付出而言,摔角演出帶來的物質回報卻低得離譜。最開始王濤在酒吧裏打比賽,一場 200 元。" 新人選手打比賽通常 500 元以下,即便是行内最資深的人,一場也就幾千元。"
圖 / 郭草莓攝
即便報酬低廉,每年國内能比賽和商演的頻次仍然寥寥。離 2024 年結束還剩不到一個月,這一年裏王濤隻打了 6 場比賽,其中 5 場是商演,僅有 1 場是售賣門票的比賽。
因爲收入的不穩定,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摔角一直處于人員流失的狀态。和王濤一起學習摔角的同批學員,在體能訓練階段就走了大半。好不容易熬到能上台打擂,卻發現摔角完全養活不了自己,很多人打了不到半年就放棄了。
" 在中國,打摔角連兼職都算不上,更準确來說隻能算爲愛發電。" 去年開始,王濤在河南老家租了間舊倉庫,做摔角免費培訓機構,即便如此,一年下來頂多也隻能收 2 個徒弟。
中國的摔角行業更多時候依靠從業者的 " 爲愛發電 "。圖 / 郭草莓攝
摔角幾乎是全國從業人數最少的行業之一了。
在酒樓排演當天,王濤指着擂台上 20 來号人對着我說," 你現在看到的這群人,已經是中國摔角界的半壁江山了,現階段活躍的摔角手能來的都來了,全國摔角手 30 号人左右,真正能全職投入的不超過 3 個人。"
這批選手出去打比賽,隔天還是演仇敵,今天又勾肩搭背演兄弟,而且國内摔角劇情缺乏代入感,文戲鋪墊出的人設基本爲零。
" 我不知道怎麽繼續下去,看的人太少了 "
全球範圍内,職業摔角手們都是表現藝能和承載道德的偶像,他們有真功夫,也有演技和感染力,總能夠讓現場觀衆熱血沸騰。
在有着 100 年職業摔角曆史的美國,演員巨石強森、拳王泰森、動作演員施瓦辛格都曾登上摔角擂台,甚至就連即将二進白宮的特朗普,也曾在 WWE 舞台上留下過狂扇聯賽前老闆巴掌的經典名場面。
以至于在摔角比賽最火的那些年,常有觀衆調侃 " 演技好的都在 WWE,演技差的都被趕去好萊塢了 "。
即便是在摔角曆史相對更年輕一點的日本,職業摔角手同樣享有極高的聲望,他們在國内的地位堪比明星。 職業摔角公司 NGPW 舉辦的比賽通常在大型體育館内進行,每次都能吸引數萬名觀衆前來觀看。 " 而我們中國的摔角巨星們,誕生在茶樓、酒吧、公園景區裏。 " 一位摔角手無奈地對新周刊記者吐槽。
酒樓裏的摔角巨星。圖 / 郭草莓攝
中國摔角并不是沒有引入資本的機會。2018 年末,摔角聯盟 OWE 異軍突起,不僅邀請來日本知名摔角手擔任總教練,還在上海長江劇場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固定錄制劇場。随即,中國第一檔職業摔角電視周播節目《東方有摔角—— OWE 國際功夫摔角格鬥秀》開播。
這是曾經屬于摔迷曾經的狂歡時刻,一位摔迷還記得當時群體裏的振奮,幾乎大家都在讨論 " 中國摔角要好起來了 "。隻是不到四年, OWE 就宣布因資金鏈斷裂解散,剛剛上升的勢頭就此偃旗息鼓。
" 說到底,這行沒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商演和比賽賣票兩種,前者利潤微薄、資本看不上,後者能回本已經是不錯了。"DCW 摔角聯盟負責人郭喆說。
幾個月前,這個年輕人剛主辦了一場硬核摔角賽,圈内評價不錯,但商業化結果是慘敗。
好不容易拿下審批,但由于摔角運動的性質難定,賽前場地選擇上遭遇了幾次舉報和驅趕,最後不得不在一個廢棄倉庫舉行。
到了比賽當天,全場來了 200 多人,門票收入總計 1 萬元,而刨去全國各地選手的路費和出場費、場地費、擂台的成本和運輸費,倒虧 5 萬。" 我都不知道怎麽繼續下去,看的人實在太少了。"
比起一個持續發展的行業,摔角比賽更像是 " 爲愛發電 " 的小衆愛好。圖 / 郭草莓攝
眼下,相比起單純地談賺錢與否,郭喆等摔角手們更關心,現在到底還有多少人在看摔角。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喜歡摔角的人群一度在銳減。摔角網負責人曾在文章中回憶 WWE 在中國舉辦過的三次比賽的盛況:
" 一次是在 2010 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免費領票觀看,6000 張票 45 分鍾内一搶而空,還有很多徹夜排隊的人沒有領到,另外兩次是 2012 年和 2013 年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兩次上座率都不到整個場館的 1/3,2013 年的觀衆看上去還要少。"
比起國外每周有周賽、每月有大賽、數萬觀衆買票的摔角狂熱,中國人對舶來品顯得興味索然。
" 打得狠了點,觀衆會說這太暴力了,小孩子不能看;稍微娛樂一點,他們又會覺得太假,爲什麽不去看 UFO 格鬥賽。" 一位摔角運動員如此說道。娛樂 or 競技,摔角模棱兩可的定位,從根本上導緻了其今天處境的尴尬。
目前上海、廣州、深圳是國内舉辦摔角比賽最多的三個城市。和上海摔角賽台下清一色的外國人不同,廣東是國内摔迷的大本營,而這得益于過去電視節目《狂野角鬥士》的群衆基礎。
"90 後的廣東孩子打小就知道有一項運動叫職業摔角,每星期都會準時在電視機前蹲守。" 這個節目也是郭喆入行的起源。
國内摔角手的自制的金腰帶。圖 / 郭草莓攝
但這始終隻是部分人身上的時代烙印,放眼全國,摔角這項運動似乎總走不出廣東。據媒體報道,通常而言,全國支持購票觀看的摔角線下賽事一年不過四五場,每場觀衆兩三百人,多的話有三四百人,門票勉強能覆蓋成本。
一位在廣東的摔角聯盟負責人同樣透露,他試過去别的地方辦比賽,門票都很慘淡,甚至出現幾十張票都賣不出去的情況。
說到底,這仍是個無法估算價值的區域市場。中國人對摔角的接受度幾何、又是否有可培養的空間,沒人知道。而這兩個簡單的問題,又直接決定了這批職業摔角手的命運。
" 最好的一年 "
" 隐隐有種錯覺,摔角在今年好像變主流了起來。"
過去近一年,王濤每到一個地方打比賽,總會有食客上前合照," 開始還挺膨脹,覺得自己是不是紅了 "。
盡管依舊沒能做到全職,但 2024 年已經是王濤打摔角以來碰到的最好一年,收入對比去年翻了一番,接到的商演頻率也增加了。
從從業環境來看,以前在中國現場看一場摔角比賽遙不可及,而現在每年由國内摔角聯盟舉辦的賽事相加起來不下十場。" 如果不是看到行業在一點一點改變,我完全不敢開班授課。"
對于行業的變化,劉炫正感觸更深。自早茶 WWE 成爲新的 " 商業樣闆 " 後,不下 20 家商場、餐廳、酒吧負責人找到摔角團隊,洽談 WWE+ 行業融合創新的可能性;
還有人打着發揚 " 中國摔角 " 的旗号,想要找劉炫正聯合舉辦商業聯賽;就連江門市文旅局都找上門來合作,準備把早茶 +WWE 的 " 金字招牌 " 留在江門。
直播間成爲摔角手們的新選擇。圖 / 郭草莓攝
摔角手們能明顯感覺到,早茶事件給他們帶來的改變。在第二場早茶 WWE 結束後,小新現場宣布,12 月中旬他們會回到江門連續進行 5 天戶外表演賽,如此長時間的比賽邀約,在以往基本很難碰見。
與此同時,主辦方給到摔角手的報價也水漲船高," 以前靠酒吧演出,但這幾年他們收益不好,光顧的次數也少了。早茶 WWE 火了之後,摔角手能掙得多點——你出 6 萬、他出 10 萬,我肯定去 10 萬的。" 劉炫正說。
總之,早茶 WWE 爲摔角手們提供了新的生存方式,也吸引了新鮮血液的加入。采訪當天,有摔迷特地從清遠跑過來參加摔角擂台,隻求一個扮演裁判或上台挨揍的機會。" 像這樣的摔迷很多,說到底大家都是發自内心的喜歡,大家都是一個報團取暖。" 王濤說。
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的女摔角手喵喵醬是從摔迷 " 轉正 " 走上擂台的代表之一。最開始圈内圈外總有人抨擊她 " 太瘦弱了打不出力度 "" 演得很假 ",但和喵喵醬此前經曆過的失敗和批評相比,都不值得她在意。
在登上擂台之前,喵喵醬的職業經曆談不上一帆風順,隻能說百折不撓—— 3 歲學舞、夢想是女團出道,進入娛樂公司卻因外貌被刷走;應聘女主播,被 5 家公會拖欠工資;進入航空公司之後,幹着月薪 2500 元的客服工作 ……
可以說,摔角給了喵喵醬新的生活動力,擂台取代了她夢想中的女團舞台," 至少能站在聚光燈下被人看到,這是我選擇堅持的原因之一。" 随着早茶 WWE 爆火,喵喵醬也有了自己的粉絲。
喵喵醬赢得自己的金腰帶。圖 / 郭草莓攝
還有摔角手嘗試轉型做線上賽事直播,在互聯網上吸粉無數。一位摔角手稱,他每周通過先試看後付費的機制,在抖音上直播摔角比賽吸引觀衆買票。
相比重運營的線下賽事,線上直播的票價要便宜很多,通常在三到六元之間,付費觀衆則能穩定在每場三千人左右,最高能到一萬。而随着這門小衆生意被發現,也有專門的直播團隊開始盯上這項業務。
事實上,摔角運動作爲時代留給 80、90 後的獨有印記,總有人能在這裏找到屬于自己的意義。而脫胎于下沉的酒樓、公園,帶有草莽氣息的中國摔角,也在更接地氣、更大衆化的走向中,一步步地摸索着自己的路。
" 摔角進入中國 20 年,盡管進度總體慢了些,但改變依舊在發生。" 劉炫正說。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驚蟄青年 ",作者:郭草莓,編輯:安菲爾德,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