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過憤怒的海》,千呼萬喚始出來。
電影19年殺青,然後就遇上疫情,網上每隔一陣子就有不少觀衆翹首以盼,自來水一波。
畢竟,那可是「曹保平+黃渤+周迅」的班底,很難不好看啊!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四年。
等太久了,等到觀衆對黃渤的印象快隻剩下春晚;等到大家都忘了女性角色可以如此複雜又鮮活;等到院線裏全都是陳某之流的反轉大電影.......
終于來了,這陌生又熟悉的純正電影感。
直接預定今年國産片最佳。
東亞子女的精神弑父
電影《涉過憤怒的海》看完有種眩暈感,是那種被全員瘋癫的狀态炫到失神的窒息後釋放,不知道大家覺得咋樣,反正她姐看完很喜歡。
久違了,一種不顧他人死活的美,這不就是在演當代互聯網發瘋文學的精神狀态嗎。
有時候打開手機上網就很恍惚,我們仿佛活在一個巨大的瘋人院場景裏,隻是電影把精神内核外化了,走得更加極端罷了。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黃渤飾演的在公海上乘風破浪打漁的漁民老金,他在日本留學的女兒身中17刀刀傷慘死。
日本警方的不作爲徹底點燃了老金的怒火,他開啓了以愛爲名的複仇,一切疑雲似乎都指向女兒的富二代變态男朋友李苗苗。
然而,老金在痛失吾愛的掩蓋下逐漸迷失,他憤怒、偏執、以暴制暴,與全世界爲敵,就爲了找到一個答案,又将周遭的人與物席卷進修羅場中。
總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止步,買票去電影院一睹爲快。
因爲接下來就涉及重要劇情劇透啦。
先說一個非常震撼的一幕吧,在電影最後半小時,女兒娜娜的夢境裏直接出現了父親老金的屍體被吊在電線杆上接受審判。
這個大膽的鏡頭可能是我們電影裏少有的審判父權的場面了,雖然出現在夢中,但它的隐喻不言而喻。
而電影拍的恰恰就是特别東亞色彩的弑父。
不是俄狄浦斯式的殺死父親、成爲父親,而是哪吒式的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用自我消失爲代價,表達委屈、失望、對愛的渴求,還有權力下位者無力的憤怒。
動畫片《哪吒》
電影似乎在展現娜娜和李苗苗兩個精神變态的年輕人,其實揭開的是看似正常、實則有毒的一群父母們。
而從影片一開始就埋下了"有毒父母"的伏筆——
娜娜父母離婚,她歸老金,但他的撫養方式完全是表演式詐屍,一心撲在公海上撈魚,平時主打一個消失,得空了便樹立威權式的打壓。
明明女兒怕水,還強行讓女兒遊泳,克服他故意制造的難關,等到她快窒息了才伸繩子救她。
拿殺蟲劑噴貓咪,惹得女兒大哭,老金沒感受到她的抗拒,反而覺得逗小孩兒哭好玩兒。
女兒也在扭曲的親子關系裏習得了窒息中尋找愛的慣性,睡在幽閉的衣櫃裏畫太陽,她發燒一聲不吭,毛巾捂得呼吸不過來也絕不喊疼。
老金可以幾天幾夜不歸家、不接女兒電話,反正女兒"皮實""懂事""聽話"。
但男人作爲父親的面子和威嚴可一點兒沒少,"整個島都知道,我老金的閨女""我一輩子活個什麽,就活個閨女"。
但下一句老金就用"糟蹋""禍害"來形容女兒的遭遇,看見女兒的遺體會惡心想吐。
他對女兒的想象是完美的聖潔的無辜的天使,絕對的受害者,自己則扮演那個爲女兒複仇的英雄。
而"糟蹋"裏帶着父權觀念裏對女性清白被玷污的隐秘的嫌惡,女兒被視作父親身份的附屬物,所謂的"抓住兇手"其實與"找回純真、找回貞潔"同構。
老金沒有關心過女兒的想法、好惡,因爲骨子裏他其實并沒有把女兒當做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個體對待。
這一路,複仇也好,救贖也罷,極盡暴虐,都不過他自我的投射罷了。
而影片中的其他父母,有做得更好一點的嗎?
難講。
周迅飾演的景岚,對反社會人格的瘋批兒子全程寵溺,到了絕對縱容的地步,何嘗不是另外一種自以爲是的愛呢。
她在李苗苗小時候選擇離婚,自以爲虧欠兒子,所以什麽要求都答應他,什麽善後都爲他做,明明知道兒子的反社會人格,好幾次情緒波動,但說出口還是"好聲好氣",選擇對他的惡視而不見。
周迅說景岚的愛是軟弱的愛,這個詞非常精準,景岚和李苗苗之間,她能拿到的話語權不多,能做的隻能是過度保護他,爲他收拾爛攤子。
媽媽始終不願面對一個事實,她的兒子,其實每個人都得爲自己的選擇、自己的行爲負起責任來。
闫妮飾演的媽媽也沒好到哪兒去,她不要女兒,得知死訊卻哭得昏天暗地,妥善安排後事,卻對女兒的死因毫不好奇,她的愛剛剛好,讓女兒得不到支持,又最低限度地符合社會期待。
祖峰那個爸就不用說了,他想利用一切資源讓李苗苗死,他明顯的偏心二婚女兒、對兒子需求缺乏關注、知道兒子性格卻一再激怒他,這個父親當得也不無辜。
總之,父母輩的算計、表演、怯懦、壞心眼、自我感動,都赤裸裸地展現在電影裏。
有個非常厲害的影評說"每個人都在cosplay"。
圖源:小紅書
"在這場社會構建的劇本裏,他們不得不倉促上場,扮演憤怒、悲痛、傷情"。
所以老金扮演那個尋仇的英雄父親,在任務完成時隻有極大的空虛。
所以景岚得知兒子死訊,她不是說死要見屍,而是立馬選擇相信,因爲這是"她絕不會承認的内心某個部分的自己期待已久的答案",相信意味着解脫,意味着母職枷鎖的謝幕。
圖源:新浪微博@三号廳
她表演完同歸于盡,立即買了回俄的機票遠走高飛。
大家心照不宣、逢場作戲、互相捧場,大人cos無私的父母,孩子cos懂事的小孩,你以爲孩子不知道父母的愛是表演嗎,小孩什麽都知道。
東亞父母之愛
是自我感動式的表演
電影上映的同時,微博有篇分享出圈了,說的是"我媽不遠萬裏帶15斤豬肉來看我,我情緒崩潰,用最惡毒的話來罵她"。
圖源:新浪微博
原來女孩最不喜歡肉凍冰箱好多天的僵屍肉。媽媽一開始提議帶豬肉時,就遭到女兒好言拒絕;出發前媽媽擔心超重問過一次,女孩再次拒絕并表示上飛機肉會壞;托運行李時媽媽表示沒超重,女孩就開始崩潰……
她完全應激了,于是用最髒最難聽的話問候了媽媽。
女孩發現從小到大,媽媽一直用"都是爲你好"的犧牲感,綁架自己。
papi醬談"都是爲你好"
"我爲了你把工作從省城調到縣裏,你必須考全班第一,否則就是對不起我。"
這樣的自我感動式母愛綁架,體現在方方面面。
僵屍肉的搏鬥也貫徹在幾十年的母女關系中:寒暑假姥姥帶來的冷凍肉,女孩展現一點點不愛吃就是"沒孝心";女孩想吃素包子,媽媽擅作主張放了肉讓她"長身體";做面的時候也要加肉湯,就是非要扭轉女孩的飲食偏好。
這簡直到了"吹狗哨"的程度,難怪逼得女孩歇斯底裏了。
很多網友都分享自己父母小時候逼自己吃不愛吃的東西的經曆。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如果說家庭是最小單位的關系實踐,那麽母親提供食物就是微觀層面的權力彰顯。
《隐秘的角落》逼兒子喝牛奶
小時候都被父母罵挑食,長大才恍然大悟,爲什麽父母不挑食,因爲他們不做自己不愛吃的東西。
《少年說》:說了白說
這樣的"還不是爲你好",其實就是以愛爲名的控制。
之前在網上瘋轉的某寶爆款"勵志相框",看得人窒息,一條又一條"清華媽媽語錄",我看到的不是親情,而是大人扮演成功父母的沾沾自喜。
圖源:淘寶
即便孩子真的成功了,童年的傷痛也絕不會一筆勾銷。
郎朗的惡魔父親
父母用犧牲感換取子女的負罪感,道德籌碼越來越高,這些都是要兌現的。
愛意成爲情感操控最好的保護色,隻會落得子女恨又不能恨,愛也愛不上來。
項飙談犧牲感
還有一個媽媽分享過的育兒視頻,她表示兩歲多的女兒精力旺盛,一玩就大半夜不想睡覺。
這位媽媽的應對方式是,可以玩,但是玩就隻能玩到天亮,還把鏡頭對準女兒,把約定拍了下來。
圖源:網絡
女兒玩兩小時開始累,但媽媽要求她信守承諾,她們真的痛苦地一直散步到天亮。
這位90後媽媽,看似不慣着女兒,教女兒學會承擔後果,其實完全是在虐待一個毫無反抗之力的嬰兒。
一開始她把鏡頭對準女兒就明顯展現了權力關系,媽媽一直是掌握絕對話語權的那個。
如果愛女兒就應該爲女兒的疲憊感到心疼,愛是同理心、是理解、是包容,媽媽愛的其實是權力得到彰顯的自己罷了。
這是另一種自我感動式親情,本質上是服從性測試,又名"你要乖乖聽話""你要懂事"。
很多時候家庭之中不容置喙的規矩都是某種服從性測試——
"飯桌要按輩分,不得亂坐""玩具讓給年紀小的,你要大方""見到親戚要喊人,要會來事兒""不能挑食,懂得吃苦""喜歡的東西不能要,不能貪心"……
其實天大的規矩有那麽必要嗎,有那麽多道理可言嗎,還是說大多數都隻是家庭權力結構金字塔裏權力的彰顯而已。
《少年說》:我撕你書我有理
之前在網上盛傳的金句是:
東亞父母給孩子的愛恰如其分剛剛好,沒有多到讓小孩長大成爲一個健康的人,也沒有少到讓小孩安心反孝抛棄他們恨他們,就是剛剛好讓人痛苦一生。
看清了這個,就會明白爲什麽有那麽多父母會把孩子送去戒網瘾電擊學校,看着孩子痛苦,還對老師感恩戴德。
圖源:新浪微博
本質上很多父母其實都是不懂得如何去愛的人。
他們不過在扮演"深情的父母",模仿各種育兒經教給他們的表演方法,卻不懂得愛的大前提是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願和人格。
結果父母一輩子都在等孩子說"謝謝你",孩子一輩子都在等父母說"對不起"。
東亞小孩
選擇重新養育自己
電影上映後,微博一個熱搜詞條火了,"承認父母沒那麽愛自己"。
小紅書上的觀後感,也捧紅了這句話,"爸爸,你的愛是場cosplay"。
無數自我感動的親情模式下成長起來的東亞小孩,終于有了一個出口,去講述自己對父母真實的感受。
在這場"父慈子孝"的cosplay中,被迫加入表演的小孩,大概從小就在經曆一種微妙的愧疚感:
父母都這麽愛我了,我卻想逃,這是不是自私?是不是罪過?
圖源:《小歡喜》
父母有一套完整的儒家倫理做背書,即使他們傷害了小孩,也可以用老祖宗傳下來的金句爲自己辯駁——
"百善孝爲先"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這套思維模式太根深蒂固,仿佛在成爲父母的那瞬間,一切行爲都有了正當性。
圖源:《狗十三》
但從來沒有一句古語在告訴小孩:
當你沒有感受到愛,那證明父母并沒有付出太多的愛,不必懷疑自己。
當你感受到的是恐懼、壓迫、操控,那想逃離也沒關系。
娜娜說出"愛,沒有"的一瞬間,不知道多少創傷中長大的小孩在影院裏松了一口氣。
那個從生下來便彌漫在頭頂的謊言,古代人是這麽說的,課本是這麽寫的,父母、老師、親友......所有人都深信不疑。
可真相是,"愛,沒有"。
真相是,我曾一萬次在夢裏将你高高吊起,卻從來不敢将如此罪惡的弑父夢境告訴任何人。
如此長大的東亞小孩,許多人一輩子都在跟這套親情模式打架。
感到被傷害、對父母徹底失望時,恨不得立馬打包行李遠走高飛。
但他們的一句服軟,又會讓小孩丢盔卸甲,仿佛虐戀關系中永遠無法脫身的戀人。
圖源:新浪微博
是啊,我們的親子關系,就像一場虐戀。做不到真正遠離,但隻要靠近,就會被刺得鮮血淋漓。
網友總結說:"他們的愛,就像冬天裏的濕棉襖,脫了冷,穿上沉。"
這樣扭曲的親情,似乎永遠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法。
有的小孩拗不過,将愧疚和憤怒内化,然後在某一天迎來崩塌。
據兒童精神科醫生林紅分享的案例,有讀小學的女孩來做治療,說父母會花錢給她上補習班,然後下課接她,還給她買吃的。
女孩一邊說一邊哭得很厲害:"我覺得我不配"。問題是,他們家境并不差,不需要孩子如此自卑。
孩子對父母有深深的愧疚感,相對應的,就是對自己深深的不配得感。
從不配得付出,到不配得活着。
父母的"愛",成爲絞殺孩子對自己生命熱愛的繩索。
博主@大連老濕王博文 分享過一個朋友的故事。那人剛剛三十歲,因爲癌症去世了。
在确診癌症時,他跟王博文說:"我非常高興,因爲我終于解脫了"。
他成長于家教嚴格的家庭,從來沒有獨立做選擇的權力,努力學習,隻爲得到父母的認可。
父母對他的控制之深,導緻他成年了接到他們的電話會心悸臉紅,聽到他們的名字都會渾身顫抖。
這套養育模式對他的傷害如此之深,以至于他臨終時的感受是:"我不後悔得癌症,但我後悔來到這個世界上"。
養育本該是培養孩子獨立自我、逐漸劃清邊界的過程。
然而真實的養育卻是,沒有自我的父母将孩子的生命當成自己的生命在活,一旦看到孩子獨立自我的火苗便立即掐滅。
連自我都沒有的生命,讓人怎麽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圖源:《陽光普照》
有的小孩則需要不斷反刍創傷,在無數次自我懷疑中推倒再重建。
曾經豆瓣有個著名的「父母皆禍害」小組,12萬人在這裏分享各自的創傷。
雖說這五個字頗爲聳動,甚至後來因爲影響力太大而招緻關停。
但對于真正經曆過原生家庭創傷的孩子來說,有一個角落可以肆無忌憚說出真實想法,有人肯定自己的感受,ta就不再孤立無援。
我們太需要自己的感受被肯定了。
今年有兩個關于親情的帖子令我印象深刻。
一個來自在美發展的華人脫口秀女演員,她分享了一則采訪母親的視頻,卻沖擊了外國網友的價值觀。
圖源:新浪微博
這位女演員的人生經曆非常勵志,來自河南小鎮,一路打拼至美國逐夢好萊塢,做模特,給美國人講脫口秀,兩年就發行喜劇專輯,擁有自己的俱樂部,在洛杉矶買了大平層。
但到媽媽嘴裏卻是:你不漂亮,小黑妞,還有一張"豬拱嘴"。
對于外國網友來說,他們無法想象對于有的小孩來說,"父母是人生中第一個霸淩者"。
是啊,這分明是一種語言霸淩,爲什麽從父母的嘴裏說出來,卻天然地被赦免了。
另一個帖子是一位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做心理咨詢,當她平靜地講述完自己的原生家庭之後,咨詢師卻情緒崩潰似的狂哭不止,然後給了她一個擁抱。
對于健全家庭裏成長起來的小孩來說,被父母如此對待,簡直不可思議。
這些來自外界的視角就像一面鏡子,照見東亞親緣關系裏的糾葛、虧欠、委屈、扭曲,愛和恨從出生起便盤根錯節在一起,宛如孽緣一般。
東亞小孩必須足夠決絕,才能從中掙脫出來。
然而,沉淪在和父母的糾葛中,拼個你對我錯,并不是我們人生的目的。更不要以生命爲代價,去驗證父母的失敗。
現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流行一個概念——
「重新養育自己」。
抛下從原生父母那裏習來的行爲模式,成爲自己精神上的父母,重建一個健全的自我。
那些被忽視、被打壓、被匮乏、被控制的記憶,并非牢不可破。
或許是櫥窗裏永遠無法擁有的玩具;是不由分說地一頓訓斥;是"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是"我怎麽會有你這麽不争氣的孩子"......
在每一次創傷來臨之時,請記住要一遍遍地告訴自己,
"我值得"
"這是我的人生"
"我有權選擇我想要的生活"。
請務必堅定,然後一而再再而三地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改變父母或許很難,但我們可以超越原生家庭的傷痛,開啓新一代的叙事叫做,人,首先要爲自己而活。
願"以愛之名"的代際傷害,從我們這代結束。
從此,沒有娜娜,也沒有那片憤怒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