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曹恩惠 費心懿
編 輯丨林曦
圖 源丨視覺中國
三季度會成爲國内光伏産業鏈部分公司業績增長的分水嶺嗎?
行業新增裝機的快速增長,驅動着過去兩年 A 股光伏公司業績大幅增長——從矽料、矽片、電池片到組件,以及逆變器、玻璃、膠膜等輔材公司,光伏企業淨利潤幾乎集體飄紅。然而,當産能過剩的警示聲再度響起,光伏産業鏈部分環節的價格在今年第三季度供需關系轉換中持續下跌。因此,部分光伏公司業績有所下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矽料、矽片環節首當其沖,量升價跌之下,部分企業盈利數據難以較去年 " 同日而語 ";組件環節業績出現分化,N 型産品盈利能力暫時凸顯;輔材環節表現不一,逆變器受困庫存之累,石英材料企業坐享技術更叠紅利。
光伏龍頭業績分化
擁有資金和産能優勢的光伏龍頭企業,幾乎都選擇了一體化模式。這對于應對産業鏈價格劇烈波動的情況而言,是一種頗爲有效的舉措。
然而,在 " 内卷 " 加劇的行業競争格局下,一體化龍頭企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業績波動的影響。
隆基綠能(601012.SH)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941 億元,同比增長 8.55%;實現歸母淨利潤 116.48 億元,同比增長 6.40%。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 25.15 億元,同比下滑 44.05%,單季度盈利退坡。在公告中,隆基綠能解釋了淨利潤下滑的原因," 投資收益和彙兌收益減少,存貨跌價損失增加、研發費用投入增加以及股份支付加速行權影響。"
天合光能(688599.SH)發布的三季報顯示,雖然前三季度該公司保持了利潤的翻倍式增長,但在第三季度,其淨利潤增速有所下滑。根據财報,天合光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811.19 億元,同比增長 39.38%;實現歸母淨利潤 50.77 億元,同比增長 111.34%。單看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 15.37 億元,同比增長 35.67%,但環比下降。
從主營業務上看,天合光能的主要營收和利潤來源體現在組件業務上,其營收占比超過六成。該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報告期内,其組件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取得顯著增長。不過,出貨量猛增之時,組件價格的持續下跌拖累了該公司組件業務利潤的增速。對此,天合光能管理層在今年 10 月份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重申了今年的出貨目标不變,并表示進一步深化布局 N 型産業鏈先進優質産能,提升 N 型産品占比。
搶抓 N 型技術叠代紅利,以鎖住産能過快擴張背景下的短期利潤空間,是目前不少一體化龍頭企業的共識。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雖然組件環節價格惡化,但 TOPCon 産品在目前表現出來的盈利優勢相對突出。
作爲 TOPCon 技術的擁趸,晶科能源(688223.SH)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淨利潤增速卻大幅提升。根據财報,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850.97 億元,同比增長 61.25%;實現歸母淨利潤 63.54 億元,同比增長 279.14%。這其中,在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 25.11 億元,同比增長 225.79%,環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均有所上升。分析此次業績增長的原因,晶科能源主要歸結爲光伏組件出貨量上升以及 N 型出貨占比增加,其也表示在報告期内克服了産業鏈價格波動的影響。
事實上,雖然當前 N 型電池技術誰是主流的争論難見分曉,但是率先規模化量産的 TOPCon 産品在第三季度的确給予了部分企業利潤增長的強勁動力。
TOPCon 電池企業鈞達股份(002865.SZ)前三季度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 16 億元至 18 億元,同比增長 290% 至 340%。剔除上半年實現的 9.56 億元淨利潤數據,即該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盈利有望超過 8 億元,環比第二季度實現正增長。去年第三季度虧損的組件企業協鑫集成(002506.SZ),亦受益于 TOPCon 産能的釋放,實現扭虧爲盈。
可以明确的是,一體化模式更将考驗光伏企業自身的綜合競争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特别是對于過往光伏材料比重過高的企業而言,在奔向一體化的過程中,其更要做好穿越周期的準備。
通威股份(600438.SH)發布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114.21 億元,同比增長 9.15%;實現歸母淨利潤 163.02 億元,同比減少 24.98%。在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 30.31 億元,同比下滑 68.11%。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近日在業績會上表示,該公司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别較同期下降 24.98%、27.21%,主要原因是矽料利潤貢獻同比大幅減少。" 受下遊光伏需求高速增長,産業鏈供需矛盾突出影響,2022 年前三季度矽料行情價格持續走高,最高突破 30 萬元 / 噸,而 2023 年以來随着矽料新增産能的快速集中釋放,供需關系逐步從緊缺轉至寬松,産品行情價格最低降至 6 萬元 / 噸左右。"
矽料環節的表現不及去年同期已在意料之中,大全能源(688303.SH)、新特能源(01799.HK)等矽料企業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均同比下滑。但值得肯定的是,通威股份的一體化布局有望在未來填補其矽料盈利能力弱化的趨勢。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組件出貨量達到 19GW,同比增長 645%。
輔材環節喜憂參半
在輔材環節,逆變器、玻璃、膠膜、金剛線以及石英砂等環節表現也不盡相同。
三季度,逆變器闆塊受海外高庫存的影響,業績壓力陡然上升。
10 月 19 日,美股光伏逆變器股 SolarEdgeTechnologies(SEDG.Nasdaq)下修了三季度的業績預告,公司将其歸因于在歐洲的庫存高于預期以及安裝量下滑,而這份業績預告也使得該上市公司次日的股價大挫。
這并非個例,去年受益于海外高需求,爲逆變器個股帶來業績倍增紅利的盛況已不複存在。而如何平衡庫存與擴産、出海與利潤已經成爲各大逆變器廠商全新的課題。
陽光電源(300274.SZ)在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177.92 億元,同比增長 78.95% 而環比增長爲 10.91%;實現歸母淨利潤 28.69 億元,同比增長 147.29%,環比增長 0.79%。這也是逆變器闆塊中業績表現最爲亮眼的一家。不過,10 月 27 日晚間陽光電源也公告稱,本次計提減值準備将減少公司 2023 年前三季度營業利潤約 5.84 億元。在投資者調研記錄中,陽光電源表示,明年逆變器需求還是會有增長,但因爲基數越來越大,明年增速會稍有放緩,大緻能夠保持在這麽多年的平均增速左右。
事實上,逆變器闆塊今年最大的挑戰并非是高基數,而是戶儲市場需求的調整。
陽光電源表示," 目前市場整體在歐洲渠道庫存較大,大家都在逐步消化庫存。渠道業務本身是需要合理庫存的,公司在歐洲的戶儲市場主要在德語區高價值區域,價格平穩。戶儲産品質量和後續長期運維服務很重要。"
而此前顯著受益于海外市場增長的錦浪科技(300763.SZ)、固德威(688390.SH)和德業股份(605117.SH)," 微逆雙雄 " 禾邁股份(688032.SH)和昱能科技(688348.SH)等則尚未走出高庫存低需求的陰影。
盡管總體上來看,上述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仍然保持穩步增長,但從單季度的表現中則可見一斑,不少公司第三季度的收入和淨利潤同比下滑。
例如,德業股份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14.32 億元,同比下降 15.77%;實現歸母淨利潤 3.05 億元,同比下降 36.10%。禾邁股份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3.43 億元,同比下滑 18.78%;實現歸母淨利潤 6696.1 萬元,同比下滑 58.23%。昱能科技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 3.1 億元,同比下降 27.88%;實現歸母淨利潤 4618.54 萬元,同比下降 62.76%。
民生證券的研報指出,三季度受全球利率上升、組件價格下降、歐洲經銷商庫存水平高等因素影響,儲能逆變器勢頭同比 2022 年有所放緩,但困難時期已基本渡過,庫存去化邊際改善,歐洲各國市場需求正從疲軟中恢複。
另一方面,其他輔材環節的公司表現則可圈可點。
金剛線玩家美暢股份(300861.SH)三季度受益于光伏行業整體較高的景氣度,下遊矽片市場對電鍍金剛石線需求,公司收入穩步增長。公司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透露,公司前三季度電鍍金剛石細線銷量超過 9000 萬公裏,同比增長超過 42%,利潤同比增長達到 35%。今年三季度電鍍金剛線細線銷量環比增長 6.5%,其利潤環比下降了 3.24%,利潤空間有所縮窄,主要原因是受到産品價格下降的影響。
對于膠膜而言,福斯特(603806.SH)三季度盡管光伏膠膜銷量持續提升,但盈利能力有所承壓。僅第三季度就實現營收 60.34 億元,同比增長 33.16%,環比增加 5.8%;歸母淨利潤 5.46 億元,同比增長 14.68%,環比增加 5%。另外,福斯特還在三季報公告後表示,公司決定通過自籌資金開展 " 臨安總部年産 3 億平方米高效電池封裝膠膜技改項目 "、" 泰國年産 2.5 億平方米高效電池封裝膠膜項目 "、" 越南年産 3000 萬平方米背闆項目 " 的投資。上述項目的成功實施将進一步優化公司的産品結構,有利于滿足公司國内及海外市場發展的需要,擴大規模優勢,開展全球化經營的布局,順應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電池技術的升級催生行業産能大量的石英材料的需求,龍頭企業石英股份(603688.SH)坐收紅利。
公告顯示,石英股份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大增,淨利潤 42.07 億元,同比增加 638.32%。該公司 10 月 30 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産能全部開啓,随着各在建項目的陸續投産,明年産能會随着市場需求逐步釋放。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趙鳳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