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工程師 G. 唐納提出一種新型反坦克炮的設計方案,其特點就是炮管位于炮輪軸線上。
這樣既可以确保射擊時的穩定性,同時又能夠最大限度降低炮身輪廓,提高在戰場上的隐蔽性。1942 年春,設計師 E. 法布裏修斯率領團隊開始研制這種新型反坦克炮,該炮被命名爲 PstK 57/76。
本文爲俄羅斯博主 " 另類曆史 " 撰寫的介紹文章,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
設計團隊還爲該炮研制了一種特殊的新型彈藥。這種彈藥是在哈奇開斯 57/58 H 海岸炮的 57mm 炮彈的基礎上研制的,彈丸安裝在 76 K/02 野戰炮的 76mm 藥筒上。據計算,這種新型彈藥的炮口初速可達 1000 米 / 秒,但實際測試中發現,炮口初速達到了 1100 米 / 秒。
1943 年中期,新型反坦克炮原型炮進行首次實彈測試。同年底,該炮的研制工作基本完成,計劃投入批量生産,總産量 200 門。然而,芬蘭軍方拒絕裝備這種 57mm 反坦克炮,并提出将口徑改爲 75mm。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爲芬蘭軍隊已經開始裝備從德國購買的 75mm 反坦克炮(75 K/40),爲了統一彈藥,需要裝備相同口徑的火炮。
短短幾個月,反坦克炮的改進工作就完成了,并投入批量生産,這種新型 75mm 反坦克炮名稱爲 "75 K/44"。芬蘭軍隊甚至在投産之前就訂購了 150 門,該炮的主要變化就是身管增長到 55 倍徑。與德國 Pak-40 相比,發射相同的德國炮彈時炮口初速明顯增加。
發射 Pzgr.39 穿甲彈,炮口初速爲 903 米 / 秒,而 Pak-40 爲 790 米 / 秒;發射 Pzgr.40 次口徑穿甲彈,炮口初速爲 1145 米 / 秒,而 Pak-40 爲 933 米 / 秒。
75 K/44 配備了特殊的炮口制退器、半自動炮闩和雙層炮盾,戰鬥全重不到 1500 千克。由于它與 Pak-40 的重量幾乎相同,運輸方式也與之類似。芬蘭工程師還爲該炮研制了一種新型次口徑穿甲彈,以取代德國制造的 Pzgr.40,但由于無法生産鎢芯,這種炮彈無法投入批量生産。
1943 年春,芬蘭開始測試口徑更大的反坦克炮。不過,在測試過程中,發現了嚴重的可靠性問題。1944 年夏,随着蘇聯軍隊在卡累利阿發動大規模攻勢,結束了芬蘭軍隊對列甯格勒的威脅,并成功迫使芬蘭退出戰争,反坦克炮的研制工作得到加速。
1944 年 7 月底,芬蘭再次測試新型反坦克炮,盡管該炮表現出更強的穿甲性能,但可靠性問題仍未解決。由于的低矮設計,導緻它并不适合在複雜地形中使用,并且運輸過程相對困難,所以芬蘭軍方堅持要修改該炮的設計。
1944 年 9 月,芬蘭與蘇聯簽署和平條約,因此芬蘭工程師無法完成對該炮的改裝工作。由于 75 K/44 與德國 Pak-40 相比并沒有表現出明顯優勢,而且它在對抗新型坦克時的有效性也遭到質疑,芬蘭軍方認爲 75 K/44 已經失去價值。
根據和平條約,芬蘭将 75 K/44 移交給蘇聯,但蘇聯軍方和設計師都對它沒有興趣,很快又歸還給芬蘭。該炮後來又經過了一些優化,直至上世紀 50 年代初才進行了一些改進,最重要的改進就是将彈簧駐退機改爲液氣駐退機。
上世紀 50 年代中期,芬蘭坦佩拉公司推出了一種名爲 M46 型 75mm 反坦克炮,其中一門原型炮被運往以色列測試,希望能夠獲得訂單。以色列沒有采購這種改進型反坦克炮,但沒有交還原型炮。上世紀 60 年代中期,另一門 M46 反坦克炮被改裝成爲比例模型,測試 155 K/83 型 155mm 榴彈炮,該炮後來被移交給博物館。
最後要說的是,芬蘭研制炮管耳軸與炮輪同軸的反坦克炮,其靈感來自日本 31 式 75mm 山炮,這種山炮的耳軸就在炮輪軸線上。上世紀 30 年代,芬蘭陸軍裝備了 44 門該型山炮,命名爲 75 VK/98。1936 年這種日本山炮退役後,大部分被出售給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