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價格沒有最低,隻有更低。
正在舉行的成都車展上,新能源車降起價來一個比一個狠,你降 5 萬我就降 6 萬,并從經銷商的暗降變成廠家的明降,讓并不富裕的行業雪上加霜。
" 賠錢賺吆喝 " 是現在新能源車企的真實寫照,虧損成了新能源車企業的阿喀琉斯之踵。中國乘聯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 7 個月,汽車行業的總利潤率同比暴跌 30%,目前的利潤率隻有 5% 左右。
廣汽埃安、理想實現盈利,比亞迪利潤創新高
在如此嚴峻的大勢中,卻傳來一些好消息。8 月 25 日,廣汽集團發布的 2023 年上半年度财報顯示,廣汽埃安今年 6、7 月已連續兩個月實現盈利。
如果說一個月還有一定偶然性,連續兩個月說明帶有趨勢性,随着定位高端新能源的昊鉑 GT 上市,廣汽埃安後續的盈利可能還會水漲船高。
在埃安之前,理想汽車已經率先盈利,利潤率還更高。8 月 8 日,理想汽車披露的 2023 年第二季度财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 286.5 億元,同比增長 228.1%,創下曆史新高;淨利潤爲 23.1 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爲 6.18 億元,環比第一季度增長 147.4%。
整個上半年,理想汽車實現營收 473.4 億元,淨利潤爲 32.4 億元。理想汽車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也是繼比亞迪和特斯拉之後,第三家能夠連續保持季度盈利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由于規模效應擴大,理想第二季度毛利率達到 21.8%。作爲對比,特斯拉二季度的毛利率爲 18.2%。
8 月 28 日,比亞迪披露了上半年度财報,再次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601.24 億元,同比增長 72.72%;淨利潤 109.54 億元,同比增長 204.68%。
盈利門檻月銷 3 萬 -4 萬輛
埃安是傳統車企轉型的佼佼者,理想則是造車新勢力的代表,這給大家增添了不少希望:即使在新能源車這個競争慘烈的賽道,做到頭部陣營,賺錢也是水到渠成。
這和銷量息息相關,汽車行業是一個極其講究規模的行業,之前的燃油車,一般年銷要在 30 萬輛以上才能生存。
湊巧的是,埃安、理想實現盈利的節點也在月銷 3 萬— 4 萬輛之間。
廣汽埃安上半年實現銷量 20.93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108.81%,連續 4 個月銷量穩居 4 萬台以上,位居國内新能源乘用車第三位。
7 月份,廣汽埃安實現銷量 45025 輛,同比增長 80%,再度實現盈利。
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共向用戶交付新車 86,533 輛,同比增長 201.6%。其中,6 月首次突破了 3 萬輛大關,7 月份再次突破了 3 萬輛,這是理想汽車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 3 萬大關。
在中國 20 萬以上新能源汽車中,理想汽車的市占率從一季度的低于 11% 提升到二季度的 14%。
2023 年上半年,理想汽車共向用戶交付新車 139,117 輛,同比增長 130%,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銷量。
吉利、長安的新能源車闆塊有望盈利,還要打造明星車型
參照埃安、理想月銷 3 萬— 4 萬的規律,吉利、長安都已經達到這個門檻,新能源車闆塊也有望實現盈利。
不同的是,埃安、理想的車型數量不多,但爆款較多。所以說與其推出一堆無效車型,還不如集中精力打造幾款明星車型。
以埃安爲例,隻有 Aion S、Y、V、LX 四大系列車型,其中 S、Y 都是月銷近 2 萬的明星車型;理想的車型更少,目前隻有 L9、L8、L7 三款,均在細分市場名列前茅,售價還不便宜。
不可否認的是,吉利、長安的新能源車由衆多車型甚至是衆多品牌組成的,單車效率遠不如埃安、理想,盈利能力自然不佳。
根據吉利汽車上半年财報,公司新能源車銷量飙升,但推行新型銷售業務模式以增強競争力,卻帶來了費用增加,導緻分銷及銷售費用和行政費用較上年同期上升 21%。此外,公司毛利率仍受到新能源轉型和汽車市場競争加劇的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爲 14%。
以極氪爲例,上半年營收達 212.83 億元,同比大增 141.09%,但并沒有帶來利潤增厚,虧損反而擴大至 8.09 億元。
随着新能源闆塊尤其是吉利銀河規模的擴大,吉利的新能源闆塊可能很快迎來盈利拐點。
電池、芯片等成本下降
除了産銷規模的擴大,成本下降也讓新能源車企看到了盈利的曙光,尤其是占電動車成本 40% — 60% 的電池,其價格實現了較大幅度下降。
電池也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降低,以碳酸锂爲例,上海鋼聯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 月 28 日,國内電池級碳酸锂均價較前一交易日下跌 0.25 萬元 / 噸至 21.75 萬元 / 噸,氫氧化锂、部分锂電池廢料價格也有所下跌。
而就在去年的 11 月份,電池級碳酸锂價格創出 60 萬元 / 噸的天價。到了今年 7 月份,價格在 19 萬元 / 噸附近,不到一年時間,就跌了 70%,自然帶動電池成本大幅下降。
此外,新能源車比燃油車所需要的芯片更多,占據整車不少成本,尤其在 2020-2022 年疫情期間,芯片短缺,車載芯片價格暴漲,讓車企叫苦連天。
今年以來,随着疫情緩解,車載芯片已經從供不應求變成供大于求,價格直線下降。
據央視财經報道,一款意法半導體芯片是電子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曾是 2021 年最緊俏的芯片産品之一,市場報價一度上漲至 3500 元 / 個,2022 年從高位下滑至 600 元左右,降價幅度超過 80%。
(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